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雖然作為一部電影,產生的影響卻不止電影領域,還把它的影響延伸到了文化領域和日本藝術界領域。電影方面,《羅生門》首次把多線性敘事方式搬上熒幕,將同一結果下四個人不同的講述版本依次呈現,交錯的不同版本共同推進了劇情發展,在保證敘事清晰的同時很好地營造了懸念氛圍。多線敘事方式為我們呈現的電影世界不再是單向和平面的,而是類似於相互平行的多維度世界,富有創意和哲學意味。後世的很多人都在技術層面使用了多線性敘事方式,比如羅伯特·奧特曼的《陸軍野戰醫院》,保羅·海斯基的《撞車》,都效仿了《羅生門》。同時,《羅生門》的開放式結局也是它的一個創新點。影片並沒有為每一個人物的生命過程安排落幕,無論是明顯有錯的強盜,還是總處於受害者地位的武士妻子,影片僅展示他們生命中的這一非凡事件。影片結束了,但是其中人物的生活還在他們的軌道上繼續著。這揭示了電影這一表現手法的另一種可能性——它不僅僅只能通過敘事展現價值觀,它也可以單純展現一個事件,以貼近紀實的手法和沒有定論的結局讓觀眾思考對與錯,拒斥立場和傾向。影片的快速跟拍和靜態特寫鏡頭在當時也是很具個人特色的創新。黑澤明為了更好地把觀眾帶入電影構建的空間之中,在跟拍和靜態特寫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並且不計成本地快速轉換機位,形成拍攝角度的流動化。拍攝鏡頭的代入感和電影本身的距離感引起了觀眾別樣的審美體驗,它不僅是創新的也是成功的。現在跟拍已經成為電影的一種獨特的拍攝手法,無論是商業片突現對抗激烈還是文藝片表現人物細膩感受,都能見到它的出現。《羅生門》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也是日本藝術領域的瑰寶。《羅生門》的出現使日本一掃二戰之後產業荒廢、精神頹靡的狀況,在藝術上再次收穫了世界的讚譽。至此之後,日本電影行業受到了世界觀眾的關注,也在大量投資之下欣欣向榮,行業人才也呈現出井噴態勢。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羅生門》,日本的電影業沒有一個光輝燦爛萬眾矚目的起點,它也許會繼續在二戰之後的陰鬱氛圍中推遲五年、十年或者是十五年才會走向繁榮,《羅生門》的出現簡直逆天改命,它是日本電影史上最不可忽視的一個節點。《羅生門》的影響也體現在文化層面,它用自己的故事內涵把「羅生門」這一地名指稱異化成一種社會現象的指稱,賦予了」羅生門」這個詞語「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一部電影,影響橫跨電影界、藝術界、文化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好奇。文章能夠指出電影的好,但是帶不去觀影時刻才會有的細膩的體驗和審美愉悅。不如趁假期,來欣賞一下這部留名影史的經典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