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這幾種情況,教師職稱評審也就失去意義

2020-12-22 騰訊網

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標誌。不可否認的是,教師能力和水平是有區別的。有的教師不僅教學水平高,而且敬業、勤奮,愛生如子;有的教師不適合、不擅長教學。每逢分班,家長和學生託關係找熟人,都希望跟好老師教。

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存在著客觀上的差別,職稱正是這種差別的反映。如果職稱能夠準確反映出這種差別,那麼,對於教育發展會起到極大作用。但是,在現實操作中,職稱出現大問題,引起廣大教師極大反感,聲討聲從未間斷。職稱評審不僅沒起到積極作用,反而起到消極作用。

當職稱評審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時,職稱就失去了它的積極意義。

1.熬年限評職稱

各學校的推薦制度中,大多數都有年限賦分,一般每年5-6分。個別學校實行年限限制,不管工作年限多少,最多算到20年,這種情況是極少數。多數學校按照實際年限賦分,年限越多,賦分越高。

以熟悉的學校職稱評審為例,年限積分每年6分,年度考核優秀積分2分,省級榮譽稱號積8分,市級稱號積6分,市級公開課2分。工作一年頂三年考核優秀,頂一個市級榮譽稱號,頂三節市級公開課。也就是出力幹不如渾渾噩噩熬年限。高級職稱一般200分就能獲得推薦,其中年限積分佔130分到170分,評職稱基本靠年限。

當職稱評審靠年限而不是靠能力和水平時候,職稱評審也就失去意義,對教師業務提升失去了基本促動力。職稱代表年限高低,不代表業務水平和能力,職稱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2.對特殊群體降低標準

這裡講的特殊群體主要是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和農村學校,雖然這些地方條件艱苦,教學條件很差,但也不應該降低職稱標準。這些特殊地區可以設置專項補貼,這方面可以借鑑特教學校,每月補貼800-1000元,五年或者八年固定到工資中。

特殊地區的教師也應該在專業上積極學習,追求進行,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和能力,這一點對於特殊地區更加重要。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這些特殊地區教師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進步有了基本的保障。

現在職稱評審對特殊地區、特殊群體實行降低標準的辦法,實際上是錯誤的。這實質上是降低教師專業技術水準,不能引導特殊群體積極提升自己。從短期來說,有利於特殊地區留住教師,保證教學順利進行。但是,從長遠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只能導致教育更加失衡。

3.弄虛作假、徇私舞弊

職稱評審中,尤其是學校推薦環節,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現象屢見不鮮。學校領導幹部要比普通教師早好幾年評上職稱。為了職稱,花錢買論文成為普遍現象。公開課也失去了原來的意義,成為職稱的敲門磚。為了評職稱,要榮譽稱號,要年度考核優秀,成為學校常態。

現在職稱評審標準中,很多內容都是假的虛的,無法反映出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這種情況下,評出來的職稱已經不能反映出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職稱成了增加收入的途徑,也就失去了職稱評審的意義。

職稱反映不出教師的水平和能力,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還應該研究新的評審條件和標準,使職稱準確反映出教師業務能力,使職稱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這樣的職稱才有意義。

【本文由「安子侃教育」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作者安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教師職稱評審的意義何在?怎麼樣才算是公平?
    如今,教師已經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了。「有寒暑假,一年只上半年班,上班也很輕鬆。」作為一名女性,教師,公務員,醫生,護士,在這幾種職業中,教師是呼聲最高的。有人說,女孩子教個書多好呀。是的,教師隊伍中確實女性的比例比較大,放眼望去,師範學院中,男生已經成為了香餑餑。
  • 警惕教師職稱評審的破壞力
    然而,這項制度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後,評審過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現象越來越多,對當前學校的健康發展和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破壞力也越來越強,應該引起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注意。其一,破壞了學校的團結穩定局面。教師職稱是對教師教學資歷和業績的認可,也是教師薪酬和職業榮譽的體現。但是,有利益便有競爭,職稱的競爭可能是近年來教師之間最為慘烈的競爭。
  • 教師職稱評審浙江省率先「破冰」,兩類教師迎來利好消息
    浙江省政府新聞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報導,浙江省打破「一年一評審」的固有模式,組建評委會常設機構;根據不同專業,允許靈活調整評委會組成人數,採取推廣實名投票、公開舉薦、專項評審等靈活多樣的評審組織和方式。
  • 直面教師「晉升之痛」,高校職稱評審如何「破」與「立」?
    之所以會出臺「改革方案」是因為長期以來,高校教師評價中出現了「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五唯」問題,這也成為很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晉升之痛」。近幾年,上百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改革的探索,試圖改變這一局面,那麼效果和現狀如何?困擾高校和教師的問題又有哪些?
  • 評審中級職稱有什麼意義呢?
    評審中級職稱的一般佔據了所有職稱的一大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一方面本身具備優勢,另一方面是助工晉升的目標。能夠維持該熱度經久不減肯定是有更深刻的原因,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究一下它的意義吧!職稱專業術語是專業技術資格,是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技術水平的標誌。如果能有職稱證書就表明了你的學識水平和工作實績。更能體現出你所具備的專業學識和技能,同時也表現了自身素質是被社會接受和認可。
  • 一線教師的心聲:職稱最可怕的不是名額和評審,而是職稱工資差距太大!
    目前的職稱,最讓人痛恨的不是名額,不是評審的複雜,而是職稱工資之間的差距太大太大了。小編認為,在職稱無法取消的同時,必須縮小職稱工資差距,唯有如此,才是對一線老師最大的尊重。第一:教師職稱的含金量不像其他行業那麼高,因為是評出來的,不是考出來的。在我國很多行業都有職稱,但為什麼沒有像教育上呼聲這麼高呢?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師德表現將作為評審首要條件
    職稱評審辦法應包括教師評價標準、評審程序、評審委員會人員構成規則、議事規則、迴避制度等內容。高校制定的教師評價標準不低於國家規定的基本標準,可結合實際明確破格條件。  2.加強監管服務。加強對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監管,開展業務指導,搭建平臺,優化服務,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提供支持。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7月28日,記者從人社部獲悉,《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日前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改革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同時,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高校教師職稱怎麼設置?
  • 高校教師會遭遇的7種奇葩職稱晉升方式!
    無論在講師階段,還是在副教授階段,這些青年教師都非常容易出現扎堆式晉升,導致嚴重的踩踏現象,且後續也無法形成年齡梯隊和職稱梯隊比較合理的師資結構。 除非出現一定數量的跳槽和引進,否則這樣的院系將會陷入長時間的內卷和踩踏。
  • 高級職稱評審屢被質疑,增加一個環節,讓老師們口服心服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主管部門專門設計了教師的崗位層級和人員結構比例,把教師在知識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教學成果和師德表現等方面的差別體現出來。然後,將職稱與工資待遇掛鈎,以實現教師真正意義上的按勞分配。隨著社會需求對教育的期待,教師入職門檻逐步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隨之水漲船高。在教師繼定崗位比例設置不變的情況下,高級職稱晉升的競爭也越來越大。
  •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南昌大學教師職稱評審改革成效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南昌大學教師職稱評審改革成效 2020-11-11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一項職稱評審工作開始了!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人員申報中專教師系列和實驗系列高級、中級職稱評審。1.評審條件按照《江西省專業技術資格條件(2011年修訂版)》(贛人社發〔2011〕47號)執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正高級講師執行《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教授級講師資格條件》(贛人社發〔2013〕72號)。有其他規定的按相應規定執行。
  • 高校職稱評審改革:直面教師「晉升之痛」 改變「教得好不如寫得好」
    之所以會出臺改革方案是因為長期以來,高校教師評價中出現了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問題,這也成為很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晉升之痛」。近幾年,上百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改革的探索,試圖改變這一局面,那麼效果和現狀如何?困擾高校和教師的問題有哪些?接下來,我們先從一位54歲高校教師的職稱「破冰」故事說起。
  • 關於對2020年度河東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結果進行公示的公告
    2020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召開了河東區中小學教師職務資格中級評審委員會、河東區中小學教師職務資格初級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按規定程序分別對申報人員提交的評審材料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審定。經評審,同意我區373名同志晉升中小學一級教師職務;同意我區575名同志晉升中小學二級教師職務。
  • 職稱全程網上申報評審
    在剛剛結束的合肥市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審中,全市3200餘名中小學教師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理,率先在安徽省人社行業啟用網絡評審。該項舉措極大地減輕了申報人員的工作量,優化了申報流程,使職稱評審公正公開透明。
  • 天水秦州區開展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系列中級職稱答辯評審工作
    12月19日,由天水秦州區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答辯工作在天水市建二小學進行,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剛,副區長羅增芳對本次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答辯評審工作進行巡視。
  • 邵東市2020年度一級教師職稱評審參評人員名單公示
    按照邵東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邵東教通[2020]100號)的要求,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邵東市教育局和邵東市人社局審核,擬推薦曾海波等422人為2020年為一級教師參評人員,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8日至2020年12月14日,
  • 職稱的意義是什麼?中小學教師職稱痛點
    主要原因在於職稱帶的工資差異非常大。01 不同職稱的工資差異我國職稱評定把老師分為四個等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目前講的高級通常指副高級,因為正高級名額太少,對於99%的老師沒有意義。下圖是我國老師目前的職稱工資標準。老師的職稱工資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
  • 網絡作家進行高級職稱評審有何意義?
    近日,人社部、文旅部印發《關於深化藝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放寬學歷、年限要求,包括網絡作家、籤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的文藝群體從業人員可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據悉,浙江、上海已開始網絡文學作家的職稱評審工作。
  • 2020年度蒸湘區中小學系列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參評人員量化評價得分...
    根據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方案的通知》(衡教通〔2020〕266號)精神,經專家評審組評審,現將2020年度蒸湘區中小學系列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參評人員量化評價得分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2020年12月8日-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