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流浪地球》在哪裡?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續寫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篇章(時代氣象·文藝表現(11))

下一部《流浪地球》在哪裡?

自從電影《流浪地球》這一2019年中國影壇的現象之作「橫空出世」,科幻便成了國內影視界炙手可熱的題材。電視劇版《三體》發布概念海報、電影《流浪地球2》進入籌備期,以及媒體上不時見到的科幻文學影視化的消息,不斷刷新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前不久,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發布《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若干意見》提出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項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科幻十條」的出臺,對於科幻電影的創作生產乃至電影產業的發展都是重大利好。隨著扶持政策和細則的落地,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將迎來重要機遇期。

科幻電影被認為是電影藝術、技術和商業的極致結合,也被視為衡量一個國家電影創作生產水平的標尺。《流浪地球》的成功並非偶然,它從一個側面表明,科幻電影具備擔綱電影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的條件,也昭示了在當下扶持發展科幻電影的重要意義。

宏觀來看,當前中國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位居世界前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呼喚,讓國產科幻電影擁有宏大的敘事格局和廣闊的想像空間,也奠定了這類影片被創作被接受的文化心理。當前,科技創新對我國意義重大,一個民族持續的創新能力離不開科技文化的興盛。科技為科幻創作提供現實土壤,科幻為科技發展開啟想像空間,反過來推動科技的創新和發展,二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從激發科技想像力、培養科技人才的長遠角度,到科技強國、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以及人類與未來社會的發展,科幻電影的價值已經不僅僅事關電影產業。

再者,不斷夯實的「中國科幻」土壤,是科幻電影不斷汲取養分的源泉。自劉慈欣2015年獲世界級科幻大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以來,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科幻作家和科幻文學走近大眾、走向世界。近年來,不少中國科幻文學作品被譯介到海外,讓世界聽見了中國科幻的聲音,為科幻IP的再開發提供資源,也奠定了中國科幻片「走出去」的觀眾基礎。隨著科幻文學的勃興,科幻文化的熱度也在攀升。中國科幻大會自2016年開始舉辦,吸引了中外科幻領域各種群體。關於科幻文學的研究、出版以及科幻產業研究,也是方興未艾。

當然,科幻電影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文學和想像力,更取決於電影的製作能力。這些年,我國電影工業不斷進步,在一些設備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青島「東方影都」、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等,其製作平臺和設備已經在《中國機長》《流浪地球》《尋龍訣》等國產大片中得以應用。但產生更多叫好又叫座科幻電影的「家底」依然不夠厚實,比如專業人才的梯隊建設,比如國產高精尖電影裝備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比如科學顧問機制,等等。「科幻十條」列舉的若干方面,正是國產科幻電影需要持續發力的方向。

最為重要的是,「中國科幻」對中國風格的追求,讓打造中國故事的科幻宇宙成為一種自覺。創作者正在形成共識,只有源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情感、生長在我們自己土地上的人物和故事,才能真正與廣大觀眾共情。近年獲得國內外重要科幻獎項的作品,也逐漸把視角投向重大現實命題,涉及科學對社會和人性的影響、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變遷、人與宇宙的深層關係等。儘管科幻作品打造的是那些星雲閃爍、宇宙交響的想像圖景,但依然蘊藏著深切的現實關懷和深厚的文化觀念,依然能夠擁有現實主義作品所傳達的正義、勇敢、責任、犧牲等價值理念,能夠藉助科幻把中國故事講得引人入勝、深入人心。有評論家認為,中國科幻創作者不必總想著「趕超」,而應該踏著堅定步伐,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幻之路。

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篇章如何續寫,期待的新浪潮何時到來?依照「科幻十條」的路線圖,抓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著力補短板、練內功,扎紮實實聚焦創作,它就在不遠的未來。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一部成功的電影需要什麼?
    2月17日13:00,上映13天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到36.58億元,成功追趕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而同在17日晚,《流浪地球》官微宣布,北美上映11天,攬獲382萬美元票房,成為近五年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
  • 《流浪地球》之後,下一個中國科幻的引爆點在哪裡?
    ◎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會期間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科幻閱讀市場總值、周邊產品市場總值等均有大幅增長,全都不同程度得益於《流浪地球》的熱映。但不可否認的是,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流浪地球》託舉起的科幻熱潮漸漸沉寂,科幻產業暫時沒有新的爆點。所有人都在關心,《流浪地球》的輝煌可超越嗎?中國科幻產業的前路又在哪裡?
  •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說起流浪地球,我們知道它現在很牛逼,除卻逆襲史,除卻它的票房,它的厲害在於它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它帶給中國的是科幻電影的崛起而大火全網的《流浪地球》又到底是憑藉什麼火起來的呢?毋庸置疑的是它同大多數科幻電影一樣,營造了宇宙、災難這樣一個大話題,然而它區別於其他科幻大片的又是其貫穿於整部電影裡的煙火氣。
  • 《流浪地球》也許續集不知一部
    以下圖片均來自《流浪地球》劇照或預告片截圖,還沒去看的同學強烈推薦大家去影院欣賞!對於《流浪地球》而言,貫穿全片的無疑是三種顏色 - 紅、藍、橙。藍色的流浪地球,遠處是即將告別的暖黃太陽,這畫面不要太美。
  • 《流浪地球》影評
    45億的票房,對於一直顆粒無收、前途渺茫的中國科幻影業,《流浪地球》可以說是起著裡程碑作用的一部「神作」,它打開了中國的科幻市場,描繪了中國的科幻未來,給予了人們對科幻的熱忱,種下了一顆科學的種子。簡評《流浪地球》尚夢和電影《流浪地球》的播出,刷爆了螢屏。它無疑是一部優秀的科幻片,甚至可以說,它不止於一部科幻,更是一部發人深思的人文電影。
  • 《流浪地球》與《妖星哥拉斯》
    也不知道是誰這麼有才,居然與院線同步,把時下很火的《流浪地球》和《瘋狂外星人》種子直接在微信圈發布,我也就通過投影躺在沙發上一口氣把這兩個電影都看完。,使地球在回到原來的預定軌道.計劃實施的非常順利,全世界各國在國聯的帶領下在南極建立了基地。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在今年大片雲集的春節檔《流浪地球》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以黑馬之勢逆勢殺出,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冠《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流浪地球的可能性:當太陽系走向坍縮,地球也成為了流浪的飛船
    流浪地球的可能性:當太陽系走向坍縮,地球也成為了流浪的飛船在之前我們也看到過不少劉慈欣的作品,那裡面有一部特別的突出,它描繪了一個叫做流浪地球的概念。它描繪的是在未來的世界,整個太陽系將會發生坍縮,太陽生命走向盡頭,而我們的原本的生命結構會發生徹底的改變。
  • 盜版流浪地球資源肆虐 盜版流浪地球在哪裡看網友呼籲抵制盜版
    和去年類似,今年的春節檔用三天實現了日冠軍易主,首日票房三甲之外的《流浪地球》以1億票房的領先優勢,拉開了與第二名《瘋狂的外星人》之間的距離。大年初四,《流浪地球》的排片量也從最初的11.5%進階為30.3%,翻了三倍。不同的是,去年春節檔日冠軍發生了兩次超車:先是《唐人街探案2》趕超《捉妖記2》,而後《紅海行動》超越《唐人街探案2》。
  • 《流浪地球》後,吳京下一部電影仍是滿滿的正能量。
    《戰狼2》和《流浪地球》,隨便參加一部都是值得驕傲的成績,何況兩部都參與了,而且還是重要角色,不得不說吳京這兩年來給人太多驚喜,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很好奇他的下一部電影是什麼?本片陣容豪華,除了已經確定的演員:吳京、章子怡、成龍、井柏然以外,還透露出張譯和胡歌也將加盟此片,該片可謂大咖雲集,並且該片又將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將會在國慶檔上映為祖國
  • 流浪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家」
    最近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霸佔了頭榜頭條。有人說這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有人說這裡可以看見中國人的精神內核。往小了說,它其實包含著中國的「家」文化。電影改編自《三體》作者劉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大概講的是:地球因為太陽急速衰老而面臨滅頂之災。
  • 《流浪地球》,硬
    其中,科幻片《流浪地球》憑藉多平臺高分成為賀歲檔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很多人就此拍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難道中國之前就沒有一部科幻片嗎?別說,《黑貓警長》《霹靂貝貝》以及《快樂星球》還真有科幻元素,但能夠配得上「硬科幻」稱號的還是少之又少。
  • 寶樹|為什麼《流浪地球》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特別要提到科技相關的方面,這對於一部科幻電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原著中逃離太陽系的方案,是在停轉後利用太陽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繞太陽轉許多圈之後,再高速飛出原軌道,接近木星也非巧合,而是有意利用木星的引力加速。可能考慮到需要的物理知識比較高深,這些在電影中一律從簡,觀眾缺乏直觀的感受,對流浪地球的理解不免打了折扣。其實只需要在恰當地方安插十幾秒的動畫講解,便可以彌補缺憾。
  • 《流浪地球》影評:地球可以流浪,但靈魂需要安放
    在幾個月前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劇照和宣傳片,多少放下心來,至少在特效和場景上已經很接近讀者心中的在"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中地球的景象了。大年初一就去看了Imx巨幕廳,在特效技術上<流浪地球>呈現出現階段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水平,很多場面震撼到我了,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不為過,但用"經典"、"偉大"這樣的詞來形容著實遠遠達不到。編劇在改編中基本只保留了流浪地球這個概念的設定,其他的情結做了大幅的刪改。
  • 《流浪地球》「獵殺」豆瓣
    作者:豬九誡出品:IT爆料匯大年初三,我去看了《流浪地球》,觀影過程非常奇特,一方面是驚嘆於國產科幻片特效和工業水平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則是對其中的幾場刻意煽情的文戲感到略微不適。我覺得,這是一部還有一定優化空間,但是已經十足優秀的國產科幻片,給國內的科幻片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 《流浪地球》長篇影評:這是一部極具人文情懷的正能量科幻電影
    這就是現在很多人願意花30以上的票錢去看一部電影也不會去花20幾塊錢去買一本書看的原因。一部電影優劣最直觀的體現的就在於票房的高低,好的電影票房不一定高,但票房高的電影一定不會差。影片裡流浪中的地球也被廣大觀眾們親切地稱為「小破球」。原著的中的《流浪地球》是一個悲慘的結局,更多地表達了人類在面臨無法掌控的災難時的無知和脆弱,謠言的散布像瘟疫一樣席捲全球,其中有以主人公為代表的抱有對未來希望的人群,參軍捍衛聯合政府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流浪地球計劃的啟動。還有大多數自以為是的反叛者拿起武器想要去推翻聯合政府,他們堅信太陽不會氦閃,這一切只是一個陰謀。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拯救世界的是中國人,《流浪地球》就變成「戰狼」式大片?
    《流浪地球》、《飛馳人生》、《我是外星人》……每一部都口碑上佳,值得一看。作為劉慈欣老師的鐵粉和半資深科幻影迷,大年初一,我興衝衝地看了《流浪地球》,上豆瓣激動地給《流浪地球》打了五星。這麼一部充滿著國際主義色彩的科幻電影,究竟「戰狼」在了哪裡?就因為最終拯救世界的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人,所以《流浪地球》就變成「戰狼」式大片了?按照這個邏輯,蝙蝠俠、蜘蛛俠、美國隊長都是美國人,所以他們都是美國戰狼?
  • 被捧殺的《流浪地球》
    前幾天的推文我對《流浪地球》做了針砭和表揚,表達了我的觀點,有好,有不足,但好遠多於不足。 我總結也說的很清楚:是科幻火種,希望大家都去影院支持和鼓勵。 但這幾天關於《流浪地球》的風向屬實讓我沒有想到。
  • 流浪地球三部曲?《流浪地球2》劇本完成構思宣布啟動,已定檔
    大家可曾記得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後,取得極佳口碑,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開山之作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了?它講述了,在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在漫漫宇宙徵程中不斷攻克難關的故事。我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