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傳承 smabat M1 平頭耳塞

2020-12-27 騰訊網

平頭塞,那年那月,不少玩家對經典的平頭塞任然情有獨鍾,經典總是有人喜歡,不愛新歡愛舊愛哈;入手了這款smabat-M1 平頭耳塞,採用14.2mm驅動單元,複合振膜+迷宮聲學結構的配合,MMCX鍍金接口,可換線設計,搭配原裝鍍銀線,可有效保證音質的傳輸和音質的高清無損。頻響範圍10Hz-22kHz,靈敏度 110dB,阻抗32歐,明顯是高敏低阻的設計,全面適應各種音樂,更容易推,手機也可以輕鬆直推;

先看下產品吧,smabatM1 平頭耳塞外包裝,非常簡潔明了。

開箱除了smabatM1 平頭耳塞外,原廠還配置有軟膠耳鉤,使得其在佩戴上更加穩定和牢固。

這個就是smabat M1 平頭耳塞了,入耳式耳塞,輕質化設計,只有18g,具備IPX44的防水防塵等級。

側面有左右聲道標識。

smabat M1 平頭耳塞的MMCX鍍金接口。

smabat M1 平頭耳塞背面的品牌logo。

smabat M1 在硬體配置上採用14.2mm驅動單元,複合振膜+迷宮聲學結構的配合,使得低音富有彈性,高音不刺耳。

這個就是原廠配置的原裝鍍銀線,長度1.2mm,它可有效保證音質的傳輸和音質的高清無損。

原裝鍍銀線的MMCX鍍金插頭,上凸設計。

3.5mm鍍金直插,其上有品牌logo。

實際聽感,smabat M1在硬體上採用14.2mm驅動單元,複合振膜+迷宮聲學結構的配合,頻響範圍10Hz-22kHz,靈敏度 110dB,阻抗32歐,明顯是高敏低阻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在理論上表達為:耳塞易出聲,更容易推,在音色表達上會更飽滿動聽。也就意味著smabat M1在搭配「音源前端設備」上會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smabat M1經專業調音師調音,空間感十足,具有hifi高解析音質。用smabat M1聆聽蔡琴的《渡口》,這個曲目是測試耳塞中低音的首選,也是人聲測試的標榜曲目了,smabat M1的表現勘稱完美,中低音部分非常不錯,開頭勁抽深沉的幾下鼓擊很有力度,速度感很強,低頻由遠及近,沒有對人聲和中高頻形成遮蓋,聲場很規整。在人聲的測試中,高頻表現突出,可圈可點,順滑、靚麗而不刺,非常適合人聲,非常耐聽。

總體來說,smabat M1是一副非常好推的耳機,它不僅擁有精湛品質和優秀做工,還擁有不錯的硬體配置,複合振膜+迷宮聲學結構的配合,使得三頻均衡,聲音真實,聲場開闊、三頻比例很適中、各頻段飽滿、解析力與聽感有很好的的平衡。

相關焦點

  • 重返黃金時代:飛傲EM5平頭耳塞試聽
    當然,那個年代也是一個主打喇叭、組合音響或者家庭影院的年代,如果說在那個時代留給發燒友印象深刻的耳機是什麼,除了那些大牌的經典旗艦頭戴耳機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品類就是:平頭耳塞。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款產品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來自飛傲的新款旗艦平頭塞——EM5。
  • 平頭耳塞的偉大復興--拜亞動力DP100評測
    說起平頭塞可以算是所有耳機中最親切又最具「情懷」一類了。過去的MP3播放器、手機標配耳塞基本都是平頭式,所以說平頭式是大部分人接觸的第一款耳塞也不為過。 而且平頭塞對諸多音樂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啟蒙級產品,磁帶、CD、耳塞 幾乎概括了整個追星年代。
  • BGVP DX5耳機入手:經典的平頭塞下,能有高清音質?
    隨著入耳式耳機因降噪優勢漸成流行之勢,入耳式耳機的天下中,以前經典的平頭塞耳機越來越難見。即便如此,平頭塞啟蒙且經典的造型還是讓不少的老玩家久久難以釋懷,為了彌補這一遺憾,前不久幾個少數還在研發平頭塞的品牌BGVP,毅然推出了新品DX5耳塞式金屬平頭HIFI耳機。
  • 平頭曙光:7Hz/七赫茲 披頭四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因為平頭塞一些先天的優勢,的確更適合去欣賞大編制的古典音樂。那麼這個「參考級」的平頭塞,實力如何?7Hz/七赫茲 披頭四 平頭耳塞式耳機01.包裝與配件披頭四的包裝盒在設計上還是比較常規的那種,正面顯眼的LOGO和耳機渲染圖,長條形的包裝盒
  • FiiO/飛傲 EM3S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Fiio/飛傲 EM3S 平頭耳塞式耳機01.包裝與配件EM3S的包裝其實就不用怎麼去談了,它和你在小賣部當中買的「地攤」耳機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當然比起入耳式耳機來說,平頭塞本身在配件的可選餘地上就沒有太多。三對耳棉基本上算是夠用,不配送收納包看起來也是「合情合理」,當然這種所謂的「開箱」並不會有什麼儀式感,甚至盒子在你開箱之後都不知道會被丟到哪裡。
  • 好音質不是「音樂發燒友」專屬,smabat nco入耳舒適,好聽!
    最近入手了一款小蝙蝠科技才推出的smabat nco入耳式耳機。作為一款動圈重低音HiFi音樂耳機,是否像音樂發燒友的期望那樣讓我們的耳朵驚喜呢?smabat nco它是一款支持可換線的入耳式耳機,接口處採用mmcx鍍金接口,並且搭配千元級四股無氧銅混編線材,不僅有效提升通透度,分離度,聲場等,使得聲底晶瑩剔透,人聲與樂器更加靚麗動聽,而且降低信號傳遞中的損失與失真。這類接口支持更多專業的音頻線材,對於後續的線材升級可玩性更高!
  • 平頭塞黨必看:用心延續經典平頭塞,獨特私模+三振膜物理分頻
    因為佩戴的原因,一部分燒友始終不能接受入耳式耳塞。或者說對於70,80後的老燒來說,平頭塞是他們的引路者。不得不說,平頭塞已經在市場的佔比不多,可以說很稀少。可能出貨量或者利潤不夠豐厚,大廠似乎都放棄了平頭塞。就連阿思翠也是在Lyra Nature之後沒有再出過新的平頭塞。
  • 最易忽視的細節 聊聊那些耳塞常用耳套
    1最容易忽略的配件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耳塞類產品中,不論是低至幾塊幾十塊的廉價產品還是上萬元的高端旗艦,耳套一定是最常見的配件。合適的耳套不僅會提高入耳式耳塞的音質,而且還能增加佩戴的舒適度,對用戶的體驗有著直接的影響。
  • 【HI評測】大膽的外觀,樸實的聲音:鐵三角ATH-C999耳塞體驗
    鐵三角最近低調的上市了三款平頭耳塞:ATH-C555、ATH-C777與ATH-C999
  • 【這土豪金、這騷紅】平頭塞中的鋼鐵俠
    鐵三角最近低調的上市了三款平頭耳塞:ATH-C555、ATH-C777與ATH-C999,C555是C550的新版,C777是C770的新版,C999
  • 耳機|幾款耳塞、耳機推薦,讓木耳朵感受春天的音樂氣息.
    ♫ 出街耳塞推薦,預算500以內:♪ AKG K318平頭耳塞京東價:239這款耳塞作為AKG的入門耳塞充分體現了AKG的獨特審美,只是這款耳塞顏值確實稱不上高,而且平頭比一般的耳塞大一點,在聲音的表現上更具優勢,但也使耳蝸小的同學佩戴起來稍有壓迫感。
  • 只有上古神器才算經典?探討平頭塞老塞和新塞的爭議與區別
    源於這個想法,個人覺得應該再補一篇有關平頭塞老塞和現代耳塞的文章,唯一比較遺憾的是個人手裡老塞僅有不知哪個版本的森海MX500,壞處是可能更多偏向現代平頭塞,好處則是沒有先入為主的情懷影響聽感。所以在我眼裡,DX5肯定是屬於典型的新塞,但是它又不像現在的入耳式尤其動鐵耳塞那樣暴力解析,個人還特意對比了醇聲PT220,以胡偉立的《琴簫合奏曲》為試聽對象,PT220解析自然、入耳溫潤;DX5則有更深的下潛和信息量,解析更強之餘還保持著溫和、自然的氛圍。
  • 後平頭塞時代的精美遺珠——水月雨夏空 聽感評述
    不論音質如何,我尊重依然在花時間與精力去開發HIFI級平頭耳塞的品牌。——這是我在文章開頭最想表達的觀點,可能帶著些無奈。當我遇到我自己喜歡的產品,總希望能在文章裡多斟酌一下筆墨,也很喜歡看到有燒友看到我的文章之後種草再拔草,並曬單告訴我他們的選擇不後悔。
  • 它可能是千元級最好聽的平頭塞—阿思翠Lyra classic體驗
    對於發燒友而言,平頭塞一詞並不會感到陌生,回想隨聲聽時代,耳塞都是圓圓造型,外面套著一圈海綿圈,這就是經典的平頭塞,相比如今入耳塞而言,平頭塞擁有更為久遠的歷史,兩者不同的造型設計,也給整體佩戴舒適感、隔音效果、音質素質帶來了差異化的優缺點表現。
  • 鍍鈹振膜+純銀線加持,來自3D列印的飛傲EM5平頭塞體驗分享
    前段時間,飛傲終於發布了這款三年磨一劍,且定位高端旗艦的EM5平頭塞,也算是暨EM1、EM3之後的又一實力創新之作,具體耳塞的配備以及素質水準如何,且看筆者帶來的入手分享吧。飛傲EM5作為業界首款採用3D列印的平頭耳塞,其外形設計方面據悉靈感源自傳統的中國龍造型,咋一看是有那麼一點龍頭拐杖的既視感。
  • 平頭耳機的天花板?鐵三角CM2000Ti上手體驗
    目前各大廠商都發力入耳式耳塞,很少有平頭耳塞旗艦產品發布,去年老鐵家的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全新ATH-CM2000Ti平頭耳塞。因為難忍受大部分入耳試耳機的聽診器效應和對耳道的擠壓,一直以來對平頭耳機的嚮往熱情不減,這款耳機讓我的情懷又有了期待。所以在這款耳機國行上市第一時間入了一條。
  • 一款石墨烯耳塞的評測
    今天又從燒友群蹭來一個號稱越級打怪的68歐石墨烯平頭,正好也算是閒暇,於是乎就搗鼓了起來。        目前手頭的塞子有第一版的MX 360,老款的535(銅銀混編線漢堡出品),DIY的仿灰黃鸝(trn的純銀線),九塊九的凱,已經找不到蹤影的榮老闆石墨烯(評測全憑腦放和回憶)😂。話說手頭這一款石墨烯剛來時還是挺震撼的,因為它的包裝實在是太大了。
  • 2019年最值得推薦的有線音樂耳塞(完整版)
    1人推薦:-    硬素質不錯,五單元動鐵耳塞富有性價比但是:-    中頻不夠溫潤1人推薦:-    千元價位難得的平頭塞。聲音柔和舒展,比較耐聽,低頻是平頭裡難得的表現不錯的。1人推薦:-    AKG的經典後續,聲音線條感出色,音色亮麗,樂感出色但是:-    整體素質感不算出挑
  • 防噪音耳塞中,矽膠耳塞和泡棉耳塞哪個好?
    防噪音耳塞可以插入耳道內,隔絕聲音進入中耳和內耳達到隔音的目的,從而保護人的耳朵。耳塞可以塞在耳中的塞子,遊泳時用來防止水進入耳內,也可以用來減低噪聲幹擾,即防噪耳塞、睡眠耳塞等。常見的防噪音耳塞可以分為矽膠耳塞、海綿類耳塞等。不同材質的耳塞使用感受和主要用途也不同,下面一起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 一塊木頭的重生——JVC HA-FW1000木振膜耳塞北京發布
    JVC第一代木振膜耳塞HP-FX500借FX500發布十周年之際,JVC也推出了新一代使用木振膜科技的旗艦耳塞HA-FW1000。如果說曾經的FX1200、FW01兩三千元的價位還算「親民」的話,FW1000則直接將售價提高到了萬元以上,徹底擺脫了「平民超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