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晚風暮雨
南唐李後主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藝術家皇帝(國主)」之一,除了多才多藝外,他和小周后之間的愛情也被廣為傳頌,實際上,在李後主繼位之前,曾深愛過一位女子,和她譜寫了一段浪漫唯美的愛情傳奇,這位女子就是小周后的姐姐大周后。
大周后,名叫周薔,也叫周娥皇,名字非常霸氣,是南唐司徒周宗的大女兒,不僅有傾城傾國之貌,而且飽讀詩書,精通音律和多種樂器,是聞名全國的才女!
李後主的父親中主李璟在位時,對周娥皇的樂器造詣極為欣賞和佩服,派人送給她一把燒槽琵琶。
燒槽琵琶是樂器中的奢侈品,據說是東漢時期的大才子蔡邕所創製,選上好的桐木,用火烤制而成,製作過程極為複雜,稍有不慎即會損毀,因此,數量稀少,是樂器中的極品。
周娥皇得到這件禮物大喜,將它小心珍藏起來,視為至寶。
大概十九歲時,周娥皇被李璟許配給第六子李煜,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煜繼位,冊封周娥皇為國後,從此也被後世稱為「大周后」。
大周后有譜曲的天分,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譜出一首新曲。
有一天,大周后和李後主在雪夜飲酒,她想請後主起舞,後主卻說:「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為我新譜一曲。」大周后隨口吟唱,揮筆而就,寫成《邀醉舞破》。
史書記載:「後即命箋綴譜,喉無滯音,筆無停思,俄頃譜成,所謂邀醉舞破也,又有恨來遲破,亦後所制。」
相傳為唐玄宗改編的《霓裳羽衣曲》,到了五代時已經失傳,偶然的機會,大周后得到一份殘缺不全的曲譜,經過她的增刪調整,使這首名曲可以重現人間。
大周后以琵琶彈奏之後,人們都認為「開元天寶之遺音復傳於世」。
當時,有一種在宮廷貴族之間流傳的小眾紙牌遊戲葉子格,大周后精於此道,她認為這個遊戲有很多缺陷,就潛心改良,制定出一整套的規則,使這種遊戲迅速傳到民間,被人們所喜愛。
南唐被北宋攻滅後,這種遊戲傳到北宋,並陸續傳到全國,逐漸演變為我們今天玩的紙牌。
大周后在校正曲譜之時,已身患疾病,擔心自己時日不多,就將新曲節奏加快,樂師曹生聽了新曲後,說道:「舊譜確實較為緩慢,宮中有人改訂過,新曲節奏急促,恐非吉兆!」
果然,沒過多久,大周后就病倒了。
雪上加霜的是,次子李仲宣在此期間受驚過度而亡,讓她心痛不已,病情進一步加重。
乾德三年十一月,大周后預感到大限將來,取出中主所賜燒槽琵琶和約臂玉環,與後主作別。三天後,於瑤光殿去世,時年二十九歲。
李後主哀痛不已,用她最愛的燒槽琵琶陪葬,還作了多篇詞文懷念,他在《昭惠周后誄》中寫道:「……木交枸兮風索索,鳥相鳴兮飛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憐兮痛無極。嗚呼哀哉!夜寤皆感兮,何響不哀?窮求弗獲兮,此心隳摧。號無聲兮何續,神永逝兮長乖。嗚呼哀哉!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抆血撫櫬,邀子何所?苟雲路之可窮,冀傳情於方士!嗚呼哀哉!」
大周后生病期間,她的妹妹來皇宮照顧,沒想到,李後主對她一見鍾情,兩人發展到一起。
大周后去世三年之後,李後主迎娶了她的妹妹,即大名鼎鼎的小周后。
參考資料:《南唐書》、《江南野史》、《十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