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 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從此,NASA也體驗到了受制於人是什麼感覺,聯盟飛船載人返回艙非常擁擠,每次只能搭載3名太空人。 載人龍飛船採用鈍頭體外形,由返回艙和服務艙構成,總高度約8.1米,直徑約4米,一次可搭載7名太空人,可以完全自動駕駛。
-
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
(原標題: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
-
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4名太空人與尤達寶寶開啟新生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4名太空人與尤達寶寶開啟新生活 在日前的發射中,Space X公司的龍飛船為機組人員中帶來了一個驚喜。 一隻尤達寶寶(Baby Yoda)被選作此次任務的零重力指示器,以確認飛船在軌道上並處於微重力環境。
-
SpaceX龍飛船接載兩名太空人 成功返回地球
乘坐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前往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在8月1日成功返回地球,象徵美國相隔9年的載人太空任務取得成功。美國太空總署(NASA)兩名太空人,赫利(Doug Hurley)及本肯(Bob Behnken),5月30日乘搭SpaceX的龍飛船升空。兩人在31日抵達國際太空站,逗留兩個月後在7月31日離開,返回地球。由於風暴「伊薩亞斯」(Isaias)正吹襲巴哈馬一帶,NASA及SpaceX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
返回艙著陸,為何需要大隊人馬搜尋呢?為何不發出著落位置呢?
我認為主要是因為返回艙一般攜帶承載的都是極其珍貴的材料和人員!如這次的月壤,和太空人!為什麼要第一時間派出大規模人員搜索原因有二!一,返回艙如承載太空人,在返回艙再入大氣層和著陸過程中可能出現致命傷害如被高溫灼傷或受到落地的強震蕩傷害!二,如攜帶科技成果如月壤,要防止他國間諜偷取或破壞!到家門口的成果因為自己怠慢,導致損壞或丟失前期投入都白費!返回艙不具備飛行的氣動外形和能力,進入大氣層後只能自由落體,開傘後隨風飄蕩!
-
四子王旗迎「嫦五」 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均在此著陸
內蒙古四子王旗因太空飛行器返回「母港」身份聞名於世,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均在此著陸 「嫦五」著陸 四子王旗首迎外星來客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這樣的場面,四子王旗已經非常熟悉。
-
Space龍飛船 VS 俄羅斯聯盟號
近日SpaceX龍飛船成功將4名太空人送往了國際空間站,這是既5月份具有歷史意義的首飛之後的第二次。能攜帶未加壓的貨物,且外部有太陽能電池板覆蓋,能在飛行和空間站期間為龍飛船提供電力。軀幹部分在重返地球大氣層前會從飛船脫離。艙體,也被稱為加壓部分,容量大約9.3立方米。允許攜帶人以及對環境敏感的貨物。艙體配備了德拉科推進器,能夠為變軌或者發射逃生系統提供動力。此部分被設計為可重用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
-
組圖丨神舟十號返回艙超高清大圖,高溫灼燒痕跡都看得清!
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3位航天員成功著陸,這3位航天員,可以說追逐航天夢的年輕人們的榜樣。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返回艙降落時需要的大降落傘,就是從這個埠裡出來。返回艙成功降落可離不開它。看,這個圓形的白色小窗口。
-
剛剛,SpaceX將這4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川普、拜登發推祝賀
美國宇航局的「精打細算」 過去,美國宇航局主導了自己的載人太空飛行器的設計和運行,從第一艘水星太空艙到登陸月球的阿波羅太空艙以及太空梭,但是也耗費了大量的資金。 而現在,NASA有了另一個選擇:乘坐載人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根據審計,每個座位的價格大約只要5500萬美元。 通過選擇一個商業供應商,NASA 希望節省資金並刺激新的太空業務的發展,因為 SpaceX 公司也可以向非 NASA 客戶出售龍太空艙的座位。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1996年6月,野口聰一被JAXA選為太空人候選人後前往NASA詹森航天中心進行太空人培訓。野口聰一擁有豐富的太空行走經驗。 SpaceX Crew-1成功發射後,野口聰一將是首位同時乘坐過太空梭、聯盟號和龍飛船的非美籍太空人。
-
無人回收船部署到著陸區 SpaceX準備回收載人龍飛船太空艙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夏令時5月27日星期三下午4點3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Demo-2試飛任務即將開始。這次發射創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第一,SpaceX也在為助推器和太空艙回收做準備。
-
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成功利用其載人龍飛船將第二批太空人送入太空。北京時間08:27分,SpaceX載人航天飛船準時點火升空。
-
神八返回艙今19時回家 返回全過程「看得見」
返回無雷暴沙塵暴天氣挺適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日宣布,根據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會議決定,「神八」返回艙計劃於今日19時許返回地面。昨天18時3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分離。在完成返回前狀態檢查測試和一系列準備工作後,於今天對飛船實施返回控制。
-
月球沒有火箭,登月太空人怎麼返回地球?如果沒法返回地球怎麼辦
在人類歷史上,就出現過一些事故,有一些太空人最後成功脫險,返回了地球家園,有一些太空人則沒那麼幸運了。就目前而言,我們人類最遠的足跡留在了38萬公裡外的月球表面。隨後兩三年時間內,先後還有6艘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開啟了登月之旅,除了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過程中發生了爆炸,其餘5艘飛船都成功實現登月,並順利返回地球。幸運的是,阿波羅13號載人飛船雖然發生了爆炸,兩個氧氣罐都炸掉了,但是最後太空人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安全回來。問題來了,在月球上,並沒有發射場,也沒有運載火箭,這些太空人在登月後是怎麼返回地球的呢?
-
來自太空的新年祝福,太空人用「堅韌」命名太空艙,祝願戰勝疫情
上個月初,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成功用龍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了國際空間站,現在共有七位太空人在站上工作,雖然他們來自不同國家,擠在狹小的太空艙裡,但這些都沒有影響他們迎接聖誕節的心情,他們精心布置了太空艙,還收到了龍飛船2號運送上去的聖誕餐食及禮物。
-
神州十一號18日午時順利返回 揭秘神州十一號飛船安全著陸全過程
神州十一號18日午時順利返回 揭秘神州十一號飛船安全著陸全過程 辰光 發表於 2016-11-19 20:33:10 昨天(11月17日)中午12點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
-
今天,神舟十號返回艙落戶韶山
來源 | 瀟湘晨報記者 | 李瓊皓 張沁 攝影記者吳琳紅本報湘潭訊 20 號上午 10 點 16 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韶山,返回艙長約 2.6 米、直徑約 2.4 米,重量 2 噸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曾於 2013 年 6 月承載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往返於天地之間,現珍貴航天實物返回艙亮相韶山。2013 年 6 月 11 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 F 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於 6 月 13 日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
SpaceX龍飛船成功發射,網友熱議:重大進步!這次發射是太空探索商業...
虎撲11月16日訊 11月16日,SpaceX龍飛船已於剛剛在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預計與空間站的對接時間為17日零點。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update:Crew-1已於剛剛成功發射,本次發射由獵鷹9號火箭執行,發射地點為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這也是NASA首次使用商業火箭搭載國際太空人從美國本土前往太空的發射任務。SpaceX的龍飛船正搭載四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龍飛船預計與空間站的對接時間為17日零點。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SN8隨後開始95%自由落體返回地面。95%,是因為艦體上的固定翼,像翼裝跳傘者張開手腳那樣,對火箭進行姿態控制(俯仰、翻轉、偏航等控制)減速飛行,這一系列動作是史無前例的。其實這一套「先自由落體,再翻轉著陸」的方法,SpaceX已經很熟悉,獵鷹9火箭已操作過數十次,只不過獵鷹9並沒有如此複雜的姿態控制。
-
嫦娥五號返回艙回來時經歷了什麼,兒時的打水漂,現在的國之大器
現在國內的新聞基本都有一篇報導,那就是嫦娥五號遠在38萬公裡的月球收集樣本,並且經歷23天成功返回地球的懷抱。十二月十七號凌晨一點左右,嫦娥五號身後拖著長長的紅色降落傘,精準,安全,穩定的降落在中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