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禁止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在日本,牛郎店是很正規的一種文化,裡面的服務員都是男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牛郎。(請自動屏蔽他們的髮型.)
牛郎的工作就是陪客人喝酒聊天,幫助他們緩解生活上的壓力。正規的牛郎「賣藝不賣身」,不會用身體做生意,所有的收入都是靠客人點的酒來計算收入的。
有些人認為一副好皮囊是做牛郎的關鍵,但事實上,口才與情商兼具的牛郎更受客人們的歡迎。「日本第一牛郎」 Roland羅蘭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哥可謂傳奇人物,在剛入學東京的某著名大學一周後,就退學闖蕩牛郎界。年紀輕輕就創下年銷售額約一億七千萬日元(約人民幣1000萬)的神話,如今做起了自己的牛郎店社長。
「世界上只有兩種男人:我,其他人。」這句話在當時人盡皆知,看著他擁有強大自信的一張臉,絲毫不覺得違和。
「我對名牌沒興趣,因為我本身就是名牌。」這句話的殺傷力也是夠大,不過人家可不是吹牛,羅蘭真的憑藉著自己一路「打怪升級」晉升成日本最有價值的牛郎。
代言、廣告、雜誌封面接到手軟,去年生日舉辦得極其盛大,陣勢可以說與如今的流量明星不相上下了.
羅蘭坐擁的資產讓他躋身日本上流社會,日本的各種節目中都能見到他的身影,甚至有攝製組為他開設了專屬小型紀錄片——《現代牛郎業界的帝王Roland的貼身跟拍》。
每一期的播放時間都在十分鐘左右,有時參觀他的美容事業,有時又跟著他來北京爬長城,換言之就是「羅蘭的vlog」。
有一期介紹了他剛剛裝修搬進去不久的私宅,看完這期,羅蘭真真真真真的是刷新了我對日本牛郎的認知。
放眼望去,新家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一身穿黑的羅蘭幾乎快要和面前的夜景融為一體了,估計他轉過來只看得見白得發亮的兩排牙.
房間空空蕩蕩,看起來並不像普通的性冷淡裝飾風格,這樣「徹底排除生活感」的房間倒是讓羅蘭住起來很安心。
因為討厭各種麻煩的電線,新家裡羅蘭放棄了一切帶有線的電器,不得已需要的線也要藏起來一定不能放在視線所及的範圍內。
對黑色方形物品過於執著的羅蘭,連記事本也沒放過,不過這並不是介紹本子的重點。
羅蘭說起了之前的習慣,每次有了靈感便需要趕緊記下來,但如果記錄在手機裡,會因為手機上其他的消息而分心,導致自己的效率變低,于是之後的他都會把重要的事記錄在本子上,減少在手機上浪費的時間。
手機誘惑力太大,一不留神就分心看看這個APP看看那個APP,然後忘了自己最開始要做什麼.我想了想,這不是當代網絡青年的通病嗎!各位有沒有被羅蘭說的全中!
決心改正這個習慣的羅蘭,還把每次需要上網查資料的時間都做了限定,強行限制自己用手機的時間提高了不少效率,這個自律程度我是真的服氣。
在羅蘭的家裡,每一樣東西都有著固定的存放位置,擺放的角度也會格外注意。
重點來了:他的衣物每樣都只有一件,不同用途的鞋子、西裝外套、雨傘.因為這樣,他才會讓自己格外珍惜這僅有的一件。
並且每天只穿同一件的生活方式讓他更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沒再感冒過。
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會和我有著同樣的疑問:只有一件要怎麼換洗???(未解之謎)
但不得不說,只有一把雨傘被架在在中央的畫面居然迷之好看。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東西都價值不菲,被他一眼看中的床是Giorgio Collection品牌,價格在300萬日元左右(約19萬元)。
人家19萬買個床的日子,我們只能19萬買個車,還是低配那種.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這樣,整間屋子我唯一能get的可能只有他的無印良品化妝品了。
對於羅蘭來說,價錢的高低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要是能讓自己心動的,有用處的便會毫不猶豫入手。
什麼是「斷舍離」?這個觀點在日本的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所出版的書中被推出。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羅蘭的「變態」極簡風格就算得上是「斷舍離」。每樣物品發揮著最大的價值,減少不必要的物品,這樣的生活又何談苦惱呢?
現當代日本很多年輕人的職場壓力過大,導致他們無法對生活進行很好的規劃和整理,「斷舍離」算得上最高效便捷的處理方法。
斷舍離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實際上也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把周遭的事物做到最大的優化,最好的分類,或許也可以稱得上升級版的「垃圾分類」。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說: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將身外之物合理摒棄,留下最有用處的部分,這也許是我們一生都在進行的事。如果不能很快做到最極簡的生活,嘗試著一點一點將不重要的東西丟掉吧。
在物慾橫流當代社會,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開始了「斷舍離」,對物品做減法,以此進行自我減壓。在社會風氣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以簡約、樸素為特徵的極簡主義風格流行於日本時尚設計領域,影響著人們的創意和品位,也成了他們生活的中心。
日本年輕人的「斷舍離」讓他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欲望逐漸降低,看過這樣的生活方式,有誰不想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