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的大谷吉繼

2020-12-27 本心元創

引言:我認為大谷吉繼,是西軍之中死得比較悲壯的典型。大谷吉繼,因為追擊小早川秀秋,而被原屬西軍後投誠東軍的四千人部隊包圍,切腹自盡。

大谷吉繼在1582年織田信長被殺後,還沒開始賤嶽合戰之前,就因為成功遊說柴田勝家一方的長濱城城主柴田勝豐倒戈而立下了堪比賤嶽七本槍的功勞。那時候的豐臣秀吉一方的形勢很危急,織田舊臣柴田勝家、瀧川一益、織田信孝組成的秀吉包圍圈異常強大,而長濱城的投誠等於打破了這個包圍圈,為豐臣秀吉的最終獲勝奠定了基礎。

大谷吉繼因此被秀吉封為從五位下刑部少輔,人稱「大谷刑部」。大谷吉繼的出場頗有三國時期謀士的幾分味道,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敵方一城來投。大谷吉繼在接下來的九州徵伐、小田原合戰、包括對朝鮮作戰的文祿慶長之役中主要在後勤支援、人員物資調度等方面發揮自身才能。

大谷吉繼平時都是用白布蒙面的,因為身患麻風病(也有說是吸血鬼病),臉部皮膚潰爛。豐臣秀吉不但把自己名字裡面的吉字賜給了他,還多次帶大谷吉繼在有馬溫泉的「太閤湯殿館」泡澡,寵愛信任可見一斑。

關於大谷吉繼與石田三成的友誼,最能說明的一件事是在一次茶會上,大谷吉繼喝過茶後遞出茶碗後無人敢接,唯獨石田三成毫不猶豫接過大谷吉繼飲用過的茶碗(據說大谷吉繼臉上的膿水流進了茶碗)將剩下的茶一口喝完。日本的茶會的規則,要求參會者輪流使用同一隻茶碗,甚至要求留在茶碗上的嘴形都要在同一個地方。而這次茶會又是豐臣秀吉主持的豐臣諸位大將議事茶會,因為此事石田三成把大谷吉繼感動得不輕。

關原合戰開始之前,大谷吉繼原先是選擇投靠德川家康一方的,然而想到太閤秀吉生前的信任,還有石田三成對自己深厚的知己之情,大谷吉繼毅然選擇了西軍,才有後來被包圍自盡的悲劇下場。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名將大谷吉繼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大谷吉繼。又名吉隆,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豐臣家臣,越前國敦賀城城主,父親為大谷盛治,母親為北政所的女侍東殿,幼名紀之介。天正十一年(1583年)織田家老柴田勝家和豐臣秀吉對立表面化引發賤嶽之戰。
  • 大谷吉繼是戰國時代馳名的日本武將之一
    大谷吉繼是戰國時代馳名的日本戰國武將之一。越前國敦賀城城主。刑部的統稱也廣為人知。出身於近江國(滋賀縣),父親是大谷吉房說的權威。母親是東殿。孩子有大谷吉治和真田信繁的正室竹林院。以小姓侍奉豐臣秀吉。名為大谷吉繼的人生即使看了現存的歷史資料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那個人物像現在一樣看不清的戰國武將大谷吉繼。但是,作為畢生的盟友石田三成的關係性和家臣服侍他。豊臣秀吉對「義」的忠義,在後世好好地傳達了作為一個重視「義」的男人的形象。
  • 大谷吉繼在關原之戰中,為何明知必敗,依然堅持討伐德川家康
    大谷吉繼原本起兵是要響應家康的動員令,途中拜訪失勢的好友石田三成,三成卻邀請吉繼一同對德川舉兵,大谷連說三次三成啊,沒有勝機。雖然明知沒有勝算,但吉繼仍然不忍背叛好友三成,加入西軍。實際上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幾年裡,吉繼罹患麻風病,早就雙眼失明。
  • 八佰,一場最悲壯的表演
    八佰,一場最悲壯的表演八佰終於上映,這部影片也是小編今年最期待的一部電影。觀影結束後,他所帶來的震撼也讓不少人久久不能平靜。如果非要做一個評價,我會說這是一場最悲壯的表演。為什麼說他是一場最悲壯的表演。以蘇州河為界,一邊是繁華天堂,一邊是人間煉獄,越過這段河很容易,但是他們依舊堅守到最後一刻。
  • 三文魚洄遊,一個悲壯悽美的故事
    從生到死,它們都是為了生存而拼命掙扎,為了物種的延續而繁衍生息,生生不息,可謂是充滿著悽美、悲壯和傳奇的一生,令人嘆為觀止,其百折不撓的精神令人敬佩。據資料記載,三文魚的生長周期為4年,每一對雌魚和雄魚大約能產4000個左右的魚卵,在其孵化過程中,大量的魚卵都被其他魚類、鳥類吃掉,倖存下來的長成幼魚。
  • 譚維維翻唱王玉珍拿手好歌:高亢悲壯,聽哭了
    譚維維翻唱王玉珍拿手好歌:高亢悲壯,聽哭了 2020-12-28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遠徵軍穿越野人山時,到底有多悲壯?
    抗日時期遠徵軍第一次回國,他們的經過就是無比悲壯的場面。 當時出徵的時候,杜聿明帶領的第五軍約有15000人,他們回國時選擇的穿越野人山,大概有600公裡的山路。
  • 三文魚洄遊---悲壯的生命紅
    三文魚洄遊,在它的生命中,一段綻放著最燦爛和最悲壯的火花之旅。不可思議三文魚洄遊堪稱自然界奇觀。 三文魚這個卵產下來以後,老三文魚它把這個三文魚卵給藏到石子底下。當它們變成魚卵的時候,就會被河裡的其他魚吃掉一部分。
  • 《霸王別姬》(張愛玲)——悲壯卻完美的結局
    歷史中的項羽總是令人心疼和惋惜,或許,我們會感念西楚霸王自刎烏江的悲壯,感念虞姬至死不渝的忠貞,而張愛玲筆下項羽與虞姬的故事卻與流傳千古的故事不甚相同。——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她將穿上宮妝,整日關在昭華殿的陰沉古黯的房子裡,領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裡面的寂寞。
  • 這首先秦詩,悲壯蒼涼、慷慨激昂,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悲歌絕唱
    記得年幼之時,就聽大人們講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講故事的人說:荊軻刺秦王出發前還悲壯激昂地唱了一首歌。但這首歌叫啥名字卻忘了,好像記得是在水邊唱的。《易水歌》開篇即景,寫風吹水寒,著力渲染訣別時蒼涼悲壯的氣氛。「風蕭蕭」三字,詩人首先從聽覺上渲染壯士決別之際的慘烈;緊接著用「易水寒」的徹骨描寫,又從感覺上描狀環境的悲涼之極。上有蕭蕭寒風,下有易水徹骨,這空間的一上一下,極盡天地之悲涼。
  • 六一|致敬,中國最悲壯的兒童!
  • 《八佰》:電影是悲壯的,歷史是悲涼的,但精神不滅
    雖網上爭議較多,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電影是可以的,悲壯的故事,民族的精神還是很有力量地向觀影者傳遞出來。至於立場的準確性,歷史的正確性,可能有爭議,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就自行判斷吧。整體觀感是悲壯的。悲於戰爭的殘忍,敬於戰士們的精神。一種國家高於個人精神,一種民族大義高於個人生命精神,一種為了使命獻身的精神,一種不畏生死的精神,與悲劇的戰爭交織在一起,以及慘烈的結局,營造出濃烈的悲壯感。觀影者一會兒因為戰士們頑強抵抗精神而燃起濃烈愛國熱情,一會兒又因為勇於獻身的精神而深深感動,一會兒因為戰爭的慘烈而揪心,一會兒因為悲痛的結局而憤懣不已。
  • 煽情的《八佰》,怎能再現淞滬會戰的悲壯
    首先尊重先烈,只論電影:一味強調悲壯和英勇,流於表面。最後還硬加入喚起民眾覺醒、激起民族奮進的煽情,就更加莫名奇妙了。煽情的橋段太多,為了煽情而煽情。歷史向來都是沒有一絲溫情的,慘烈而悲壯!而800為什麼出名,也是國軍特意的宣傳和誇大以獲取國際支持,表明國軍抗日的悲壯,以獲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援助。其實此時這300多人面對的日軍人數也不多,也只是幾百人不足一千人,因為日軍大部隊已經去追擊潰逃的國軍主力了,這個就是真實歷史。
  • 今天讓我們用這部紀錄片,一起了解淮南抗戰時期的悲壯時刻
    今天讓我們用這部紀錄片,一起了解淮南抗戰時期的悲壯時刻 2020-09-03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女投江」,何其悲壯 19:24【血色雪原 2】
    「八女投江」的故事正是抗聯女兵中最為悲壯的事件,黑龍江省林口縣退休幹部王春芳帶領我們走進了這段歷史。 他們在那裡的戰鬥持續了14年,湧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
  • 史上最悲壯的送別詩,慷慨悲歌,仿佛昔日荊軻赴死!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的一首經典送別詩,詩雖短卻情深,語雖淺卻悲壯,堪比「風蕭蕭兮易水寒」之句:於易水送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易水,是當年燕丹送別荊軻赴秦之地,當時燕丹灑酒,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慘烈、悲壯、震撼的八佰讓人淚雨滂沱:勿忘國恥,銘記英雄
    慘烈、悲壯、震撼的八佰讓人淚雨滂沱:勿忘國恥,銘記英雄。 慘烈、悲壯、震撼的八佰讓人淚雨滂沱:勿忘國恥,銘記英雄。 慘烈、悲壯、震撼的八佰讓人淚雨滂沱:勿忘國恥,銘記英雄。 慘烈、悲壯、震撼的八佰讓人淚雨滂沱:勿忘國恥,銘記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