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玫:使命

2021-02-08 zhongguo京胡網

京胡,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末,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請關注網站 

京胡藝術網 (全國首個京胡門戶網站)

http://www.jinghuart.com/


京劇,人間大美                                                     文/張玫                京劇,是上天賜給喜歡京劇、欣賞京劇、能夠從京劇中獲得審美享受人們的極為奢侈的有機精神食糧。        這種「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天籟之音,人間大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得到的,血液中沒有京劇成分的人,體內缺少京劇細胞的人,將終生與京劇絕緣。        凡是通過審美移情,接受了京劇美學思想的,或者是正在「潤物細無聲」地,潛移默化地受到京劇魅力浸潤的人,至少其心靈是民族的,對中華傳統美德的仁、義、禮、智、信是信奉的,或者是踐行著的。       基於此,曾經的京劇人和喜愛京劇的人若放棄了京劇,就是放棄了上天的賜予,放棄了可以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任我們神遊的無限的精神世界。        京劇,其本質就是奢侈的,高貴的,富麗堂皇的,大美唯美的價值根本就不是誰都能理解得了的玩意兒,如果都能感受京劇的美,那京劇的美還有意義嗎?正如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因此,不要糾結京劇的曲高和寡,也不要因為京劇的高處不勝寒而感到寂寞。即使我們生活在火柴盒兒大小的京劇空間裡,我們也是無限空間的主宰者。        我喜歡,我快樂足矣!                        2016年3月12日

她,是一個為京劇而生的女人。出生於梨園世家;自費數百萬創立並承辦中國京劇國際票友節;被譽為中國的「票友領袖」;今年11月25日,她將受邀登上哈佛大學的講壇,成為在這個舉世矚目的超級講壇上,以「票友領袖」身份,向世界講授中國京劇藝術、布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第一人。2016年9月10日,張玫為主席的第四屆中國(大連)國際票友節即將在大連拉開帷幕。分布於全國21省市自治區、以及美國、英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票友報名,最後確定128人參演。中國百萬京劇票友翹首以待。作為大連市政府文化活動的最高組織領導機構__大連市打造文化大連組委會,與市文聯、文廣局、旅順口區政府共同成為本屆票友節主辦方,使本屆票友節躍上與大連國際服裝節同樣地位的大連最高文化活動平臺。順便說一句,為避嫌,不想用她和希拉蕊的合影做封面。但是,她真心希望有一天,她能把希拉蕊也發展為中國京劇「票友」。此中深意,你懂的。謹以此文圖獻給第四屆中國(大連)國際票友節;獻給大愛張玫和她的粉絲們。

中國京劇泰鬥級大師裴豔玲與張玫一見如故,親如姐妹。

京劇「首席專業票友」、中國「首席笑星」郭德綱戲稱自己是張玫的「粉絲」。

京劇名家楊赤、笑星郭德綱與張玫大連歡聚。

張玫的演藝水平不比尋常。12年前,就獲得過韓國馬山國際戲劇節的優秀戲劇表演獎。

2005年12月,張玫在人民大會堂被文化部中華文化傳統促進會授予「振興京劇功勳」獎。前中宣部長親自接見並鼓勵她。

她在《巾幗夢 中國夢》__大連各界精英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演出引來全場喝彩一片。

她個人斥資數百萬創立並主辦了三屆中國京劇國際票友節。第四屆中國京劇國際票友節將於9月10日在大連拉開帷幕。

舞臺上的張玫光彩照人

舞臺下的張玫為京劇普及殫精竭慮

她把紐約著名的「洋猴王」多次請到國內,讓京劇「出口轉內銷」,以激勵國人

她為孩子們和大學生們舉辦各種純公益的京劇講座和學習班,為他們創造各種免費演出機會

她做過的普及京劇藝術的公益演出不可勝數。沒拿過政府一分錢

她成了她所在的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城市的幾乎所有節慶,也都成了她普及京劇藝術的大舞臺

她親自為票友們示範京劇專業的手眼身法步。

她身邊的姐妹們個個都成了「京劇迷」;一招一式有模有樣。

排練

說戲

誨人不倦

演講

授課

示範

報告

票友們為她敬獻哈達。

粉絲為與她合影不遠千裡來到大連。

大愛張玫的身後

拜易經大師,成為親傳弟子

著名作家素素是她的良師益友

愛蓮會姐妹是她的堅強後盾

她的圈子,不乏古箏表演藝術家關傑這樣世界級水平的藝術大家

著名作家賈平凹親自贈匾,褒揚她的戲德人品

中國書法大家歐陽中石親自為她的劇社題字

學養深厚的國學大師尺素妹妹是她的「私教」

她爭取把希拉蕊也發展成「票友」

她的背後,有一個深愛他的患難與共的帥哥丈夫

她的心中,有一位她永遠深愛著的母親。在美麗善良的母親的影響下,張玫做人、做戲、做事,都追求極致:極致大愛,極致精深。她願意把自己擁有的一切與人分享。

附:一篇有數萬微信讀者瀏覽的專訪被訪者:張玫大連千品國韻文化傳媒董事長大連千品漁港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戲劇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票友協會會長大連市政協委員大連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愛蓮女性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大連市信用協會副會長大連旅順口區工商聯副主席大連旅順口區女企業家協會主席大連旅順口區餐飲協會會長

張玫:無可救藥的分享者          文/ 張燕 李月 她不是一個最有錢、最成功的老闆,雖然擁有一個被譽為「旅順富麗華」的高端餐飲公司千品漁港;她不是一個虔誠的教徒,雖然儒釋道基督天主她無一陌生;她不是一個耀眼的影視明星,雖然她身為一個城市戲劇家協會的領袖,獲得過國際國內戲劇大獎。她是一個感性、柔軟、聰慧而美麗的女人,她見不得任何人在她面前流淚,她的一雙略有些近視的大眼睛因此充滿了淡淡的憂鬱。母親稱她:「身邊有一個人不開心,她就快樂不起來」,從小就是。她以企業家有限的能力,宗教家無限的悲憫,藝術家相對的影響力,為她的城市,為她鍾愛的京劇藝術,為她目光所及的幾乎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掏錢、掏心、掏肺,慷慨給出自己的力所能及。二十多年,兩千多萬的捐贈,讓她成為一個「不可救藥的分享者」。她的「不可救藥」,不僅是物質金錢的分享。本、碩一路讀下來,她仍像一個小學生,手邊永遠帶一個小本子,隨時隨地記錄下看到、聽到的每一份精彩。經年累月,一朵朵思維的浪花匯聚成無價的張玫《論語》,文字清麗、凝練,旁徵博引又直指心靈。她願意把每一滴的精神甘露通過講課、微信、聚會等所有渠道撒布給眾人。一個備受爭議的哲人奧修,說了一句毫無爭議的話,「分享是出自於富足。」 「你分享得越多,你就擁有越多,不論那是什麼。」 張玫的內心是富足的。她「用大愛,做小事」,擁有的是一個我們未必能完全洞悉的豐盈世界。                 愛,與基因有關?    人皆有惻隱。但是以色列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人有多少愛心,其實得看基因,AVPR1基因上一個代號「RS3」的啟動因子,長度因人而異;長度越短者越小氣,越長者越傾向慷慨大方。如果,是這樣,那張玫的「RS3」因子一定特別長。    我們不是血統論者。那深入到基因的傳遞我們也無法考證,但從後天的角度,我們依然能追溯到張玫血液中這份善良的傳承。就像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善,也是因為他有樂善好施的家族傳統,他的媽媽瑪麗-蓋茨,是美國聯合慈善總會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廣受讚譽的慈善大使。巧合的是,張玫也有一個同樣平凡而又了不起的媽媽。曾經,在一個晚會上,張玫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表達了對這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的讚美。「當年我們家插隊到農村,為了給青年點附近的農村小孩子搞好個人衛生,媽媽把他們領到家裡,幫他們抓蝨子、洗頭髮。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裡,媽媽拆了自己的紅毛衣把毛線分給小姑娘們當頭繩,扎小辮子。還有一次,媽媽把修電路的師傅留下在家吃飯,師傅說他的妻子生病需要回去照顧,媽媽趕緊把為爸爸生日準備的一條大魚讓電工師傅帶回家,讓他給妻子補補身體……」媽媽微善大愛的小故事,聽得臺下的觀眾熱淚盈眶,而這份愛心的濡染更讓張玫儲備了滿滿的慈善情懷。    母親,在張玫的生命裡成為一個符號,她常說一個好的母親會影響三代人。感念母親這一群體的特殊價值,張玫說在她「優雅主婦」、「傑出母親」、「勞動模範」、「慈善人物」、「優秀企業家」等幾十項榮譽中,最看重的是做母親的責任。「我建的第一支基金就是母親基金,專門幫助那些貧困的母親。我覺得母親最不應該受窮。讓她們或多或少受些教育,才能改變家庭,進而改變社會,改變整個民族。我希望以我母親為標杆和榜樣,讓更多的母親擁有更多的愛的能力。」「心中有愛,身邊有佛」,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有同路影隨。張玫一生還遇到了數不清的心有大愛的良師益友:「我的母親和我生命中所遇的許多德高望重的人,他們深深的影響了我,塑造了今天的我。」        分享,跟金錢無關?張玫對自己有個入木三分的定義——「無可救藥的分享者」。「我無時無刻不在分享,一堂好課、一本好書、一件好衣服……」分享,往往離不開金錢,但張玫的分享為母親、為孩子、為朋友、為他人,卻不讓別人分擔一分錢。愛分享的她有數不清的的故事,其中不乏讓猶太人報以激動掌聲的經典橋段。「我的小孫子剛出生三個月,我接觸了早期教育課,很受益。於是我先辦了卡,然後翻開手機,把裡面生了孩子的、要生孩子的、當了爺爺奶奶的,一共幾十個人都邀請來免費聽課。後來早教中心決定單獨給我們千品的幾十位母親和準母親們上一課,我又聯繫了更多的母親……」於是,又有三百多位互相認識、不認識的母親們濟濟一堂,免費接受了一次孩子早期教育的「啟蒙」。張玫的目的很簡單:「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受教育就比不受強。」沒有人知道她為此連購卡帶贊助付出了十幾萬元。從1992年開始,張玫已經資助了貧困兒童、大中小學生上百名,花費近千萬元。張玫常說,「一位政治家說過,學校的門開的越大,監獄的門就越小。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教育。」每年春節,她的家裡上百個孩子會絡繹不絕的來看望他們的「媽媽」,那是張玫最難忘的時刻,她給他們預備了最好吃的巧克力,還要在千品請他們吃飯,筋疲力盡,但開心無比。作為旅順的企業家,她特別喜歡著名作家素素的《旅順口往事》一書,一口氣就買上幾百本,分送給旅順熟悉的朋友和孩子們。她的「分享欲」,早在兒時就已「不可救藥」。隨父母到莊河下鄉,母親給她新買的本子經常撕得只剩下一張紙。因為很多小朋友沒錢買紙筆,張玫上課時就給每個小朋友撕一張紙。母親也很欣慰她的善良,於是幫她一起把鉛筆從中間剖開,取出鉛筆芯,然後分成N段,再用榆樹皮一段一段包上,用線纏好,這樣班裡的小朋友都有了鉛筆……在盤錦的一個青年點,她上午在學校上課,下午晚上就在一個窗戶沒玻璃、房頂露天的破屋子裡,給沒錢上學的孩子們上課。那年她只有10歲。這個沒有教師資格證卻備受追捧的「赤腳小先生」一做就是6年,直到她從盤錦回到瀋陽。在那個物質極度貧瘠的年代,能夠分享的東西如此有限,以至於那盒朱古力豆的故事讓她刻骨銘心:「有親戚給了一盒沒見過的朱古力豆,家裡每人都嘗了一個之後,我把其餘的小心翼翼的藏起來,我要讓那些農村的小夥伴們也嘗一嘗。」可以想像,對於連糖都吃不到的農村孩子來說這是一份什麼樣的驚喜,以至於很久之後,還有小朋友找她想用各種「小寶貝」再換一顆朱古力豆.這種渴望的眼神和現實中的貧瘠無形中給她極大的壓力,以至於在後來的二十多年裡,同一個夢境無數次出現在她的夢裡,「我經常扛著一個麻袋往盤錦那個青年點去,裡面裝著滿滿的糖果,但總不夠分,我就回去再背。」說到這段往事,她的眼裡仍然噙滿了淚花,她說一定是當初太窮了,這種無能為力的遺憾在她心底久久徘徊,揮之不去。張玫的母親這樣說張玫,「只要在她能看到的地方還有一個人在哭泣,她就快樂不起來。」張玫這樣說自己,「這個世界上無盡遠的人和事都與我有關。所以從小就習慣在自己的視野裡去尋找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一切,與掙錢多少無關。因為,在她剛剛參加工作,月薪只有25元的時候,她在報上看到山東農村一個貧困孩子上不起學需要資助,她就每月匯去5元錢,一直堅持兩年。沒有接到一個回復也寄——她「相信『相信』的力量」。舍,是為了得?時下評價一位企業家,常常用到「捨得」二字。「有舍有得」,無可指責。幾十年做慈善,兩千多萬元捐款。除了一摞又一摞慈善捐贈的證書、獎狀,張玫還得到了什麼?是的,張玫得到了很多。她經常收到一些禮物和感謝信,甚至經常碰到一個人會特激動地握著她的手說:「謝謝你的幫助」,可她都經常想不起為什麼。「記不住。為什麼要記住呢?」「捨得」這個同意複合詞,在她這裡變成了「偏義複合詞」——她只負責「舍」,甚至自己的企業遇到了麻煩,她還在那不停歇地「舍」。2010年,張玫的公司千品企業承諾:每年向慈善機構捐款52萬元,5年累計達260萬元。這些錢專用於貧困孩子基金、貧困母親基金、關心青少年基金、文化基金、大學生基金。2013年,以高端餐飲為主的千品營業收入大幅下滑,虧損500多萬元。身為董事長的張玫力排眾議,仍然從銀行貸款完成了52萬元的慈善捐款的承諾。「我說了我要捐,我就要做到。」這筆背負著利息的捐款,已成為一段佳話,張玫被大連市信用協會樹立為企業家誠信的典範。張玫做慈善往往是隨時隨地、「即刻綻放型」的。看見報上說貴州有個媽媽收養了五六個孩子,丈夫離異,只能撿菜葉為生。張玫隔一段時間就寄500塊錢過去。看見微信圈裡有人發消息說旅順龍王塘有個家庭好幾個殘疾人,全家就靠賣蘋果的收入生活,張玫立刻給發布的人留電話,告訴他們等蘋果熟了聯繫她,她全要。看見一位在羊湯館只買一碗羊湯給女兒喝的下崗工人,她立即多買一碗送給這位父親。看見一個半夜仍在飯店門口拾荒的人,她都要噓寒問暖,解囊相助..「看見別人有困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幫忙」;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強大到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沒有一個人軟弱到幫助不了別人。」張玫就是這樣一個專門能「看見」別人需求並慷慨解囊的「怪人」。在她跟隨她多年的副總張美菊看來, 「不用說她對我們員工和朋友有多好,就是這些不相干的人,在她心裡都太重要了。有點錢就趕緊想誰需要它,經常瞬間就沒了。」副總不得不經常替她「把關」,甚至不敢告訴她帳上還有多少錢, 「她一張存單也沒有。為別人錢花的無數,對自己卻經常很小氣。捐了幾千萬,卻經常在網上淘寶。從國外回來,給親朋好友帶了幾萬元的禮物,卻忘記了給自己買一盒常用的面霜……」面對好友們擔心她沒有自己的積蓄,她卻很灑脫,「我只活在今天。吃住穿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開不開心。」張玫說:「一個人如果『舍』就是為了『得』,那麼我寧願不舍。我從來沒給自己道德攤派的任務。這只是我的習慣,從小的習慣。如果非自私的說得到了什麼,我想我得到了快樂,快樂自己,愉悅別人。」             票友,不為藝術?    百度裡,搜索到的「張玫」幾乎都與京劇相關。京劇票友領袖、第一個登上《中國京劇》雜誌封面的票友、大連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旅順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出生於京劇世家,師承張君秋弟子的張玫,2004年5月在韓國舉辦的馬山國際戲劇界上表演的京劇《狀元媒》獲銀獎。2005年12月在人民大會堂被文化部中華文化傳統促進會授予「振興京劇功勳」獎。在大連乃至全國的京劇票友中,張玫是一位備受尊重的人物,她出資人民幣600多萬元人民幣,用於組織票友活動和扶植新人,被人們譽為「中國京劇票友領袖」。她不在場,大江南北的200多個票友在禮堂裡通過手機大聲喊著她的名字給她拜年,她出席票友活動,現場數百人全體起立為她的到來鼓掌歡呼……為了不使中國的京劇成為歷史的絕唱,張玫想方設法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和喜歡京劇。「傳播就是最好的傳承。京劇現在的確不被大眾追捧,但是往前走就不會被拋棄。」張玫的身體力行和巨額捐贈,不僅僅是出於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京劇通過優美的唱段和手眼身法步,講述的是真善美。通過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可以讓更多人去了解歷史,懲惡揚善。」2006年5月,張玫出資60多萬元人民幣,組織了首屆中國大連「千品之春國際京劇票友節」。 名家大師于魁智、李勝素、楊赤等,與海內外的200多位京劇票友齊聚大連,這次盛大的節日在中國京劇界多年都難得一見。「我經常把自己說成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擦亮火柴的那一瞬間,照亮自己溫暖別人,但熱量不大,但是盡力了。」而今,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舉起的是一把弘揚傳統文化、傳播京劇國粹的火炬。    (原載於《社會組織》雜誌)

採訪後記文/張燕 新媒體風行的今天,依然的前序後跋,是因為張玫的不可思議,因為張玫故事太多,言猶未盡。張玫的辦公室有一副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贈送的題字:「窮不獨善其身,達更兼濟天下」。她讓我們想到了獲諾貝爾獎的特蕾莎修女,她窮盡一生,「用偉大的愛,做些小事」;她讓我們想到了印度領袖聖雄甘地,當火車開的瞬間,他的一隻鞋子被擠掉在門外,車開了,他毫不猶豫地把另一隻鞋子從窗子扔出,為的是「如果一個窮人從鐵路邊路過,可以撿到一雙鞋,而不是一隻。」她也讓我們想到了日本一位著名的癌症治療專家,他每到冬天都隨時帶著一個手爐,因為他希望握向飽受病痛折磨之苦的癌症患者的永遠是「一雙熱乎乎的手」..張玫和這些人雖身處不同時空,但心意相通:替別人著想,大愛無疆——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樣的一顆心,比金子還要寶貴。張玫說,從來沒覺得自己和別人有什麼兩樣——是的。同樣有著七情六慾的張玫,其愛心收穫的並不都是快樂;也有不太「高大上」的委屈和痛苦。曾經,她為多年資助的一個孤兒買了一輛摩託車上班騎用。沒想到撞了人。孤兒的親姑姑在醫院手術室門口氣呼呼地呵斥張玫:「你不給他買摩託怎會出事?」面對這種無賴的指責,張玫立即反問,「是不是有人用刀殺了人,還要把賣刀的抓起來?」這樣的怒目圓睜回擊,讓我們覺得眼前的張玫更加有血有肉的真實。然而,張玫仍會讓許多人疑惑不解。正如一位著名學者所言:「她的所作所為超出了作家、記者以及所有人能理解和接受的邏輯」。慶幸的是,同樣身為企業家的張玫的老公用無比的愛,理解和包容著「任性慈善」、「不可救藥」的張玫:「她這樣做高興,為什麼不由著她?」「她生來就是帶著使命的。我必須頂她。」丈夫戲稱:「以前我很富有,認識張玫我變窮了,但我開心。」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愛人的理解和包容更可貴的了。它支撐著張玫在慈善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文章付梓前夕得到兩個最新消息:第一,張玫的千品漁港餐飲有限公司,剛剛被評為2015中國重信企業。該獎項今年全國只有44家企業入圍。第二,張玫將應哈佛大學邀請前去講學。張玫充滿真善美的分享,正抵達全球頂級學府;張玫的每一寸生命,撒向人間都是愛!…….. 發表於2015年《社會組織》雜誌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投稿郵箱:

31989650@qq.com

平臺熱線,承接廣告聯繫熱線:

13608925860

     關注「京胡藝術網」最快速的3個方法:

1 點擊右上角按鍵,查看公眾帳號,點擊下方「關注」

2 在首頁的朋友們,點擊添加朋友,搜號碼:jinghuyishuwang(訂閱號)

3 在首頁的朋友們,點擊添加朋友,再點擊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搜「京胡藝術網」

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瀏覽京胡藝術網主頁

相關焦點

  • 張玫:心懷大愛的票友領袖
    我想,她一定是因為我們都有「文化傳承」這一共同的使命,體會到個中的艱辛和不易,而對我們的節目惺惺相惜的吧。於是,欣喜、忐忑之餘開始做功課,準備與她的見面。找各種媒體上關於她的報導,她的照片是知性大氣範兒的,她的京劇扮相光彩照人,她的圈子名人眾多,她的演講鏗鏘又內涵豐厚……她所處的高度,讓我景仰,她是個充滿能量而又風趣幽默的女人!
  • 【原創】 張玫,傳遞愛與美的使者!
    張玫一生中,遇到了數不清的心有大愛的良師益友:「我的母親和我生命中所遇的許多德高望重的人,他們深深的影響了我,塑造了今天的我。」張玫說。張玫的母親這樣說張玫,「只要在她能看到的地方還有一個人在哭泣,她就快樂不起來。」張玫這樣說自己,「這個世界上無盡遠的人和事都與我有關。
  • 張玫、楊赤在美弘揚國粹京劇花絮
    的講座在哈佛大學舉行,主講人是大連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張玫。講座中,張玫首先介紹了中國京劇起源、發展的概況,之後生動介紹了京劇的藝術特徵、表演形式、流派傳承與欣賞,以及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價值。她還介紹了大連京劇專業劇團與民間票社的發展現狀。楊赤則從京劇專業的角度進一步闡釋張玫的觀點。講座接近尾聲時,張玫表演了傳統戲《遊龍戲鳳》選段,楊赤與三位年輕演員侯宇、楊鵬程、胡嘉博則表演了《智取威虎山》《打龍袍》《霸王別姬》等經典劇目選段。
  • 張玫 被寫進哈佛的雲南女人
    「我叫張玫,雲南人,世界都轉了幾圈以後,我還是保留了我微博的身份——雲南張玫。」對於年過40歲,還是3個孩子母親的張玫來說,是這兩年才開始跑馬拉松的。張玫說,「我跑步沒有什麼特別的追求,只是追求一個充實的自己。」遊歷天下後,還是「雲南張玫」最初認識張玫,是她在《一席》上的演講,穿著一條非常有女人味的紅裙子,言辭不張揚,卻處處透著一股自信。網友看後留言建議,有理想的女性都應該去聽聽。
  • 張玫:賣火柴的小姑娘,照亮了慈善的路
    張玫受母親的影響是最大的,她常說,一個好的母親會影響三代人,她本身就是在家庭沃土上開出的美麗花朵。Part.2張玫對人很大方,甚至對素不相識的人也會鼎力相助。有一名作家這樣寫道:張玫一生都在倡導個「愛」字。她的愛,是博大的,也是超越了時代,她本人也是這樣。大家都很尊重她,都沒有難為她。在人們的心目中,張玫是個好人,難為了她,便是和一個好人過不去,便是容不得一個好人。似乎是誰都不願擔這個名聲。
  • 張玫:賣火柴的小姑娘,照亮了慈善的路!
    張玫受母親的影響是最大的,她常說,一個好的母親會影響三代人,她本身就是在家庭沃土上開出的美麗花朵。Part.2張玫對人很大方,甚至對素不相識的人也會鼎力相助。跟隨她多年的總經理張美菊和我說,張玫董事長手裡不能有錢,一旦有點錢,就趕緊給需要的人,一會功夫就沒有了,所以不得不替她把關,連財務帳面上有多少錢,都不能說,她為別人花了幾千萬,對自己卻摳得不行,經常從網上淘寶,出差為員工、朋友帶好幾萬的禮物,去捨不得為自己買一盒常用的面膜。
  • 張玫:為什麼要選擇京劇作為自己精神的家園?
    張玫在大連理工大學「百川講堂」上的講話2016年3月23日 同學們、老師好!
  • 劇評:從《使命》到《神聖使命》
    當然,瑕不掩瑜,總體看,《使命》不失為一部充滿著正義、正氣的好作品,豆瓣評分8.5,觀眾評價也是肯定者居多。  看完《使命》再上網搜索,又看見《神聖使命》,編劇、導演、演員幾乎都是《使命》原班人馬,男一號依然是張嘉譯,不過身份由《使命》中的縣級市公安局長,變成了《神聖使命》中的縣級市政法委書記。
  •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一條狗的使命》是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喬什·加德、布麗特·羅伯森、丹尼斯·奎德等主演,該片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以汪星人的視角講述了一條名叫貝利的狗,歷經了4次輪迴,不斷尋找著自我使命,最終又回到自己主人身邊的溫情故事。
  • 三年戰火不負使命 我的使命三周年慶典
    三年,成就我們的使命!由3K遊戲發行的海陸空三軍經典策略手遊《我的使命》,在各位指揮官們不離不棄的陪伴下,迎來了三周年慶典。三年戰火,不負使命!值此三周年到來之際,《我的使命》重磅推出多重慶典福利活動,多種遊戲福利和周年慶定製周邊等壕禮等你來拿!
  • 企業使命
    使命的英文詞為Mission,這個詞源於西方的傳教士(Missionary),他們是群有信仰的人。他們認定自己是被上帝揀選來(chosen)向人類傳播福音的。於是勇敢而堅定地背起簡單的行囊去往「蠻荒的地方」,義無反顧地去照亮那裡人們的心靈。他們認為只有這樣,生命才有「意義」。
  • 使命召喚手遊電腦版,如何在PC上玩使命召喚手遊,如何下載安裝使命...
    使命召喚手遊電腦版,如何在PC上玩使命召喚手遊,如何下載安裝使命召喚手遊 《使命召喚手遊》是一款由動視和騰訊聯合推出的大型多人在線第一人稱射擊類手遊
  • 使命召喚1-14
    目前遊戲已發布和即將發布的 17 部正式作品按順序分別是:1、《使命召喚》2、《使命召喚 2》3、《使命召喚 3》4、《使命召喚 4:現代戰爭》5、《使命召喚:戰爭世界》6、《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2》7、《使命召喚:黑色行動》8、《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3》9、《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2》10、《使命召喚:幽靈
  • 使命集結,虎牙四大看點引爆《使命召喚手遊》公測熱浪!
    看點一:歡慶聖誕,虎牙《使命召喚手遊》專區驚喜不斷超高品質盡享絲滑手感,經典地圖重燃槍戰夢想,「使命召喚」IP唯一正版射擊手遊《使命召喚手遊》將在12月25日正式上線,各路強者集聚虎牙直播平臺不論你想看職業大神縱橫戰場,還尋找新手教官一鍵入門,又或是欲一睹萌妹御姐的開黑之旅,虎牙直播《使命召喚手遊》專區能夠解答你對遊戲的一切的疑問,帶你輕鬆踏上槍戰王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