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paceX龍飛船成功將4名太空人送往了國際空間站,這是既5月份具有歷史意義的首飛之後的第二次。
為什麼龍飛船能引起美國人無限的關注與自豪呢?
首先是經濟方面的原因。自從美國的太空梭(Space Shuttle)在2011年因安全原因停飛之後,9年之中從來沒有美國的太空飛行器能夠將太空人送往太空,美國都是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才能將本國的太空人以及貨物送往空間站。而這個費用是非常高的,據報導,美國宇航局需要為每個座位支付大約9000萬美元。而龍飛船由於使用了很多可重複利用的技術,成本大大降低,美國宇航局「只需」為每張船票支付給SpaceX不到5500萬美元,比原來節省了約一半。
其次是面子方面的原因。堂堂太空技術第一的美國居然要看俄羅斯的臉色才能將太空人送外太空,也太丟臉了吧。
所以這次有一家美國公司能夠完成這個使命,難道不應該舉國歡慶嗎?
那SpaceX龍飛船到底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呢?讓我們來和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PK下。
(小編注,這裡只比較飛船部分,不包括火箭,火箭部分以後在寫,記得關注哦)
整體框架
SpaceX龍飛船
龍飛船高大約8.1米,直徑4米,能攜帶6噸負載,最多7名太空人。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軀幹(深藍色)和艙體(白色)。
軀幹容量大約37立方米。能攜帶未加壓的貨物,且外部有太陽能電池板覆蓋,能在飛行和空間站期間為龍飛船提供電力。軀幹部分在重返地球大氣層前會從飛船脫離。
艙體,也被稱為加壓部分,容量大約9.3立方米。允許攜帶人以及對環境敏感的貨物。艙體配備了德拉科推進器,能夠為變軌或者發射逃生系統提供動力。此部分被設計為可重用的。
俄羅斯聯盟號飛船
聯盟號飛船最大直徑2.7米,最多能帶3名太空人。它有三部分組成,從上到下分別為軌道艙模塊,著陸模塊,設備與服務模塊。
軌道艙模塊用來在任務期間,給船員提供住宿的,著陸模塊使乘員返回地球,設備與服務模塊其中包含儀器和發動機。聯盟號不可重用;它是消耗性的。每個任務都必須製造一架新的聯盟號飛船。
由於聯盟號設計於上個世紀,因此從可重用程度,負載重量,內部容量來說,龍飛船明顯優於聯盟號。
內部舒適度
SpaceX龍飛船
從龍飛船的內部照片中可以看出,其內部空間還是很寬敞的,畢竟最大能坐7個太空人。同時龍飛船為機組人員配有觸控螢幕,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操縱杆,因此現代感科技感十足。
俄羅斯聯盟號
俄羅斯聯盟號由於內部空間有限,當滿載三名太空人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擁擠,其內部設備的操控,都是滿滿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風格。
因此從內部舒適度比較,SpaceX龍飛船完勝。
安全性
SpaceX龍飛船
雖然在今年1月份SpaceX龍飛船通過了逃生系統的測試,在測試中他故意摧毀了發射中的獵鷹9火箭,而龍艙體通過本身的動力及時的彈出了。但是SpaceX龍飛船到目前為止只進行過兩次的載人飛行,數量還不夠有說服力。
俄羅斯聯盟號
俄羅斯聯盟號曾在1967年和1971兩次事故中失去過4名太空人,但是自此之後的50年都保持零傷亡。這是個非常值得稱讚的成績。
所以從安全角度比較,聯盟號勝出。
價格
乘坐SpaceX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NASA需要支付大約5500萬美元,而如果是聯盟號的話,這個費用大約是9000萬美元。對NASA來說,肯定是龍飛船便宜。
不過俄羅斯人表示不同意,他們覺得NASA把市場價格和成本價格搞混了,如果比較成本的話,聯盟號因為體積重量小,算上火箭成本的話,發射費用甚至可以比龍飛船更低,9000萬美元是市場價格,不是成本。換言之,不是我成本高,而是我賺的多。
所以價格的比較,算平手吧。
飛行時間
SpaceX龍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後,將持續飛行約19個小時才能到達國際空間站。
而聯盟號太空艙在哈薩克斯坦航天中心升空後,前往國際空間站只需約6個小時。
SpaceX方面解釋說,有很多因素導致的這一原因,其中發射時機是很重要的,因為發射時機的不同,會導致在飛行階段所需的時間也不同。同時俄羅斯聯盟號已經運行了幾十年,只是在近幾年,它才縮短了通往空間站的飛行路線,因此未來SpaceX也將縮短龍飛船的飛行時間。
所以飛行時間的比較,如果聯盟號是高鐵的話,那SpaceX龍飛船就是綠皮車,對比結果,聯盟號完勝。
總體來說,聯盟號作為近十年唯一可以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太空飛行器,即使與SpaceX龍飛船相比也是不遜色的,各有各的特點。但是隨著SpaceX龍飛船的橫空出世,俄羅斯聯盟號再也不能一枝獨秀了。
(覺得不錯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