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三十而已》裡,在上海奮鬥8年的王漫妮在30歲前夕回到老家一——個充滿煙火氣的江南古鎮。她在古巷裡穿梭,和每個遇見的人打招呼;生日那天,古巷擺起長桌宴,鍋碗瓢盆也都是街坊鄉親東拼西湊來的;在水鄉的烏篷船上,她和小張主任第一次見面……
劇中,王漫妮的家鄉設定是浙江衢州,但眼尖的觀眾發現,這個古鎮明明就在上海,不少人認為就是浦東的新場古鎮。新場古鎮的洪東街和下塘街也常常出現在劇中,白牆黛瓦、市井小巷、青石板路,令人流連。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家取景新場古鎮奚家廳
小鎮雖好,但「喝不到在上海經常喝的咖啡,看不到想看的展覽」成為王漫妮再次離開的理由之一。其實,現實中的新場古鎮,早就有了網紅咖啡店,也有了日益豐富的文化生活。8月22日晚,記者驅車從上海市區來到新場古鎮四庫書房,聽了一場古鎮情境音樂會。
荷塘邊聽曲,品蓮心茶,配荷花酥
疫情中劇場一度停擺,上海古凡交響樂團團長錢立策划起在戶外舉行的古鎮情境系列音樂會。今年端午,第一場音樂會就在新場古鎮舉行,觀眾們聽《龍船》,吃粽子,不亦樂乎。
這一次,七夕將至,音樂會的主題是「邂逅」。有意思的是,新場古鎮有一個浪漫的郵政編碼201314,諧音「愛你一生一世」,格外應景。音樂會在戶外上演,觀眾身後是四庫書房,陳列著線裝版四庫全書,眼前則是一片荷塘,天光雲影共徘徊。
古凡交響樂團在荷塘邊表演
傍晚5:30,天氣還很炎熱。神奇的是,兩個姑娘手持芭蕉葉一出場,荷塘上就吹來一陣涼風。剛剛從新加坡歸來,結束14天隔離的古琴演奏家鍾之嶽,奏起古琴名曲《烏夜啼》。端午古鎮情境音樂會上,身在新加坡的鐘之嶽曾與古凡交響樂團「雲端」合奏,這次終於可以與觀眾面對面。
古琴演奏家鍾之嶽獨奏《烏夜啼》
琴聲中,兩位姑娘一人挽一隻竹簍,向觀眾分發新鮮採摘的蓮蓬。觀眾席古色古香的桌子上,還有茶點供觀眾品嘗,蓮心茶苦、荷花酥甜,相得益彰。
新鮮採摘的蓮蓬
古今中外關於愛情的頌歌一首接一首奏響:動畫片《犬夜叉》插曲《穿越時空的思戀》、電影《愛樂之城》組曲、電影《大話西遊》配樂、經典流行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西班牙民謠《愛的羅曼史》……
現場只有50個座位,觀眾席裡有年輕的情侶,也有白髮的夫妻。一位觀眾說:「表演者忽遠忽近,有時候就在我們身邊,能聽到他們的呼吸,有時候又在很遠的橋上,隔水相望。印象最深的是唱《在水一方》的時候,歌者衣袂飄飄,一隻白鷺從荷塘上飛過,伴著清風、蟬鳴,太美好了。」
放完蓮花燈,夜遊古鎮,邂逅美食
古凡交響樂團團長錢立說,上次端午在四庫書房演出,因為天公不作美只能臨時搬到室內。這一次終於有機會在戶外演。「眼前是荷塘水榭,身後是四庫書房,旁邊是南山古寺,在音樂中,好像可以跟天地對話,跟草木對話,跟古人對話,跟自己對話。七夕馬上到了,也希望大家聽完音樂會,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
演員們時遠時近,旁邊是南山古寺
古凡交響樂團的古鎮情境音樂會已成系列,資深音樂媒體人徐冰認為,「接地氣」和「情景交融」是兩大特色,也是持續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接地氣」不是降低格調,而是在尊重當代觀眾審美情趣的基礎上的因地制宜,是對當地風土人情的真誠迴響;「情景交融」則是根據現場實景度身定製演出形式和演出內容,給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沉浸體驗。
蓮心茶和蓮花酥
一個小時的音樂會很快結束,天色不知不覺暗了下來。觀眾們在荷塘邊點亮一盞盞蓮燈,用竹竿勾著放入荷塘中。如果王漫妮也在人群中,她會許什麼願呢?
傍晚的新場古鎮
聽完音樂會,觀眾還能夜遊古鎮。在洪福橋上,情侶們可以Cosplay一下牛郎與織女鵲橋相會的浪漫場景。緊鄰著洪福橋的第一園茶樓,當年李安導演因為拍攝《色戒》來新場,一眼相中這裡。古鎮還有不少好吃的:現蒸的湯包、現烤的海棠糕、下沙燒麥、雞湯餛飩……一天結束,意猶未盡。抬頭一輪彎月,幾點星光。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上海古凡交響樂團供圖
來源:作者: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