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評審浙江省率先「破冰」,兩類教師迎來利好消息

2020-12-22 瘋樂教育

浙江省政府新聞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報導,浙江省打破「一年一評審」的固有模式,組建評委會常設機構;根據不同專業,允許靈活調整評委會組成人數,採取推廣實名投票、公開舉薦、專項評審等靈活多樣的評審組織和方式。

浙江省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大變化:

①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否定原來過於強調「論文,學歷,資歷」等條件,制定更有針對性,操作性的評價標準。真正實現「幹什麼,評什麼」。

②開通優秀人才職稱綠色通道,打破一年一評固有模式

對於一些學歷不高但實際能力強,取得標誌性業績成果的人才,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給人才一鳴驚人的機會!

③時間上更方便

一旦設立評委會常設機構,老師們只要條件達到要求,就可第一時間申請,給老師帶來了方便。

④形式上更靈活

首先是分專業。其次允許靈活調整評委會組成人數。最後採取推廣實名投票、公開舉薦、專項評審等靈活多樣的評審組織和方式。

⑤職稱證書電子化

過去的職稱評審材料繁瑣,學歷造假,論文代寫等情況時有發生,推廣職稱電子證書,加快人才資料庫建設,加強職稱信息化服務與監管。

後語:雖然此次浙江率先「破冰」,但是並沒有觸及評聘分開,職稱和工資掛鈎等等。這樣的改革是職稱評定的進步,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點讚!

但對於目前的職稱評定,問題在於絕大多數教師都已經達到了評審資格,而中小學校卻沒有足夠的職稱崗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就好多了。

職稱制度是整個社會各行各業對職業技術掌握程度的一種劃分,不可能取消,教師職稱制度也是一樣。但在評審方式、程序、要素等方面有待改進。

對浙江省此次的職稱改革你有什麼想說的 ?

相關焦點

  • 警惕教師職稱評審的破壞力
    然而,這項制度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後,評審過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現象越來越多,對當前學校的健康發展和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破壞力也越來越強,應該引起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注意。其一,破壞了學校的團結穩定局面。教師職稱是對教師教學資歷和業績的認可,也是教師薪酬和職業榮譽的體現。但是,有利益便有競爭,職稱的競爭可能是近年來教師之間最為慘烈的競爭。
  • 高校職稱評審改革:直面教師「晉升之痛」 改變「教得好不如寫得好」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特別是有關教師評價的相關改革,這在社會和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
  • 教師職稱評審的意義何在?怎麼樣才算是公平?
    再來說說職稱評審,當教師的最關心的就是職稱評審,那麼職稱評審的意義是什麼呢?在一群人中,擠破頭,削尖了腦袋往裡擠。這種形容方法一點也不為過。所謂的教師職稱評審是我國現行的以中小學教師職務聘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
  • 直面教師「晉升之痛」,高校職稱評審如何「破」與「立」?
    央視新聞10月29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特別是有關教師評價的相關改革,這在社會和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之所以會出臺「改革方案」是因為長期以來,高校教師評價中出現了「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五唯」問題,這也成為很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晉升之痛」。近幾年,上百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改革的探索,試圖改變這一局面,那麼效果和現狀如何?困擾高校和教師的問題又有哪些?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政解
    據同時徵求意見的《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要求,講師職稱須「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並擔任助教職務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並擔任助教職務滿4年」。教授、副教授的職稱同時明確了「教學科研型」和「教學為主型」兩類的要求。
  • 如果出現這幾種情況,教師職稱評審也就失去意義
    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存在著客觀上的差別,職稱正是這種差別的反映。如果職稱能夠準確反映出這種差別,那麼,對於教育發展會起到極大作用。但是,在現實操作中,職稱出現大問題,引起廣大教師極大反感,聲討聲從未間斷。職稱評審不僅沒起到積極作用,反而起到消極作用。
  •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南昌大學教師職稱評審改革成效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南昌大學教師職稱評審改革成效 2020-11-11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度蒸湘區中小學系列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參評人員量化評價得分...
    根據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方案的通知》(衡教通〔2020〕266號)精神,經專家評審組評審,現將2020年度蒸湘區中小學系列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參評人員量化評價得分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2020年12月8日-12月14日)
  • 職稱全程「雲上」評 合肥在全省率先實現職稱全程網上申報評審
    經歷過職稱評審的人都有個體會,線下申報需要列印大量紙質材料、人工查閱材料費時費力,申報等多個環節存在多次跑、多頭跑、環節多等問題。在剛剛結束的合肥市中小學教師系列的職稱評審中,全市3200餘名中小學教師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理,率先在安徽省人社部門啟用網絡評審。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師德表現將作為評審首要條件
    教育部網站7月27日消息,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 天水秦州區開展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系列中級職稱答辯評審工作
    12月19日,由天水秦州區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答辯工作在天水市建二小學進行,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剛,副區長羅增芳對本次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答辯評審工作進行巡視。
  • 什麼是教師職稱?教齡成為晉升職稱的關鍵,職稱對教師而言很重要
    說起我們國家福利待遇好的工作無非是公務員和教師這兩類,考公務員和成為一名教師學歷還是很關鍵的,所以每年考研的人數也是大規模增長。因此,最近幾年來的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以及教師資格證考試都會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社會性熱點新聞。
  • 邵東市2020年度一級教師職稱評審參評人員名單公示
    按照邵東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邵東教通[2020]100號)的要求,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邵東市教育局和邵東市人社局審核,擬推薦曾海波等422人為2020年為一級教師參評人員,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8日至2020年12月14日,
  • 一線教師的心聲:職稱最可怕的不是名額和評審,而是職稱工資差距太大!
    目前的職稱,最讓人痛恨的不是名額,不是評審的複雜,而是職稱工資之間的差距太大太大了。小編認為,在職稱無法取消的同時,必須縮小職稱工資差距,唯有如此,才是對一線老師最大的尊重。第一:教師職稱的含金量不像其他行業那麼高,因為是評出來的,不是考出來的。在我國很多行業都有職稱,但為什麼沒有像教育上呼聲這麼高呢?
  • 職稱全程網上申報評審
    在剛剛結束的合肥市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審中,全市3200餘名中小學教師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理,率先在安徽省人社行業啟用網絡評審。該項舉措極大地減輕了申報人員的工作量,優化了申報流程,使職稱評審公正公開透明。
  • 關於對2020年度河東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結果進行公示的公告
    2020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召開了河東區中小學教師職務資格中級評審委員會、河東區中小學教師職務資格初級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按規定程序分別對申報人員提交的評審材料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審定。經評審,同意我區373名同志晉升中小學一級教師職務;同意我區575名同志晉升中小學二級教師職務。
  • 六部門:職稱評聘必須向鄉村教師傾斜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胡浩)根據教育部網站4日消息,教育部等六部門日前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對長期在鄉村和艱苦邊遠地區從教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放寬學歷要求,不作論文、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 12月教師職稱評審終落下了帷幕,有人喜有人愁,你通過了嗎?
    今天學校發出喜報,今年我校中一職稱5人參評全部過關,可喜可賀!12月,2020年最後時間,秋風蕭瑟,百草枯榮,一片衰敗的景象,但教育行業卻熱火朝天,這是評審職稱關鍵的時刻,也是落下帷幕的時刻。上周末中一級教師說課答辯時間,今天星期一下午就公布了,兵貴神速,給寒冷冬天的老師們帶來溫暖,但也給沒有評審通過的老師蒙上一道寒紗。成功與失敗不僅體現在精神上的創傷更體現再經濟上差距。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將迎重大改革
    如何讓職稱改革的好意見真正落到實處?「破」之後需要如何「立」?哪些監督保障機制需要完善?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焦點一:師德表現成職稱評審首要條件,希望標準確定,誰來評如何評有依託【改革要點】「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核」成為改革重點。徵求意見稿指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教師提問】師德表現成職稱評審首要條件,標準怎麼定?
  • 2018年麗水市中小學(中專)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對象評前公示
    2018年全市中小學(中專)教師申報高級職稱對象共357人,經資格審查,同意提交評委會評審3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