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看似很愛孩子的盧小花,其實更愛的是自己的愛情

2020-09-03 小吳劇影雜說

2020年1月25號上映的喜劇電影《囧媽》,由徐崢、黃梅瑩和袁泉主演,講述的是小老闆徐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並在旅途中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並面對家庭生活中一直所逃避的問題的故事。

  • 說到這部電影,許多觀眾都感嘆太真實了,因為自己和母親就是這樣的,但是除此之外,我還看到了作為一個老太太,其實盧小花也是一個心思細膩、看重愛情的女人,七十多歲的身體,十七、八的靈魂,年齡並沒有改變她的心態,她始終積極樂觀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在去莫斯科的火車上,她可以隨身攜帶許多能吃的東西,還帶了電飯煲和一鍋米,不小心把兒子的手機弄掉進泡麵裡了,她還叫兒子別開機,說開機就壞了,要把手機放進米裡36個小時,等吸乾水分才能用,這是老來樂公眾號上說的。

且不論是否有老來樂這個公眾號,也不論這個公眾號上是否這樣說過,但是這一段加上計算車票車時,說火車票和飛機票費用差不多,但是飛機才坐幾個小時,而火車能坐六天六夜,算下來火車一個小時才幾塊錢、更划算這一段,也足見這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太太的思維。

然而,這些都是小問題,關於盧小花這個人物,其實給我最大的感觸還是:她在意自己的愛情,似乎比在意兒子徐伊萬還多,理由且聽我慢慢道來。

01、由愛情轉變成的母愛,顯得既苛刻又無理

我們先來看雪地裡那段,她對兒子說:「我和你爸是因為愛情走到了一起,因為這個,我在新疆多待了八年,但是婚姻生活和我想的太不一樣了,很多次我都想一走了之,但是我一看到你就捨不得了。那天,你對我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來保護你。從那一刻,我就告訴我自己,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

  • 這段的最後一句,雖說是一種心生,但卻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盧小花是因為她和丈夫的愛情不在了而心如死灰,從而把自己的愛轉移到了兒子身上。

將愛情轉變為母愛,結果可想而知,盧小花不僅什麼事都管著兒子,還想約束著兒媳婦的生活步調。起初兒子剛結婚時,她就對兒媳婦說:「伊萬是一個特別倔強的孩子,所以婚後我希望你今後能多體諒他和照顧他一下,他就拜託你了。」

知道自己的兒子特別倔強,平日裡還是忍不住要管東管西的,也難怪徐伊萬會對自己的母親反感,甚至想逃離她了。

後來兒子離婚了,不知情的她還橫插一腳,打電話給兒媳婦張璐,要張璐和兒子兩個人互相諒解,別讓她擔心。這一段裡,盧小花起初的那句「你們倆都那麼拼命地工作,那夫妻生活早晚要出問題的」原本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她要兒媳婦別讓她擔心,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畢竟就算沒離婚,那也是兒子和兒媳夫妻倆的事,當事人難道不比她這個婆婆更揪心嗎?

02、兒子的名字和她所演唱的歌曲,暴露了盧小花的真實心理

說完了兒子和兒媳的問題,我們再來看兒子的名字問題。

對此,盧小花的解釋是:「當年你爸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當放映員,我因為磨磨蹭蹭的遲到了,沒趕上和大家一起觀看,沒想到等大家都走了以後,你爸又單獨給我放了一遍,我們就這樣認識了,而他給我放的那部電影,就叫《伊萬的童年》。」

瞧吧,就連徐伊萬這個名字,也是母親為了紀念當年的愛情而取的。

  • 這是其一。其二是後來的演出,她歷經千辛萬苦才站到了那個舞臺上,但是她所演唱的,卻是表達少女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的《紅黴花兒開》,可見她更懷念和惦記的,還是年輕時的那段美好往事。否則,她為什麼不演唱一些歌頌母子情的曲子呢?

這和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裡所說的「女人最在意的,還是年輕時候的自己,她可以不記得身邊的很多人,卻記得某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她穿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如出一轍。

當然,作為一個母親,盧小花也有非常無私的時候,比如母子倆被大黑熊追趕的那一段,眼看著大黑熊就要撲上來了,猛地跳下樹的她,趕緊站起來就揮著手迎著熊道:「過來,快過來吃我,快過來吃我呀,別吃我兒子。」

這一段感動了太多的觀眾,以致於大家突然就「原諒」了她之前對兒子的嘮叨和管教。如果徐伊萬還年輕,她的做法當然不算過分,但是徐伊萬已經人到中年了,她自己也七十多歲了,為什麼就不能把手放一放、讓兒子自己去處理問題呢?

03、願天下父母和子女都引以為戒

以愛之名去管教兒女,讓兒女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願所有的父母都引以為戒,用影片中和解的那一段中,盧小花所說的「我知道了,雖然你是我兒子,但是你也有你自己的人生啊,我管你管多了,對不起」來告誡自己,不要做一個「管太寬」的父母。

而做子女的呢?也要明白父母的苦心,做一個孝順父母、多站在父母的立場考慮問題的好兒女,就像影片開頭,張璐所說的:「你還記得你上次擁抱你媽媽是什麼時候嗎?有時間多陪陪她吧!」

【結語】縱觀全影,看似簡單瑣碎、平常樸素的劇情,《囧媽》這部影片卻拍出了感人的新意,喜歡對生活有追求,七十多歲了還去參加合唱團的年邁母親盧小花,也喜歡一路逐漸放下暴脾氣、耐心追著母親跑到莫斯科的孝順兒子徐伊萬。

男人的心是大體上的良心,而女人的心卻如盧小花般,是細膩的憧憬和臆想,他們母子的故事告訴我們:

家庭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如何和諧融洽的與家人相處,做到不改造他人,不奢求身邊的人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這才是一個家庭成員該有的作風,大家說是這樣嗎?歡迎各位道友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徐伊萬:囧媽?其實最囧的只是自己|電影《囧媽》解析
    看《囧媽》已有時日,一直未寫影評,今有閒暇,遂論之一二一、張璐和伊萬感覺並不是一個生活空間的人從電影塑造上,似乎張璐更為理性或者「正面」,但是我認為伊萬更有「人味」。三、那麼在《囧媽》裡,到底誰是成功者,誰是失敗者?從事業上來講,張璐是成功者,從家庭上講,她並沒有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我相信他們最初之間是有愛的,不然不會走到一起,可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就走散了呢?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原創:彩霞滿天來源: 珍愛紅樓夢 2020年的賀歲片《囧媽》 ,大家都在家裡欣賞了。在列車上六天六夜的行程中,中年的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產生了激烈的矛盾,相愛相殺、爭吵不斷。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
  • 《囧媽》:控制和佔有背後別樣的愛
    不喜歡它的觀眾認為,《囧媽》砸了徐崢的「囧」字招牌,故事的發展很不連貫,有著很多邏輯硬傷,全靠「天降神兵」來推動劇情。喜歡這部影片的觀眾則從中看到了人類情感的厚重與複雜。蕭伯納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而母愛便是這麼一個缺陷中隱藏著甜蜜的愛。
  • 《囧媽》:盧小花過度管教兒子反映了一種「不與自己和解」的現象
    電影《囧媽》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該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伊萬跟隨著母親盧小花踏上了一趟為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在旅途中,一系列發生的事情讓伊萬最終認識到婚姻、母子的本質關係,最後選擇與妻子、母親和解的故事。
  • 《囧媽》:別笑話盧小花,你當媽媽,也可能是她
    》的細節上找到母親的影子:關注養生公眾號,有一套自成體系的養生理論;事無巨細地照顧孩子,投餵擦嘴的動作特別嫻熟,兒子說了不要喝粥還一遍遍地問……「我已年近四十,我媽卻當我是四歲」。娜塔莎用自己的行為暗示了這種選擇的失敗。娜塔莎帶著徐伊萬跑到火車尾把自己的戒指扔了,但是,當男朋友找來解釋之後,他們和好了,在火車站擁吻。在中國式親子關係中,母親與孩子之間存在著複雜的情感糾葛與心理牽絆,有控制,也有溫情;有傷害,也有撫慰。逃離從來不是解決中國式親子關係的答案。
  • 《囧媽》中國式關係:控制不是愛,懂你比愛你更珍貴
    《囧媽》中國式關係:控制不是愛,懂你比愛你更珍貴1徐崢導演的囧系列電影,我都沒有看,我個人更喜歡歐美科幻類型的影片。而吸引我看《囧媽》是演員袁泉,她的電視劇及電影我都會追。要對方按自己的意願生活,這不是愛,這是控制。《不要讓愛控制我》書中說:把控制當成愛,愛就成了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也會潛移默化的傳染給身邊其它人。盧小花對丈夫的控制,轉移到對徐伊萬的控制,要求他吃什麼,不能吃什麼,什麼時候生孩子等一系列人生的幹預。
  • 審途雖囧,更要有愛----《囧媽》觀後感
    看似囧途,實則愛途,愛子的無微,愛母的懺悔,愛家的付出,愛國的情懷,更有愛生活的信念。我們作為審計人,不忘初心的同時多一點愛,審計也是愛,用愛來做審計,相信審計人的囧會更被理解支持。      審計人要有愛的情懷:      經過一系列的囧途之旅,中國母親和伊萬終於來到莫斯科紅星大劇院,雖然遲到,母親盧小花還是想盡辦法登上舞臺,她所唱的那首歌是《紅莓花兒開》,是蘇聯歌曲,表達少女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曾獲得1951年的史達林文藝獎金。
  • 《囧媽》不囧?但它是我看過的最溫暖的徐崢電影
    例如影片中的盧小花,打著愛的旗號,控制孩子:孩子應該吃什麼,什麼時候上廁所,什麼時候要小孩等等,特別是那句:「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呀?更是道出無數中國式媽媽的心聲,這簡直是中國式媽媽代表。但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沉重的,是一種無形的負擔,最終只能逼著孩子遠離自己。
  • 囧媽盧小花唱的歌是什麼 紅莓花兒開是哪國經典歌曲
    在電影《囧媽》中,作為徐伊萬的媽媽,盧小花的故事無疑是最感人的,在俄羅斯的紅星大劇院裡,她的傾情歌唱更是打動了很多人的心,盧小花唱的是俄羅斯經典歌曲《紅莓花兒開》。  《紅莓花兒開》是一首蘇聯歌曲,由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杜那耶夫斯基譜曲,表達了少女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這首歌也是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的插曲,電影和歌曲均獲1951年史達林文藝獎金。
  • 電影《囧媽》破天荒播出後,我看到大多數母親的「囧」境
    徐崢在微博上說,電影《囧媽》是第一次進春節檔。從提檔到撤檔,先是建立在「提升假期票房」的基礎上,又考慮到特殊現狀的影響,再經過深入分析後選擇與字節跳動合作。第一次破天荒地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線上平臺免費公映的電影,《囧媽》勢必要引起人們的強烈關注。同時,更會給電影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 《囧媽》:只要不把它當喜劇看
    從2018年徐崢否認「俄囧」拍攝,到2019年官宣《囧媽》主創陣容,再到2020年春節調檔撤檔,網絡免費觀看,關於電影資訊的發酵過程似乎比電影本身更有趣。電影上線後口碑兩極分化,有人感激山爭哥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給足不能出戶的廣大觀眾帶來歡樂,也有人怒敲鍵盤,表示「朋友圈都寫好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 《囧媽》:請給母愛多一些表達的機會、存在的自由和感受的時間
    作為「囧系列」的收官之作,目前豆瓣6.1的評分卻實在有些差強人意,省了電影票錢的觀眾,似乎也沒有預想中的那麼「領情」,對影片的評價褒貶不一。可是,不管《囧媽》有沒有製造出賀歲片該有的笑果,有沒有達到商業片的預期價值,作為一名普通觀眾,也身為媽媽和孩子的雙重身份,我都實實在在被這部電影所傳遞的愛與溫情打動了,是含著眼淚看完的。
  • 電影《囧媽》:那個控制欲滿滿的「囧媽」,你究竟了解多少?
    同時,生了老二後,我辭去幹了15年的工作,只為了多陪陪孩子。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是一個絮叨、焦慮、為了孩子而對自己的人生做過重大取捨的媽媽。和盧小花相比,雖然沒她那麼誇張,可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 盧小花流著淚說的那句:「媽媽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你好啊!「何嘗不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
  • 《囧媽》其實不囧,是被忽視了的愛
    但終歸有一種溫暖始終伴隨,這才使得自己有勇氣面對挫折,這種溫暖給予你力量、賜予你勇氣,給予你存續的希望,那是來自親人的愛,不管你是否曾經注意到,但它一直都在。囧媽》也有一種別樣的方式與觀眾見面了。如果說,這世上有很多未解之謎,那麼母愛便可以算上一個,沒有人能說的清楚母親對孩子的愛究竟能夠包容到什麼程度,看似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也許對於母親來說只是出自一種本能。
  • 囧系列最為成熟大氣的作品:原諒與和解,才是囧媽告訴我們的一切
    而今日頭條系免費播放的《囧媽》,就是我們收到最好的新年禮物,大年初一,賀歲檔《囧媽》如期而至。看完《囧媽》後我想說,這是徐崢囧系列最為成熟大氣的作品,雖然它不完美,可《囧媽》顯然已經不再是那個為了搞笑而搞笑的輕喜劇,甚至很大程度上說出了當下社會中我們想說的話,作為媽媽、爸爸、兒子、女兒、丈夫、妻子們想說的話:不再預設立場、原諒別人,也是與自己的和解,不是嗎?
  • 徐崢「囧」系列電影之《囧媽》起錯了名字?換成《兒囧》更貼切?
    很多人都是因為《泰囧》,而對徐崢的「囧」系列電影很是期待。但自從經歷過《港囧》的口碑失利後,現在觀眾們對《囧媽》的熱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高漲。這幾天在家給我閒的,點開了徐崢導演的《囧媽》想樂呵樂呵。
  • 通過電影《囧媽》讓我們思想,愛在哪裡?
    《囧媽》模式下的愛恨相殺,我想對於現在的家庭都不陌生,--通過電影《囧媽》讓我們思想,愛在哪裡呢?  很多人的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通過此片,讓我們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其實何嘗不是,父母尚在,請及時盡孝,多些回憶日後緬懷,才能減少遺憾。
  • 《囧媽》以愛之名行掌控之實的親情,換來的只是拼命逃離
    在火車上盧小花問徐伊萬什麼時候生孩子。這個話題真的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吧! 「媽,你不要老是問這個問題好不好?」「喂,我是你媽,我怎麼不能問了!」 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是這樣,我是你媽,你就應該學我幫你選的專業,做我認為合適的工作,跟我滿意的人結婚,然後趕緊生個孩子下來。
  • 影評|《囧媽》:第一個「 吃螃蟹 」的電影
    《囧媽》作為「囧」系列的又一部作品,一貫沿用了「公路喜劇」的特點,將主要故事放在k3列車上,聚焦徐伊萬與盧小花母子間的摩擦與不合,而這兩個人物也是推動影片前進最為重要的主人公,在最大限度上牽動著觀影者的情緒。中國式「孝順」 孩子愛媽,但不懂得怎樣愛媽。
  • 2020年第一個經典的母親銀幕形象,正是徐崢的《囧媽》
    不管怎樣,徐崢的《囧媽》成功上映了,雖然充滿爭議,但創造了2020年第一個經典的銀幕母親形象,就是黃梅瑩飾演的囧媽盧小花。囧媽盧小花是個普通退休老人,但不是跳廣場舞那種,她喜歡的是唱歌,一生的夢想就是親自到莫斯科紅星大劇院現場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