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之前,2006年8月7日,紀錄片《新絲綢之路》的原聲大碟《新絲綢之路二〇〇六》上市。
作為中央電視檯曆時兩年拍攝的十集大型紀錄片,《新絲綢之路》匯聚了國內紀錄片領域的頂尖人物,編曲配樂更是精益求精,以致造就了《新絲綢之路二〇〇六》在影視音樂領域的卓爾不凡。豆瓣音樂上高達9.4分的評分,更是證明了樂迷對這張原聲大碟的認可。
原聲大碟共收錄十三首作品,包含序曲《向東方向西方》、片頭曲《新絲綢之路》、主題曲《思念與對視》,以及《一個人的龜茲》《草原石頭祭》《永遠的長安》、《敦煌生命》《和田尋寶》《探訪黑水城》《十字路口的咯什》《生與死的樓蘭》《青海之路》與《吐魯番的記憶》這十首以每集紀錄片為名的配曲。
之所以完整列舉原聲大碟的所有歌曲,在於這些作品哪怕在十四年之後,仍然值得我們膜拜。
並不誇張,音樂人程池創作的這些作品,在音樂上滿足了我們對於絲綢之路的一切想像。
哪怕未曾觀看紀錄片,音樂響起的那一瞬間,你也能從音樂當中看到大漠風沙、看到長安的輝煌與不朽,看到生命與榮耀、看到這條絲綢之路的興衰與存亡。
這些蒼涼的音樂,甚至能讓你感覺自己雖然身在21世紀,卻正在與那位在絲綢之路上的不知名商人兩兩相望,隔空對視。而下一瞬間,自己又不知不覺就穿越千百年歲月,化為最為普通的邊軍,手持橫刀,身穿明光鎧,背負伏遠弩,鎮守在大漠邊關,望著長河落日圓。
這就是音樂帶來的至高想像,及至今日,仍然讓我們為之觸懷。
最後再介紹一下程池。
加入《新絲綢之路》製作團隊之前,程池雖然是張藝謀等導演心中的天才青年作曲家,也為不少影視劇創作主題音樂,但是他卻從未接觸此等鴻篇巨製,心裡一度沒有底。
所幸,天才就是天才,更何況這還是一位勤奮的天才。
2004年夏天,程池隨攝製組前往新疆,頂著烈日,不辭辛苦,在烏魯木齊、吐魯番、庫爾勒等地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實地拍攝和採風。
這些來自一線的真實感受,遠遠勝過在家閉門造車,就連程池自己都說,沿途靈感的啟發,心靈的感受,以及視覺上的滿足感,讓所有的細枝末節都顯得渺小。一路追尋絲綢之路而前行,這種心靈以及想像力的超脫,可以說勝過了一切。
最終,程池交出了這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音樂答卷。
也正是這段創作經歷的積累,讓程池得以在四年後完成了紀錄片《玄奘大師》的原聲大碟《大乘天》。
這張原聲大碟同樣在豆瓣音樂獲得9.4分的高分(而在蝦米音樂,兩張專輯的評分更是都達到9.7分),它與《新絲綢之路二〇〇六》的超高質量,直接推動程池就此封神!
最後再次推薦各位朋友好好聆聽這張原聲大碟,目前QQ音樂、網易雲音樂與蝦米音樂等音樂平臺都能免費試聽與下載。
若有朋友打算驅車南北疆大環遊,務必記得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張專輯。請相信《聽首歌再說愛》,它們絕對能讓各位的這次旅行變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