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的新聞基本都有一篇報導,那就是嫦娥五號遠在38萬公裡的月球收集樣本,並且經歷23天成功返回地球的懷抱。十二月十七號凌晨一點左右,嫦娥五號身後拖著長長的紅色降落傘,精準,安全,穩定的降落在中國境內。著陸點國旗飄揚,旁邊早就站滿了等待學者和科學家,空中還有嚴陣以待的直升機,以備特殊情況的發生。大家用直播的熱情方式,迎接嫦娥五號。以表示對國家航天航空事業的重視。
嫦娥順利著陸四子王旗
大家都在為了嫦娥五號回家高興時,小編發現之前雪白的返回艙現在已經是變成了黑灰色,上面好像有被燒過的痕跡,更甚至有的地方都燒化了。之前我們都了解過返回艙以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為的就是把返回速度降下來,並且是進入大氣層之後再開傘,最大可能減少返回艙著陸受到的傷害,所以相對來來說速度是很慢的,為啥還會燃燒呢?
返回艙已被燒黑
這一點就要在上升器和返回艙分離說起。上升器是負責在月表收集樣本之後,將其和底座脫離進入太空,然後和軌道器對接,再把樣本送入軌道器,這樣子軌道器便攜帶土特產返回地球。但是為了脫離月引和減少在太空的返回時間。返回艙首先圍繞月球轉了六天,目的就是要一個最快的速度返回地球,也可以理解為是返回地球的熱身運動吧!伺機找尋一個合適的時間段飛速狂奔回地球。
繞月
返回艙飛奔回地球。為啥要用飛奔呢?因為太快了,快到可以接近11.2km/s。並且返回艙抵達地球之後沒有進行繞地減速,而是採用了打水漂的方式減速。就是官方部門說的再次進入,返回速度十分之快,大氣層之外已經是快接近11.2km/s,並且地球的引力都沒有辦法對其產生影響。再次進入使得垂直降落的速度基本減為零。也許還有上升的可能性,可是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並沒有減慢多少,速度還是7.9km/s。
兒時的打水漂,現在的航天科技
即便是抵達地球,7.9km/s也是非常快,現在地球上沒有東西能夠經受住這個速度。俄羅斯的米格戰機不過才3.2馬赫。嫦娥五號穿過大氣層一定是經歷超高溫的燃燒的。所有需要經過太空的太空飛行器材,都需要在上面包裹一層特出的材質,碰到高溫的時候就會氣化,並且帶走太空飛行器的大量熱能,速度越快則效果越明顯。因此返回艙裡面是不會覺得熱,樣本也變收不到高溫的影響。
返回艙,科研人員和國旗的合影
換句話說就是,返回艙變成黑色的是科學家故意這麼做的,不是沒有辦法控制。這次中國嫦娥五號月表收集樣本成功返回,是沒有任何瑕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