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類的下場:志願軍戰俘中的變節分子,充當美軍特務,最後都很慘

2020-12-28 掘史老師

1952年2月19日凌晨,南朝鮮K16機場上,一架美國C-46型軍用運輸機飛上夜空。

機艙裡坐著美軍特務機關"遠東司令部聯絡隊"的跳傘上士哈理森。此次,他奉特務機關的命令,空降三個由志願軍戰俘充當的特務小組,他們的暗號是G組、H組和I組。

2點30分,飛機飛到朝鮮北部的谷山郡上空,哈理森叫G組準備跳傘。矮個子請求第二個跳,哈理森同意了。

2點40分,"矮個子"在跳出機門的同時,把一枚手榴彈扔到機艙裡。瞬間,手榴彈爆炸,飛機內充滿了煙塵。頃刻之間,飛機便墜地炸毀。

這個投手榴彈的"矮個子"叫張文榮,原是志願軍某部見習報務員,1951年5月在作戰中被俘,關押在巨濟島戰俘營八十六聯隊四大隊。

1951年12月13日,張文榮和另外四個志願軍戰俘,被送到東京的美軍特務學校,在這裡,美方恐嚇他們接受了短期特務訓練,並被空降到朝鮮北部充當特務。

張文榮在空降時炸毀了美軍運輸機,落地後即向志願軍部隊報到。很快,美軍強迫志願軍戰俘充當特務的秘密公諸於世。

從1951年8月開始,朝鮮戰場上已進入戰略防禦階段。在此期間,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雙方進行著異常尖銳、複雜的鬥爭。

美軍開始進行"絞殺戰"和"細菌戰",企圖切斷志願軍的運輸、供應,造成病區,同時開始大批派遣特務、間諜,刺探情報,進行破壞,以求配合正面進攻,打破志願軍的戰略防禦。

至1953年5月,美國遠東情報局駐韓國派遣隊先後從戰俘營中調出179名中國志願軍戰俘,分九批進行短期特務訓練,然後從海上、空中和陸地派往朝鮮北部執行情報破壞活動。

他們主要選擇三部分人∶一是志願軍中的投敵叛變分子;二是起義或被解放軍解放的原國民黨軍隊軍官或軍校學員;三是在戰俘營內變節自首、成為戰俘管理當局鎮壓和屠殺戰俘的幫兇。另外,還選擇了一些有專長的戰俘,張文榮因為懂無線電技術,屬於這一類人員。

前三類人員被特務機關稱為"忠實分子"。這裡面包括了一些叛徒、敗類中的頭面人物,如李大安、魏世喜、李有容、路祿、唐巨升等。

1952年9月29日,巨濟島戰俘營中的敗類魏世喜、李有容、孫忠鯁等20人被轉移朝鮮南部沿海的仙甲島。仙甲島上有一所特務訓練學校,專門強迫朝中戰俘進行特務訓練。

前五批被強迫當特務的志願軍戰俘是在日本東京的特務學校受訓的。從這批起,改在仙甲島受訓。

學校負責人是一個美軍上尉,在"開學典禮"上,美軍上尉向他們宣布∶"你們現在已不是戰俘,是聯合國的情報員了。你們從今天起享受聯合國士兵的待遇,要好好地為聯合國服務。"

當真相大白的時候,這些戰俘們的心境是相當複雜的。魏世喜、李有容之流在戰俘營裡作惡多端,他們早已決心一條路走到黑。

但也有不少人並不甘心做美軍的「走狗」,有一個叫陳嘉英的戰俘,也被美軍調去進行特務訓練。

陳嘉英在1952年6月24日,被美軍派遣到朝鮮元山了解美軍散播細菌的效果。他在元山附近登陸後,立即主動向志願軍部隊自首。他被送回國後,軍事法院給予他從寬處理,免予起訴,釋放回鄉。

在漢城中路區有個"仁寺洞",是專門關押不願做特務的朝中戰俘的。馬興龍等九名志願軍戰俘曾被關在這裡,直到他們答應參加特務工作才被放出來。

美軍情報機關交給這些特務的任務相當簡單,將他們化裝為志願軍幹部和戰士,攜帶武器和各種偽造證件,潛入朝鮮北部,只須將沿路所見到的情況匯報即算完成任務。

在接受派遣前,美國人對他們說∶"每人完成五次任務後,給一個南朝鮮姑娘,送臺灣去養老。"

事實上,極少有人能夠來去五次而沒被捕或沒送命的。

美軍特務機關認為,派出的特務"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能夠完成任務也算成功。"

從這些特務訓練時間之短、人數之多、任務之簡單看來,美軍特務並不重視這些志願軍中的叛徒和敗類,而是逐步選拔出他們認為"夠材料"的人。

李大安就是美軍特務機關認為"夠材料"的人之一。他在戰俘營裡雙手沾滿了同胞和戰俘的鮮血,稱得上是罪大惡極。他還親自從濟州島戰俘營中挑選了20名變節分子,供美軍特務機關訓練。

1952年11月底,李大安被調到仙甲島美軍特務學校受訓,結業後來到漢城美國遠東軍司令部派遣隊。

美軍特務命令李大安組織一個"特別情報組",由他自己選人。李大安同美軍特務法克士一起去濟州島戰俘營,將他的親信汪柱山、王勤、劉飛、王懷禮調到漢城。

經過兩個月情報及無線電訓練,按照計劃,李大安等人將被降落到朝鮮北部飛來峰山裡,以此為基地,向中國東北等地區發展間諜網。他們擬定了"李大安特別情報組工作計劃"。

臨行前,每個人都起了代號,李大安的代號叫鵬飛,王懷禮的代號叫勝綠林,王勤叫九江,汪兆君叫湛經緯,劉飛叫薩克沙河。

1953年4月22日夜晚,李大安與王勤乘一架美軍運輸機,攜帶長短槍各兩枝及偽造證件印信、電報密碼、特務活動器材、經費等,首批空降於朝鮮飛來峰。三天後,李大安、王勤被朝鮮碧潼郡內務署逮捕,移交給志願軍部隊。

經過反覆的偵查核實,1958年6月15日北京軍區軍事檢察院就李大安叛國投敵、屠殺我被俘人員、充當美軍間諜、危害我國安全案向北京軍區軍事法院提起公訴,提請軍事法院依法嚴懲。

1958年7月10日16時30分,在京郊某地,一顆子彈結束了李大安罪惡的生命。

至於王順清等叛徒、敗類,他們在朝鮮停戰後到了臺灣。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他們都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中華民族子孫後代所唾棄。

相關焦點

  • 美軍黑人戰俘:我有生以來,在志願軍戰俘營裡,才真正享受到平等
    在《僅此一場戰爭》中,美國歷史學家尤金·金吉德指出,韓戰爆發後不久,大批聯合國軍戰俘在短時期內紛紛倒戈,成為「進步分子」,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美軍戰俘「徹底叛變」。、成為進步分子,都是志願軍感化的結果,並非有什麼神奇的方法。
  • 抗美援朝中最牛的戰俘,一顆手雷炸掉美軍一架飛機,報銷十名間諜
    敵人在前線就先審訊了個遍,張文榮拒不配合被關進了釜山戰俘集中營,後來又被轉到巨濟島戰俘營。因為人員不足,美國從臺灣調來大批特務到戰俘營充當幫兇。這些特務得知張文榮是"黃埔生"之後對他又拉又打,想要強迫他去臺灣,甚至用匕首進行威脅,但張文榮沒有屈服。在原美軍駐延安觀察組組長包瑞德的建議下,敵人對張文榮改變了態度,他們希望用另一種方式來耗損志願軍的力量。
  • 志願軍戰俘被遣送臺灣竟是蔣介石的陰謀?無數人間悲劇就此上演!
    來源|《看歷史》2010年第8期作者|毛劍傑原題為《棋子、棄子 志願軍戰俘爭奪暗戰》1954年1月20日早9點,前志願軍67軍200師600團戰俘冉宏圖,混雜在14220名揮舞著青天白日旗、高喊「回臺灣」的戰俘中,離開了朝鮮板門店附近的聯合國軍戰俘營。
  • 他本是志願軍報務員,被俘後叛變成美軍間諜,戰後卻成了全民英雄
    張文榮又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中的一員,為180師司令部電臺報務員,志願軍們都是為了國家從而走上戰場,那一腔熱血表現得淋漓至盡,每一位志願軍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堅持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抗美援朝中,美軍連換了三名最高司令員,使得麥克阿瑟氣急敗壞地想要使用原子彈。然而在第五次戰役中,張文榮不幸被俘,被關進了戰俘營六十六聯隊。
  • 志願軍老戰士蔣愷:「被釋戰俘感動得淚流滿面」
    很快,蔣愷所在的解放軍15兵團機關(入朝後改編為志願軍總部)奉命北上保衛東北邊防。到達安東(今遼寧丹東)後,因具備外語優勢,蔣愷受命入朝後接管外軍戰俘工作。10月23日晚,蔣愷隨兵團機關從鴨綠江邊的長甸河口進入已硝煙瀰漫的朝鮮。第一次戰役打響不久,前線部隊就抓捕了一名美軍軍官,送到志願軍總部駐地。蔣愷參與接管了這名戰俘,並開始了他長達6年的管理美軍戰俘工作。
  • 志願軍一個師7000多人被俘,冒死回國後,最終為何還被授銜?
    整個談判歷經了兩年時間,這兩年裡戰俘的遣返問題是雙方交鋒的重點。因為美國人在戰俘問題上不講道義,我方硬是在戰場上拿下勝利以此逼迫美國人接受我們的條件,據統計整個韓戰中,我志願軍被俘2.2萬餘人,談判期間,美方只把一千多名重傷員戰俘遣返,剩下都的都根據朝鮮停戰協定,約6000人返回祖國,剩下1.4萬戰俘被挾持到臺灣。其中發生了哪些事情,我們去看看。
  • 他公開處決3000戰俘,抗美援朝300人打退2萬美軍,最後卻人間蒸發
    不僅僅是美國,蘇聯也押送了幾十萬的日本戰俘,我國在中國戰區也俘虜了數萬的日本戰俘,但我軍的政策是優待戰俘,這些日本戰俘只要積極改造,我國就會將他們送回家然而日本人在特務的幫助下發動了暴動
  • 抗美援朝 距離停戰前十五分鐘 為何志願軍還炮轟美軍?
    美方希望通過強硬的態度,在談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中方提出了三點的請求,第一是雙方停火,第二以三八線為界,第三建立非軍事地區,雙方將部隊後撤。雙方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軍事分界線的劃分,中國和朝鮮都堅持以三八線為分界,美方不答應。美方認為在戰爭開始之間就是三八線,戰爭結束還是三八線,那麼美國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
  • 志願軍老兵遠走阿根廷成總統妹夫 坐擁60萬畝地
    21341名中國戰俘面臨一個選擇——回大陸還是去臺灣。  1951年,因飢餓而昏睡的陳文基,一覺醒來,就成了美軍的俘虜。他被帶往韓國巨濟島上的中國戰俘營,在營內,他發現,戰俘之間,正在上演著「國共內戰」。  「親共」還是「反共」,不同立場的戰俘壁壘森嚴。「反共」的戰俘,多為原國民黨部隊的軍官和士兵,他們在解放戰爭中被收編,被俘後要求前往臺灣。
  • 元山夜空驚天一爆,特務飛機全滅,原因超出美國人想像
    韓戰中停放在韓國機場上的美軍C-46運輸機群 機艙中的人除了美國空軍人員外,其他人都是隸屬於一支代號為「8240」的部隊。為了加強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情報收集工作,尤其是派出特工人員到我軍的後方進行破壞活動,收集情報,為空襲的飛機指示目標等,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部的G-3處(總務處)決心專門成立一支代號為「8240部隊」的特工組織。1951年1月15日,G-3處下面增加了一個「遊擊戰」科室專門負責此事。最初美國人是從反共的韓國人中徵募人員,後來逐步擴大到從朝鮮人民軍和志願軍戰俘中「徵召」人員。
  • 韓戰停戰談判,為何超過2/3的志願軍戰俘拒絕返回大陸?
    類似我國古代的長平之戰中,秦將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俘虜這樣的事情,還是屬於少數。況且古代中國人以為殺俘虜是不吉利的,還容易激發對方的氣勢,所以一般都是留著當奴隸,或者作為後期與對方談判時的籌碼等。到了現代戰爭裡,戰俘不僅不能隨便殺,還要給予保護和善待,這種進步是源於二戰法西斯虐待俘虜的結果。
  • 那些「精日」分子的前輩最後都什麼下場?
    文| 鬼子六(歷史研習社社員)中國有「精日」分子的事,不是一天兩天了。雖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穿著侵華日軍的行頭,在抗日英烈用生命守護過的地方公然挑釁,這種出頭鳥該打就是要打,該警示就是要警示。抗戰勝利七十多年了,竟還有中國人愛穿日軍軍服擺拍!
  • 他殺掉3000日本戰俘,韓戰7500人擊敗2萬美軍,最後神秘消失
    他殺掉3000日本戰俘,韓戰以7500人擊敗2萬美軍,最後神秘消失了文/觀心通史抗戰勝利後,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數萬日本關東軍被關押在通化進行改造。1946年春節期間,在通化駐守的士兵並不多,日本特務就趁著這個機會發動了一場暴動。
  • 韓戰最後一戰,這支美軍部隊被志願軍一頓暴揍,軍旗都被搶了
    軍博中展覽的韓軍白虎團團旗(右)和美軍555榴彈炮營營旗(左) 1953年7月13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金城戰役,這也是韓戰最後一個戰役。第二天凌晨三點至四點,6連對第555炮兵營陣地展開攻擊,攻擊過程可謂摧枯拉朽,以致於中方的記載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 相比之下,美方對此的回憶就有意思多了。美軍官方對此語焉不詳,只是說第555炮兵營遭到了襲擊,受到一些小小的損失。對於美軍官方的說法,美國民間研究韓戰的愛好者有個背書,他們認為:這一仗第555榴彈炮兵營雖然遭到了志願軍的襲擊,但是損失不大。
  • 志願軍翻譯劉祿曾:停戰夜隔山喊話美軍士兵
    劉祿曾接受採訪時敬軍禮「我的青春年華是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度過的:在敵機掃射下審訊戰俘,在炸彈轟鳴中千裡行軍,在冰天雪地裡勞動生活……」近日,在省軍區南京第二十八離職幹部休養所,原志願軍第九兵團政治部敵工部翻譯、92歲高齡的劉祿曾,向記者講述了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傳奇經歷。
  • 抗美援朝戰爭後,志願軍俘虜中為何有14000人會投奔臺灣?
    1953年韓戰結束,志願軍通過3年的作戰達到了戰略目標,成功把美韓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南。然而戰爭不是過家家,即便打勝的一方也會有一定的傷亡損失,包括被俘的官兵。戰爭結束後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交換戰俘,交戰過程中志願軍累計有近2萬人被俘虜,這個數據相對於240萬人的我軍參戰總人次來說,佔比並不高。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批被俘戰士中竟然有1.4萬餘人後來去了臺灣,投奔了國民黨軍陣營,而不是回到中國大陸。為什麼會這樣呢?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部隊,就是以解放戰爭後期的四大野戰軍外加華北軍區為班底。
  • 美軍戰俘在越南的鐵窗歲月
    1964年8月5日,美軍戰機投下的炸彈在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的土地上炸響,東南亞叢林中燃燒的戰火,從此成為一代人揮之不去的噩夢。越戰期間被俘的相當一部分美國軍人,被集中關押在河內的「火爐」監獄,時間一長,這裡有了個謔稱——「河內希爾頓」。
  • 美軍被志願軍追得急,竟向英軍投了照明彈,英:又被出賣了!
    只是算盤打得好,沒等到那一天,就被迫捲入到韓戰中,開始了大不列顛的噩夢之旅。英軍畢竟身經百戰,相對於美軍的貪生怕死來說,英軍確實算得上是大無畏。但是即便是這樣,英軍在戰場上往往充當著馬前卒的角色。因為當時統領聯合軍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麥克阿瑟。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英軍被當作了犧牲品,戰前掩護美軍前進,戰後又要斷後,因此很多英軍士兵對美軍頗有怨言。
  • 美軍顧問15處中彈竟存活,志願軍翻譯:他舍不下180英畝農場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當奄奄一息的一個白人穿著早已破爛不堪的軍服被送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野戰醫院時,所有醫生都認為這個白人肯定活不了,因為他的身上有15處中彈,鮮血染滿了他的全身,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醫療條件差,像這種重傷員是根本救活不了的,但是被俘的是一個美軍顧問,也是這次戰鬥中唯一還喘著氣的美軍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