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具有特殊「黴臭味」的羅布斯塔種,阿拉比卡種(Arabica)因其特有的香氣和口感,往往被視為咖啡中的高級品項。阿拉比卡種發展至今已有70多項品種,用作製作精品咖啡的豆子,也幾乎都是阿拉比卡種。
要探尋阿拉比卡種的足跡,還得追溯至公元前6世紀的衣索比亞地區。衣索比亞也正好是咖啡的發源地,據說第一棵咖啡樹也正是在這裡被發現。埃塞咖啡的特色,在於其酸味、巧克力香和濃鬱果香相互纏繞,讓人不得不聯想起咖啡樹生長的鄉間。以埃塞為發祥地,阿拉比卡種在全球遍及開來。目前就產量而言,形成了以中南美洲為中心,在亞洲、東非各國都有普遍種植的格局。
阿拉比卡種雖然具備優秀的香氣與口感,但其對病蟲害的天然抵禦能力卻遜色不少。相比而言,羅布斯塔種擁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在種植條件上不會過於挑剔。但同時羅布斯塔種具有被稱作「黴臭味」的獨特香氣和苦味,使其無緣於單品咖啡,尤其是精品咖啡。因此羅布斯塔種一般用來製作速溶咖啡。
我們比較熟悉的波旁(Bourbon)鐵皮卡(Typica)都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阿拉比卡種。鐵皮卡是最悠久的品種,具有優良的香氣和酸味,但抗病力弱,因此產量非常少。而波旁擁有優質的香氣和醇厚度,但由於必須隔年採收,因此流通量也不多。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那就是通過培育改良品種來提高阿拉比卡種的抗病蟲害能力。包括突變而來的品種,目前約有70多種阿拉比卡種咖啡豆。像是我們常聽說的牙買加藍山、埃塞瑰夏、印尼曼特寧等品項都是在生產地培育出的阿拉比卡種。
總之,使得阿拉比卡種躋身於精品咖啡行列的,歸功於不同阿拉比卡種咖啡豆的獨特香氣與口感。以來自衣索比亞的瑰夏(Geisha)為例:瑰夏種的豆子具有檸檬茶與蜂蜜般的個性香氣,散發甜味,適合中淺焙。這使得人們記住了瑰夏的鮮明特徵,對精品咖啡發展的風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