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兩天雙清零:無疫情小區有的組織居民理髮 有的仍不讓下樓

2020-12-27 環京津網

截至3月19日,武漢連續2天新增確診和新增疑似人員為零。

3月18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發布《關於無疫情小區、村(隊)調整管控措施的意見》指出,全市認定的無疫情小區、村(隊)可對管控措施作有序調整。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的,允許居民分批、分時段、分樓棟,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活動。

▲無疫情小區居民在天台上活動

3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武漢市多個無疫情小區。有小區工作人員表示,由於近期返漢人數較多,為防範疫情復發,暫時沒有安排居民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活動。此前,有居民曾多次在小區裡遛狗被警告。

【華電梨園東區】

組織居民有序理髮 活動場所仍關閉

華電梨園東區緊鄰武漢東湖梨園廣場,是一個由9棟單元樓構成的老小區,共有居民272戶。3月19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在華電梨園東區看到,小區門前張貼由洪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頒發的無疫情小區告示牌,社區安排的理髮師身穿防護服正在為戴著口罩的小區居民理髮。

▲3月19日,華電梨園東區組織居民有序下樓理髮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小區門前的出入告知書上,除了註明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業主住戶進出實行體溫檢測外,還明確指出小區所有活動場所關閉,不舉行群體聚會,請各位業主在家,不到處串門、聚會。

華電社區志願者告訴紅星新聞,由於小區封閉已有一個多月,考慮到居民的實際需求,社區找來理髮師免費為居民在小區門前提供便民理髮服務。「19日下午開始的便民理髮。小區有9棟單元樓,每棟有樓棟長負責在微信群裡發消息通知大家報名理髮。我們算了下基本上5分鐘一個人,一共有30多人報名,下午一點鐘開始的,現在已經完成了6棟,今天下午能全部弄完。」該志願者稱。

▲5分鐘完成一位居民的理髮,報名的居民當天都能完成理髮

今年65歲的袁女士曾是華中電網機關工會主席,疫情發生後負責小區日常管理的協調工作。據袁女士介紹,之前小區有過確診和一例死亡病例,原本2月15日後小區沒有疫情,後面有業主2月26日吃退燒藥隱瞞病情回到小區,社區發現後於2月27日及時安排就診。目前小區已經連續近一個月沒有出現疫情。

▲華電梨園東區居民戴著口罩下樓領快遞

袁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華電梨園東區在實行封閉管理後,絕大多數民居都很配合政府的政策。當然也有老人不配合,不佩戴口罩在小區樓下私自活動,居民就聯繫樓棟長通知家屬勸說。有家裡養狗的居民,之前多次在小區裡遛狗,後面有警察上門對其進行了警告。

「3月18日那天下午掛的(無疫情小區)牌子。小區居民知道後都很激動,紛紛在微信群裡點讚。大家堅持了兩個月很不容易,壓抑了很久的情緒無法用語言表達。尤其是志願者很不容易,他們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各方面政策執行都是靠這些小人物來一一落實。」

▲華電梨園東區門口張貼的「無疫情小區」提示圖

「小區裡有居民活動中心,平時都有看書、打太極、打桌球、跳舞、書畫這些活動,如果之後政策下來了我們也會根據情況恢復。」袁女士說。

【興華嘉天下】

近期返漢人員較多 要求居民暫不下樓

位於武昌區沙湖路的興華嘉天下小區建於2008年,物業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小區有1118戶,居民3000多人。目前小區已經連續30多天沒有疫情,是武漢市公示首批無疫情小區之一。由於近期返漢的業主人數較多,為防範疫情復發,小區暫時沒有安排居民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活動。

▲興華嘉天下小區的志願者們正在進行進出人員信息登記

「我們現在還是要求居民不下樓,還是以預防為主。現在每天都有返漢的居民,為了防止潛在危險,回來後要求居家隔離14天。還是怕有潛伏期,所以不讓小區居民下樓,怕出現交叉感染。之前也有遛狗的,後來勸他們都在家。」物業人員告訴紅星新聞。

據了解,興華嘉天下小區屬於武昌區徐家棚街國際城社區,疫情發生後小區原本5個出口只保留了東南門。社區志願者在小區門口對進出人員逐一登記,每天出入人員主要是需要上班的居民,憑藉社區開具的通行證進出小區。

▲社區志願者在小區門口對進出人員逐一登記

現場負責登記每天人員進出的志願者稱,他們製作了三份表格,分別對上班居民、特殊原因出行居民和返漢回家居民進行登記檢測。目前整個小區每天需要上班的居民有七八十人,近期人數開始逐步增加。

對於返漢人員,除了體溫檢測外,需要出示健康申報證明等四份相關證明材料,並分別蓋有當地政府、社區、武昌區防疫指揮部、防疫站公章,才允許進入小區居家隔離至少14天,隔離期間生活物資採購由志願者幫忙。

▲一位返漢的興華嘉天下小區居民,向紅星新聞記者展示自己的健康證明

對於無疫情小區居民允許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個人活動的政策,該名社區志願者稱,「這個政策我們自己也在新聞上看到了,但具體工作可能還沒到這一步。如果接到社區的通知,我們會嚴格按照政府的規定來執行。」

【政策規定】

把握尺度 若取消認定須立即停止措施

2月11日至今,武漢市對全市範圍內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已有一個多月時間。

▲3月,一個戴著口罩在小區玩耍的孩子

3月6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公示全市第一批無疫情小區、社區、村(大隊)名單。根據無疫情創建文件精神,無疫情小區認定要滿足「疫情零發生,防控全到位」兩大條件,缺一不可。

第一個條件是「疫情零發生」:必須從申報之日起往前推算14天以上無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天以內無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發熱病例、密切接觸者等「三類人員」的非解除者。

第二個條件是「防控全到位」:實現宣傳引導、封閉管理、排查摸底、消殺衛生、供應保障、組織發動「六個到位」。

3月18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發布《關於無疫情小區、村(隊)調整管控措施的意見》指出,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且連續7天以上的,允許居民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自由活動。可恢復小區內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藥店、小菜場等正常營業,但須對申請經營門點進行檢查及風險評估,嚴格實施場所消殺、經營人員健康檢查、防止人員聚集、非接觸式購物等措施。

▲小區門口張貼的疫情情況表

市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相關負責人表示,有序調整管控措施符合當前武漢「戰疫」形勢,各區要根據《意見》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具體措施,要更加注重精準施策,切實把握好尺度,不得降低防控標準,嚴禁小區居民相互串門、聚集性活動。凡無疫情小區、村(隊)被取消認定或暫停認定的,必須立即停止已實施的調整措施。

據17日最新數據,武漢全市無疫情小區累計數5607個,佔比78.9%;無疫情社區累計數556個,佔比39.5%;無疫情村(大隊)累計數1844個,佔比94.9%。全市已命名首批無疫情街道(鄉鎮)10個。

相關焦點

  • 央視新聞面對面丨武漢無疫情小區居民可以下樓活動了!記者董倩實地...
    截至3月19日,武漢市已經有近80%的小區為無疫情小區。根據武漢市新出臺的《關於無疫情小區、村(隊)調查管控措施的意見》,被認定為無疫情的小區,居民允許分批、分時段、分樓棟,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活動。
  • 有的奔赴武漢,有的堅守成都 戰疫前線的成都力量
    他們是醫護人員,疫情一暴發便立下「請戰書」,有的奔赴武漢,有的堅守成都;他們是基層工作者,有的挨家挨戶入戶走訪,有的沒日沒夜加班保供;他們是志願者,把口罩送上街頭,把熱乎乎的盒飯送到防控卡點……疫情如紗幔覆蓋著這座城市,來自成都社會各界的暖流卻從四面八方匯聚,構成衝破疫情的成都力量。
  • 武漢挨家入戶排查進入尾聲 能百分百「清零」嗎?
    (原標題:新聞1+1丨挨家入戶排查 武漢拉網大排查進入尾聲 能百分百「清零」嗎?)武漢市17日起開展為期三天的集中拉網式大排查,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採取五個「百分之百」舉措:確診患者百分之百應收盡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檢測發熱病人百分之百進行檢密切接觸者百分之百隔離小區村莊百分之百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
  •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最可愛的人——攝像頭閃光燈外不帶紅袖標的小區...
    可今年遇上了新冠肺炎,儘管葉綠花開依舊,生活於封閉管理小區內市民們的心情卻沒有隨冬去春來而開朗起來,壓抑與無奈是人們內心世界的普遍現象。現在,武漢已解封且成為低風險區,街道上開始車馬水龍,商鋪已然開門,城市活了春天真的來了!在這春暖花開城市解凍之際,有這樣一批人格外值得點讚,他們是不帶袖標服務於小區住戶的團購自願服務者,也是疫情期間的逆行者。
  • 武漢小事|疫情下的武漢人:珍惜「梗朋友」,不愛「陰倒搞」
    【編者按】武漢全面「封城」已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這一個半月來,絕大多數武漢人只能呆在隸屬各個社區的家裡,鄰裡之間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重要。澎湃新聞開闢「武漢小事」專欄,講述疫情期間武漢人的家長裡短,講述那些掩蓋在大疫情背景下的日常生計。
  • 武漢人記錄做社區支援日子,從入戶調查到理髮問題,如今恢復正常
    後來雖然虛驚一場,但陰影還是有的,比如從此大家開始在大廳外午餐,消毒次數增多,穿戴防護升級……支援社區,並沒有固定的工作。一開始社區安排我們電話詢訪,逐一了解社區居民健康狀況。這事聽起來簡單,但簡單的事重複太多就不簡單,一天一百多個電話,每個電話都得重複同樣的內容:是否住在社區,家裡現住了幾個人,是否有發熱現象,還有什麼困難。
  • 21天實現違規群租房「清零」,寧波這小區兩個月來了15批取經客人
    小區居民陳師傅說,前幾年小區很亂,群租房多,每天都有陌生租客進進出出,樓下的防盜門常年開著……「群租房太多,好幾個業主就因為這個搬家了。」小區業委會主任勵惠娣就被群租房問題困擾了很多年。「以前我家樓上就有群租房,半夜噪音很大,擾民嚴重。」群租房多,小區治安一度堪憂。有一次,小區一個晚上有7戶人家被盜,這讓很多業主人心惶惶。
  • 第五次評定公布,武漢78.9%的小區成為無疫情小區
    【來源:長江網】長江網3月17日訊3月17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公布全市第五次評定的無疫情小區、社區、村(大隊)名單,命名首批10個無疫情街道,同時公示第二批11個無疫情街道。經各區第五次評定,全市無疫情小區新增768個,無疫情社區新增185個,無疫情村(大隊)新增78個。同時因疫情變化核查處理,少數無疫情小區、無疫情社區、無疫情村(大隊)取消或暫停。
  • 武漢「再清零」回顧:調整風險等級 開展全民核酸檢測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再清零」回顧:調整風險等級 開展全民核酸檢測  中新社武漢6月5日電 (記者 張芹)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5日公布,該市最後三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這是自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實現清零後,當地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再度清零,同時意味著湖北省確診病例清零。
  • 微視頻|石家莊小區裡的暖心事兒:「給老人孩子理髮,免費!」
    視頻拍攝:河北日報記者王思達 視頻剪輯:河北日報記者高珊「快2個月沒有理髮了,疫情之前就想去理,結果突然小區就封閉了。感謝鄰居幫忙免費剪頭髮,剪得真是又好又快!」1月15日上午10時40分,石家莊市裕華區國仕山小區地下車庫西南角一片乾淨的空地上,82歲的小區居民蘇銀環剛理完髮,老人用手撣了撣肩頭的碎發,精神煥發。從10時15分開始,短短20多分鐘時間裡,蘇銀環已經是第三位享受免費理髮服務的小區居民。為他們提供理髮服務的,是同為小區業主的喬天。
  • 疫情籠罩下的武漢「魔幻」團菜群
    疫情期間,「團菜」成了一場博弈。若想吃得豐盛,就得頻繁參團、取菜,下樓取菜,又有潛在風險。封城一個多月、小區封閉管理多日,再矜持、高冷的業主也都進了團購群,「找到組織,不怕斷糧了。」吃飯、睡覺、搶菜,成為疫區人民每天的三件頭等大事。不同小區,搶菜門路不同,各顯神通:「盒區房」的居民、美團用戶,一單可送,挺方便。老舊小區不會上網的老人們,依靠社區和志願者關懷。
  • 有的小區發垃圾袋有的小區卻沒有?權威解釋來了
    「我們家的垃圾袋用完了,去向物業要,物業說新的還沒有來,發不發還不知道。」日前,家住盛世新都的居民葉先生向記者諮詢。(邊城雨 攝)採訪中,記者發現,有這種疑問的市民還真不少。「我們已經有半年多沒領垃圾袋了,我問過區垃圾分類辦,說今年還發垃圾袋的,但是一直沒有發下來,不知道為什麼。」家住白雲社區的居民任先生也表示疑惑。
  • 武漢這家定點醫院新冠患者清零
    3月6日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患者清零醫院封閉消毒後即將恢復正常醫療業務接診普通病人3月6日下午6點,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住院部前,5臺120救護車一字排開,藍色的警燈閃爍,警笛奏響了勝利的凱歌。緩緩駛離江夏區中醫醫院。
  • 媒體鏡頭下的城投聯合集團防疫故事
    這個無疫情小區一小時掃了122個健康碼22日早7時30分,青山區新溝橋街新橋社區25街小區一位居民駕車上班,在小區封控口出示自己的健康碼,在此值守的市城投集團下屬立城公司下沉黨員胡興在為其測量體溫後放行。一旁,社區工作人員在登記表上記錄下居民姓名、車牌號、體溫等信息。到8時30分左右,先後有122位居民出入該小區,值守人員均逐一掃描健康碼並測量體溫。
  • 【戰「疫」說理】疫情大考下,一位社會學博士的觀察與思考
    「真令人敬佩,疫情這麼嚴重,我們開始都躲著不出門,黨員幹部還要每天冒著風險為我們搞服務,受到他們感召,我也主動申請當了一個月的志願者,為群眾義務理髮,跟著黨員幹部一起為群眾配送生活物資。現在,我又能開門做生意了,政府還給我們免了幾個月的房租,多虧了你們黨員幹部吶!」
  • 武漢之外黃岡、孝感疫情最嚴重:村民回家需「接力」
    一是隔離點進不去,二是黃岡市實行了嚴格的出行管控措施。實際上從2月1日開始,黃岡疫情防控就不斷升級。先是嚴格限制居民出行,隨後又加強市區經營性商業場所管控,除商超、集貿市場、藥店外,其他經營性商業場所暫停營業。據人民日報報導,每戶家庭每兩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員上街採購生活物資,其他人員除生病就醫、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商超和藥店上班外,不得外出。
  • 武漢一小區居民做核酸檢測被要求手持身份證拍照?官方回應了
    5月17日,有媒體和網民在相關網絡平臺發布信息質疑,江岸區融科天城二期小區在為居民做核酸檢測時,要求參加檢測的居民手持身份證拍照留底。經核實,5月16日,江岸區球場街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該小區進行核酸檢測取樣過程中,為確保準確性和方便後期建立社區居民家庭醫生保健檔案,自行決定在對受檢居民進行採樣登記時拍攝居民手持身份證的照片。
  • 小區「微治理」 居民「笑開顏」
    「我們把小區的黨員組織起來,組建小區『微治理』居民黨小組,推選黨性強、覺悟高、素質硬的黨員代表擔任組長,同時,選派街道或社區的黨員進入黨小組協助開展工作。在居民黨小組的組織領導下,小區黨員積極參與小區『微治理』項目,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作用。」在榆陽區新明樓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張玉軍分享黨建引領小區「微治理」的經驗。
  • ...駐巴西大使回應;韓國商店開啟口罩易物模式:五個口罩可理髮
    2丨武漢:允許無疫情小區居民分批活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今天(19日)發布調整管控措施的意見,允許無疫情小區居民分批、分時段、分樓棟,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個人活動;無疫情的村(隊)可有序恢復村民生活秩序,開展農業生產。
  • 這部b站9.9分的紀錄片,讓孩子看清疫情下的武漢
    跟大象一樣的人,在武漢,還有很多,他們是醫護人員、理髮師、外賣員、開鎖師傅、救護車司機、志願者…… 紀錄片《在武漢》講述了非常時期下,生活在武漢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現從病患到醫護工作者在這場疫情中面對的一切,自2月26日起在B站開播,已更新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