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平頭塞時代的精美遺珠——水月雨夏空 聽感評述

2021-01-07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不論音質如何,我尊重依然在花時間與精力去開發HIFI級平頭耳塞的品牌。——這是我在文章開頭最想表達的觀點,可能帶著些無奈。

當我遇到我自己喜歡的產品,總希望能在文章裡多斟酌一下筆墨,也很喜歡看到有燒友看到我的文章之後種草再拔草,並曬單告訴我他們的選擇不後悔。然而,如果說隨身HIFI市場只是個小蛋糕的話,那麼目前的平頭塞,大概是擺在上面的半顆草莓?

本文主人公是水月雨的夏空,也就是眾盼已久的花灑二代,雖然很多人都表示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恰空」,但夏空聽起來倒是更加符合水月雨目前的二次元屬性,瀰漫著那麼一股子聽起來青春洋溢、實則卻是水月本人這種肥宅的紙片人氣息,夏日晴空,你對著我笑,笑出了鼻涕泡……仿佛直男HIFI品牌最後的倔強。

開箱就這麼用圖片帶過一下了,這個收納包還不錯。

夏空的整體顏值和工藝確實沒的說,這種表面結構並不簡單、還需要鏡面拋光的工藝,夏空使用的是TC4鈦合金材料,他們在X寶詳情頁中所說的「不計成本」,確非逞口舌之快,在前腔的部分則是依然使用了黃銅。而這根線材,大家也能看出是Softears家旗艦所用的同款,Litz單晶銅結構,並帶有銅鍍銀屏蔽層,與夏空的腔體顏色、鏡面效果,搭配起來很有調性。

關於夏空在腔體內使用的各種聲學結構與振膜方面的技術信息,我就不在這裡班門弄斧地去解讀了,總之作為比較熟悉「水式調音」的人來說,水月雨的塞子在透明度、動態響應這兩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這兩個元素作為耳塞中絕對的硬素質指標,相信大家都在水月雨的其他耳塞中能有所體會。

關於夏空的聲音,還是得從平頭塞這個結構的先天優勢開始說起,它的聲場比絕大部分的入耳式耳塞要大,PK聲場的話,起步價也至少得是個次旗艦級的入耳才能比,而且往往入耳式耳塞需要費很大功夫才能模擬出來的所謂「脫塞感」,在平頭塞行列裡倒是很常見,水月雨早在花灑一代的時候就已經做的相當到位了,夏空在這方面更進了一步,規模感、包圍感、清晰而規整有序的結像,營造出了一個非常大的舞臺。

說起花灑的話,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就是低頻殘,但說實話花灑的低頻真不殘,只要海綿套到位了,那量感還是有的,只是那時候的花灑並沒有克服平頭塞的傳統劣勢,質感方面差強人意,稍稍硬了一些,談不上優秀。而夏空的低頻,幾乎是復刻了入耳式耳塞的那種感覺,彈性、下潛,甚至能感受到導管塞入耳道才能體會到的共振感,唯一的缺點在於結像仍是缺乏了一定的肉感與厚度,有密度,但是還不夠敦實,雖然單聽之下已經是可圈可點,但如果拿一副KC08T來對比,一耳朵還是能感知到差距所在,當然了,KC08T雖然整體實力在夏空面前弱上一小截,但低頻水準到目前卻是依然穩坐平頭塞低頻的頭把交椅的。

友情提示:夏空比花灑來說改進了佩戴,但隨之的代價是,如果你的耳甲腔偏小的話,可能會帶來密封性過高、而顯得聲音發悶的情況,周知。

在中高頻方面的表現更多的是把花灑方面硬素質的不足做了一個「十全大補」,就算我已經挺久沒有聽過花灑,也沒有上來就拿一個旗艦級的前端去懟,但這撲面而來的信息量和更高的密度表現、更穩定結實的骨架感,能夠明顯感覺到作為進階型的旗艦平頭產品在客觀感知上的提升。

主觀方面,在聽感上還是有著與花灑相似的地方,縱使是戴著全包型的海綿套,透明度與亮度都相當高,這個亮度不僅僅是高頻,在人聲的部分和也能夠感覺到明顯的光澤度,對女聲的表現有著較強的清麗、甜潤感,男聲在音色方面稍稍年輕化一些,但充沛的人聲細節與適度的顆粒感也不至於讓男聲失去應有的醇厚,總之在整個上盤的音色方面都有著亮麗而清爽的感覺,比較推薦的聲音類型還是例如徐佳瑩、梁阿姨、Birdy、南條愛乃、宇多田光這種類型的,男聲的話,烏蠅哥和陳胖子,包括歐美風的那種老男人磁性嗓總感覺不太對味,張敬軒、林俊傑、騷當這類的就是妥妥的毒,他們的聲線你們大概找一下共性,大概就可以了解夏空最擅長的人聲類型。

其實夏空在高頻方面的表現,如果比較全面地去描述的話,有點像是吹的過狠的感覺,因為它基本符合優秀高頻的所有指標,比如充沛的延伸與解析力,華麗的音色,飽滿的動態,凝聚的結像,比我們常規認知中的「通透」還要更加透一截,這種通透感雖然似乎相比花灑一代已經有所收斂了,但如果搭配到類似DX220、金菊花這種同樣高頻很華麗的前端,可能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樣稍稍帶點衝勁兒的高頻能量感,所以我建議佩戴全包型的海綿套,整體的音色會更加平衡。

雖然我確實被夏空強大的綜合素質所折服,但截至目前我最喜歡的平頭耳塞依然是索尼E741與森韻大黑,可能這種略帶模擬味的風格才符合我心目中平頭塞原本的「頂點」,但類似的風格也並不是沒有辦法用前端去搭配出來,比如用凱音N8、N6ii,再比如德森瑞的新品DTR1,都可以為夏空增添一些潤潤的暖色。

而夏空更多的優勢在於它把這些年入耳式耳塞的主流風格以一個平頭的結構去呈現出來,拋開平頭塞這個形態,它的聲音表現是屬於接近旗艦級動圈的風範, 這個結論雖然看起來有吹捧之嫌,但平頭塞的結構確實可以在某些方面帶來入耳無法比擬的優勢,至少夏空已經做到了素質層面幾乎沒有槽點,而比一代花灑更加求穩、均衡的聲音走向,讓它成為了一個接近三好學生般的存在,在這個平頭塞已經是小小眾的時代,一直沒有什麼話題度的它,應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遺珠了吧?

相關焦點

  • 平頭塞界的空靈根?聊聊水月雨花灑2:夏空
    修仙盛行時期五行靈根多如牛毛有一種靈根甚是罕見這便是「空靈根」空靈根乃修仙界最頂尖的靈根資質,擁有最好的靈氣適應性然自上一次末法時代後,修仙界近乎絕跡,在修行者中也是萬裡挑一現如今,空靈根再現仙界,雖極珍貴,苦於無合適之法修習,故而成為鎮守門派的吉祥物......。
  • 探討平頭塞老塞和新塞的爭議與區別
    有點人不如故的感覺哈,不過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就算是人民幣也不是人人都愛是吧,現在很多口碑極好的耳機也會有人吐槽,更何況那些聽慣老塞的估計也沒怎麼聽現在流行的平頭塞,因為耳機不像手機這類數碼電子產品對對技術更些迭代那麼依賴。
  • 它可能是千元級最好聽的平頭塞—阿思翠Lyra classic體驗
    對於發燒友而言,平頭塞一詞並不會感到陌生,回想隨聲聽時代,耳塞都是圓圓造型,外面套著一圈海綿圈,這就是經典的平頭塞,相比如今入耳塞而言,平頭塞擁有更為久遠的歷史,兩者不同的造型設計,也給整體佩戴舒適感、隔音效果、音質素質帶來了差異化的優缺點表現。
  • 平頭塞黨必看:用心延續經典平頭塞,獨特私模+三振膜物理分頻
    或者說對於70,80後的老燒來說,平頭塞是他們的引路者。不得不說,平頭塞已經在市場的佔比不多,可以說很稀少。可能出貨量或者利潤不夠豐厚,大廠似乎都放棄了平頭塞。就連阿思翠也是在Lyra Nature之後沒有再出過新的平頭塞。現在只有一些小眾廠商或許DIY的商家依然在堅持推出平頭塞的新品。
  • ——閒聊下七赫茲披頭四的兩種音色聽感
    披頭四的佩戴,即便是我這種戴習慣了平頭塞的人,也需要適應一下,因為線材有些重的緣故,披頭四的佩戴有一定下墜感,所以平時戴平頭就很困難的用戶,就不要對披頭四抱什麼"舒適度"方面的期待了,因此,外耳廓過大/過小的用戶,都最好佩戴海綿套或者矽膠套,而你們手頭要是有更加輕便的線材,"下墜感"也會改善很多。
  • 【這土豪金、這騷紅】平頭塞中的鋼鐵俠
    極致舒適C999單元尺寸為14.8mm,定位於平頭耳塞用戶與手機用戶,一部分對平頭塞還是情有獨鐘的。平頭耳塞雖然隔音不如入耳式耳塞,在佩戴與聽感舒適度而言還是佔有優勢的,由於定位入門,鐵三角C999很容易驅動,聽感上C999還是略挑播放器一些,比較適合聲音溫暖、水潤一些的播放器。
  • 鍍鈹振膜+純銀線加持,來自3D列印的飛傲EM5平頭塞體驗分享
    對於玩便攜的燒友而言,不知從何時起,總感覺平頭塞已離我們漸行漸遠,相對於市面上一眾堆單元的入耳式耳機,提及平頭塞即便是定位旗艦也總有那麼些曲高和寡的意味
  • 重返黃金時代:飛傲EM5平頭耳塞試聽
    當然,那個年代也是一個主打喇叭、組合音響或者家庭影院的年代,如果說在那個時代留給發燒友印象深刻的耳機是什麼,除了那些大牌的經典旗艦頭戴耳機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品類就是:平頭耳塞。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款產品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來自飛傲的新款旗艦平頭塞——EM5。
  • 平頭曙光:7Hz/七赫茲 披頭四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因為平頭塞一些先天的優勢,的確更適合去欣賞大編制的古典音樂。那麼這個「參考級」的平頭塞,實力如何?曠世 QP2R 便攜音樂播放器聽感與風格印象:如果說我們大部人對IE80S的印象是可以很好的聽古典的話,我反而認為披頭四並不是那麼明顯的「古典味」,反而這個塞子聽起來風格上異常的
  • 凱聲新旗艦-陰陽師2021平頭耳機開箱+聽感
    在上一年陰陽師出後大受好評!在原本鈦鈴的基礎上做出了不少的調整,在耳機上做出了左右不同顏色的設計右黑左白。雖然受到不少燒友的喜歡,但也有一些燒友對一些小缺點不滿意,凱聲在收集意見之後,經過一年多次調整誕生更強的陰陽師-2021版!全新的陰陽師這次在外包裝也改變了!設計更簡約大方!
  • 這麼一算水月雨S8值了
    作為最容易讓人們滿足的視聽盛宴,聽感往往比視覺更容易忽視也容易被滿足,但容易滿足上限的提升比想像中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不過能夠確定自己的聽音觀,想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其實並不難(有條件試聽的情況下)。但由於任何產品都有明顯的邊際效應遞減現象,所以有時候低端(或者說低價)耳機或者音響未必可以滿足自己的那「一耳提升感」。
  • 阿思翠LyraNature平頭塞耳機怎麼樣?
    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問龍叔的LyraNature平頭塞耳機評測,這不,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LyraNature耳機怎麼樣?佩戴感如何,我們跟著龍叔的視角去看看吧。耳機腔體由於是平頭塞的,稍微比較大,可能小耳朵的用戶佩戴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它的腔體頂部有橡膠材質外圈,整體比較輕巧,佩戴起來很舒服,不是那種金屬的生硬冰涼感。
  • 經典傳承 smabat M1 平頭耳塞
    平頭塞,那年那月,不少玩家對經典的平頭塞任然情有獨鍾,經典總是有人喜歡,不愛新歡愛舊愛哈;入手了這款smabat-M1 平頭耳塞,採用14.2mm驅動單元,複合振膜+迷宮聲學結構的配合
  • 平頭耳機的天花板?鐵三角CM2000Ti上手體驗
    二、聽感一款耳機的好壞,音質所佔的權重最高。為排除前端對效果產生的差異,本次選用了四個風格不同的前端,並且使用一條拜亞動力謝蘭圖作為對比耳機進行體驗評測。榭蘭圖這條耳機不過多描述,翻翻我的歷史文章有對其專門評測。
  • 簡評水月雨「Starfield」星野
    水月雨這個牌子現在越來越有意思了,一路從vx pro到花灑到KPE聽到現在,水月雨對於動圈的經營和研發,有自己獨到的味道,這種獨有的堅持讓水月雨從自己調侃的「小作坊」,一步步的立住了。從最初聲音的追求到現在不止局限於聲音,這之間到底走了多少,還是當初的路子麼?
  • BGVP DX5耳機入手:經典的平頭塞下,能有高清音質?
    隨著入耳式耳機因降噪優勢漸成流行之勢,入耳式耳機的天下中,以前經典的平頭塞耳機越來越難見。即便如此,平頭塞啟蒙且經典的造型還是讓不少的老玩家久久難以釋懷,為了彌補這一遺憾,前不久幾個少數還在研發平頭塞的品牌BGVP,毅然推出了新品DX5耳塞式金屬平頭HIFI耳機。
  • FiiO/飛傲 EM3S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當然比起入耳式耳機來說,平頭塞本身在配件的可選餘地上就沒有太多。三對耳棉基本上算是夠用,不配送收納包看起來也是「合情合理」,當然這種所謂的「開箱」並不會有什麼儀式感,甚至盒子在你開箱之後都不知道會被丟到哪裡。
  • 平頭耳塞的偉大復興--拜亞動力DP100評測
    說起平頭塞可以算是所有耳機中最親切又最具「情懷」一類了。過去的MP3播放器、手機標配耳塞基本都是平頭式,所以說平頭式是大部分人接觸的第一款耳塞也不為過。 當然除去情懷,平頭塞本身也誕生過無數經典之作:森海賽爾長盛不衰的MX500系列,AKG傳奇型號K14P,K314、K319等等。無一不是被燒友所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寬鬆自然聲底加上非常平易近人的價格,不火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