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電子遊戲裡製作自然紀錄片?

2020-11-17 觸樂

無論一款電子遊戲忠實還原現實生活,還是飽含魔幻色彩,其虛擬世界裡通常都有許多奇異的動植物。這些元素甚至吸引了一些紀錄片製作人進入遊戲世界冒險,不僅是遊玩,他們還用鏡頭捕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各種珍稀生物。

你知道嗎,《命運2》中泰坦的海洋凹坑深處有一座神秘巨像,體型最大的蛾類棲息在月球地底的峽谷中。與《命運2》相比,《荒野大鏢客:救贖2》的生態系統當然更逼真,你甚至有機會拍下熊崽初學獵捕雄鹿,或狼群圍殺落單野牛的畫面。

桑尼·埃文斯(Sonny Evans,網名8bitsonny)就是這樣一位紀錄片製作人,在YouTube網站上,他的頻道非常受歡迎。埃文斯會拍攝各種遊戲裡的自然奇觀,不過大部分素材來源於Rockstar Games的作品。

埃文斯的紀錄片截圖,遊戲素材是《荒野大鏢客:救贖2》

「偽紀錄片」風格各異

「兩年前我搞了一場惡作劇,圍繞《GTA Online》中不同類型的活躍玩家製作了一部遊戲內的紀錄片。我把那些玩家稱為『洛聖都的生物』,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習慣寫了些大衛·愛登堡式的評論,覺得這很有趣。」

大衛·愛登堡是英國生物學家,他為人所知主要是因為英國的各檔科普類電視節目。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紀錄片《生命之源》開始,到近年來為人熟悉的《藍色星球》《地球脈動》,60年來,他製作的自然紀錄片不計其數。循著大衛·愛登堡的足跡,隨著時間推移,埃文斯將注意力轉移到了Rockstar新作《荒野大鏢客:救贖2》上。

《地球脈動》是每個高清發燒友都不會錯過好資源

「在《荒野大鏢客:救贖2》中,我會運行遊戲,然後開始四處走動,機會就來了。」埃文斯說,「這就是Rockstar開放世界遊戲的美妙之處——你不需要尋找冒險,冒險似乎會找到你。拍攝紀錄片就像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與此同時,洛蒂·范金克爾(Lotte van Ginkel,YouTube用戶名「Kimber Prime」)一直對遊戲世界裡的細節感興趣。作為一位有生態學背景的視頻製作人,她很想探索《命運2》中的各種奇特動物。「有一回,我聽到附近傳來呱呱聲,留意到了一隻小青蛙。從那以後,我就在遊戲裡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動物。」她解釋說。

起初,洛蒂只想花時間漫遊「命運」系列裡的星球,看看究竟能夠找到多少不同物種,後來,她決定將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剛開始我只打算製作一份動物列表,例如『《命運》裡的前十大動物』。隨著我發現的動物種類越來越多,我決定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將它發展成一部完整的自然紀錄片。」

紀錄片展現了《命運2》世界裡的更多內涵

怎樣製作遊戲內的紀錄片?埃文斯和洛蒂採用的方法並不完全一樣。在打開《荒野大鏢客:救贖2》前,埃文斯已經很清楚自己希望採用哪種基調。「我早就想製作一部荒野西部的紀錄片了,想把事實與虛構、幽默風格相結合。」埃文斯說,「所以,如果我談論牛仔生活,那麼某些話確實經過了考證,或者是一些有趣的事實上——通常是好朋友維基百科告訴我的。但大部分言論完全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目的就是逗大家一樂。」

為了尋找製作紀錄片的素材,埃文斯經常騎馬穿越《荒野大鏢客:救贖2》裡的虛擬平原,他只要看到任何有趣的內容就會開始錄製,後續再編寫補充劇本。

另一方面,當洛蒂在「命運」中尋找自然界裡的未知生物時,她會與幾個朋友交流,詢問他們是否了解。「我會在網上尋找其他玩家已經發現的動物,然後花幾天時間探索每顆星球上的每個區域,盡最大努力找到所有動物。」

「我愛看自然紀錄片,所以,我的劇本跟大衛·愛登堡的風格很像,內容豐富、切合實際,同時也會帶來一點樂趣。」洛蒂說,「我一直很喜歡創意寫作,但最近沒有太多嘗試,現在是繼續學習的好時機。」

在拍攝過程中,埃文斯和洛蒂會對劇本做一些細微調整,有時還會邀請朋友客串敘述者。

有拍照或編輯模式更舒心,但是……

埃文斯指出,他偏愛那些美術風格讓人愉悅的遊戲,例如《戰地1》《絕地求生》《堡壘之夜》和「GTA」系列。這些遊戲都配備了一整套編輯工具。

「如果某款遊戲擁有真正的編輯工具,例如Rockstar編輯器或《堡壘之夜》的回放模式,那麼我肯定會花時間研究。我仍然在耐心等待《荒野大鏢客:救贖2》添加編輯器,因為真的希望將鏡頭靠近動物,以展示Rockstar對動物行為的細節研究。《荒野大鏢客:救贖2》的問題是,它擁有豐富的細節,但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我們總是忙於廝殺。」

洛蒂更傾向於研究遊戲裡的動物,因為她對虛擬野生動植物有天然的好感,最近就被《生化危機5》(2019年登陸Switch)迷住了。不過,除了在遊戲世界中拍攝紀錄片之外,她還希望在未來探索「其他形式的電影項目」。

「我對『命運』有一些想法,但由於遊戲不支持相機模式,並且在我完成首部紀錄片後不久,開發商修復了玩家不用開槍的小故障,繼續製作更多內容是個挑戰。」洛蒂說,「但我熱愛『命運』,所以今後既會尋找其他遊戲,也要繼續想方設法圍繞『命運』製作內容。」

還有個問題:為什麼這些紀錄片製作人更願意在電子遊戲的虛擬世界,而非現實生活中磨練技藝?「當我看到人們與我的視頻互動、被逗笑,或者他們因為發現大部分信息不實而生氣時,我總是非常開心。」埃文斯說,「不過更重要的是,許多玩家真的喜歡這些用遊戲創作的紀錄片,他們在觀看時能夠暫時忘記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不快。」

洛蒂說,《『命運』裡的生物》(Creatures of Destiny)紀錄片最初只是她的一個業餘項目,目的是鍛鍊自己的視頻編輯技能。

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s09660vup9q&tiny=0&auto=0

「『命運』國家地理」

「我做視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此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類項目。我需要寫一個龐大的劇本,從遊戲中找出精準的鏡頭,還要讓同伴參與進來……玩家們的反饋非常積極,我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人喜歡它,這顯然會激勵我製作更多的電影化視頻。」

「我也希望看到其他人將我的概念往前推進,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如果我能夠鼓勵更多人採用這種形式創作紀錄片,那我就太開心了。」

為了滿足拍攝紀錄片的需求,洛蒂經常需要以一些奇怪的方式玩遊戲。她還記得自己在打團隊副本時的一幕情形。「我在水晶上蹲了幾分鐘,盯著與我狹路相逢的幾隻飛蛾……這樣一來,我的一位隊友就只能獨自對抗所有巨型怪物,而我本該去幫他的。我聽到他朝我的方向大聲喊叫,已經垂死掙扎了,但我還蹲在那兒,仿佛什麼都沒發生。」洛蒂回憶道。

「那位隊友的表現很棒,向他脫帽致敬。」

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d0966z5gx4t&tiny=0&auto=0

紀錄片:《〈荒野大鏢客:救贖2〉營地裡的一天》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另類玩法也反映了遊戲世界的獨特之處。「如果我可以給其他玩家一個建議,那會是『放慢腳步』。」埃文斯說,「花些時間探索,不要走得太快了。你應該嘗試享受遊戲開發者希望帶給你的快樂。」

「我製作了一段視頻,一部『紀錄片』,想看看能否在《荒野大鏢客:救贖2》的地圖裡自由漫步。這個愚蠢的既定目標迫使我和朋友們放慢腳步,欣賞沿途風景,獲得了最棒的遊玩體驗。通過製作那段視頻,我對電子遊戲有了新的認識。」

本文編譯自:vice.com

原文標題:《The People Who Use Video Games to Make Nature Documentaries》

原作者:Cian Maher

相關焦點

  • 國產自然紀錄片《蔚藍之境》火了!
    國產自然紀錄片《蔚藍之境》火了! 走進深海的蔚藍之境,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 遊戲 電子遊戲
    從前在孩子內心裡醞釀創作的,今天可能已經變成外放的、委由他人製作的形式。」我們處在一個商業經濟發達的時代,兒童玩具的商業化是一種必然,它促進了玩具的生產,也方便了玩具的選擇。然而,商業玩具不斷以遊戲的名義將無窮的物質欲望移植到兒童消費者的身上,剝奪了兒童原本可能從遊戲中所獲得的超越性的精神意義,那麼它顯然已經構成了對童年文化的威脅。
  • 《地球:神奇的一天》導演:自然紀錄片最好的時代
    原標題:「這是自然紀錄片最好的時代」 比如片中有一種叫做蜉蝣的生物,一天即是一生,在河床裡孵化需要3年,一旦孵出卻僅有短短24小時的生命。有一段拍攝於匈牙利河流中的震撼場景,是500萬隻蜉蝣同時出生並為求偶而舞。範立欣配上的解說詞是「浮生一日,蜉蝣一世」,「這也是我在全片中最喜歡的一個片段。」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是東方哲學觀,也是東方人對於天人關係的獨特理解。
  • 國產自然紀錄片《蔚藍之境》低調走紅!豆瓣評分9.3!
    走進深海的蔚藍之境,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但隨著口碑的不斷發酵,該紀錄片憑藉精良的製作水準和精美的畫面構圖,在社交網絡上俘獲了不少「自來水」。
  • 假期在家看兩部全新的迪士尼自然紀錄片吧!
    今年,兩部全新的迪士尼自然紀錄片登陸迪士尼流媒體平臺Disney+。Disneynature迪士尼自然,是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的獨立電影部門,負責製作自然紀錄片。該製作公司成立於2008年4月21日,總部位於法國巴黎。 在迪士尼自然成立之前,迪斯尼已有製作自然紀錄片的經驗。
  • 博物館 10部高質量自然紀錄片,震撼人心!
    感謝那些偉大的導演們,用漫長的時光,譜成這一部又一部精彩絕倫的自然紀錄片。
  • 「零宣傳」卻低調走紅,這部國產自然紀錄片口碑堪比BBC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走進深海的蔚藍之境,到底是一番怎樣的的景象?而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之下,又蘊含著多少奇妙未知的生物?帶著這些疑問,一部紀錄片的足跡從海面冰封的渤海灣,一路走到四季分明的黃海、東海,再到長夏無冬的南海,以中國近海為舞臺,帶領觀眾縱覽蔚藍的自然景觀。
  • 自然紀錄片之父再起航,94歲主持人點亮疫後希望
    這部由英國廣播公司等機構聯合製作的紀錄片耗時四年拍攝。疫情當前,愛登堡第一次在家中錄製旁白。他希望《完美星球》是一劑解藥,能傳遞新的希望,讓停擺的世界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場大流行用一種奇怪的方式讓許多人意識到,自然界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是多麼寶貴和重要。」2003年,大衛·愛登堡參觀澳大利亞動物園。
  • 中國當代藝術場域中的電子遊戲|落日間
    本文旨在通過與藝術家的訪談,網際網路資料,作品文本分析等的方式,嘗試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場域內對於電子遊戲相關的作品以及脈絡,討論在這二十多年來,作為媒介和時代先鋒的中國當代藝術,有哪些電子遊戲相關的,或者以電子遊戲為形式呈現的作品,而電子遊戲要素在其中又是扮演怎樣的角色,希望勾勒出中國當代藝術界在處理電子遊戲這一新興媒介的歷史與境況,以及當下愈發緊密的行業交流態勢,
  • 央視出品高口碑自然紀錄片,敢正面硬剛春晚,9.2分都嫌低
    說到自然紀錄片,所有人都會想到BBC這個王者選手。 BBC出品的自然紀錄片,在技術和藝術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畫面美輪美奐,音樂恰到好處,拍攝人員也相當敬業,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視覺盛宴。
  • 蘋果分享自然紀錄片《Tiny World》的首支預告片
    蘋果分享自然紀錄片《Tiny World》的首支預告片2020-09-11 16:0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蘋果周三分享了即將播出的自然紀錄片系列《Tiny World》的首支預告片 ,該片由《蟻人》主演保羅·路德(Paul Rudd)擔任旁白,並定於10月2日在Apple TV+上首播。
  • 愛玩電子遊戲,孩子究竟圖個啥
    半月談記者 楊欣 疫情帶來漫長假期,原本應坐在教室裡的孩子不得出門,在此期間,電子遊戲成為他們釋放精力的「不錯」選擇。 長期以來,在家長心中,電子遊戲都與影響學習、危害身心健康等字眼掛鈎。此前有研究數據顯示,17.7%的青少年每天都玩電子遊戲。
  • 電子遊戲的敘事研究
    Statista 對美國電子遊戲銷量的細分統計中顯示,加入敘事元素的遊戲類型,如 RPG 角色扮演類和冒險類,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並且有越來越多的遊戲公司將現實中的元素納入到遊戲的製作中
  • 自然 | 這30部自然紀錄片,為何獲得豆瓣如此高分?
    今天,溜溜就來盤點30部豆瓣評分不低於8.5分,但打分人數低於1000人(甚至不足百人)的「小眾自然紀錄片」。(按照評分排名)攝製組走過了崇山峻岭、無際草原、浩瀚沙漠、蜿蜒海岸、茂密叢林、湖泊河流,不同的環境裡生長著怎樣的動植物,它們如何形成如何生長。喜歡非洲、喜歡大氣磅礴的自然紀錄片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 經典自然紀錄片《隱秘王國》
    《隱秘王國》是一部英國自然紀錄片系列電視節目。該片用特殊攝影的方式拍攝超小型動物的世界,每位觀眾都可以通過攝影技術縮小觀察的視角,在這個隱秘的小世界裡探索生命的奧秘與價值。
  • 遊戲論·書評|和電子遊戲一起攻克德勒茲
    與其他藝術媒介不同,銷量對遊戲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在遊戲製作中,利益和藝術的平衡也更加重要。在這裡,克雷明將日本遊戲公司任天堂看作是平滑與條紋完美結合的典範。任天堂不僅通過設計師的高自由創作、大基數玩家測試、嚴格的第三方管理等等手段製造了一系列出色的遊戲作品,而且通過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在遊戲領域裡牢牢捉住了玩家的力比多(libido)投入,使得任天堂的粉絲成為整個遊戲行業裡最忠實的粉絲群體,在平滑空間和條紋空間的縫隙中,任天堂以最「無情」的商業實踐建立起了最歡樂的遊戲帝國。
  • 第一部恐怖自然紀錄片《黑夜殺機》上線
    平時我們看的自然紀錄片,啊,在非洲遼闊的大草原上,薄暮的夕陽下,微風輕拂柔軟的青草,獅群正在休憩,調皮的幼獅正撥動著母獅的尾巴,亦或是在哥斯大黎加的熱帶雨林中,無限生機在此醞釀......要不就是聲線溫暖的旁白介紹各種自然生物的驚奇之處。
  • 我的生活與電子遊戲:啟蒙
    我想他們這樣想的原因,有著對電子遊戲的不了解,也有著害怕我成迷電子遊戲的擔心,那麼,我就來說說我跟電子遊戲的故事,說說我到底為什麼愛上電子遊戲,為什麼玩電子遊戲,以及為什麼電子遊戲不應該被那樣的排斥。說到電子遊戲啟蒙,對於我來說,是曾經家裡買了VCD,然後配送的一套小遊戲光碟,裡面有各種小遊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的坦克大戰,那個時候的我其實對電子遊戲並沒有那麼熱情,只是單純的覺得挺有趣偶爾玩玩,更多的是喜歡在外面跟小區裡的夥伴們一起爬樹,捉迷藏。
  • 9.8分,繽紛自然斬獲中國超高分自然紀錄片殊榮
    《天行情歌》紀錄片歷時4年之久,且是全球首部採用4K超高清影像記錄和講述瀕臨物種天行長臂猿的紀錄片,其製作方——繽紛自然創造團隊為中國自然紀錄片花費極多的心思。本片從中國發現類人猿新種,引發了國際關注的新聞事件切入,將敘事的聚焦於生活在高黎貢山的白眉長臂猿。
  • 融合與衝突:當電子遊戲遇到大眾傳媒
    此外,這一系列還包括關於遊戲與性別話題的多篇文章,考察作為推動遊戲「進化」的原動力——性/別,討論遊戲中的性/別議題;以及關於遊戲的人的多篇文章,聚焦網管、主播、金幣農夫、代練、電競選手等年輕人,他們多是遊戲這一領域裡的邊緣/異色人群;最後還會為讀者推介一些海外書目,這些著作以遊戲為媒介,討論遊戲背後的宏大構圖,曾經並且正在為日韓的遊戲批評提供著參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