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因為《泰囧》,而對徐崢的「囧」系列電影很是期待。但自從經歷過《港囧》的口碑失利後,現在觀眾們對《囧媽》的熱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高漲。這幾天在家給我閒的,點開了徐崢導演的《囧媽》想樂呵樂呵。
看完電影,我想談談自己的觀影體驗。不是叫《囧媽》嗎?媽哪裡囧了,明明是兒子囧啊,為啥不叫《兒囧》?另外,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這是一齣悲劇嗎?尤其是電影最後,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達成的和解,太流於表面了。
首先還是感謝字節跳動買下這部電影,請全國人民免費看《囧媽》。其次Xi妞想說《囧媽》作為一部喜劇片,實在是太不「喜劇」了。因為影片中很少有情節推動的搞笑情節,大多的笑點完全是演員自帶的。就沈騰、宋小寶、賈冰、郭京飛這幾個人往那一杵,不說話都能讓我笑出聲!
另外,為什麼我會說這部電影是出「悲劇」?因為母子倆最後雖然和解了,但這種和解其實是很彆扭的。它不是因為媽媽由衷地知道了自己的控制行為傷害到了兒子,而是用了另一種形式:兒子,你媽我不容易。你看見我對你束縛,幹涉你的生活,卻沒看見我對你的愛。潛臺詞是,我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你還不原諒我,就是你不孝順!
電影中媽媽盧小花無疑是可憐的女人,丈夫的家暴,讓她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為了兒子不受影響,只能默默忍受。這樣的日子久了,兒子逐漸成了媽媽唯一的精神支柱,這或許就是媽媽對兒子控制欲強的原因。
火車上兒子與媽媽的互動,讓人完全看不到笑點在哪。徐伊萬在打電話時,媽媽就在旁邊不停地往兒子嘴巴裡塞吃的,什麼水果、雞蛋等等。Xi妞看著真的好心疼徐伊萬啊,不管你吃不吃,愛不愛吃,當媽的就是拼命給你塞。不吃,就是不孝順了,就是不知好歹。
媽媽的行為像是一種無聲的嘶吼: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你只能吃我給你的健康食品,不能吃你愛吃的東西!比如影片中最後的那塊紅燒肉。在盧小花心裡,兒子不能長大,不能獨立更不能離開自己,要不然她就會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這真的不是恐怖片?)
可悲的是,這樣子一種精神控制延續在了兒子成年後的婚姻生活中。徐伊萬一直把妻子張璐,當成想像中的妻子對待。他對妻子張璐的控制,像極了母親對自己的控制。可妻子也是人格獨立的女性,不可能一直任由丈夫擺布。多年的遷就,早已把兩人最後一絲可能消磨沒了。電影最讓人欣慰的張璐和徐伊萬成功離了婚。
最後還得吐槽一下電影中的廣告植入,什麼電飯煲、果汁茶、汽車、列車後門的鑰匙(是某寶買的),以及徐伊萬被熊追的時候用「語音助手」查資料啊。最讓人沒想到的是宋小寶的出場方式。我就想問問,宋小寶參加了某APP的活動才坐上的熱氣球,在幾百米的高空能看到地上的活人不?我也是第一看到廣告植入是可以推進劇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