香港流行音樂必聽唱片50張

2021-02-20 強叔音樂堂

唱片界懷舊風吹不停,CD扮黑膠滿天飛,開口致敬、閉口致敬。順理成章《蘋果》編輯部今天亦來個香港經典唱片回顧——玩致敬!我們邀請本港樂壇5位音樂界專業人士來秤一秤,選出50張斤十足的港產唱片冠以「經典」之名。雀屏中選的50隻唱片未必全然是你那杯茶,但我們亦相信有滄海遺珠,所以留下最後一個小格,讓你來補上。記者:邵超、梁彩燕 攝影:陳陶鈞、陳盛臣、梁細權 部份唱片提供:香港唱片、馮禮慈&袁智聰

  1.溫拿《大家樂》電影原聲大碟 1975

  人類歷史上首支中文Band。馮禮慈

  DoobieBrother式的公路搖擺,易上口又RockRock,樂隊從此有出路。仰止

  2.譚詠麟《愛情陷阱》1985

  標誌住中文跳舞快歌的一頁,的士高打碟或淺水灣「奮」機必聽。黃志淙

  每一首歌都識唱,是當年最愛唱片之一。仰止!

  3.羅文《好歌獻給你》1979

  水手服、化妝好前,似日本紅白大牌歌星格局,齋《好歌獻給你》和《獅子山下》兩首歌已經夠。黃志淙

  4.林憶蓮《CityRhythm1》1988

  在當時樂壇倒模式情歌下,這是最有城市Feel的中文Hip-Hop代表作。仰止

  5.梅豔芳《壞女孩》1986

  當年系禁播歌,唔怕社會、傳媒控訴,有勇氣行前一步,呈現社會現象。黃志淙

  改變形象後更狂放、歌路更廣。仰止

  6.林子祥《十分十二吋》1985

  廣東串燒歌代表作,引發周潤發唱《十二分十分吋》,好好笑。黃志淙

  跳躍、激烈,一流的混音和編曲。仰止

  7.許冠傑《鬼馬雙星》1974

  1974年揭開香港樂壇現代新一頁的歷史性唱片之一。馮禮慈

  原來粵語歌可以咁Rock,市井可以咁過癮,原來玩Band都可以發達。仰止

  8.軟硬天師《廣播道Fans殺人事件》1993

  騎呢加深度加創意之作。馮禮慈

  過癮、前。好聽過電氣Goove/石野卓球!仰止

  9.LMF《大懶堂》2001

  歷來首張Hip-Hop華語唱片。歷來首張震撼社會的粗口華語唱片。馮禮慈

  10.泰迪羅賓《天外人》1984

  泰迪有大野心之作,可說是香港具代表性的概念專輯先鋒。袁智聰

11.盧冠廷《1989》1989

  有種幽暗的美麗,能觸動心靈,屬盧冠廷好優秀作品。袁智聰

  12.陳百強《深愛著你》1985

  那種青春情懷深嵌人心,少男少女都迷倒,單戀或青春期一聽就會回憶番、

  懷念番。黃志淙

  13.陳奕迅《The Line-Up》2002

  千禧後生仔女代言人,調皮、敢言,Wyman的歌詞TailorMade正中下懷。

  黃志淙

  14.Ramband《Ramband》1980年

  仍然回想到北角大會堂聽他們演出的日子。仰止

  15.關正杰《天籟》1983

  唱歌零舍正氣,電視劇主題曲代言人,是睇住電視機送飯那一代的集體回憶。

  編輯部

  16.達明一派《石頭記》1987

  首張達明最完整的專輯,能強烈咁樹立到自己的風格,畀到我好深刻、瘋狂的回憶。袁智聰

  17.甄妮《迷人的五月》1984

  巨肺一出,誰與爭鋒,《再度孤獨》掀起一曲多詞的巨星級口水歌前哨戰。

  編輯部

  18.徐小鳳《風雨同路》1978

  磁性嗓子,百聽不厭,其實真系好難揀邊一隻碟系經典。編輯部

  19.葉德嫻《星塵》1981

  鍾意她,就鍾意她所有。芝See菇Bi

  20.Beyond《大地》1990

  Beyond邁向成熟的一步,聽到」一起高呼RockNRoll」呢句打冷震。黃志淙

21.張國榮《Leslie》1984

  《Monica》是經典中的經典,舞步獨一無二,此碟亦踏出他登上天皇巨星寶座的第一步。編輯部

  22.張國榮《全賴有你夏日精選》1985

  永遠為張國榮鍾情的時期,碟內慢歌有《只怕不再遇上》聽到打冷震,快歌可以跳得好型,可以好日本仔。黃志淙

  23.林憶蓮《灰色》1987

  個人喜好,不知怎的就是喜歡《灰色》這首歌。仰止

  24.浮世繪

  《愛花的少年》1989年屬於香港Art-Pop的專輯。袁智聰

  25.劉美君《劉美君》1986

  反映當年Wet妹心態,音樂上富時代氣息,以身試法。黃志淙

  26.陳慧嫻《反叛》1986

  懷念那一個年代的青春少女,《跳舞街》你重識唔識?編輯部

  27.夢劇院《夢劇院》1988

  充滿念女校Feel,代表一種憧憬,賦予好多意義。芝See菇Bi

  28.關淑怡《夜迷宮》1990

  情意結。芝See菇Bi

  29.草蜢《Grasshopper3》1988

  歌精舞勁,快慢兼備,後無來者,跳舞或青春組合精華所在的一張碟。黃志淙

  30.莫文蔚《全身莫文蔚》1997

  其實比王菲還要飄。芝See菇Bi

31.王靖雯《無奈那天》1989

  一聽驚為天人,她那時期唱腔好自然,香港罕有唱中文歌似英文歌Feel。黃志淙

  32.葉蒨文《瀟灑走一回》1991

  一放入CD機,人卻靜下來,專心一意去聽歌。芝See菇Bi

  33.Twins《愛情當入樽》2001

  見證香港音樂人如何以包裝來整合一張成功的商業唱片。仰止

  34.仙杜拉《啼笑姻緣》1974

  1974年揭開香港樂壇現代新一頁的歷史性唱片之二。馮禮慈

  35.譚詠麟《愛的根源》1984

  毋須解釋啦。馮禮慈

  36.張學友《真情流露》1992

  都毋須解釋啦。馮禮慈

  37.王傑《故事的角色》1989

  創呼天搶地悲傷男人哭腔,甚受歡迎。馮禮慈

  38.Beyond《樂與怒》1993

  黃家駒遺作。香港樂迷心坎中永遠的傷痕。馮禮慈

  Beyond歷史地位無可代替,這是家駒過世前最後遺作,最有意義也最成熟。仰止

  39.王菲《Di-Dar》1995

  歷來華語流行曲中最佳迷幻作品。馮禮慈

  40.包以正(EugenePao)《BytheCompanyYouKeep》1996­

  名副其實國際級作品。馮禮慈

41.夏金城《為了靚靚》1991

  騎呢終極。馮禮慈

  42.劉以達《麻木》1996

  香港樂壇頂水平作。馮禮慈

  43.夏韶聲《IRemember》1985

  系主流樂壇上一張可以講到廣東話搖滾是怎麼一回事的唱片。袁智聰

  44.林子祥《活色生香》1981

  有原創也有改編(甚至改編俄羅斯曲),系EMI時代最登造極作品。袁智聰

  45.太極《迷》1986

  這是一張想做到略有深度的作品,顯示到令人讚嘆的專輯。袁智聰

  46.AMK《EPBOXSET》

  有Noisenic的歌,也有好長青調子的ClassicPop的歌。袁智聰

  過癮,好玩,而又有真材實料,勁!仰止

  47.林海峰《goodtimes》1998

  陣容鼎盛,有主流也有Indie,音樂感覺好繽紛,但又記載了97後香港的社會現象,

  比實驗性質的《的士夠格》更成熟。袁智聰

  48.黑鳥《XXX》1984

  香港最辣的樂隊,最勁的一張作品。仰止

  香港有深度有感性搖滾樂經典代表作。馮禮慈

  49.盒子《番屋企》1992

  實驗而又動聽,打破音樂類型和界限之作。仰止

  另一香港樂壇頂水平作。馮禮慈

  50

  其實,任何一張香港唱片都可以是經典。任何認真地、真誠地、創意地出過唱片的音樂人或歌手,只要自覺問心無愧,經典唱片的位置永遠仍預留了一個位置給他們。馮禮慈

評選主腦(前後左右排名不分先後)

  著名樂評人馮禮慈:選經典要過5關

  1.超勁受歡迎。這類作品因影響了所有香港人,必入圍!

  2.有歷史價值。只要在樂壇中有其歷史意義,要選!

  3.音樂水平高超、有突破性。即使不是超勁受歡迎之作,都要選!

  4.High與Cheap都選。無分彼此,只要有重要性,就選!

  5.只選流行樂作品。

  主編袁智聰:Indie最我口味

  客觀而言,必要有劃時代意義、唱片要記載到當時代聲音同背景,同時要講求音樂上創意,可帶畀樂迷新鮮元素。主觀地揀,我對林子祥有特別的情意結,自小就鍾意,佢唱片同當時的唱片好與別不同!另外我會揀盧冠廷最登造極的唱片,而80年代樂隊的Movement帶畀樂壇好大衝擊……

  音樂文化人黃志淙:經典系聽番仍感動

  「經典系10年、20年聽番重有新鮮感同感動,揀碟都會睇有冇大氣候或小故事或歌手性格或音樂上歷史意義。如果有一間流行曲博物館,呢批碟一定可以進入殿堂…80年代系奠定廣東流行曲的基石,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豔芳都系一個指標,一定會揀!我的DJ生涯在85、86年起步,見證住達明一派、Beyond等一齊成長,個人情懷都會揀他們。

  電臺節目主持人芝See菇Bi:成長期的私家歌

  「所有碟排名不分先後,要分不如殺我!因為聽開外國音樂大,唔會揀ClassicCantonPop。今次揀的碟反映我不同階段由童年至青少年,全是鍾意聽而唔系鍾意播的歌,系拎回家靜靜聽那種…所以唔會特登揀唱歌造詣高的人,主要系無意識咁鍾意一,唔系Reflect成個唱片工業。」

  仰止:粵語唱片愈出愈水皮

  對朋友說少聽粵語歌唱片是因為自己興趣太廣,甚麼歌都聽,若連粵語歌都聽埋,咁就真系街咯!……我覺得重構不代表粉飾,樂色始終系樂色,粵語歌唱片愈出愈水,不要賴甚麼老翻啦,搞好自己先啦!

相關焦點

  • 香港流行音樂必聽唱片50張:從溫拿到陳奕迅
    第1頁:第1-10張 第2頁:第11-20張 第3頁:第21-30張 第4頁:第31-40張 第5頁:第41-50張 第6頁:評選主腦的聲音   搜狐音樂訊 時代越爛,越多人懷舊。
  • 孤圖評出香港粵語百佳唱片(前50張)
    受制於內地這幫腦殘,不論是投資人還是觀眾,王晶、劉鎮偉之流毫無節操的迎合獻媚,撈一筆就跑的資本遊擊戰術,讓爛片大行其道。我們看到,除了陳可辛,在2000年後捍衛港片榮譽的,是在香港堅守的杜琪峯、許鞍華、劉偉強、麥兆輝,還沒有被內地漢族同化。港樂的情況,庶幾近之。老一代被經典化的歌手,忙於巡迴演唱會撈金,小鮮肉,Twins,偶像,完全不能擎起香港音樂的大旗。
  • 分享 香港一市民收藏上萬張黑膠唱片
    當Philip知道記者喜歡聽The Beatles的音樂時,他從柜子裡找出一張樂隊的唱片,然後放進唱機。就這樣,唱頭劃出的音樂帶著他回到過去。Philip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今年53歲,他收集了1萬多張黑膠唱片,從搖滾樂披頭四到爵士樂Chet Baker, 從流行樂Michael Jackson到鄉村樂John Denver。
  • 香港那些值得一去的 唱片/CD 店
    想必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用手機和電腦聽電子音樂了,但是真正聽過唱片的人都知道,就像「書本比電子書更真實,鍵盤比觸控螢幕更真實
  • 2018年,5張最值得擁有年度唱片 | 音樂年鑑·唱片篇
    《音樂周報》邀請中國唱片、環球唱片、索尼唱片、NCPA Classics、拿索斯等五大唱片機構,力薦本年度最值得擁有的唱片,回顧2018年的精彩。業界大咖開出的必收清單,是否暗合你的收藏?它是一支新世紀音樂風格的樂隊,同時是新古典音樂的代表。其音樂融合了愛爾蘭空靈飄渺的樂風、挪威民族音樂以及古典音樂,作品恬靜深遠、自然流暢。神秘園在1995年憑藉《夜曲》(Nocturne)贏得歐洲歌唱大賽的冠軍,這是一首更接近於樂器演奏而非歌唱類的作品。媒體如此評價:「神秘園以一首背離歐洲流行風格的新文體演奏曲目重新定義了歐洲歌唱大賽。」
  • HiFi入門必聽的10張公認的經典發燒天碟
    卡門幻想曲》是小提琴是發燒友必聽碟,聽小提琴的音色,細節,以及中間動態的變化來判別器材優劣,是選購發燒器材時候重要的指標。入門必聽的民樂類發燒天碟        民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為了保存這一巨大的遺產,不少唱片公司都不遺餘力,如香港雨果、普羅藝術等,其中二胡大師閔惠芬與一聽鍾情唱片公司合作的《江河水》SACD版堪稱國樂第一發燒天碟,錄音陣容異常豪華,SONY的SACD技術部董事Gus Skinas親自攜帶全球為數不多的DSD現場錄音器材前往溫哥華,並在錄音室監控了整個製作過程,務求使錄音品質達到
  • HiFi入門必聽 10張公認的經典發燒天碟
    」之稱的科恩(Cohen)和德國女歌手詹尼弗.沃恩絲(Jennifer Warnes)合作創造的經典唱片錄音至今聽來都非常出色,總的特點是比較典雅,清靈,有一種流動感。阿卡多由於演奏技巧高超,被譽為活著的「帕格尼尼」,他用義大利名琴演繹帕格尼尼小提琴曲,錄製的這張《魔鬼小提琴》是曲目、演奏和錄音俱佳的優秀CD唱片,片中小提琴和打擊樂的高頻泛音極為豐富,足以試出Hi-Fi系統中的任何瑕疵。
  • 唱片地圖(4)| 香港站——浮沉百年①
    聊到Vinyl Hero以及那些黑膠唱片們的未來,阿Paul也是很悠閒的說這些唱片我是聽不完的了,客人喜歡就拿去好好收藏,反正我過世後也帶不去「那邊」,下一站或許就是垃圾填埋場了。「  香港是很擠的,我不喜歡擠,但我要保護這些東西,沒辦法。」
  • 漫談香港粵語流行音樂30年
    中國流行音樂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分支成員,那就是粵語流行音樂,準確的說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早在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音樂就已經開始形成了獨有的流行風格,但受到歐美流行音樂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有相當的一部分英文歌曲得到了流行和發展,當然這和當時的香港特定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柳妍熙新專輯獲亞洲流行音樂唱片銷量榜冠軍
    柳妍熙  星曜國際娛樂頭炮靚聲新人王柳妍熙Shay首張個人EP專輯《Who's Shay》銷量紅盤高開,昨日Shay親自到尖沙咀海港城的巡鋪,而香港唱片相當重視Shay的首張專輯,以全店重點推介的新人王大力推薦
  • 【音樂磁場-粵語百佳唱片】
    】香港流行音樂從上個世紀許冠傑、羅文、徐小鳳等第一代歌手開創獨具香港特色的本地音樂,到譚張梅稱霸樂壇,到BEYOND、達明一派等樂隊組合的出現,到四大天王的偶像時代,再到王菲、陳奕迅的崛起,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 晚安香港-2017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
    自畫像樂隊代表大陸,與港臺日韓新馬泰七個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歌手角逐香港亞洲最佳新藝人獎。同臺的有李克勤、蔣敦豪等六國藝人。。記者會試音馬不停蹄。下面請看詳細報導:(官方滴)「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2017」的音樂會將於3月1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複雜的魅力:10張必聽前衛金屬唱片
    在 80 年代中期,許多樂隊嘗試以前衛搖滾為根源,並在音樂中融合了重金屬的成分,從而在前衛音樂領域形成一個新的流派。前衛金屬自 90 年代初開始迅速發展壯大,QUEENSRŸCHE (女王帝國)、 DREAM THEATER (夢劇院) 等樂團創作出多首熱門單曲,在電臺中風靡一時。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在這張專輯的文案中,羅大佑這樣寫道:「這一趟音樂的路,走得好辛苦。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嚴肅與通俗間,我幾乎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索過來的,因為前面沒有足跡可循。」不同於當時臺灣流行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以鮮明的搖滾風和犀利的歌詞,大膽反映社會現實生活。
  • 這張唱片未經宣傳便狂銷2600W張,他成為了華語唱片記錄的保持者
    香港樂壇中,在香港樂壇中,有羅大佑、李宗盛等等這樣的優秀歌手,他們是樂壇中不可多得的音樂創作人,在他們的光芒下,其實還有這樣一位歌手,在樂壇中是一種傳奇的存在,他的唱片在未經唱片公司宣傳的情況下,狂售2600萬張,保持著華語唱片最高的的銷售記錄。
  • 滾石唱片和華語流行音樂的30年:未來的主人翁
    我終於活到50歲了!男人到這個時候才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時候,我跟這個世界所有的關係,現在才通透起來。我正在邁入我人生最漂亮、最美妙的一個季節。」因為阿嶽從小就是聽國語流行音樂長大的,他沒有受到太多民歌時代的影響,流行音樂興起時,他選擇的大多是滾石發行的唱片,「我覺得滾石的音樂跟其他唱片公司的不太一樣,比較多創作歌手,偶像比較少。初中時,我的女生同學們是比較喜歡偶像的:小虎隊啦、紅孩兒啦……可能我骨子裡有一種反叛的東西吧,我才不要聽那種東西,我要聽滾石的。其實那時候很鮮明,滾石唱片跟飛碟唱片是兩大派別。」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不同於當時臺灣流行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以鮮明的搖滾風和犀利的歌詞,大膽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因此,很多唱片公司都曾拒絕出版這張唱片,而當年的滾石卻憑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毅然承擔了《之乎者也》的發行工作。
  • 有30 年歷史的「香港唱片」關店,香港的唱片業愈發慘澹
    因為實體唱片不景氣,有 30 年歷史的唱片店「香港唱片」從 6 月 27 日起將關閉位於香港金鐘太古廣場的門店。這家門店存有超過 20 萬張光碟。而「香港唱片」另一家在尖沙咀海港城的門店,也有關店計劃。《南華早報》將「香港唱片」的關店稱為「對香港實體唱片的最近一次打擊」。
  • 有生之年非聽不可的1001張唱片《Eliminator》
    考慮到要放假了,給大家推薦張十分快樂的唱片,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迎接假期。《Eliminator》,樂隊在這張唱片裡嘗試了最新的噪音製造手段,再配合上絕佳的旋律,使得這張唱片銷量超過千萬。正是因為這張唱片,來自「得州的小樂隊」晉升成搖滾圈的超級明星。當然,專輯的音樂錄影帶被當時剛剛問世的MTV反覆播放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專輯封面上的這輛改裝車,出現在樂隊很多的MV中,樂隊成員也認為這輛汽車可比他們長的漂亮多了。
  • 流金歲月:香港流行音樂的光榮與夢想(下)
    幾大電子媒介安排了大量流行音樂節目,而且都有每周的流行榜,歌曲榜有香港電臺的「中文金曲龍虎榜」、商業二臺的「金榜十大」、無線電視臺的「勁歌金曲」等,唱片銷量榜則有商業一臺的「中文歌曲擂臺陣」。而一年一度的樂壇頒獎禮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收聽收視率。無線電視臺還舉辦了每年一屆的「新秀歌唱大賽」,首屆冠軍就是梅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