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布就是他的控制臺:從音樂中走出的「超拼貼」:「於我而言,畫布即是我的音樂控制臺,而書房是我擁有的第一件樂器。」 Nisky在完全投入藝術之前,曾在18歲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樂隊,自此,他從未停止過在音樂上的創作與探索,在形形色色的「超拼貼」運用中找到屬於他在創作上的一種「特權」。
2016 NISKY - To the White Romance 白羅曼司 125x20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從未來主義到非洲原始藝術,從波斯細密畫到中國山水,Nisky俞楊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文化及不同領域的元素。他的繪畫靈感主要來自於其龐大的知識體系與多元的文化背景,他創造出一種結構繁複、看似混沌、卻完全在掌控範圍之內的獨特的繪畫語言。
Nisky,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Nisky是上海青年藝術家俞楊為自己創造的別名,取自他最喜歡的兩位電影大師Federico Fellini和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名字結尾,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2014 NISKY - Rachelsburg 蕾切爾茨堡 125x20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2015 NISKY - Cantos of Cologne 科隆詩章 200x125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1989年生於上海的他,從小喜歡在空白事物表面進行「破壞」式的塗繪。高中起逐步接受系統的美術學習,大學正式開始繪畫創作。Nisky的創作形式多樣,靈感大都來自於他對美術、音樂、文學與電影的多元理解。
2016 NISKY - Phosphenes 幻視 125x8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2015 NISKY - Holy Mountain 聖山 125x20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近年來受德國先鋒派音樂啟發,Nisky從其創作體驗中更提煉出全新的成熟繪畫概念——「超拼貼」。「超拼貼」超越了拼貼的界限,在重構原始材料的「語法結構」的基礎上,把不同範疇的兩種材料整合成一個「更高層次的統一體」,達到「完全的滲透」。
2016 NISKY - Dreamlesscar 失夢狂飆 125x20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2016 NISKY - Resonance Zone 共振帶 125x200cm D30cm 3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於我而言,畫布即是我的音樂控制臺,而書房是我擁有的第一件樂器。」 Nisky在完全投入藝術之前,曾在18歲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樂隊,自此,他從未停止過在音樂上的創作與探索,在形形色色的「超拼貼」運用中找到屬於他在創作上的一種「特權」。
2016 NISKY - Dreamlesscar 失夢狂飆 125x20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2016 NISKY - Passacaglia 帕薩卡利亞 135x22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Nisky一直堅信,對於創作者,應該選擇「燃燒自己」而非」自我消耗「,他喜歡用創作音樂的態度進行繪畫創作,把自己的每一幅畫看作是一首單曲,同時,又用製作整張概念專輯的思路來統領貫穿整個展覽。
2017 NISKY - Tomorrow dressing a song 明天穿著一首歌 125x200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2016 NISKY - Miss Flower 密思·弗勞娃 121x188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Nisky有一個反常規的畫室,因為畫室內可用於繪畫的區域只有一面牆而已,書和影碟佔據了絕大多數的空間。Nisky在其中著迷於50/60年代的音樂、建築、文學、電影、時尚......在他看來,活躍於50/60年代的每一位創作者似乎都擁有著革新的「特權」。
2016 NISKY - Space Tantalus 空間坦塔羅斯 180x125cm,圖片來源:杜夢堂(上海)
此次在杜夢堂(上海)舉辦的個展「幻視」,是Nisky一次全新的,關於「超拼貼」這一概念的探索試驗。藝術家選擇具有「豐富的矛盾」的材料,保留這種「爭鬥」來避免與傳統相互隔離,讓傳統以此得到全新的生命力。「幻視」將是藝術家自2013年於上海,2014年於紐約,2017年於巴黎之後的第四場個人繪畫作品展。本次展覽將呈現藝術家自2014年至2017年之間創作的一系列的全新作品。
幻視 PHOSPHNES
NISKY個展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14日-12月5日
地址:杜夢堂(上海),中國上海衡山路199號105棟
作者:YT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