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太空人升空前夜,為什麼都要看名叫《沙漠白日》的電影?

2020-11-20 騰訊網

59年前的今天,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歷經1小時48分鐘的繞地飛行後,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從那時候起,一些充滿「儀式感」的行為就在俄羅斯太空人之間流傳開來,他們會在升空前安排一系列活動,其中不少都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在將太空人送往發射臺的擺渡車上撒尿的傳統就源自加加林,又比如從1973年聯盟12號發射以來,俄羅斯太空人們出發前夜,都流行看一部名為《沙漠白日》的電影。

《沙漠白日》,聽名字就知道和宇宙、太空、航天沒什麼關係,它講的其實是一個20世紀20年代發生在土庫曼斯坦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蘇霍夫在戰鬥中受傷,身體逐漸恢復後,他也收到了退伍通知,於是蘇霍夫試圖穿越沙漠回到家中。在歸途中他先是救了別人一命,隨後就捲入了一場持續數日的惡戰,最終蘇霍夫以勝利者的姿態重新踏上回家的路,在他的腦海中,始終迴蕩的都是妻子在家中等待的身影。

這部電影是1970年上映的,以今天的視角看來,它製作不精良,情節很老套,故事也沒有反轉和驚喜,那為什麼俄羅斯太空人要看了《沙漠白日》後,才能安心升空呢?這要從聯盟11號的失敗和聯盟12號的成功說起。

1971年的6月6日,聯盟11號載人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飛船上的3名太空人渡過了23天的空間站生活後,原本定於6月30日返回地球。然而,當他們準備進入地球大氣層時,事故發生了,返回艙的壓力閥門出現問題,3名太空人全部不幸遇難。

兩年後的1973年,聯盟12號預備升空,執行飛行任務的是瓦西裡·拉扎列夫(Vasily Lazarev)和奧列格·馬卡洛夫(Oleg Makarov)兩位太空人,他們在出發前的晚上看了《沙漠白日》,後來聯盟12號順利返航,倆人覺得《沙漠白日》多多少少給飛行帶來了好運,能像電影裡的蘇霍夫一樣順利踏上歸途。於是後來,不少俄羅斯太空人受其影響,升空前都會觀看這部與太空毫無關係的電影,確實從那之後的飛行中,聯盟號宇宙飛船再也沒有發生過太空人身亡的事故,觀看《沙漠白日》也就逐漸成了傳統。

就像有些足球運動員上場的一刻必須左腳先踏入草坪一樣,俄羅斯太空人在升空前夜例行觀看《沙漠白日》,他們希望能藉此獲得好運,畢竟人人都希望即將開始的旅程順利又美妙,更何況對太空人來說,這段旅程通往的是浩瀚宇宙。

相關焦點

  • 《離別,尊貴的先生》蘇聯電影「沙漠白日」插曲 2047
    《離別,尊貴的先生》蘇聯電影「沙漠白日」插曲
  • 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太空人不僅可以喝酒還能……
    俄羅斯除了酒鬼,也有英雄.在好萊塢電影還未稱霸全球,在電影還不是流行文化的時候,俄羅斯也是文藝界的風雲人物.在電影中,兩位維修員告別家人,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危險係數高的行為,突破層層挑戰,有點像好萊塢影片中的英雄形象。賈尼別科夫不聽地面組織指揮和同伴薩維內赫的勸說,強行進行手動對接任務。這點頗有戲劇性,是個人戰勝集體意志的典型情節。在好萊塢影片中,這種情節很常見,孤膽英雄一般都要突出他個人意志的正確性,頂撞上級,以突出天才的獨特性。
  •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延遲,NASA太空人將先搭乘俄羅斯聯盟號...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延遲,NASA太空人將先搭乘俄羅斯聯盟號火箭過渡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14日 消息:今天,三名新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
  • 美國民間飛船首次商飛,日本太空人搭便車升空,俄羅斯略顯失落
    美國民間飛船的首次商飛,搭載了美國航天局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託·格洛韋爾、香農·沃克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太空人野口聰一。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美國民間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送入太空。飛船經過大約12分鐘的飛行後,進入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這也預示著本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太空人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槍?是自衛,還是大戰外星人?
    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太空人攜帶槍枝登月,竟然跟一段歷史有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一位名叫安德烈的飛行員在執行飛行任務時,與德國飛行員迎面而遇,按照以往慣例,兩個人要向對方揮手打招呼,沒想到法國飛行員根本不吃這一套,還為對方做出了污衊性動作令德國飛行員憤怒不已。兩個人就這樣在空中開打起來,互相朝對方虛發子彈,但誰都沒有擊中對方。
  • 我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登上太空卻擁有配槍,為什麼需要配槍?
    建國後研發成果喜人  原子彈,氫彈的相繼成功爆發,東方紅的衛星升空等等,許許多多的成果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楊利偉上天,為什麼還要帶把槍?  當舉國歡呼時,有人注意到了不一樣的一個點,太空人上天,為什麼還帶了一把槍?
  • 太空拍攝的MV,你一定要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人安德魯·福伊斯特爾演唱這首「神曲」。2018年3月21日,「聯盟MS-08」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福伊斯特爾在國際空間站持續生活了數月。每天重複的繞圈生活,竟會催生他音樂創作靈感!吉他彈唱《環繞地球》在太空誕生!除了彈琴唱歌,福伊斯特爾也探索了人類太空生活的各種可能。
  • Space龍飛船 VS 俄羅斯聯盟號
    自從美國的太空梭(Space Shuttle)在2011年因安全原因停飛之後,9年之中從來沒有美國的太空飛行器能夠將太空人送往太空,美國都是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才能將本國的太空人以及貨物送往空間站。而這個費用是非常高的,據報導,美國宇航局需要為每個座位支付大約9000萬美元。
  • 《天際行者》俄羅斯電影進階代表?
    可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story  有技術完善的剪輯 有過的去眼的畫面和拍攝 加上及格線以上的演技  就可以稱之好電影了 。但作為代表一個國家的電影來說 以上幾點並不足夠。在我看來 思想的前瞻性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而卡住這一點的一個要素 是敢於發聲。
  • 見證歷史:SpaceX發射太空人,航天局總長參與
    俄羅斯的聯盟號可以容納3個人。從1981年到2011年,太空梭計劃總共完成了135次任務,其中有2次任務以悲劇收場:1986年1月,挑戰者號在發射升空後不久爆炸,以及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在重返大氣層時解體。這兩次失敗分別導致了7名太空人死亡。聯盟號任務中,蘇聯(俄羅斯的前身)分別在1967年和1971年損失了4名太空人。自那之後,俄羅斯再也沒有過航天飛行器失事,但仍有故障發生。
  • 《流浪地球》:俄羅斯太空人在太空上到底有沒有酒駕空間站?
    我國第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可以說是火得不要不要的,今天小編趁著周天休息,也慕名前去觀看了這場電影,劇情驚險刺激而又感人深受。雖然都是災難片,《2012》是只將部分精英人士運送到「諾亞方舟」上,而《流浪地球》中雖然也為人類留了種子,但是救援隊和劉培強還是選擇犧牲自我,成全大我,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和西方人不同的價值觀。在《流浪地球》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就是劉培強的搭檔,一位俄羅斯的太空人在空間站上,拿出一瓶透明的液體,問劉培強喝不喝,劉培強說:「這東西不是違禁品嗎?」
  • 2018中國俄羅斯電影節開幕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白瀛)由中國國家電影局和俄羅斯聯邦文化部主辦的2018中國俄羅斯電影節13日晚在中國電影資料館開幕。《太空救援》《大劇院》《決鬥者》《死亡之舞》《暗夜守護者》《大片》《活鯉魚》7部俄羅斯電影將在北京和武漢兩地展映。
  • 為什麼登月太空人回來都得怪病?月球上有毒?
    送上了12名太空人踏足月球,實現了千百年來人類的「奔月」之夢,也帶回了382kg月壤和月巖。記得第一個踏月的阿姆斯特朗說了一句家喻戶曉的「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然而在實現「登月夢」後卻留下了後遺症——鼻塞、打噴嚏、喉嚨不適等症狀,類似於花粉過敏的呼吸道疾病。幸而在調養幾十天後逐漸康復。12名太空人全部中招。月球上有病毒?科學家一開始都發出這樣疑問。
  • 剛剛,SpaceX將這4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川普、拜登發推祝賀
    這次發射被稱為 Crew-1,是 SpaceX 為NASA執行的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四名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六個月,這也將使Crew-1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商業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
  • 俄羅斯太空題材電影《衛星》裡的共生關係合理嗎?
    最近看了這部俄羅斯科幻電影,俄羅斯的電影還是一如既往的延續了抑鬱色彩的黑色風格,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它成為一部科幻佳作。對於像第三類接觸、外星生物入侵這種貌似已經被玩爛的題材中,俄國人拍出來一個不一樣的效果。它沒有採用簡單粗暴的恐怖驚悚,也不是庸常煽情的溫情喜劇,而是通過一個研究所的日常去講故事。
  • 女性太空人從太空返回,為何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是何原因?
    也正是因為科技的迅速發展,因此很多國家都開始在航天領域不斷發力,一方面是為了探索宇宙和太空的奧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夠解密出宇宙的一些規律的話,對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參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彰顯自己國家的實力,目前在航天領域勢力最強的就是美國和我們國家,曾經的蘇聯航天實力不弱於美國,但是如今的俄羅斯已經不再能夠比得上美國了。能夠和美國相抗衡的也就只有中國航天了。女性太空人從太空返回,為何國家嚴令禁止她們生孩子,是何原因?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首次正式載人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   說到這次首次正式載人航天飛行,要提一下早在今年5月31日SpaceX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行,那是一次試驗性質的測試飛行。嚴格講,本次才是私企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的起點。   一、四名太空人來自何方?
  • 這部《太空救援》是俄羅斯科幻電影的臉面
    這個周末,有一部俄羅斯的科幻喜劇片《最後的勇士》,將在中國大陸的院線上映。說起科幻大片,人們習慣性的,還是覺得美國的拍得比較好,無論是從特效,還是故事情節的緊張程度、三觀來看,都是比較高水平的。而俄羅斯的科幻電影,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 太空人點評電影《地心引力》
    美國前太空人斯科特·帕拉茲斯基已經完成了七次太空行走,包括他花了七個小時在國際空間站的機械手臂上兢兢業業,修復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電尿他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在《地心引力》電影中,他看著他所修復的太陽電池板被撞成碎片,但是除了那一刻,帕拉茲斯基愛這個電影。
  • 電影放映室|《白日夢想家》
    我發現,不僅電影本身,連它的配樂都一樣帶著夢幻般的浪漫色彩。(即本推送分享的四首歌)    想來分享一下其中的一首。       這首歌講的是飛船太空人Tom船長在一次太空航行中,被星空的奇妙景象所吸引,那種擺脫塵世游離在太空的心境得到了從未有過的釋放。最終機船的故障使他無法回到地球,飄向了宇宙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