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抑鬱症,終身無法生育,美女作家嚴歌苓如何收穫幸福人生?

2020-12-24 騰訊網

「我第一次見到她,就覺得她很漂亮,對我們來說,是太漂亮了。這種漂亮是有距離感的。」

——馬未都評價嚴歌苓

嚴歌苓

按理說,這樣美貌的女人,應該特別會利用自己的外表,然而嚴歌苓卻說:「我覺得大家叫我美女作家,是一種歧視。

作家就是作家,為什麼要用男女來定義?而且還要加上美女?那為什麼沒有人叫帥哥作家?」

嚴歌苓《芳華》籤售會現場照

這段話中,我們在嚴歌苓身上看到一種純粹。而她的純粹,不只體現在她對於自己的定位上。

她對愛情純粹,對文學純粹。她是自由的,真正做到了「不困於心,不亂於情」。

出生於50年代末的嚴歌苓,成長於動蕩年代,文革期間,學校停學,她幾乎無書可讀。

但是,她有一個作家父親。

蕭馬,中國近現代著名作家,因創作《鐵梨花》而蜚聲文壇,他本名叫嚴敦勳,是嚴歌苓的父親。文革期間,嚴敦勳的書箱慰藉了嚴歌苓。

嚴歌苓與父親蕭馬

她如痴如醉地讀著父親鎖在書箱裡的《西廂記》:「對於年僅十幾歲的我來說,那些書是有點『黃色』的,但父親並不阻止我閱讀。所以,我很早就對愛情、婚姻、性有了一定了解。」

嚴敦勳的開放思想,在那個保守年代中非常難得。但像他這樣的文人,在文革中大多是沒有地位的。

「我爸爸當時工資停發,去農村勞動,修水庫,好像總是修不完。」

但當時嚴歌苓的母親賈琳,卻因嚴敦勳的遭遇而感到滿足:「媽媽看著滿臉灰的父親,感到很放心,她覺得爸爸不會被搶走,是完全屬於她的。」

嚴歌苓與母親賈琳

嚴歌苓的母親是一位話劇演員,她愛上了才華橫溢的蕭馬,並飛蛾撲火般追求:「我媽媽在愛情中太痴太傻,她像一個村姑一樣追著我的父親,我父親因為感動,所以與她結婚,這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

儘管嘴上抨擊母親,認為母親面對愛情十分笨拙,但嚴歌苓卻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母親身上對愛情的純粹。

嚴歌苓才華橫溢、美貌出眾,按理說她應該成為眾多男人捧在手心裡的女神,面對愛情,她應是矜持的、靦腆的。

然而,愛上了一位軍官的嚴歌苓,卻是主動而勇敢的。

60年代,男女之間的戀愛關係很晦澀,人們很少把這種關係端到檯面上來。

但嚴歌苓不同,面對自己愛著的男人,她寫下一封又一封長信。儘管男軍官很少回復,但每一次收到回信,嚴歌苓都激動不已。

可這樣一段執著付出的純淨情感,等來的卻不是完滿結局,這段感情留給嚴歌苓最大的體會是:「男人是會背叛的。」

少女嚴歌苓

原來,男軍官遇到了比他長几歲的女人,並把嚴歌苓寫的信給她看了,那個女人覺得這件事很嚴重。

男軍官害怕墜入深淵、毀掉前程,於是向部隊舉報了嚴歌苓。

嚴歌苓從此背上罵名,不得不被迫站在眾人面前,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朗誦著檢討書。

多年後,嚴歌苓在接受採訪時說:「我並沒有因此喪失對愛情的憧憬和信心。」

我們從嚴歌苓身上看到了一種灑脫,「你走任你走」,但你的背叛,不能有一絲一毫影響我對愛的渴求。

儘管,嚴歌苓知道深情不壽,純粹的愛戀是熾烈到足以灼傷自己的,但嚴歌苓卻贊同這種女性為愛犧牲的偉大。

她以母親為原型,寫下了《一個女人的史詩》,故事裡的田蘇菲為愛傾其所有,她展現著女性在面對愛情時的決絕。

女人的愛是痴的,但正是因為這份不求回報的付出,才讓田蘇菲的形象變得高大。

《一個女人的史詩》書籍與電影封面

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是在沒有回報時還能堅持付出。這不只需要韌性,更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

能讓人抵禦世間一切傷害的,不是拒絕相信美好,而是放下傷害,勇敢前行。

面對傷害,嚴歌苓從不顧影自憐,也不放任自己在周遭的質疑聲中一蹶不振,她始終清醒而克制。

對越反擊戰來臨,從未見過戰爭的嚴歌苓主動請纓,到敵後當了一名野戰區護士。

在那裡,嚴歌苓看到數千個年輕的生命瞬間被摧毀,在充斥著濃重血腥味的醫療站裡,她看到了滿目瘡痍、血肉模糊的戰士們。

她突然明白,戰爭與一個個年輕生命的完整與殘缺密切相關,在戰爭面前,一切個人英雄主義都不值一提。

從越戰中歸來的嚴歌苓,寫下了一批敘事詩,並且全部得到發表。

那時候,酷愛跳舞的嚴歌苓突然明白,命運也許早就為她鋪好了另一條路——寫作。

這一年,嚴歌苓年僅19歲,從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藝兵,轉變為一名職業作家。

20歲時,嚴歌苓憑藉電影劇本《心弦》,成為了中國文壇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退伍之前,25歲的嚴歌苓,把部隊經歷寫入了《芳華》,她是何小萍,是蕭穗子。

但是,她一點也沒有手軟,她沒有憐憫故事中的「自己」。

她摧毀了何小萍的信念,讓她因為無法接受現實的醜陋而瘋癲。她也沒有善待「活雷鋒」劉峰。她把一切美好毀滅給人看。

高曉松曾這樣評價嚴歌苓:

「一個這麼美的女人,不憐憫自己,不憐憫這個世界,也不憐憫她筆下的人物,我覺得這是成為一個偉大作家的素質。」

嚴歌苓《芳華》宣傳海報

嚴歌苓在面對筆下的故事時,真正做到了客觀,她的故事不是為了治癒自我,而是為了表達共鳴。

她那樣純粹,只為了向讀者傳遞真實的思想、真實的情感。

嚴歌苓說:「文學是不可能愛我的,是我在一心愛著文學。」嚴歌苓面對文學的這種純粹,仿佛是與生俱來的。

「我從小話就很少,總躲在人群中,去觀察著大人們。我是清醒的旁觀者。」

文學在冥冥中牽扯著嚴歌苓的人生路徑,她遺世獨立,冷靜地觀察著周遭世界。

她洞察著人性的殘缺,並用一個又一個故事中的人物,把這種殘缺表現到極致。

她始終在試圖告訴讀者,殘缺到極致就變成了一種美。

《扶桑》中,妓女扶桑因為拒絕不平等的戀愛關係,所以拒絕了想要拯救她脫離苦海的克裡斯。

嚴歌苓說:「就是因為扶桑知道,如果與克裡斯在一起,他們永遠不可能平等,這讓扶桑不可能接受克裡斯。」

「愛我吧,但不要救我。」

《扶桑》封面

這是嚴歌苓從心底發出的呼喚,男人總想用愛救贖女人,但女人是否真的需要被男人救贖?

也許,每個女人,都應該學會自救。

儘管扶桑看起來那麼執拗、固執,但當扶桑揣著自己僅有的自尊拒絕克裡斯時,人們卻從弱小的女性身上,看到了一種骨氣。這種驕傲是可貴的。

嚴歌苓勾勒出一個個鮮活的女人,並從她們身上傳遞著一種別樣的女性美。

她們都飽經生活的坎坷,卻用純粹的愛與恨,與這個殘酷的世界對峙。

儘管,最終誰都沒能贏過生活,但至少,這些女人們把心碎變成了藝術。

電影《芳華》海報

與她筆下刻畫的女性類似,嚴歌苓也經歷過一段破碎的婚姻。

她與李克威的結合,原本是中國文壇中的一段佳話,相同的成長經歷和面對事業的共同追求,讓嚴歌苓和李克威迅速走入婚姻。

婚後,嚴歌苓和李克威合作出版了《七個戰士與一個零》等作品。作品口碑良好,嚴歌苓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隨著小說《天浴》在美國獲獎,嚴歌苓收到了美國青年讀書會的邀請,她因此赴美訪學。

李小璐《天浴》劇照

但這次訪學,卻為她與李克威的婚姻破碎埋下了伏筆。

嚴歌苓赴美訪學期間,李克威與自己的父親一樣,也愛上了別的女人。異國他鄉,嚴歌苓收到了李克威寄來的離婚協議書。

她幾乎沒有猶豫,果斷地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父母的結局讓嚴歌苓明白,不能在一段無愛婚姻中掙扎。她跳脫出來,吞下所有悲傷,拾起破碎的心臟。

儘管她表現的那樣淡然,但祖國瞬間就像「人去樓空」一樣,在嚴歌苓心裡變成了一片廢墟。

此刻,嚴歌苓的世界裡,終於只剩下文學。

31歲的嚴歌苓沒有猶豫,她背起行囊,遠赴美國求學:「我要抓住新生的機會。」

她到了美國,語言不通,白天打兩份工,晚上苦學英語,用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從只會ABC到以577分考入哥倫比亞大學。

她把傷痛化為力量,用不斷學習,塑造著一個更優秀的自己。

為了學習,嚴歌苓身上的錢很快消耗光了,她為了節省開支,每天只能乘坐一輛巴士,剩下靠走路。

她方向感不好,多次迷失在異國街頭,她迷茫地四處找路,路旁的乞丐看不下去了,追在她身後問:

「can I give you a burger?」

因為生活艱難,嚴歌苓在一輛巴士上崩潰大哭。她當時拿著一本小說,連她自己都不分不清,那些淚水是為了小說而流,還是為了自己而流。

艱苦歲月中,夜晚成為嚴歌苓一天中最期待到來的時刻:「我會衝上一杯濃咖啡,沉浸在寫作帶來的慰藉中。」

當生活辜負了她時,她還有文學,在文學面前,她坦誠自己的脆弱,激勵自己的靈魂。

文學讓她聽不到世界的雜音,躲避著世間的憂愁,在文字的世界裡,她常懷赤子之心。

很快,只向內求的嚴歌苓接到了李安的電話。這個電話,改變了嚴歌苓的一生。

「我是李安,電影《喜宴》的導演,我想買《少女小漁》的版權。」

在經歷過被搶劫、被老師質疑的貧窮歲月後,嚴歌苓終於通過自己筆下的故事,獲得了安穩的生活。

「生活在最不如意的時候,會偷偷給你饋贈。」

在被文學點亮了的黯淡歲月裡,嚴歌苓的身心得到了淬鍊,她的情感體驗達到了一個新層次。

她沒有辜負文學,也沒有被文學辜負。她憑藉純粹的熱愛,用一個個故事穿越人海,獲得了優渥的生活條件。

讀書和寫作賦予嚴歌苓的優雅氣質,讓美國外交官勞倫斯對她一見傾心。

異國他鄉,有一個願意對嚴歌苓講中文的男人,給了她巨大的安全感。

但讓嚴歌苓放心嫁給勞倫斯的,卻是因為美國FBI對他們的審查。

因為勞倫斯身份特殊,再加上嚴歌苓在國內文壇的影響力,美國當局懷疑嚴歌苓靠近勞倫斯的目的。

他們想要對嚴歌苓進行測謊儀實驗,這個行為徹底激怒了勞倫斯:「別讓他們噁心你!」

勞倫斯為愛辭去美國外交官職務,他的選擇,治癒了嚴歌苓之前面對愛情時的所有傷害。

他們結婚了,但嚴歌苓卻因為太過沉浸小說創作而終日失眠。

她患上了躁狂性抑鬱症,因此只能依靠藥物緩解。吃藥帶來的後遺症是無法要孩子,嚴歌苓再一次被自己的病推向深淵。

能夠成就你的,同時也在摧毀你。

面對文學帶來的磨難,嚴歌苓選擇接受,準備一個人抗下所有傷痛,她對勞倫斯說: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可以離婚。」

但勞倫斯沒有放棄愛嚴歌苓,他用行動證明著:真正對的人,會與你一同承擔生命的苦難。

於是,嚴歌苓從此把想要一個孩子的心願,深埋心間。

大概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2004年,嚴歌苓與導演陳衝要籌拍一部孤兒相關題材的電影,他們去了安徽境內的一家孤兒院調研。

在那裡,嚴歌苓見到了一個熟睡中的小女孩,她的睡顏激發了嚴歌苓的母姓。

嚴歌苓抱起了她,她被吵醒,沒有哭鬧,而是對嚴歌苓綻放了天使般的笑容。

嚴歌苓與女兒妍妍

這個笑容,註定了嚴歌苓與小女孩一生的緣分,她領養了這個孩子,取名為妍妍。

「最後電影沒拍成,孩子有了。」

面對命運給予的不公平時,彆氣餒,帶著一如當初的純粹走下去。要相信,上帝早已為你做了最好的安排。

嚴歌苓身上最寶貴的品質在於,不論面對怎樣的磨難,她沒有一刻想過退縮。她始終面對疾風,讓瘦弱的身軀迸發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這種力量源自純粹的熱愛,它是不為世俗妥協,不隨波逐流的。

很多人覺得嚴歌苓總被幸運青睞,她有良好的家境、出眾的外貌、愛她的丈夫、美滿的家庭。

但嚴歌苓卻說:「我覺得我花的錢和我所享受的時間,必須是自己掙來的,包括愛情,我並沒有平白無故地得到什麼。」

很多人覺得,成就嚴歌苓的是她的野心。但嚴歌苓卻說:「我沒有野心,創作一定是在自由自在、在最舒服的狀態下完成的。」

還有人質疑,嚴歌苓在賣弄經歷,她卻虔誠地說:「不要有文學以外的任何雜念,那些都屬於《心經》裡說的『顛倒夢想』,要遠離的。」

她用言行詮釋著「山高林密出清流,質最清純性最柔」。

是啊,我們要如嚴歌苓一樣,往山上去,走陡坡,經懸崖,走到人跡罕至的高山深處,去覓一捧最清澈的泉水。

我們要背上純粹的夢想,背對路上的誘惑,讓文學成為窮盡一生追求的最高信仰。

嚴歌苓做到了,她用純粹書寫芳華,完整了人性的缺陷,推翻了世俗的偏見,於人性的山巔,呼喚著絕美的愛與真誠。

一路走來,她從未想過治癒誰,她只是純粹地,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故事。但讀者們,卻都在她的故事中,得到了慰藉。

人們透過她的故事,相信自己是因為缺陷而成為自己的,人們接納了故事的結尾,如同接納了自己不夠圓滿的人生。

. END .

【文| 弋一 】

【編輯| 毛毛雨】

【排版 | 毛毛雨】

相關焦點

  • 嚴歌苓:「美女作家」泛濫的年代,她的自律、柔軟和清醒撩撥人心
    網紅作家泛濫的時代,很多出過書的作者被冠以「美女作家」、「美女詩人」、「才女」的稱號,那些作者略有才氣,懂得幾句文縐縐酸扭扭的敘事方式,便自封美麗與智慧並存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實力不夠,美貌來湊。
  • 曝鄭爽疑患抑鬱症!真的嗎?如何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
    鄭爽患抑鬱症是怎麼回事?鄭爽真的患抑鬱症了嗎?  曝鄭爽疑患抑鬱症!鄭爽真的患抑鬱症嗎?  7月8日,微博上疑似鄭爽的小號回應了網友的質疑,她表示:「有很多人說收視率,我想說我的人生不止電視劇,你的人生你隨意……我一直覺得很空對於自己成名這件事,賺完錢就滾去做讓自己踏實的事……」態度十分強硬。  微博上,她還稱:「……最近莫名低落。
  • 專訪著名作家嚴歌苓:為寫小說,我當了把賭徒
    嚴歌苓在《媽閣是座城》新書發布會上談創作感受。本報記者 張 妮電影《芳華》的熱度還未散盡,又一部根據著名作家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媽閣是座城》日前上映。影片由白百何、吳剛、黃覺領銜主演。媽閣,即澳門(MACAU)。這部賭博題材的作品是嚴歌苓第一部描寫中國當代生活的小說。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文/老K當下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大家經常是「談鬱懼色」。但有個類似抑鬱症,卻比抑鬱症更加可怕的心理疾病可能鮮為人知,那就是「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常常身處抑鬱和躁狂的「雙面人生」,他們的處境相比抑鬱症似乎更為危險。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輛失控的過山車,他們無法掌控情緒的軌跡和方向,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們的,會是難以言說的低落還是毫無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興奮。
  • 最容易患有抑鬱症的星座,是封閉自我,還是情感太細膩
    下面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最容易患有抑鬱症的星座都有哪一些吧。雙魚座只要了解雙魚座的人就會知道,雙魚座是十二星座當中,不折不扣的戀愛腦,他們在談戀愛的時候,會將對方當成是無可替代的另一半,也會希望可以跟對方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 抑鬱症患者家屬:抑鬱症的人為什麼無法控制自己的痛苦?
    文/阿秋抑鬱症的人為什麼無法控制自己的痛苦?中度以上抑鬱症如何治療?在外人眼裡的理解抑鬱症就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這種說法對嗎?按照專業且準確地說明它,那麼這個說法就不全對了,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為大家詮釋一下抑鬱症到底是一個什麼疾病吧!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分輕微和嚴重兩種情況。患有抑鬱症的人不僅情緒失調,還會影響到生活和家人的生活。所以患有抑鬱症的人,需要得到儘快的治療,以免情況進一步加重。那麼,就有很多人問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今天我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因抑鬱症頹廢五年,我該如何面對這荒廢的人生?
    我們都知道抑鬱症的確是痛苦的,可抑鬱症真的就會完全讓人沉淪,或者我們直接可以說「你的人生不幸,真的都是由於抑鬱症導致的嗎?」 也就是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卑情結,那麼ta就會覺得我人生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卑導致的,這個很可怕,就像你解決不了A又責怪A,最後陷在A中一樣。 我們用上述那個朋友的提問來看就是,因為我有抑鬱症所以我無法行動,而我所有人生的不幸都是抑鬱症導致的,這個就很可怕了。
  • 泫雅被查出患有抑鬱症,每周都要接受治療,與金曉鐘的戀情險些打敗她
    雖然具荷拉與雪莉的真正死因已經無法查實,但是兩人在生前都曾經患有嚴重的抑鬱症,而在具荷拉與雪莉的家中,也是分別發現了疑似遺書的便條。娛樂圈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韓國的娛樂圈,由於條件所限本土藝人只能夠爭取有限的資源,所以大多數的藝人都是非常努力來換取資源,而長期的壓力之下許多藝人也是或多或少的產生悲觀的情緒,從而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 《小二黑結婚》「小芹」俞平,2婚嫁大10歲作家,當嚴歌苓繼母
    我們害怕父母地阻攔,我們害怕輿論的壓力,在愛情面前總會有太多的困難讓我們忍不住退縮,但退縮後的我們真的幸福了嗎?可是在重重困難面前,他們並沒有妥協,所幸有情人終成眷屬,在金旺兄弟費盡心思地搞破壞中,陰差陽錯地成全了他們,在區長的支持下,他們終於有權力握住屬於自己的幸福了。
  • 成都治療抑鬱症的好方法有哪些?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核心提示:成都治療抑鬱症的好方法有哪些?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障礙。 抑鬱有許多觸發因素。 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抑鬱症,它使人們的情緒,身體和認知能力受到損害,抑鬱症也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預防抑鬱症復發的工作。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芳華》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上世紀70年代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嚴歌苓曾說,《芳華》是她最誠實的一本書。因為在軍隊文工團裡的那段生活,對她太重要了,左右了她一生的走向。環環曾在2012年,對嚴歌苓進行過越洋電話採訪。
  •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呢?主任帶你詳細了解一下
    我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人對我說的一個詞。這時,我通常會再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有抑鬱症?然後你會發現,除了少數人說被醫院證實之外,大多數人會說是基於他們的感覺。例如,在閱讀了一些關於抑鬱症的書籍和文章後,發現自己有許多症狀。有些人甚至做了一些關於抑鬱症的自我測試,結果顯示有抑鬱症,或嚴重抑鬱症,等等。即使所有這些都是真的,我們仍然不得不說你可能並沒有抑鬱。
  • 2次婚變,無數作品驚為天人:嚴歌苓用生命書寫了歷史的讚歌
    ,祖父和父親都是赫赫有名的才人,其中父親蕭馬(筆名)就是著名作家嚴敦勳。1983年,嚴歌苓調到鐵道兵政治部擔任創作員,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和那段軍旅生活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長篇小說《雌性的草地》及短篇小說《天浴》和《少女小漁》,均創作於這一時期。我記得在楊瀾的訪談節目《天下女人》中,嚴歌苓曾講起這段過往經歷,笑稱自己那時候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嫁給營長」。
  • 聚焦抑鬱症 | 盤點中外因抑鬱症而自殺的作家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表明:全球患有抑鬱症的自殺率高達15%。而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因抑鬱而離去的比例似乎要更大一些。他們生前曾經歷過內心巨大的痛苦和煎熬,他們將這些經歷傾注筆端留下不朽的作品,他們值得我們銘記。
  • 義薄雲天的女人:嚴歌苓及其電影改編
    嚴歌苓懂得如何巧妙隱秘地去重複自己,「巧妙隱秘」是她的長處,「重複自己」是她的短處,也是最讓我對這個作家失望的地方。村上春樹我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來談,這裡我們還是轉回來談嚴歌苓。前面說到,嚴歌苓在小說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方面還是非常不錯的(這裡有一篇我寫的關於如何評判小說謀篇的文章),除卻作家本身的天賦之外,這也得益於她在美國接受的寫作訓練。
  • 嚴歌苓:翻手蒼涼,覆手繁華
    5 月11 日,她將帶著自己的新作在北京大學與著名作家劉震雲進行一場文學對話。小說起筆於1994 年,嚴歌苓的父親建議她以兩個人的主觀視角來寫:一是女護士的視角,一是被傳統醫學判決為植物人的張連長的視角,兩個視角都是第一人稱。
  • 100多位患抑鬱症的中外名人
    1919年接演了人生的最後一個「角色」——瘋子,被送入精神病院,直至1950年逝世。她有一種常人不具備的絕妙的頭腦,是個天才的「狂人」,她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幸福的無常與人生的空虛,以至於精神崩潰,走到了離她家不遠的馬斯河投水自盡。
  • 37歲女博士攜女跳樓自殺:究竟要如何擺脫抑鬱症這條情緒黑狗?
    經了解,這位女博士剛生產完幾個月,家屬透露她疑似患有產後抑鬱症。記者注意到,天台邊上的護欄超過了1.5米高,由此可見蘇女士自殺的心非常堅決。一組數據表示,近60%發生抑鬱的產婦沒有診斷出來,50%被診斷出來的產婦沒有接受任何治療,20%的產後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鬱是導致自殺的第一成因。
  • 合作國內大導,外交官老公為其放棄事業,嚴歌苓為何活得如此驕傲
    或許你沒有聽說過嚴歌苓。但你一定知道《芳華》,裡面的作家蕭穗子原型就是嚴歌苓。這些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名字:嚴歌苓。嚴歌苓是位不可多得的多產、高質的華裔作家,也是一位幾乎和國內所有大導合作過的好萊塢編劇。嚴歌苓說,活著就是為了寫故事。比她筆下的女性故事更具傳奇色彩的,是她跌宕豐富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