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玫在大連理工大學「百川講堂」上的講話
2016年3月23日
同學們、老師好!
今天有機會藉助「百川講堂」想與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我感到非常高興、榮幸和欣慰。因為在這個多彩、多元的校園裡,一種主張或說法,哪怕是另類而又奇葩,或許也能找到它的棲身之處。這裡不僅活躍著青春的生命,更活躍著鮮亮的思想,我願成為百川的滴水,發出自己的叮噹響聲,謝謝大家傾聽我的表達。
同學們,雖然大學生京劇群體看似並不龐大,但在京劇處在如此微妙境地的今天,在大學裡還有熱愛京劇、熱愛國粹藝術的年輕人,你們的文化示範意義難能可貴,我為理工大學而驕傲。
我本人不是京劇表演的行家裡手,也非傳統文化的研究學者,我只是一個票友、京劇藝術骨灰級的「粉絲」,並且四處忙碌奔波,樂此不彼。我並不是以京劇為生的人,而是喜歡愛好,把京劇作為自己一種美麗的心情,想活得坦蕩而優雅,在舉手投足、眼神顧盼間,更像一個文化意義上純種的中國人。在玲琅滿目萬花筒般的世界中,為什麼要選擇京劇作為自己精神的家園?
一、京劇是值得敬畏的
我出生在梨園世家,我從小是在父親的鼓板聲、母親的咿呀聲中長大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常說的要有敬畏之心。天地萬物,敬畏是最基本的法理和規則。很難想像一個無法無天的民族或個人能換取別人的擁戴或尊敬。京劇藝術雖然只有短短的200多年歷史,但它凝聚的中華民族厚重的人文氣質,流淌的是祖先生生不息的血脈。
從200年四大徽班浩瀚進京到今年全國兩會17位京劇界代表,足以見證國劇和國粹的地位,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難以憾動。因此我們要像西方人那樣敬畏古希臘戲劇那樣敬畏京劇,它不是宗教,但可以當成信仰;它不是必修課,但不妨列為選修之首;它不是漂亮衣衫,但可以成為我們美麗的心情。
二、京劇是值得擁有的
我的一個朋友出生在伊朗、後來去了英國,現在在美國生活,他學了23年的京劇。他叫格法,是小有名氣的三維動畫師,他喜歡戲曲,當接觸到京劇便不能自拔。
2002年,他來到中國,一邊學漢語,一邊練功,他學的是猴戲,現在可以說非常流利的北京話。他說「京劇已經滲入了我的骨髓,成了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把京劇當成自己的心情、方式和符號,因此格法不僅在短短幾年內榮登各種票友舞臺,以「美猴王」享譽國外,還作為中美文化的使者在民間架起了很多橋梁。
由此可見,在傳統文化復歸的當下,京劇讓我們的生活富有鮮亮色彩和藝術韻律,讓我們的眼睛睿智有神、閃閃發光。值得欣慰的是,我的這種主張不僅得到了許多中老年人的讚許,也得到了一些年輕朋友特別是大學生們的響應。我們的票友隊伍就有一批年輕的大學生以及大學老師的加盟。
今年9月份,我們將在大連舉辦第四屆「千品國韻」國際京劇票友節,把理工大學作為票友節唯一的分會場,希望同學們參與其中、多多捧場。
三、京劇是值得開發的
提起京劇,很多朋友腦海裡就會出現咿咿呀呀、慢慢騰騰的景象,與當下「中國好聲音」、「跑男」之類的大場面、快節奏的娛樂節目形成鮮明的對照,認為這是過氣兒的藝術,沒有任何開發利用的價值,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判。其不知京劇藝術博大精深,是許多現代舞臺藝術的本源,但就時尚風潮而言,京劇元素的開發利用,也具有觀賞性和商品價值。
中國人總是揮不去「中國味」,華人建築大師貝聿明無論設計什麼建築,都有很多中國元素隱含其中。據此我認為,當下京劇藝術在充分堅守的同時,要設法傳播出去、開發出去,要形成良好的京劇生態鏈,我所成立的千品國韻文化傳媒公司就要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計劃在京劇服裝、京劇工藝品、京劇動漫、京劇影視等方面進行探索、生產和營銷。
本屆票友節將以「構建華人京劇藝術圈、網際網路+京劇」為主題,邀請各方面的專家一同研討,歡迎老師和同學們多出點子。這次票友節還將邀請著名主持人、京劇名家參加,同時奏響大型交響樂。
古典和現代不是對立的,傳統和時尚也不對立。京劇應該以青春的心靈為伴,與現代生活相容。大學生是未來文化的主人,你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決定了民族和國家的前途,讓大學生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音樂、舞臺藝術以及培養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對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都有深遠的意義。
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走進劇場,看經典的戲、看好角兒的戲。我建議大家有尊嚴地走進劇場,看好的劇目,看好學員的戲。藝術本身就是藝術家的寫照。
京劇是一門藝術學問,更是塊晶瑩剔透的美玉,相比手鐲、金鍊更體面,更能體現人的修養和品味。京劇也是你我走向世界的橋梁,了解他、弄懂他,他會給你不一樣的生活和人生,也會極大地改變我們內在的精神結構。
同學們,有一種大愛,只在堅定不移的信仰裡,足可以抵擋任何風雨,並從容經過,靜靜如初。我希望我們每個人懷一顆孔子心、染一身莊子氣,人活在世上總該留下些什麼,那就讓我們留下與眾不同的精氣神,留下與山河同在的精神。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承載起我們高貴的精神,我願永遠漫遊在同學們的精神雲層裡,伴著海風珊步,我願未來探索傳播京劇這條路上,看到更多的理工大學的同學與我一道同行,與這個民族同行。
最後,我想借用倉央嘉措的一首情詩作為百年京劇的深情獨白: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 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 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大連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京劇票界領袖張玫,是「達則兼濟天下」的慈善家。多年來他扶危濟貧捐款資助失學兒童等以千萬元計。更為可貴的是她資助了全國各地的京劇戲迷票友活動,得到了廣泛一致地稱讚和愛戴。她非常關心大連理工大學京劇活動的開展,為該校京劇文化建設專門設立了《大連理工大學京劇藝術發展張玫基金》,推動了京劇選修課和學生京劇團活動,功不可沒。張玫以一己之力推動了京劇藝術的傳承與振興,成為一張「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