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假法曲示警,一曲《霓裳羽衣曲》預兆了李煜的亡國之運

2021-01-09 青竹院

南唐後主李煜做皇帝很失敗,但在藝術上絕對是大師級別的人物,除了千古流傳的詞,李煜還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是個全才。

今天我們聊聊李煜音樂方面的故事,南唐有專門的宴樂場地,樂工居住的地方叫「仙音院」,演奏的地方叫「仰秣苑」。

「仰秣苑」仿照唐明皇的梨園而建,起初的名字不叫「仰秣」,李煜的皇后大周后建議改名叫「仰秣苑」,取自《荀子·勸學》裡的「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形容樂聲美妙,連馬也停食傾聽。

說起大周后,這絕對是個才女,李煜先後娶了大周后、小周后這一對姐妹,二女不僅長得國色天香,更是多才多藝。

大周后名周娥皇,是司徒周宗的長女,通書史,善歌舞,尤工音律,進宮後遇到李煜的父親元宗李璟做壽,她操琵琶,推、揉、彈、挑,餘音繞梁,李璟讚嘆不已,後李煜繼位,封周娥皇為國後,寵冠後宮。

李煜和大周后都喜歡音樂,因此夫妻二人經常帶著一群樂工、歌女、舞女演習樂曲,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盛唐大曲《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是唐明皇最得意的作品,唐明皇嚮往仙界,見女幾山後悠然神往,幻想而作,楊玉環作舞表演。

安史之亂起,山河破碎,黔首流離,《霓裳羽衣曲》失傳成為了絕響,正是「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後李煜偶得殘譜,周娥皇和「仰秣苑」樂師曹生繼續搜譜、校勘、訂正、補遺,並且配樂、授曲、解意、演練,最終復原這一人間罕有珍曲。

李煜和周娥皇經常在「仰秣苑」演習此曲,是時,李煜親自吹簫,兼任總指揮,周娥皇操琵琶,曹生司笛,受過專業培訓的宮女載歌載舞,仙樂飄飄,似天外飛來,燕樂嫋嫋,何似天上人間。

《霓裳羽衣曲》全曲分為散序、中序、曲破三個部分,散序為樂器演奏,不舞不歌;中序開始有拍子,且歌且舞;曲破為全曲高潮,聲調鏗鏘,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

一日,李煜和周娥皇正帶領樂工歌女舞女演習此曲,中書舍人徐鉉前來拜見李煜,徐鉉是位才子,也精於音律,李煜便問他,娥皇復原的《霓裳羽衣曲》怎麼樣?

徐鉉答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只不過.......」李煜忙問只不過什麼,徐鉉答道:「我記得,原曲的結尾是舒緩的,現何以變得急促,叫人有逼仄之感,不類大唐氣象」。

一語說中了李煜和娥皇的心事,二人皆是精通音律的高手,復原《霓裳羽衣曲》開心之餘,美中不足的就是結局處,收煞倉促。娥皇更是心有戚戚:「我也不知道這個結尾怎麼出來的,我怕這是天意,是天意藉助我的燒槽琵琶....」

李煜心下黯然,自古社稷式微有異兆呈現,莫非這段說不清道不明的樂譜正是上天降下的警示,是娥皇心緒欠佳、冥冥中前程莫測所奏?還是國運蹇滯、蒼天假法曲以示警?李煜不敢想了。

李煜曾幻想扁舟一葉、春風一棹,萬頃波中得自由,可他終究是一國之君,如今趙宋虎視,國家危矣,這一曲《霓裳羽衣舞》再也演繹不出恢弘氣勢,正是一曲琵琶聲,唱的江心秋月白,數杯飄零酒,惹得司馬青衫溼。

他天性純孝、好生戒殺、恂恂大雅,可惜身在兵戈之世,難成梟雄,亦非雄主,有厭戰之心,索性換服稱臣,偏安江南,詩文燕遊行樂,既然蒼天不佑,那就得過且過,亡國噩夢隨之而來。

相關焦點

  • 傳承 | 霓裳羽衣曲
    文中圖片、曲譜,均可點擊放大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小記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在南唐時期,李煜和大周后將其大部分補齊,但是金陵城破時,被李煜下令燒毀了。到了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裡。
  • 說不盡的《霓裳羽衣曲》
    會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之散序,用敬述所進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唐玄宗把仙曲記住一半,恰巧西涼進獻《婆羅門》曲,於是二者合一而成。另外,還有玄宗對此曲進行潤色的說法。張德瀛《詞徵》卷一:「唐開元時有霓裳羽衣舞,並《霓裳羽衣曲》,曲則西涼節度使楊敬述所造,玄宗從而潤色之。
  • 女幾山——霓裳羽衣曲的創作之源
    文/長風        編輯/小寧        幾天來,我的心裡一直很糾結,腦海裡像走馬燈一樣,在演繹著霓裳羽衣曲的一些情節和片段,我也像唐明皇在創作霓裳羽衣曲時那樣變得有一點神經質,只不過唐明皇是為了創作一幅反映大唐宮廷禮樂的扛鼎之作,而我是為了闡釋霓裳羽衣曲和宜陽女幾山的關係,更確切的說,唐明皇是在譜一部曲,編一個舞,而我卻在復原霓裳羽衣曲最初的創作來源
  • 霓裳羽衣曲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 咱今日繼續說唐玄宗的故事。今天帶來的是一首叫做《霓裳羽衣曲》的樂曲,此曲還編成過舞蹈,名叫「霓裳羽衣舞」。而關於這首曲子的來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唐玄宗李隆基想必大家都有印象了,算是個「風流才子」,從《梅妃的<探梅曲>》中就能體會到。唐玄宗在位期間建樹很多,不過後人如何評判他那也沒個統一的意見。
  • 「舞蹈音樂」《霓裳羽衣曲》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貴妃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進見時,唐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導引,此後還由他最寵愛的楊貴妃表演《霓裳羽衣舞》;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他的名篇《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中對楊貴妃表演的《霓裳羽衣舞》進行了詳盡的描繪和讚美: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 民樂賞析 琵琶箜篌合奏《霓裳羽衣曲》 方錦龍 吳琳
    相傳為唐玄宗登洛陽三鄉驛,望女幾山所作(一說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安史之亂後失傳。在南唐時期,李煜和大周后將其大部分補齊,但是金陵城破時,被李煜下令燒毀了。到了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
  • 詩朗誦|霓裳羽衣曲+《長恨歌》
    配樂自然也別無選擇,只有《霓裳羽衣曲》才可相配。只是在選擇時為了烘託氣氛放棄了古箏等的獨奏,而選擇了合奏。(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長恨歌作者: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 《霓裳羽衣曲》創作之謎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著名的宮廷舞曲,共分36段,描寫唐玄宗嚮往仙境,遇到仙女的故事。歷來人們都認為是唐玄宗創作了這首曲子。那麼,唐玄宗是怎樣創作《霓裳羽衣曲》的呢?回到人間後,他把曲調寫出來,就成了現在的《霓裳羽衣曲》。唐代的大詩人劉禹錫在他的文章中寫到.,唐玄宗是在登上高處望見了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以後,突發靈感,創作了《霓裳羽衣曲》。也有人說,《霓裳羽衣曲》本來叫《婆羅門曲》,是唐玄中根據古印度的佛教歌曲改編而成的。《霓裳羽衣曲》到底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這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 作曲達人李隆基著名《霓裳羽衣曲》的來歷
    史書記載明皇「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楊貴妃也「精通歌舞,彈唱嫻熟」,正是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使得唐明皇對楊貴妃愛情專一,長達17年之久,並在其死後仍念念不忘,「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明皇與貴妃感情甚佳,珠聯璧合,與梨園弟子們上演了許許多多的人間妙曲。著名的有《霓裳羽衣曲》、《得寶子》、《紫雲回》、《凌波曲》等等,這些無疑都推動了我國音樂、舞劇藝術的發展。
  • 柏紅秀 ‖ 論《霓裳羽衣曲》在唐詩中的書寫及詩歌史價值
    此曲最初由地方進獻,《新唐書·禮樂十二》記載:「其後,河西節度使楊敬忠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終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將畢,引聲益緩。」進入宮廷以後,精通音樂的唐玄宗參與了對它的改造工作。白居易《霓裳羽衣一有舞字歌和微之》:「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唐宋兩朝的筆記中有諸多關於唐玄宗遊月宮以後創作出此曲的傳說,這些實際上是在說唐玄宗改造此曲時靠的是特有的藝術靈感。
  • 《霓裳羽衣曲》中國舞蹈的巔峰之作的背後,盛世歌舞,亂世兵戈!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如《霓裳羽衣曲》是我國古代舞蹈的巔峰之作一樣,開元盛世也是中國古代一個巔峰盛世,而《霓裳羽衣曲》就是誕生在這個巔峰時期。
  • 一曲《霓裳羽衣曲》,給了楊貴妃寵愛,也害了她性命
    悲劇的發生和歷史的長河息息相關,浪漫愛情維持了十年的時候,安史之亂突然爆發,為了保護心愛的女人,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和楊國忠迅速逃離,然而,敵人要的,正是楊國忠的首級,在途徑馬嵬驛的時候,以陳玄禮為首的禁軍居然要求殺死楊貴妃和楊國忠,為了保楊貴妃的命,唐玄宗算是捨棄了楊國忠,可誰知,眾位將士依然不依不饒,非要殺了楊貴妃才肯退卻,最終為了自保,楊貴妃被賜死,平定叛亂的唐玄宗之後到處尋找楊貴妃的屍體
  • 在《霓裳羽衣曲》中國舞蹈巔峰之作盛世歌舞背後,亂世之戰
    霓裳如意是唐代法國音樂的代表作,由唐歌舞集大成組成。到目前為止,他仍然值得在音樂和舞蹈史上獲得輝煌的明珠。正如《霓裳羽衣曲》是中國古代舞蹈的巔峰一樣,開元盛世也是中國在古代的巔峰,而《霓裳羽衣曲》就是在這個巔峰中誕生的。
  • 重編霓裳羽衣曲,改良紙牌遊戲,多才多藝的大周后為何鮮為人知?
    大周后,名叫周薔,也叫周娥皇,名字非常霸氣,是南唐司徒周宗的大女兒,不僅有傾城傾國之貌,而且飽讀詩書,精通音律和多種樂器,是聞名全國的才女!李後主的父親中主李璟在位時,對周娥皇的樂器造詣極為欣賞和佩服,派人送給她一把燒槽琵琶。
  • 最美不過天堂霓裳羽衣曲
    天堂霓裳羽衣曲作者:學海岸上的縴夫hyh夢中,我是唐玄宗李隆基,鍾情嬋娟,而飛向月宮,見到了嫦娥。我只是常常望月舉杯、望月抒懷,久而久之,已經對你產生了戀戀不捨之情。」當我說完這一席話,也像大姑娘一樣羞得滿臉緋紅了。「愛我者謂我分憂,不愛我者謂我何求?由此可見,你已經愛上了我,而我也倍覺榮幸。」嫦娥接著連聲「哎!」、「哎!」、「哎!」
  • 霓裳羽衣曲 陪伴千年的帝王卻不是唐玄宗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永陵發現於戰爭年代的1940年,是當時挖掘防空洞的時候偶爾發現的,在1942年搶救性發掘,因為怕它毀於戰火,是唯一一座建於地上的皇陵,當時出土了精美的玉器銀器,這些作為帝王陵自不必多言,但是裡面精美的石刻,美幻美倫,傳奇的是完整複製了一個皇家宮廷樂隊,正在表演的節目正是大唐盛世的傳奇舞曲《霓裳羽衣曲舞
  • 中秋節,唐玄宗夢回廣寒宮,竟讓《霓裳羽衣曲》聞名天下
    為了留住這次美好的回憶,他還創作了一首曲子,讓楊貴妃和教坊樂工們好好練習,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它還出現在前不久的電影《妖貓傳》中,作為「極樂之宴」的烘託。唐明皇在即位初期還是勤政愛民,政績卓越的。到了晚年的時候,心裡鬆懈下來,就開始貪圖享樂,追求長生不老了。在開元6年,唐玄宗和申天師等人一起在宮裡賞月喝酒,共度中秋佳節。
  • 奇聞異事:《霓裳羽衣曲》來源於天庭,箭射黑龍後風平浪靜
    奇聞異事:《霓裳羽衣曲》來源於天庭,箭射黑龍後風平浪靜據歷史記載,唐明皇李隆基七歲那年已膽識不俗,當時,朝堂舉行祭祀儀式,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皇家侍從護衛,李隆基看不過眼,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是我李家的朝堂,你競敢如此放肆的訓斥我家騎士護衛。
  • 千古詞帝李煜,是亡國之君,卻絕非昏庸之輩
    但,拋卻文學不談,李煜作為一國之君,他對於祖宗宗廟、江山社稷真的毫無作為嗎?他真的只是醉心於詩書畫卷,對於強宋只知道一味妥協嗎?我想並不是,他絕非是庸碌無為之輩。李煜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李昇是南吳權臣,李煜出生三個月後,祖父的祖父李昇發動政變,推翻南吳政權,廢黜南吳睿帝楊溥自立為帝,國號唐,史稱南唐。
  • 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10位帝王,為什麼亡國之君佔據了半壁江山
    不過有趣的是,這些有才的皇帝,有一半都是亡國之君。本文就列舉出中國歷史上最有才的10大帝王,由於文無第一,因此排名按照時間順序來。 1,魏武帝曹操 魏武帝曹操是曹魏政權的實際建立者,他曾經統一北方,成為「亂世之奸雄」。而曹操在文化領域也非常具有成就。曹操的文化成就主要集中在文學方面,尤其是詩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