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再現悲壯的古戰場,探索神秘的古商道,重現恢宏的古文明。
《新絲綢之路》第一集 生與死的樓蘭
▼
在古代樓蘭王國所地處的沙漠腹地,出土了一具具保存完好的古人的乾屍,其中令人們驚嘆不已的是被稱之為「小河公主」的「樓蘭美女」。這些古代居民生存在什麼年代?他們從哪裡來?以怎樣的方式生活著?為何突然消失?一系列疑問與假設成為了本集的重要內容。
《新絲綢之路》第二集 吐魯番的記憶
▼
不同的種族和不同的文化曾經在吐魯番和睦相處,宗教藝術曾經在這裡留下了驚世傑作,這種文化現象是珍貴的世界遺產。儘管我們可以用影像還原昔日的絢麗,但是對吐魯番來說,巨大的遺憾卻是無法彌補的。
《新絲綢之路》第三集 草原石頭祭
▼
遼闊的草原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生產和生活的依靠。它一方面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草原子民,但另一方卻又不可避免的限制和影響了遊牧民族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改進與發展。遊牧還是定居?也許是草原民族心頭上一塊永遠無法搬走的石頭。
《新絲綢之路》第四集 一個人的龜玆
▼
在絲綢之路上曾經有許多僧侶為了信仰捨生忘死,鳩摩羅什是佛教文化東傳史上最傑出的人物之一。在龜茲的時空中,功名與寂寞、宏大與渺小如同高山與石子悄然轉換。
《新絲綢之路》第五集 和田尋寶
▼
一幅帶有玉般微笑的東方美女壁畫,引領攝製組進入沙漠腹地——丹丹烏裡克,那裡曾經是古代于闐國的中心。地處素有玉石王國之稱的和田的中心,它是否埋藏著玉石寶藏?在絲綢之路上,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體現在和田。
《新絲綢之路》第六集 敦煌生命
▼
莫高窟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聖地。其中上萬平米精美的古代壁畫、彩塑,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今日敦煌的驕傲。然而,那些壁畫卻發生著各種病變,一步步走向死亡。如何能夠讓這些古代壁畫長存於世,關係到敦煌的文化生命是否能夠延續下去。
《新絲綢之路》第七集 青海之路
▼
當北方絲綢之路在4-5世紀陷於阻塞的時候,東西方的經濟貿易是通過什麼途徑接觸的呢?從青海出土的大量絲綢成為「青海之路」的有力證據,絲綢之路的線路圖也許需要重新繪製。
《新絲綢之路》第八集 探訪黑水城
▼
由於絲路重鎮黑水城的絕大多數文物文獻流失國外,致使這個城市的信息在非常長的時間裡沉寂在博物館幽暗的庫房中。當史金波教授破譯了西夏草體文字後,黑水城仿佛復活。
《新絲綢之路》第九集 十字路口上的喀什
▼
喀什自古以來都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補給城市。地處於中國版圖的最西端,它素有絲綢之路「十字路口」的稱號。在這裡至今仍然保留著很多絲綢之路興盛時期的建築和文化。如今的喀什已經成為中國西部邊疆重要的開放口岸。如果說從前的喀什為過往的商人們提供了生命的保障,那麼今天的喀什則承載起了新絲綢之路復興的希望。
《新絲綢之路》第十集 永遠的長安
▼
唐代的中國擁有巨大的財富,京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由於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這個城市在280多年的時間裡,以大國的情懷接納並融合了來自異域的多種文化和不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