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自1998年首次出版已20年的作品
嚴歌苓 《扶桑》
文末有免費電子書獲取方式以及往期內容連接
繼續歡迎各位投稿,有超酷的滑鼠墊相送
馮小剛的一部《芳華》在朋友圈刷屏,我卻想推薦她的另一本書《扶桑》,嚴歌苓的書帶著一種「嚴式」調調,通過一個人或是一段故事揭露那個時期人性靈魂最深處的東西,她的書有一種手不釋卷的魔力 ,每次熬夜讀完之後都會在心裡泛起波瀾。
關於扶桑這本書,我不想介紹太多細節的內容,我怕一不小心透露太多劇情,讓你們無意去用心閱讀,這次多講一下嚴歌苓在創作《扶桑》之前的故事。
嚴歌苓寫這本書的開始,是因為一個偶然。某個中午的嚴歌苓與先生約好吃午飯,她在等候先生的閒逛中,偶然的走到舊金山唐人街的一個地下室,在那裡她 看到了這張照片,一個比真人還要大的照片。
照片上一位清朝打扮的中國女子,優雅端莊的走在舊金山的街頭,她三寸金蓮,整齊的髮髻,優雅端莊的走在舊金山的街頭,帶著一種神秘的色彩。照片的下方有一行字,說這是當時舊金山最有名的中國妓女。
因為這幅照片,勾起了嚴歌苓的好奇心,她覺得這麼雍容華貴的女子不像是妓女,她回去後翻遍有關舊金山淘金時代的史書,讀了兩三年,最後也未能發現這位女子是誰。但是,在讀史料的過程中,她了解了美國當時對華人的驅逐、迫害和歧視,包括美國很有名的小說家「傑克 」都說中國是一種比較低劣的人種,他們像希特勒整個否認猶太人一樣,他們用偽科學的言論和文字說華人無法在美國國土生存,這些文字讓嚴歌苓非常震怒。
從此,她就開始研究第一代中國人在美國各地的移民史,史書中寫到:「中國陸陸續續被拐賣到舊金山的女孩兒有三千多個,跟她們有定期幽會的多是8歲到14歲的白人男孩兒,這些中國女性應該算是他們的第一個情人,或者說是他們的性啟蒙的女性就是中國女人。
這些記載,點燃了嚴歌苓的內心,她很好奇什麼樣的白人男孩子會愛上中國姑娘,可能是中國女人的母性給了他們西方女人給不了的東西,於是便有了《扶桑》。
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女子—扶桑,跌宕起伏的命運讓她淪為妓女,在同一時期美國的聖弗朗西斯科,她遇到了白人少年克裡斯,他們地位懸殊的愛情悽迷且充滿命運的挑戰。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或許也不完全是愛情故事,當我用兩個晚上讀完這本書後,心裡的心疼卻不僅僅是為了扶桑,似乎是那個時期所有的不被尊重的女性。
面對著所有傷害、鄙視、痛恨過她的那些男人,扶桑選擇用跪著的方式寬恕和原諒了他們,還有這個蒙昧她的世界。不知她是否選擇遺忘或是像傻子一樣,忘記傷害,淡淡的微笑面對著每一個蹂躪她的 男人。她將自己放在徒有虛名的婚姻匣子裡,告別了愛情,以及愛情帶來的所有甜與痛。
《扶桑》看似凌亂的語言文字,帶來直擊內心的疼痛,讀第一遍時手不釋卷,但是我絕不會去看第二遍,畢竟虐心一次就好了········
佳句摘錄
你笑,是种放棄:這世界就這麼無緣無故啊, 愛也好,恨也好。
那點醒悟漸漸清晰了:他們不是在自相殘殺,他們是在借自相殘殺而展示和炫耀這古典東方的、抽象的勇敢和義氣。他們在拼殺中給對手的是尊重,還有信賴。某人刀失手落地,另一個等待他拾起。他們借這一切來展現他們的視死如歸,像某些人展示財富,另一些人展示品格、天賦。他們以這番血換血、命換命的廝殺展示一個精神:死是可以非常壯麗的。
在那艘遠洋輪上,十七歲的克裡斯突然懂了那一切。他看著陰暗早晨的海,幾乎嘆出聲來:多麼好的女人,誠心誠意得像腳下一抔土,任你踏,任你在上面打滾,任你耕耘它,犁翻它,在它上面播種收穫。好在於她的低賤;任何自視高貴的女人身上的女性都乾涸了。帶著乾涸死去的女性,她們對男人有的就剩下了伎倆;所有的誘惑都是人為的,非自然的。從這個時候起,女人便是陷阱,女人成了最功利的東西。克裡斯在自己的社會中看到足夠的女性,早已乾涸的女性。這個海洋上的清晨他想,扶桑是個真正的最原本的女性。 那泥土般的真誠的女性。
仇恨是一種悲劇式的壯麗感情。它使人自我感覺正義、神聖、使命所驅。不是你咬我一口,我必定還你一牙的仇恨,那是低級的動物式仇恨。更高和純的仇恨是與生命俱在的,它博大得可以沒有具體敵對面。就像人的博大卻無處施予的愛。這種最高的仇恨可以被許多年地封在那裡,黑暗一片,人甚至從不意識到它的存在。而這片黑暗終於決口,淹沒整個思維和理性時,人要做的,不再是有目的的毀壞;人是為了完成一次感情的壯舉。所有的燒、砸、殺、奸,都是渠道,作為這片黑暗流散輸出的渠道。最初使敵對意識崛起的東西,此時已渺小得近乎消失。人漸漸陶醉在毀壞和殘忍製造的壯觀中。
在克裡斯故世前,他想到了扶桑。他七十五歲了,那一縷黑頭髮還很年輕。他想到扶桑就那樣剪開了他和她,她剪開一切感情愛戀的牽累。或許扶桑從愛情中受的痛苦比肉體上的任何痛苦都深。或許她意識到愛情是惟一的痛苦,是所有痛苦的源起。愛情是真正使她失去自由的東西。她肉體上那片無限的自由是被愛情侵擾了,於是她剪開了它,自己解放了自己。
我們同樣聚向唐人區,在那裡平息剛跨入異鄉的驚魂。在那裡找工作、找房子、找安慰,找個定定心的地方來完成從熱土到冷土的過渡。我們同樣擠住在窄小、失修的屋裡,一群人分擔房租,安全感便是一群人相等的不安,幸運感便是同伴們相等的不幸。然後,我們像你們的後代那樣,開始向洋人的區域一步一探地突圍。
這些東方人的勇猛使他們醒悟到一點什麼。他們漸漸息聲斂氣,眼睛也不再狠狠張開了。 那點醒悟漸漸清晰了:他們不是在自相殘殺,他們是在借自相殘殺而展示和炫耀這古典東方的、抽象的勇敢和義氣。他們在拼殺中給對手的是尊重,還有信賴。某人刀失手落地,另一個等待他拾起。他們借這一切來展現他們的視死如歸,像某些人展示財富,另一些人展示品格、天賦。他們以這番血換血、命換命的廝殺展示一個精神:死是可以非常壯麗的。
你現在看他的眼睛。別再裝著你看不出那藍色中漸漸浮起的靈魂。這註定他和你之間不能再有痛快簡單的男歡女愛。
關注我們並轉發本文
我會把《扶桑》的電子版發送給您
並告訴您怎麼參與我們的讀書計劃
只需簡單的三個步驟
就可以與我們常常共享好書和文章
歡迎各位同學踴躍投稿
我們將幫您把您的閱讀體會分享給更多的人
稿件一經採納會有精美的畫法幾何滑鼠墊送出
-- 往期回顧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一切都已改變,再見再無初見
《追風箏的人》
通往救贖過去的路
《長安十二時辰》
盛唐孤膽英雄的24小時
《蔣勳說紅樓夢》
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白夜行》
行走在白夜裡的靈魂獨白
《島上書店》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ps:畫幾閱讀推送的圖書內容均來自網際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果您非常喜歡這本書,歡迎您走進書店支持正版
萬卷書 / 萬裡路
以夢為馬 / 伏案天下
www.huafajihe.com
畫法幾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