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光——讀嚴歌苓《第九個寡婦》有感

2021-02-11 嚴歌苓讀書會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二哥孫少勇為了自己的前途主動申請槍斃自己的父親。人人都在原則裡活,階級、敵人分得清也分得混,變得也快。只有葡萄是不變的,她過她的日子,仿佛只有她一個是游離在時代之外,也只有她一個人是清醒的。不管時代怎麼變化,她過得安泰、沉著,天災、權利、暴力、人倫都休想來壓迫她。

.

時代追逐的,就是人們普遍的追逐。到最後,忘了自己想要什麼,也忘了自己得到了什麼,靈魂和肉體都卷在時代的洪流裡擠成了畸形。有多少人滿腹經綸卻始終向內望不到自己。

—稀枼(簡書)

日子晃裡晃蕩,像一艘浮在海上的船,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大浪會從哪裡拍過來,又掀到哪裡去。在無數衝上來又縮下去的浪潮裡,許多人一輩子都迷迷糊糊,沒信過什麼,也什麼都信,沒做成什麼,也不知想做成什麼。

世上的道理越來越多,懂道理的人似乎也越來越多,可骯髒虛偽,哪世也沒有少。人身上的蒙昧、靈魂的孤獨、至真至善的情感混成的雜亂的迷茫,哪世都一樣。

《第九個寡婦》是嚴歌苓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嚴歌苓寫人寫得好,寫情寫得更好,好像她不是在寫她的故事,好像她是在寫你的血肉,把你半懂不懂,用此前的生命去經歷過的情、愛變成一支歌在你自己的心裡唱,它唱著唱著,你就懂了,原來自己這麼濃濃烈烈地活過。你看著她的文字,會覺得,什麼都忘記了,人一輩子就剩下那麼幾件頂重要的事,幾個深愛著的美好的人,自己做成的幾件美事,想想都讓人心神蕩漾的幾個願望。你整個兒地變得乾乾淨淨、清清楚楚,好像剛從故鄉的河流裡洗乾淨了撈上來。   

她寫《陸犯焉識》,寫老幾在北大荒大冬天的雪夜裡穿著粗棉襖偷出去看電影上的自己的小女兒,汗把他的襖子全浸溼了,在雪地裡凍成了冰塊塊,把他的皮肉都蹭爛了。她卻寫到,那白茫茫的大雪地,仿佛是老幾在地上的盛世。

她寫苦難,卻讓你因為苦難中人的堅韌和旺盛的生命力而感動地哭泣。人的皮肉在苦難中,心卻不在。和蕭紅的《生死場》不同,蕭紅寫苦難裡深重的悲哀和絕望。和餘華的《活著》不同,餘華寫生命的韌性,寫年歲的厚重深長,寫苦難中人性平和的奇蹟。他筆下的人,在饑荒災難中是挨著、忍著走過來的,是在命運裡忍受著、熬著被挾過來的。而嚴歌苓筆下的人,在苦難裡唱著歌把日子過足了美勁兒,身上帶著剛強和自由的光。

她寫王葡萄,七歲時被公公用兩袋白面從逃荒的人手裡買來當童養媳,14歲當了寡婦。她的活樣樣做得好,公公孫懷清疼她,把她當親閨女看待。後來,她私自藏匿了被劃成地主富農拉去槍斃卻意外沒死的公公,經歷大饑荒,在時代又大又急的洪流裡,把日子過得美美的。

她寫她瞞了八個月的身孕,獨自生下孩子後給他餵奶的樣子,「她哪像才做了三天的母親,她像是做了幾世的母親,安泰、沉著」。寫她救下公公一心要他活著,「她從來不拿什麼主意,動作,腳步裡全是主意」。寫她頑劣可愛的個性,「他看著她,假如他二十年前和她失散了,這時在人群裡找她,肯定是找不著她的。因為找人時總想著一個人二十年了還不知變成什麼樣了。她一點沒變,所以他的眼睛一定會把她錯過去」。

她一遍又一遍寫葡萄的眼睛:「這雙眼看著你,讓你想到山裡幼年野物,它自以為是佔山為王的。它尚不知山裡有虎有獅有熊,個個都比它有資格稱王,它自在而威風,理直氣壯,以為把世面都見了,什麼都不在它話下」,「這雙眼最多六歲,對人間事似懂非懂,但對事事都有好有惡」。她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做,在她的心裡,什麼才是道理?她認準的才是道理,活著就是道理,美美地活著就是道理。她和丈夫的二哥孫少勇好上,並懷上他的孩子,最終卻為了公公的性命騙他,趕他走。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二哥孫少勇為了自己的前途主動申請槍斃自己的父親。人人都在原則裡活,階級、敵人分得清也分得混,變得也快。只有葡萄是不變的,她過她的日子,仿佛只有她一個是游離在時代之外,也只有她一個人是清醒的。不管時代怎麼變化,她過得安泰、沉著,天災、權利、暴力、人倫都休想來壓迫她。

我想起由小說《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裡斯嘉麗的形象,她美麗、歡快、勇敢,在丈夫的喪期出席舞會和巴瑞德跳舞,為了塔拉莊園和妹妹的情人結婚,在看到軍人的殘缺身體後果斷離開醫療所。她嫉妒,追求愛情也追求金錢。但她的血肉無比真實,獨自維繫塔拉莊園、義無反顧地追求愛情,擁有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在巴瑞德最後離開她時,也依然說「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一定會讓他回到我身邊」。  

斯嘉麗的形象和王葡萄如出一轍,人性的光輝,從來不只是大眾呼告聲中那些英雄的事跡,誰犧牲了什麼迎合了誰的權益。而應當是,一個人明白自己的追求,對自己的人格有著清晰的定義,把自己活成了精彩、自由、熱烈的模樣,有著能發出光來的旺盛的生命力。

在電影《將來的事》中主人公娜塔莉深通哲學,可是在母親死去、丈夫出軌、子女離去、愛徒指責、失業的一系列變故中陷入生活的危機。「我現在的處境是,不知我是誰,也不知該怎麼做,我既不知我的情況,也不知我的責任」。

到最後,失去所有的社會角色,一個人是否也就此失去了生活的根基?讓一個人成為他自身的,究竟是種種社會角色,還是別的什麼?當我們發現所有的社會關係都像亂世的政策一樣不穩固,我們究竟應當依靠什麼來自處,來生活?還有什麼,是不會背叛自己的?即使一個把真理當成日常聊天話題的人,依然在狗血無比的社會現實中絕望地哭泣。那麼,真理是什麼?朝聞道,夕可死矣。難道所謂真理不是用來教人如何活得更好的嗎?一個人可以用知識來充實自己的靈魂,卻無法純粹用知識來使自己的靈魂幸福。因為說到底,幸福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存在,它需要依據一個人的社會活動來產生並使人感受到。那麼從個體上來講,提高靈魂內涵的文化是僅從知識上得來的嗎?那麼,我們用什麼去解釋我們的窮苦的目不識丁的祖輩們厚重幸福的一生?

文化,是辨識靈魂的特質,是一個人通過生活建立起來的支撐他的價值觀、他的情感、他的所有的思維……他一切讓他處在社會關係之中而又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而存在的東西。它造就一個人的人格,並使之成為一個人精神的支柱。這才是個體的真理。我們據此而存在,而生活,而擁有生之自由和旺盛地發出光來的生命力。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通常不具備完整的人格,靈魂都在遊蕩。我們仍然用幾塊磚去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得到權利、得到金錢、得到地位、得到學歷,卻得不到心靈的富庶。我們看得清過去也展望得了未來,卻唯獨在當下糊塗。時代追逐的,就是人們普遍的追逐。到最後,忘了自己想要什麼,也忘了自己得到了什麼,靈魂和肉體都卷在時代的洪流裡擠成了畸形。有多少人滿腹經綸卻始終向內望不到自己。我們發現了原子發現了夸克,看到了宇宙飛上了太空,還有那麼多人的心卻始終不完整並且無人在意。

孤獨,迷茫成了通病。由誰來治?會有人治嗎?怎麼治?

-end-

本文選自簡書「品墨| 一道光――讀嚴歌苓《第九個寡婦》有感「,稀枼/文,2017年,頁末連結附原文出處,本文來自網絡,若有任何版權問題,我們將儘快改正。

《第九個寡婦》獲2006年度亞洲周刊十大華文小說、2006年第三屆《當代》長篇小說專家五佳獎、2006年度中華讀書報年度優秀長篇小說獎、新浪網2006年度最受歡迎圖書獎

《第九個寡婦》是嚴歌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其回歸「寫實」的轉型之作。作品講述中原地區一個背著巨大的、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王葡萄,自幼在孫家做童養媳,土改時將被錯劃為惡霸地主的公爹從死刑場上背回,藏匿於紅薯窖幾十年。這段歲月正是中國農村發生了紛亂複雜的變化的土改歷史階段,幾千年的小農經濟模式被打碎,進而發生了烏託邦的大混亂。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嚴峻的人性人倫考驗,大多數人不得不多次蛻變以求苟活,而強悍樸拙、蒙昧無邪的女主人公王葡萄則始終恪守其最樸素最基本的人倫準則,她憑著自己的勤勞和聰慧,使自己和公爹度過了一次次饑饉、一次次政治運動帶來的危機,橫跨二十世紀四十至八十年代。

嚴歌苓,著名小說家、編劇。曾入伍擔任文工團舞蹈演員、創作員,後赴美留學,獲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創意寫作碩士,作品由中、英文創作,被翻譯為十多種語言在全球發行,獲國內外三十多個重要文學獎項,多部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其作品題材廣泛,筆觸多變,被評論家稱為「 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

代表作:《雌性的草地》《扶桑》《白蛇》《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金陵十三釵》《陸犯焉識》《媽閣是座城》《床畔》《舞男》《芳華》,散文集《波西米亞樓》《非洲手記》《穗子的動物園》等。

資訊-品讀-觀點-分享 

公眾號:geling-yan

微博@嚴歌苓讀書會

相關焦點

  • 嚴歌苓|第九個寡婦
    她是一個農村寡婦。她已經三十六歲的時候,依然具有使大多數男人幾乎沒法不愛上她的可愛之點。她是那樣一個女人——不管一個男人已經愛過(包括暗戀)多少個女人了,他一旦認識了她,那也還是會立刻喜歡起她來。用歌苓小說的話說——「接著就開始了」——愛她。而且,無怨無悔。
  • 嚴歌苓長篇小說《第九個寡婦》:現實生活的形象,又充滿象徵色彩 | 回顧
    「第九個寡婦」是一個快樂寡婦,但這個快樂寡婦並不似林語堂筆下的其快樂源泉來自西方文化的寡婦,嚴歌苓寫的是一個地道的中國寡婦,她來自民間,像一隻在鄉野林間飛上飛下的喜鵲,體現出一種民間的快樂精神。她雖然是小說中的第九個寡婦,卻是當代文壇上的第一個快樂寡婦。
  • 嚴歌苓《第九個寡婦》:史屯女神,素樸人世
    ——讀者 莊秋水當我一口氣讀完電子版的《第九個寡婦》時,我自己都很詫異,因為我一向很排斥對著電腦屏幕讀長篇大論的東西,這可能是我惟一在電腦上讀完的長篇小說,而且在讀完後,我跑去書店又買了一本書,封面很搶眼,草綠底輕輕擱著紅褲紅襪,很中國。這個書名也透露著鄉野的騷情。
  • 讀《第九個寡婦》董彤
    作者嚴歌苓,1958年出生於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他的作品很多,我們熟悉的有《天浴》、《芳華》、《小姨多鶴》、《少女小漁》、《金陵十三釵》、《第九個寡婦》等,這些作品都寫出了那個時代不同的女性形象,許多都被拍成了影視作品。小說《第九個寡婦》講述的是解放後的鎮反期間,被錯劃為惡霸地主的孫懷清,在執行死刑時僥倖未死,被兒媳救回後,將其藏匿於地窖內二十多年,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走出了地窖,可這時的他已經鬚髮皆白,奄奄一息了。
  • 《第九個寡婦》首輪上星 李蓓蕾成史上最辣寡婦
    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的電視劇《第九個寡婦》繼9家地面電視臺創造收視狂潮之後將首輪上星,於6月24日在浙江衛視黃金檔獨播。該劇講述了太平鎮三個寡婦:王葡萄、李秀梅、淘米兒跌宕起伏的悲喜人生。其中,曾在《沂蒙》《廠花》《工人大院》等熱播影視劇中有過出色表演的青年影視演員李蓓蕾出演嚴歌苓筆下那個最為潑辣、風騷的寡婦—「淘米兒」,與葉璇等人飾演的寡婦成為劇中最為精彩的亮點。此次李蓓蕾接受採訪暢聊「淘米兒」的戲裡戲外。
  • 【名著選讀】嚴歌苓《第九個寡婦》
    最小的才十四,叫王葡萄。後來寡婦們有了稱號,叫作「英雄寡婦」,只有葡萄除外。年年收麥收谷,村裡人都湊出五鬥十鬥送給英雄寡婦們,卻沒有葡萄的份兒。再後來,政府作大媒給年輕寡婦們尋上了好人家,葡萄還是自己焐自己的被窩,睡自己的素淨覺。那個夏天黃昏村裡人都在集上看幾個閨女跟魏老婆賽鞦韆。魏老婆兒七十歲,年年擺擂臺。一雙小腳是站不住了,靠兩個膝蓋跪在踏板上,瘋起來能把鞦韆繩悠成個圓滿圈圈。
  • 一生經歷七個男人,嚴歌苓筆下這個「風流」寡婦,其實愛得很高級
    《第九個寡婦》是著名旅美華人作家嚴歌苓在200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講述寡婦王葡萄將土改中不顧自身安危,被錯劃成惡霸的公爹孫懷清救回來,秘密藏匿在自家紅薯窖中幾十年,期間與六個截然不同的男人發生愛恨恩怨的故事。
  • 嚴歌苓作品中十句刻骨銘心的句子,每一句都很讓人感動,值得一讀
    在女性作家當中,我看書比較多的作家非嚴歌苓莫屬。我家中有不少嚴歌苓的作品,比如《陸犯焉識》、《第九個寡婦》、《芳華》等等。作為一位優雅的女性作家,她筆觸犀利,每一段文字讓人讀完都刻骨銘心。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嚴歌苓十句最具讓人感動的話,感受文字背後作者堅定的內心。嚴歌苓是美籍華人,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作品遠播世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 出身文工團的嚴歌苓,真實經歷比電影更精彩,推薦你讀她這些小說
    電影《芳華》正在上映,今天我們不說導演馮小剛,也不說主演黃軒,我們來談談這部電影的編劇,原著小說作者嚴歌苓。嚴歌苓是當代著名的作家,曾經有雜誌這樣評價嚴歌苓:「如果沒有她,中國電影將失色三分」。電影《金陵十三釵》《少女小漁》《天浴》《歸來》,電視劇《幸福來敲門》《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都是出自嚴歌苓之手。
  • 嚴歌苓:讀書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賞讀
    當時因為很好奇,我就開始探聽、去讀,那時當然都是生吞活剝似的讀,所以也將《紅樓夢》讀得似懂非懂。 那時看書都是憑自己的興趣挑選內容看。比如那時我看《戰爭與和平》,關於打仗的內容都不看,光看談戀愛的。讀《安娜·卡列尼娜》,也是把英文的那一段都跳過去,關於農村描寫的那段都跳過去。
  • 嚴歌苓新作《畢業歌》出版 電子版移動手機閱讀首發
    (移動用戶編輯簡訊「搜畢業歌」發送到10658080,手機即可隨時隨地閱讀《畢業歌》)一、嚴歌苓首次嘗試「諜戰題材」。嚴歌苓的文學作品多數以20世紀的中國歷史為背景,《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史詩》《陸犯焉識》莫不如此。新作《畢業歌》的故事也發生20世紀的上海,在新作中,嚴歌苓首次上市了「諜戰」題材。
  • 專訪嚴歌苓:捍衛文學寫作自由 注重寫作質感
    今年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越讀越精彩」為主題。作家嚴歌苓一到現場受到大家歡迎,回答問題有板有眼,儀態大方,從容淡定的回答記者提問,每個字都特別清晰,席間穿插一兩句地道英語,涉及政治問題也毫不避諱。張藝謀說:「《陸犯焉識》這部小說我很喜歡,嚴歌苓真的很有才華,很有歷史感。但是我當時買版權的時候就知道,我是衝著後20頁買的。」對於近期剛上映的電影《歸來》嚴歌苓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嚴歌苓 | 她用自己寫的故事顛覆了女性小說千百年來的套路
    戰亂時期的她們,性格堅韌創造人生傳奇    《第九個寡婦》與《小姨多鶴》   嚴歌苓早期作品多以少女為視角來折射一個時代,多是將人物放在某一個年代之中,只寫那最精彩的短短幾年時光,到了寫作中期,將注意力放在了「女性的一生」上邊,將視野放在了一個恢弘的歷史背景之下,情愛的成分減弱,人性中的善惡部分增強,僅拿《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舉例談一下其中展現的女性思想。
  • 都是嚴歌苓原著,電視劇《小姨多鶴》好評滿滿,為何它卻慘遭詬病
    同樣是改編自嚴歌苓的經典原著,由孫儷、姜武、閆學晶主演的電視劇《小姨多鶴》頗受好評,而葉璇、李東學、劉佩琦主演的《第九個寡婦》卻飽受詬病,豆瓣上也只有6.4的評分。《小姨多鶴》豆瓣評分8.0《第九個寡婦》豆瓣評分6.4這是何故?
  • 電視劇《第九個寡婦》劇情介紹及分集劇情介紹
    電視劇《第九個寡婦》分集劇情介紹 電視劇《第九個寡婦》海報 第九個寡婦分集劇情介紹第1集 民國,河南省太平鎮,一個從來沒有見過日本人的世外桃源。 第九個寡婦分集劇情介紹第2集 孫少勇對王葡萄感情日漸變濃,他要回學校了,等放假的時候才能回來,王葡萄將李秀梅讓她拿給孫少勇的手絹交給他,他讓王葡萄留下自己用,同時痴傻的鐵腦也對王葡萄一往情深。王葡萄聽到鐵腦跳崖的聲音後跳入水裡尋找,在水中找到鐵腦後她將他往岸上拉,這是他們故意戲弄她的。
  • 《第九個寡婦》王葡萄一個特別了不起的女人
    前幾天無意翻手機看視頻,看到了一個電視劇(第九個寡婦)中的一個片段,吸引了我的注意,然後開始搜這個電視劇看。然後慢慢的與二大大兒子產生愛情,二大大兒子銅腦與秀梅訂有婚約,最後受不了家裡的壓力銅腦兄弟倆同一天結婚,銅腦與秀梅,傻兒子鐵腦與買回來的王葡萄,當天有幾個抗日人員混到村裡,日軍來村裡抓人,因銅腦逃婚,逃過一劫,王葡萄與村裡一共九個媳婦同一天成了寡婦,最後銅腦當兵去了,葡萄也被秀梅誤會,之後二大被害,葡萄偷藏二大十幾年最後翻案。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在嚴歌苓眼中,父親是一個「最最藝術化、最最浪漫」的人。在她三四歲的時候,身為演員的母親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她的文學素養,大段地讀莎士比亞、古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給她聽。父親則把所有的藏書開放給她,就連一些不適合小孩子讀的書,比如線裝本《西廂記》,也隨她去翻。「所以我的教育在那個年代是很糟糕的,一點都不無產階級。」嚴歌苓笑道。
  • 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嚴歌苓
    之所以嚴歌苓的作品能夠在讀者、觀眾心中引起共鳴,來源於她的傳奇經歷。嚴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於上海,12歲當兵,成都習舞。20歲主動請纓當戰地記者,在越自衛反擊戰前線,目睹生生死死。臨近而立之年,自學英語赴美留學,一邊攻讀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文學寫作系的研究生,一邊賺取生活費,當服務生、照顧老人、帶孩子等等直接或間接的經歷,都為藝術創作帶來了沉澱和積累。
  • 每周好書:嚴歌苓之《金陵十三釵》_盛大電子書_電子書新聞-中關村...
    作者簡介:    嚴歌苓,著名旅美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嚴歌苓二十歲時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創作有《少女小漁》、《天浴》、《扶桑》、《人寰》、《白蛇》、《一個女人的史詩》、《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赴宴者》、《霜降》等一系列優秀的文學作品。她的作品充滿鮮活的生命力,具有強烈的故事性、畫面性,其生動流暢的語言,細膩準確的描寫,引起了海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深受各界好評。
  • 嚴歌苓:翻手蒼涼,覆手繁華
    嚴歌苓認為,影視終究會反哺文學,「電影一旦上映,讀者群馬上就擴大了,影視觀眾會變成我的小說讀者,這未嘗不是個推廣純文學的路子。」「歌苓寫小說很用功。」2004年,嚴歌苓隨丈夫勞倫斯遠赴非洲尼日。在那裡,嚴歌苓過上了作家加非洲農民的生活。非洲洪荒的感覺、原始的生活狀態刺激了她的想像力,非洲男人的懶惰與女性的柔韌給了她創作的靈感。在非洲期間,她寫出了充滿中國鄉土氣息的《第九個寡婦》,獲中華讀書報「2006年度優秀長篇小說獎」,被認為是「2006年中國文壇最重要的收穫之一」。曾有人稱嚴歌苓為「現代的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