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跟那天席面上的妹子看法一樣,覺得罐頭仿佛美食天敵。無論午餐肉罐頭、黃桃罐頭、鯡魚罐頭等,都逃不開不新鮮、不健康、添加劑多的標籤。
美食家們對罐頭避而遠之,但對罐頭鮑魚卻是例外。
幹鮑的美味超過鮮鮑,這事許多人都知道,而其實,「幹制生香」的原理,早在宋代就深入人心。比如經過醃製脫水的火腿、經過日曬焙乾的海米、經過風吹風吹煙燻的燻肉等等,都是明證。
但鮑魚又有不同,肉質厚實的鮑魚,經過日曬火烘,表面幹硬,內芯卻沒有完全脫水。假以時間的酵變,鮑魚中心的蛋白質會軟化分解成鮮美的胺基酸,質地也會變得柔軟黏牙,這就是高檔館子標榜的「溏心鮑魚」了。幹鮑泡發過程非常繁瑣,往往需要三五天以上,如遇盛夏,還要全程冷藏,安排專人換水,防止鮑魚變質;
燉製的過程更是麻煩。加入瑤柱、老母雞、火腿、陳皮、排骨等等「鮮物」,在長達幾十小時的烹飪過程中讓鮑魚充分吸取其他食材的味道。只有這樣,才算不辜負鮑魚的鮮美,而最後自然收幹的濃稠湯汁,也才算合格的「鮑汁」。這樣辛苦伺候,普通人家裡廢不起這個功夫,只有高檔飯店大批量生產烹製,才堪堪賺回本錢。
但國人在飲食上智慧從來都是無窮的——不知道是誰發現了,烹製鮑魚的過程,其實和製作罐頭頗多近似:一樣的密封製作、一樣的高溫消毒、一樣的加水燉製。老饕們挑選鮑魚,除了個頭大小之外,就看產地。一般說來,不同產地的鮑魚各有長處,大連鮑魚細膩有嚼感、中國南海的九孔鮑肉質彈性好、澳洲鮑魚最為嫩滑、墨西哥車輪鮑個頭大溏心厚,但最有意思、價格最高昂的還是日本吉品鮑。
它的特點在於,日本人是用繩子串著吉品鮑風乾的,和中國人焙烤日曬的方式很不一樣,所以鮑魚脹發後清新帶著靈氣,燉煮罐裝之後香味也最為內斂易保存。
現如今五頭以上的大鮑魚已經非常罕見,在某寶上幾個大品牌的價格讓我知道:能吃上八頭鮑的就都不是普通人家。而罐頭溏心鮑製作流程更複雜,價格也更高。吃固然乃人生大樂,但搞成玄學就不美了。
如果只是想在家做個鮑汁撈飯,不是非要高品級鮑魚不可。小鮑魚經過炮製,在罐頭裡封閉N天,也可以有糯軟彈牙、香滑鮮美的效果。
自己在家用罐頭鮑魚撈飯吃,是一項容易掌握又有X格的技能——整個罐頭丟進鍋裡煮三五分鐘,打開把裡面的鮑魚連鮑汁一起澆在飯上,再燙幾顆西蘭花、花菇擺個盤,鮑汁撈飯就成了。請客時端上桌,還能收穫一陣大呼小叫的讚嘆。
小個頭的罐頭鮑自己吃非常實在,或者作為家庭聚餐的收尾主食也恰如其分:聚餐尾聲大家都已吃到了七八分飽,又彈又軟的小鮑魚放在米飯上,金黃色的鮑汁滴答淌下,配著綠綠的蔬菜,讓人食指大動,既有儀式感又不增加負擔。
我曾拿這個罐頭鮑魚招待過來家裡做客的七大姑八大姨和同學同事們,收到的反響就是被追著要連結。
後來還發現了性價比更高、烹飪更方便的鮑汁鮑魚撈飯組合。不是罐頭包裝而是冷凍的,味道相對不那麼濃鬱,勝在好吃又方便。這家除了鮑汁鮑魚,還有鮑汁響螺片、鮑汁雞粒之類,懶得下廚的時候,燜一鍋飯,拆開包裝連汁帶料澆到飯上,不比叫外賣美麼?就算拍照發朋友圈都能比外賣收到更多點讚啊喂!
長按圖中二維碼,鮑汁撈飯做起來!
29.9元/(300g*1盒)
對了,盛鮑魚的罐頭,吃完後可別隨便一丟。舀一勺米飯,在罐頭裡拌了又拌,直到把所有的湯汁吸收乾淨,再送進嘴裡——這才是啖吃鮑魚的最高境界!
好看又好吃 給你們瘋狂種草的 甜怡
掃碼跟我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