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19日凌晨2時許,這是一個晴朗的夜晚,一輪下弦月懸掛在半空,銀輝靜靜地灑向朝鮮的三千裡江山。夜空中一架編號為44-78038,隸屬於美國空軍第437運輸機大隊83運輸機中隊的C-46「突擊隊員」式雙引擎運輸機正在朝鮮東海岸的江原道首府元山地區上空執行一次絕密的飛行任務。在飛機的機艙內只有一盞紅燈亮著,在昏暗的燈光中6個穿著志願軍制服的人和數名美軍人員的正坐在機艙兩側的長條凳上,無聊地等待著空投時刻的到來。
韓戰中停放在韓國機場上的美軍C-46運輸機群
機艙中的人除了美國空軍人員外,其他人都是隸屬於一支代號為「8240」的部隊。這支神秘的部隊成立於1951年1月,當時由於美國方面的情報機構先是未能準確地判斷韓戰爆發的時間,又沒能預計到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這接踵而來的兩次嚴重失誤使得美方情報機構灰頭土臉。為了加強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情報收集工作,尤其是派出特工人員到我軍的後方進行破壞活動,收集情報,為空襲的飛機指示目標等,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部的G-3處(總務處)決心專門成立一支代號為「8240部隊」的特工組織。1951年1月15日,G-3處下面增加了一個「遊擊戰」科室專門負責此事。最初美國人是從反共的韓國人中徵募人員,後來逐步擴大到從朝鮮人民軍和志願軍戰俘中「徵召」人員。
位於南朝鮮首都漢城的8240部隊的指揮部
機艙中的6名穿著志願軍軍服的人員,就是「8240部隊」訓練的特工,他們此行的任務包括搜集志願軍在當地的彈藥庫、糧庫等相關情報,為飛機轟炸標定目標等。隨著飛機逐漸接近空投地點,他們的心情也隨之越來越緊張,而他們中的一人,已經打定了主意要炸毀這架飛機。
身著朝鮮人民軍和志願軍服裝的「8240部隊」的特工與陪同他們的美軍顧問在機艙裡
這個準備要炸飛機的人名叫張文榮,他是遼寧省遼中縣人。1948年,年僅22歲的張文榮考入了位於成都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其前身為著名的黃埔軍校),成了響噹噹的「天子門生」。但耀眼的金字招牌並沒有給這些考入軍校的年輕人帶來什麼好處,他們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軍隊裡上下貪腐成風,連軍校生的夥食也一再剋扣,不但在餐桌上難得見到葷腥,到後來就是連吃飽都成問題了。而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國民黨軍隊在前線兵敗如山倒,校方則是一再壓縮課程,想著讓他們儘快結業,以便將他們這些炮灰補充到部隊裡去。
但解放戰爭的局勢變化之快超出了國民黨當局的預計,1949年12月,解放軍已經兵臨成都城下,成都的國民黨軍宣布起義。張文榮和中央軍校的學生也迎來了新生。在經過政審和甄別後,他被送入解放軍西南軍政大學川西分校學習。在經過半年的學習後,他被分配到解放軍第60軍第180師師部電臺擔任報務員。
志願軍英雄張文榮
1951年,張文榮隨部隊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在當年5月的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指揮上的失誤,我180師在撤退途中遭到敵軍數個師的合圍,在突圍中部隊傷亡3000多人,被俘3900人,張文榮也在戰鬥中不幸被俘。
在韓國的巨濟島戰俘營,由於張文榮的特殊身份,他很快就被美方「看上」了。此時「8240部隊」正在挑選準備派往我軍後方進行滲透的特工人員,由於180師之前在解放大西南的時候,未經過嚴格的政審和甄別就吸收了大量的國民黨軍俘虜,這其中有許多是反動軍官和敵軍的骨幹人員。這些人在我軍處於不利境地時,就主動向敵軍投降,並積極協助敵軍指認被俘的我軍其他人員的身份。
因為張文榮的之前曾經在國民黨中央軍校學習過,並且是電臺報務員,這2點使得美方對其非常滿意。尤其是後一點非常重要,在當時美軍自己做過統計,要教會一名具有相當文化程度的特工熟練使用摩爾斯電碼,至少需要10周的高強度培訓,考慮到多數志願軍被俘人員的文化程度較低,培訓時間還需要相應延長。長時間的培訓使美軍高層極為不耐煩,來自高層的壓力要求「8240部隊」要儘快拿出成績。在上司的壓力下,「8240部隊」通過叛徒和翻譯對張文榮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要他加入。
韓戰中的我軍被俘人員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張文榮決心「將計就計」,先假裝同意與美方合作,待時機成熟後再設法返回我軍。1951年12月初,張文榮和一批被美方挑選出來戰俘離開了巨濟島戰俘營。他們先被送到一個戰俘調研處接受進一步審查,他通過甄別後,隨後就被送往位於日本東京澀谷區720號的一間特工訓練學校,開始接受特工培訓。
美軍將蘇式步槍包好,準備將其空投提供給在我軍後方的特工使用
張文榮接受了大約2個月的學習,課程包括反共理論、蘇制和美式輕武器射擊訓練、偵察、爆破、刺殺、通訊、跳傘等科目。在日本培訓結束後,張文榮和一批志願軍戰俘又被送到漢城一個秘密基地繼續接受培訓。同時「8240部隊」準備尋機將他們派往我軍後方進行滲透破壞活動。
「8240部隊」的特工們在學習跳傘
美軍顧問正在教一名特工使用美式湯姆森衝鋒鎗
1952年2月18日深夜,張文榮與另外數人被秘密運到了韓國的漢城機場,在那裡的一間戒備森嚴的小屋裡,他們被命令脫掉身上的衣服,穿上了美方仿製的志願軍冬裝,當晚總共空投6人,分為3組,每組2人。因為張文榮是電臺報務員,因此他們這組的可攜式無線電臺由他攜帶,張文榮攜帶的其它物品還包括1支蘇式步槍、2枚美式手榴彈、軍用地圖、指北針、夜光表等,隨後在美軍警衛的嚴密戒備下,張文榮一行人登上了1架C-46運輸機,同行的還包括了「8240部隊」的3名教官,他們是2名跳傘指導員,軍士長大衛·哈裡森,下士喬治·塔塔拉斯基和特工助理迪恩·克拉布下士,還有空軍的7名機組人員,以及1名翻譯等人。在出發前,美方特地向他們許諾:「只要完成了任務並安全返回,定有重賞!」
美軍偽造的志願軍夏季軍服原品,由於絕大多數俘虜身上穿的軍服已經破爛不堪,無法再用,因此美軍在漢城的保密工廠裡按照志願軍的軍服外形定製了一批假軍服以供其特工使用,但由於仿造的不夠用心,其軍帽的帽沿上密密匝匝地匝滿了線,而真正志願軍的軍帽是只匝兩道線的,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送掉了無數特工的小命
美軍偽造的志願軍冬季軍服原品
穿著志願軍夏季軍服,手持蘇制波波沙衝鋒鎗的美軍顧問在為特工實地演示如何在野外觀察和接近目標
「8240部隊」特工隨身攜帶的美式SSR-5-B小型無線電收發報機,其重量僅約1.25公斤,非常便於攜帶
「8240部隊」特工攜帶的朝鮮鐵原西北地區的1:25000的軍用地圖
身著志願軍冬季軍服的「8240部隊」的特工
張文榮登機後認出了曾經教授他跳傘課程的「8240部隊」教官哈裡森軍士長,但是其他機組人員他就不認識,同時登機的5個中國人他也記住了他們的姓名。張文榮有意坐在不引人注目,但是又靠近機艙門的機尾處。飛機起飛後,轟鳴著向著北方飛去,在昏暗的機艙裡,張文榮小心翼翼地將他攜帶的一顆美式手榴彈塞進了棉軍大衣的袖口內藏好。
2月19日凌晨2時2分,飛機飛抵元山的預定空投地點上空,按照事先的約定,已經潛伏在當地的一組特工在地面點燃了篝火,機長勞倫斯·布格上尉看到了地面的篝火,於是發出了跳傘信號,機艙內的揚聲器響起了「滴滴」的警示音,跳傘指示燈也從紅燈變成了綠燈,2名美軍跳傘指導員走向機艙尾部,打開了艙門,一股凜冽的寒風頓時灌滿了機艙,讓所有人的精神不覺地為之一振。張文榮是第一組空投人員,在他前面一個特工跳傘後,他也走到了機艙門前。
從美軍飛機的駕駛艙中俯瞰朝鮮的崇山峻岭
張文榮暗中把手榴彈從袖筒裡掏出來,握在棉手套裡做好準備,在哈裡森指示他可以跳傘後,他突然拔掉了手榴彈的拉環,用力地將手榴彈朝著機艙內丟去,然後一個箭步跳出艙門。距離張文榮最近的哈裡森看見了張文榮將手榴彈丟進機艙,他不禁驚恐萬狀地大叫了起來,當其他人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時,手榴彈就爆炸了,爆炸的衝擊波和彈片對擠在狹小空間的人員造成了嚴重的殺傷,哈裡森非常走運,他的位置在機艙門附近,而且他身後還站著另外1個跳傘指導員塔塔拉斯基和其他4個中國特工,這些人無意間成了他的「肉盾」。
「8240部隊」的特工在機艙門口等待跳傘指令,他身邊的是美軍的跳傘指導員
爆炸當場將克拉布下士和另外4名特工炸死或炸成重傷,而且爆炸後機艙內迅速燃起了大火。機長勞倫斯·布格上尉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還以為是飛機被高射炮命中了,因此通過揚聲器告訴機艙裡的人不要驚慌,他將盡力保持飛機平穩,以便讓倖存人員有時間跳傘逃生,但這時火勢已經迅速蔓延,眼看著飛機就要墜毀,離艙門最近的哈裡森再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他迅速拿起一個降落傘包,縱身跳出了機艙,隨後飛機上的其他機組人員,包括中尉約翰·迪克、中尉丹尼斯·哈雷、上尉蓋伊·金、中尉尤金·雷爾和下士利奧·博爾德瓦特也都爭先恐後地在飛機墜毀前跳出了機艙。但機長布格上尉和中士託馬斯·羅登,以及「8240部隊」的成員下士迪恩·克拉布和下士喬治·塔塔拉斯基,還有4名特工和翻譯,則全部斃命。
地面上準備迎接空投人員的敵軍特工目睹了飛機爆炸並墜毀的情景,隨後由於我軍地面部隊迅速封鎖了整個地區並且開始圍捕跳傘的人員,為了避免被我軍一網打盡,他們不得不撤離了現場,並沮喪地向上司報告了這個情況,但此時美軍對整個事件的具體細節並不清楚。
由美國畫家Garst畫的反映美軍機組成員跳出被張文榮炸毀C-46運輸機艙門那驚險一幕的油畫
下士迪恩·克拉布入伍前的照片,他於1951年5月入伍,在完成訓練後,於9月份被派到朝鮮,是個不折不扣的菜鳥。他本來與此次空投無關,純粹是被抓了壯丁,由於「8240部隊」缺少人手,他被臨時調到這架C-46運輸機上執行這次空投任務
下士喬治·塔塔拉斯基,他來自一個美籍拉脫維亞家庭,由於倖存者哈裡森在獲釋後說他看見塔塔拉斯基也一併被俘並被押往蘇聯。因此在韓戰結束很久之後,他的家人還堅信他還活著,被關押在蘇聯的某處。他至今仍然是美軍在朝鮮的「失蹤人員」之一。
成功著陸的張文榮立即找到了當地的志願軍部隊自首,並交出了隨身攜帶的武器、電臺和其他特工用品。同樣逃出生天的哈裡森軍士長在著陸後不久被我軍俘虜,他隨後在審訊中供認了張文榮炸毀飛機的壯舉。其餘跳傘逃生的機組人員則先後被朝鮮人民軍部隊俘虜,這些大難不死的美軍人員在朝鮮停戰後於1953年8月31日被釋放,返回了美國。
由於張文榮的事跡太過匪夷所思,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像,因此我軍有關部門並不敢完全採信張文榮的說法,而是將其送完志願軍總部做進一步的甄別。在志願軍總部,張文榮向上級報告了他在戰俘營內看到的美軍與南朝鮮當局和臺灣當局相互勾結,對志願軍戰俘進行殘酷迫害,並強迫戰俘充當特工的事實。由於他揭露的事實和提供的材料,使得在板門店談判中,美方代表在戰俘遣返問題上一度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而且由於張文榮的「驚天一爆」,使得美軍對己方挑選戰俘充當特工整個流程的可靠性產生了嚴重懷疑,甚至不無惡意地將張文榮稱之為是我軍故意打入美軍內部的「雙面特工」。最終在經過反覆扯皮和甩鍋之後,不得不在1952年12月重組了敵後人力情報收集系統,此後訓練戰俘充當特工這個燙手的山芋就從美國軍方那裡丟給了中央情報局。
張文榮雖然立了大功,但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的英雄事跡並沒有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張文榮在被轉回國內後,繼續接受北京軍區政治部政治保衛處的審查。一直到1958年3月,志願軍即將全部撤回國之前,北京軍區政治部才最終完成了調查,給張文榮出具了證明信:張文榮在朝鮮戰場上被美軍俘去後強迫其充當特務,當張文榮乘跳傘時用隨身帶之手榴彈將敵機炸毀,向我投案自首,有立功表現,為此獎給張文榮人民幣800元。但此事的定性還是「投案自首」,也沒有恢復張文榮的軍籍。
當年國內報紙曾經報導過張文榮的英雄壯舉
張文榮隨後回到家鄉遼寧省遼中縣務農,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由於他的特殊經歷,在歷次運動中受到了不少衝擊。2000年3月張文榮去世。在同年6月1日,北京軍區政治部最終作出決定:恢復張文榮軍籍。並派專人赴遼中縣,給張文榮親屬送來了恢復張文榮軍籍的決定,並按中央軍委和部隊的有關文件精神和規定,為張文榮補辦了復員軍人證明書、補發了復員費,為其徹底恢復名譽。祖國是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曾經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而做出貢獻的勇士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