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女博士攜女跳樓自殺:究竟要如何擺脫抑鬱症這條情緒黑狗?

2021-01-12 愛讀書的沙沙

今年的4月27日又發生了一樁慘劇,在長沙市某小區一位37歲的海外歸國女博士,帶著她的小女兒從樓下跳下來自殺死亡。

經了解,這位女博士剛生產完幾個月,家屬透露她疑似患有產後抑鬱症。

記者注意到,天台邊上的護欄超過了1.5米高,由此可見蘇女士自殺的心非常堅決。

一組數據表示,近60%發生抑鬱的產婦沒有診斷出來,50%被診斷出來的產婦沒有接受任何治療,20%的產後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鬱是導致自殺的第一成因。

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非常高,在15%至30%之間,它是抑鬱症的一種,抑鬱症患者是高自殺風險特殊疾病的群體,其中有1/3的抑鬱症患者會出現自殺行為。

抑鬱症患者非常需要家人和社會的關心與重視,而王宇的《走出抑鬱症: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成功自救》就介紹了他自己曾經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患病經驗,和後來成為一個治療師之後的治療經驗。

《走出抑鬱症: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成功自救》從作者的患病經歷、抑鬱的初步治療、對抑鬱的深入分析、抑鬱對人際關係和工作的影響等幾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作者王宇是南京森知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等各類神經症的心理諮詢與治療。

他本人也曾經是一位抑鬱症患者,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差點就要自殺成功,後來他在親人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終於成功地從抑鬱中走出來,而且成長為抑鬱症的治療者。

下面,我來談一下書中的幾點共鳴之處。

一、壞情緒的深入根源分析——完美主義。

美國的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了情緒ABC理論,A代表誘發性事件,B代表本人的思維和信念,C代表因此而產生的情緒和行為。

對於同樣的A,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B,因此也會產生不同的C。所以壞情緒的關鍵在於B,也就是本人的思維和信念。

要改善抑鬱症中的壞情緒,就是必須要改善負性思維。

負性思維與信念的產生往往來源於一個人的追求,追求越遠大,對自己的苛責和否定也越加強烈,也會越容易產生壞情緒。

這就是所謂的完美主義。

這裡的完美主義不僅僅只是指做事情過度認真,或者是在意細節,它更多的是指一種對現實的逃避,沉迷於幻想中完美的自己,無法接受現實。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絲毫無瑕,只有成功與幸福。遺憾與成功並存,痛苦與快樂兼有,這樣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法國的作家法朗士說過:「我能堅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質。」

只有真正接受了「人生是不完美的」這個概念,我們才能從幻想的完美人生中走出來,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

而面對現實就是自我治療的關鍵一步,面對現實,同樣需要一種勇氣。

魯迅先生也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逃避現實,對人生絲毫沒有益處,面對現實不是為了消除我們自己身上的缺點,而是要發自內心承認自己身上存在這些缺點。

對於這些缺點,我們能改就改,不能改也別勉強自己,雖然上帝關了我們一扇門,但是他還會留給我們一扇窗,揚長避短也能過得很好。

二、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這是一個很庸俗的話題,但就是這麼一個庸俗的話題,很多人始終得不到答案。

某些抑鬱症患者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獲得幸福感,因為他們的欲求一直沒有得到滿足,他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們就應該活得比別人更好,比別人更完美。

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一直為了維繫這種優越感,奮力奔跑,但是命運從來是殘酷的,他不會因為你的努力就會一直善待你。

所以,他們的「幸福」從來不能輕易獲得。

一代民國才女林徽因,她從小就生活環境非常優越,即使和梁思成成婚之後,也一直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是在抗戰期間,他們一家人顛沛流離,從北平到長沙到昆明,最後到李莊,林徽因要自己負擔起所有的家務,而且當時她還肺病纏身,從平靜富足到貧病交加,這其中的差距不可謂不巨大。

然而,據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回憶,當時她的母親並沒有任何怨言。

因為即使在這麼困難的時候,林徽因也在病榻上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翻閱典籍查找資料,就是為了幫助丈夫撰寫醞釀多年的《中國建築史》。

她的一生幾乎都在為中國的古建築而奮鬥,即使生活變得如此艱難,她也能在她熱愛的事業上獲得幸福感。

幸福從來就不是比較得來的,即使我們沒有比別人更出色,比別人更富有,但是我們做著我們自己喜愛的事情,身邊有自己所愛的人,幸福便隨時唾手可得。

作家在畫上最後一個句號的瞬間會很幸福,烘焙師看到自己製作出來的蛋糕會很幸福,家庭主婦看到被自己收拾的窗明几淨的家時會覺得很幸福,母親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時會很幸福。

連雨果都說:「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知道有人愛我。」

只有知道幸福的真正意義,抑鬱症患者才能從那無止境的欲望囚籠中逃脫出來,才會獲得真正的滿足。

三、作為親人,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抑鬱症患者?

如果我們身邊就有抑鬱症患者,我們會做何反應呢?

是像大多數的中國產婦的丈夫,面對患產後抑鬱的妻子,說一聲:你可真矯情啊?

還是像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面對抑鬱症的孩子,指責他們抗壓能力弱,心理素質差?

這些無疑都是最糟糕的反應,等於往抑鬱症患者灰暗陰霾的心再踩上一腳。

其實最正確的反應就是改正錯誤,支持鼓勵。

親人出現抑鬱症,我們要反思我們自己有沒有錯誤,就像患產後抑鬱的產婦,丈夫是否沒有做到關愛與支持;對於患抑鬱症的孩子,家長是否總是在苛責與否定?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後,必須改正錯誤,然後積極的尋求解決的辦法。

支持孩子接受治療,幫助他從內心的掙扎中走出來。

《躁鬱之心》的作者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在書中說:「我們每個人都在建造內心的防洪堤,試圖藉此來抵擋生命中的悲哀以及頭腦中壓倒性的力量……但是,於我而言,愛是防洪堤中更為超凡脫俗的一個部分……是愛,為我在陰鬱的季節和肅殺的天氣中,帶來禦寒的鬥篷和照亮前方的燈火。」

家人的愛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幾乎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如果連家人都無法理解接受和鼓勵抑鬱症患者,那麼對於他們來說,這無疑是把他們又一次推進了深淵。

患病並不是他們的錯誤,他們只是這麼倒黴地被抑鬱症選中而已。

四、結語

如果蘇女士在一開始出現產後抑鬱的時候,她的丈夫能夠理解並支持她進行治療,或許這齣悲劇就不會發生。

但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沒有如果。

抑鬱症已經越來越被社會上的人所熟知,但是重視的程度仍遠遠不夠,王宇的這一本《走出抑鬱症——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成功自救》會讓你把情緒中的這一條黑狗看得更清楚一些。

相關焦點

  • 37歲女博士攜女跳樓自殺:媽媽,求你別殺我!
    這幾天又發生了一起母親帶著孩子跳樓的慘劇。事情發生在長沙。4月27日凌晨5點,一天剛剛開始,蘇女士在小區另一棟樓的樓頂跳下,和她剛出生的女兒。母女二人當場離世。母親年僅37歲。女兒只有幾個月。而這名母親,還是一個海歸博士。
  • 37歲海歸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全世界卻為真兇脫罪!
    當天蘇女士的丈夫由於加班,凌晨四點才回到家。他們除了這個5個月大的寶寶,還有一個7歲的兒子,剛上小學,生活簡單。 可是她為什麼要自殺呢? 她的家人說,在生完二胎之後,蘇女士疑似出現了產後抑鬱的徵兆。 產後抑鬱,又是產後抑鬱。
  • 抑鬱像條黑狗,喜歡咬住我們,掌握這三種方法:擺脫「黑狗」追隨
    其實抑鬱症不是絕症,它沒有癌症那樣恐怖,它有自己的運行機制,它有自己的出現規律。當我們脆弱的時候,當我們失去信仰的時候,當我們沒有支撐力的時候,那麼抑鬱這條黑狗就會悄然而至,緊緊跟隨著抑鬱症患者。如果自己跑得快,那麼這條黑狗就被自己甩了,如果自己跑得慢,甚至咬住自己的衣服,那麼跑起來就更慢,這樣就會被它拖到疲憊不堪,任由這條黑狗折磨了。
  • 37歲二胎博士媽媽帶5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我離死亡這麼近,你卻怪我太...
    4月27日凌晨5點,一位37歲二胎媽媽帶著女兒跳樓自殺。母女當場身亡,孩子只有5個月大。一個家庭,就這麼被摧毀。據家屬透露,那個孩子是她的二胎,老大已經7歲,正在上小學。「知道她有產後抑鬱,之前有一點症狀,但沒想到這麼嚴重。」
  • 一個中老年人對抗抑鬱症的故事:我最終打敗了這條「黑狗」
    (左:胡克斯 右:諾瑪)這段話來自維克多·胡克斯(Victor Hooks),這篇文章的主角,一位有著詩人靈魂的勤勞品質的愛爾蘭人。因為一些過去的經歷,胡克斯對抑鬱症這一心理疾病十分了解並且重視,他一直認為抑鬱症患者們應該堅強起來,打敗內心的黑狗。但他萬萬沒有想到,53歲的時候,這條黑狗毫無徵兆地「撲」向了他。
  • 抑鬱症(黑狗)並不可怕,教你如何戰勝他!
    而後來其娛樂圈好友相繼爆料我們才逐漸明白其實開朗是表面他心裡的黑狗早已伴隨多年而我們很多人心裡也住著這條黑狗我們只有正視它,和它和平相處才不至於走上死亡的不歸之路~首先我們要有幾個認知:抑鬱症是一種病,不是簡單的不高興,這沒什麼不好意思,不能承認的,它也有輕重之分
  • 認識產後抑鬱症
    據報導:4月28日,湖南長沙某小區一名37歲的海歸女博士抱著5個月大的女兒跳樓身亡,跳樓原因竟與產後抑鬱症有關。說起產後抑鬱症,很多人表示很陌生,但是其發病率卻不低。 據統計,我國50%~70%的女性會在產後出現抑鬱傾向,而最終發展成產後抑鬱症的機率約在10%~15%,相當於10名產婦中就有1~2名產婦會為產後抑鬱問題所困擾。
  • 25歲女星因抑鬱症自殺,想要逃離內心「黑狗」有多難?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同樣因為抑鬱症自殺的案例還有.....印度25歲的女星Preksha Mehta,因為疫情的原因失業,從3月份開始就沒有了收入來源,最終導致了她的抑鬱症加重,在家裡上吊自殺。
  • 抑鬱症這條大黑狗,請你離我遠遠的!
    2016年9月16日夜,演員喬任梁因抑鬱症自殺,年僅28歲。2017年12月18日韓國SHINee主唱金鐘鉉因抑鬱症於家中自殺,消息很快傳遍社交媒體,無數網友為這位當紅明星的離去感到惋惜。相信大家這兩年早就被「sm」、「抑鬱症」的字眼刷屏了~在驚訝、惋惜和悲痛之餘,「抑鬱症」這個詞又一次走進大眾的視野。
  • 37歲海歸女博士攜5個月的女兒墜樓身亡,如今終於有人正視產後抑鬱了!
    一個月前,發生了一場悲劇湖南長沙一位37歲的二胎媽媽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跳樓自殺母女當場身亡
  • 趕走那隻叫抑鬱症的黑狗
    抑鬱症跟其他的疾病不一樣,它不會讓我們發燒、打噴嚏、拉肚子,但它造成了嚴重的痛苦,讓患者忘記了怎麼享受生活,忘記了快樂。英國首相邱吉爾終其一生,一直受抑鬱症的困擾。他把抑鬱症比喻為黑狗,他說他的身心宛如處於人間煉獄,情緒找不到發洩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此後,黑狗便成了抑鬱症的代名詞。
  • 為什麼抑鬱症又叫做黑狗?
    在多年對抗抑鬱症的過程中,馬修學會了許多馴服黑狗的方法,並與太太安斯利共同創作了繪本《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2012年,為了紀念世界精神衛生日,馬修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製作了一部更加生動有趣的抑鬱症宣傳短片《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為什麼是Black Dog,而不是Black Cat?
  • 如何面對抑鬱症這隻「黑狗」
    如何面對抑鬱症這隻「黑狗」 2020-08-04 17: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郭晶晶閨蜜攜女跳樓:這什麼豪門!
    這名絕望的女子名為羅力力,是成都房地產公司金林置業董事長羅琳的獨女。這條悲傷的消息在當地引發震動,羅力力雖是「富二代」出身,但她並不是單純的「富二代」,或許稱她為「創二代」更為貼切。羅力力在成都出生,4歲搬到香港生活,也曾在澳洲生活過,14歲就到美國讀書,隨後又到瑞士進修市場和酒店管理方面的專業,2014年在韓國創立的創業孵化平臺「畢隆嘉(TriBeluga)」。
  • 認識抑鬱這條「大黑狗」
    然而,看起來如此積極的首相先生,卻時常被抑鬱糾纏:那條名叫「抑鬱」的大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他不放。 在當今,這條黑狗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然而大眾對此毫無概念: 1.
  • 殺害全家老小5口人後跳樓自殺——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
    20日下午,最新案情通報稱,案件系35歲的墜亡者柏某才所為,其在六樓家中將父母、妻子及兩個兒子殺害並放火焚燒案發現場後跳樓自殺。平日裡很和善,這是鄰居對柏某的印象,那是什麼原因使他做出殺害一家老小的慘劇呢?據警方調查,柏青生前曾頻繁瀏覽治療抑鬱症的網頁,同時在其單位辦公桌內發現多種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藥物,以及其記錄強烈悲觀厭世情緒和對家人未來生活擔憂的文字。抑鬱症者——難以言說的苦痛邱吉爾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 當我遇到一隻叫「抑鬱症」的大黑狗
    案例 小雨(化名)今年15歲,今年秋天剛剛升入初三。在以往,她和這個年紀的普通女孩沒啥差別:學習成績在班裡中遊徘徊,平時喜歡和好朋友一起逛逛街,買買零食。作為一個貓控,小雨的家裡卻沒有貓。她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就是想說服媽媽讓她養一隻貓,灰白色的,長毛的,要手感特別順滑舒服的那種。
  • 趕走那隻叫抑鬱症的黑狗(健康直通車(第43站))
    抑鬱症跟其他的疾病不一樣,它不會讓我們發燒、打噴嚏、拉肚子,但它造成了嚴重的痛苦,讓患者忘記了怎麼享受生活,忘記了快樂。英國首相邱吉爾終其一生,一直受抑鬱症的困擾。他把抑鬱症比喻為黑狗,他說他的身心宛如處於人間煉獄,情緒找不到發洩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此後,黑狗便成了抑鬱症的代名詞。
  • 28歲喬任梁因抑鬱症自殺!普通人發病率11%!尤其27-40歲!
    張國榮、陳寶蓮都因重度抑鬱跳樓自殺;鄭秀文、吳彥祖、張惠妹、張家輝、楊坤、張靜初等數十位明星均公開承認曾飽受抑鬱症侵擾;而在歐美地區,好萊塢知名影星希斯·萊傑、羅賓·威廉士等都是因為抑鬱症選擇結束生命,小甜甜布蘭妮、妮可·基德曼、凱薩琳·澤塔·瓊斯、Lady Gaga也都有過痛苦的抑鬱經歷——娛樂圈幾乎成了抑鬱症的重災區。
  • 【心理短片】科普動畫|抑鬱症科普——我有一條黑狗!
    Matthew Johnstone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他用簡單的文字和插畫,講述了自己與抑鬱症的相處過程。 他把抑鬱描述成一直黑色的大狗,從一開始被大狗控制,到最後逐漸馴服這隻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