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漢武帝、唐太宗眼中的絲綢之路

2020-11-24 騰訊網

「一帶一路」是一個總是被提及的概念

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

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

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

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

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

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絲綢之路連接了東亞、中亞、印度、

西亞、地中海等世界幾大文明圈

對推動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社會進步有很大的意義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5年10月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的故事我們都已熟知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一帶一路」上

中亞、波斯灣、埃及、希臘一帶曾經的歷史

故事還要從公元前300多年前

一位雄才大略的徵服者亞歷山大大帝說起

撲克牌梅花K上的人物

撲克牌梅花K上的這個國王

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生於公元前356年,死於公元前323年

這位馬其頓王國的國王

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

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他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發展

和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對於後來亞歐絲路中亞、西亞和歐洲

版塊的開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亞歷山大從師亞里斯多德,但他卻鍾情於軍事

16歲起隨父出徵,20歲繼承馬其頓王國的王位

先是統一了希臘,然後佔領了埃及

經過在埃及的修整,隨後他率軍返回亞洲

向波斯腹地進發,和大流士作總的清算

當亞歷山大的軍隊攻入

波斯帝國的首都波斯波利斯(現伊朗古城)

在瘋狂的掠奪之後無情地將整個城市付之一炬

屬於西亞的繁華消散了

如同波斯平原廣闊大地上一場華麗壯烈的夢

如今,我們從宮殿的廊柱和浮雕上

仍能想像出當時波斯帝國皇宮的宏偉

亞歷山大打敗了大流士之後,擁有了龐大的波斯帝國

本可以返回家園,重新籌劃他的新領土

但是他徵服的欲望並沒有得到滿足

而是繼續揮軍進入印度

圖自《博物》2009年12月

最後在印度境內的海達斯佩斯河會戰

打敗了以大象作為作戰工具的印度軍隊,獲得了勝利

之後他停止了遠徵,帶著自己的兵馬回軍

駐紮在中亞地區,一直到他33歲在巴比倫去世

《亞歷山大大帝》電影劇照,最右為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的一生非常短暫

這位年輕貌美的君主和他的黑馬的故事多次出現在

小說、戲劇、電影和雕塑中

當然也出現在考古工作者發掘的銀幣中

在希臘愛琴海地區

銀幣頭像的外圈圍繞著美麗的海豚

到了他徵服埃及和接盤龐大的波斯帝國的時候

銀幣上出現的是披著獅子皮的亞歷山大

當他進入雪山地區的時候

銀幣上出現的是盤著羚羊角的亞歷山大

到了北印度地區則是披著大象皮的亞歷山大

四種動物,記錄下了亞歷山大擁有的疆土

「希臘風」吹向亞洲

其實亞歷山大東徵的過程就是傳播希臘文化的過程

東徵過程中建立了多座希臘風格的

命名為亞歷山大的城市

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大就是當時建立的

亞歷山大徵服所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

是使希臘和中東開化民族開始相互密切往來

因此極大地豐富了這兩個民族的文化

在亞歷山大在世期間及其死後不久

希臘文化迅速傳入伊朗、美索不達米亞、

敘利亞、以色列和埃及

位於伊朗地區的帕提亞帝國的錢幣,非常顯著的希臘風

希臘字母被貴霜朝的印度、

帕提亞朝的波斯和希臘化的大夏

這些在中亞立國的諸多王朝所使用

希臘的眾神出現在中亞和新疆的文物上

希臘的哲學、天文學

中亞和河西走廊都有更深一步的傳播

所以希臘文明給中亞點燃了一種聖火

在坎大哈(阿富汗城市)出土的碑文上有使用希臘語

而最長久的留在中國的是什麼遺產?

就是具有阿波羅面容的希臘化的犍陀羅佛像

最後對敦煌、對雲崗、龍門石窟

對克孜爾石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撒馬爾罕(位於烏茲別克斯坦)

是中亞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

東臨中國,西接波斯,南近印度

使得這裡成為東南西北各大文明的交匯之處

也成為了無數商隊歇息貿易之所

在亞歷山大攻陷這座城市時

撒馬爾罕已是粟特的國際化都城

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後

撒馬爾罕更是憑藉其地理位置

成為了絲綢之路的中心

葡萄酒、硇砂、甘松香、阿薩那香……

無數的商品經撒馬爾罕的粟特人之手

從西方運至東方的大都市長安;

然後他們又將中國的絲綢瓷器

賣到亞歷山大的港口,君士坦丁堡的市集

亞歷山大短暫卻充滿精彩的一生結束了

但是他留給後人的卻是一本讀不完的巨著

而在中國,也有兩位君主和亞歷山大一樣

少年得天下,驍勇善戰,開疆拓土

對寶馬情有獨鍾

並且具有胡漢一家的大視野

包容多種宗教、多種民族共同和平相處

他們就是漢武帝劉徹和唐太宗李世民

亞歷山大、漢武帝、唐太宗眼中的絲綢之路

有什麼相似之處?又有什麼不同?

兩千年的亞歐絲路

在三段不同的歷史時期又有怎樣的意義?

中亞五國考古隊隊員、敦煌研究院研究員

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毛銘對此有深入研究

毛銘

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

倫敦《中亞藝術與考古學刊》編輯

中亞五國考古隊隊員

現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員

代表作《榴花西來:圖說絲綢之路上的植物》

《世界藝術地圖集》中亞卷

要理解絲綢之路,最好將以中國為主的視角

轉換為以世界為中心的視角

也要將以漢民族為主的視角

轉換為多民族的視角

這樣絲路就會向你披露出許多你未曾了解的秘密

波斯波利斯的宮殿牆上出現了

萬國朝覲的形象

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描繪了

武則天時代歐亞絲路的八國使臣

這與唐代敦煌壁畫上的各國王子使臣

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

若以為「絲綢之路」這條連通中國與中亞

乃至更為遙遠的西方之路

其本質是為了絲綢貿易的話,未免偏狹

想知道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後

漢武帝、唐太宗對絲綢之路怎麼看

興全基金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

主講人:毛銘

時長:77分鐘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陸上貿易通道,古絲綢之路今日美景
    2000多年前,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到地中海的陸上貿易通道,這就是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它東起西漢長安,向西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到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裡。這條古絲綢之路今日又有哪些美景呢?圖為西安,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甘肅張掖的一場沙塵暴。 張掖是古絲綢之路重鎮。
  • 絲綢之路: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上篇)
    這是自 1988 年開始歷時 10 年的大型學術活動,共進行了五次考察:1990年從西安到喀什的沙漠絲綢之路,1990-1991年從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絲綢之路,1991年中亞草原絲綢之路,1992 年蒙古遊牧絲綢之路,以及1995年尼泊爾佛教絲綢之路。
  • 漢武帝的李夫人和唐太宗的尉遲恭,二人拌和到一起什麼味道?
    漢武帝的李夫人出身於平民家庭,卻能得到漢武帝的寵愛,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漢武帝皇后,被漢武帝終身所念念不忘,而且記憶永遠定格在美貌佳人上。尉遲恭,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民間是黑煞星轉世,雙手持鐧,成為門神。
  • 古代君王要成大氣候,必須有個重要品質,唐太宗有,漢武帝也有
    說到漢武帝,我們記得的大都是他開疆拓土,遠逐匈奴,保大漢平安的功績。卻可能不太清楚,漢武帝能夠成為古今稱道的君王,還在於他有非同常人的氣量。而容人,可以說是一個成功君王最重要的品質。當時太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也就是說汲黯在漢武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為其服務了。然而,儘管汲黯的機會好,但是汲黯並沒有因此為自己以後能平步青雲,而取悅拉攏未來天子劉徹,反而為人嚴正,又頗講原則。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病逝,太子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漢武帝繼位後,任汲黯為謁者,主要負責上傳下達的事務。
  • 漢武帝時期開創的絲綢之路,跟一個名字容易念錯的民族月氏有關
    漢武帝對匈奴一會兒索要錢財一會兒索要女人,實在忍無可忍。於是,打算派人去把亡命天涯的大月氏找回來,雙面夾擊,把匈奴殲滅在沙漠裡。 漢武帝海選此去可能九死一生的外交官。有個做小官的張騫也報了名。漢武帝一看這人,身材高大,站起來像面牆,而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就他了。
  • 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為何被人惡意冠以「窮兵黷武」的罵名?
    很多人以為,罵漢武帝窮兵黷武的是普通讀者,不懂歷史的人,恰恰相反,罵他的大多都是歷史學家們、文人、大師,唐太宗也這樣罵。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裡遍烽煙。何如一曲好琵琶,鳴鏑無聲五十年。這是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寫的,為了讚揚昭君出塞,就貶低漢武帝窮兵黷武。問題是,漢武帝之前打匈奴也和親,卻換不來和平,漢武帝之後和親就可以換和親,難不成漢武帝之後的和親女更美?
  • 漢武帝臨終為何將賜死紅顏知己?漢武帝道出六個字,值得世人深思
    漢武帝臨終前為何賜死紅顏知己?漢武帝道出六個字,值得世人深思漢武帝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位賢明君主,漢武帝既能文又能武,漢武帝在蓄勢而發中懂得審時度勢並為華夏文明是創造了別樣的輝煌。你還記得當初那個贏得河西走廊使用權的霍去病嗎?
  • 復旦通識·中國這盤棋|侯楊方:絲綢之路——從中國到地中海
    李希霍芬右下角有個說明,這是他1876年所繪製的,講的是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後150年的絲綢之路。為什麼是公元前128年?這一年結合我們中國紀年是漢武帝的元朔元年,就在這一年,張騫到達了阿富汗。他是整個世界歷史上最早被記錄的從中國內地走到中亞的一個人,而且他後來又回到了中國,沒有人比他更早。為什麼是公元後150年?
  • 堪稱神話的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記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國王,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之後成為腓力二世及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的活動中心。這個據稱的世界帝國起源之地,今日卻幾乎一所有。
  • 電視劇《滄海絲路》,海上絲綢之路傳奇故事
    該劇圍繞古代西漢王朝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展開,講述一個海洋版「張騫」式的人物,他肩負國家重託,率領一批海洋拓荒者,從北部灣的廣西合浦始發,最終開創了彪炳史冊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西漢時期,為了打通陸地的絲綢之路,張騫受到漢武帝劉徹的委派,出使西域。幾年後,在陸地絲綢之路頗有成效之後,漢武帝劉徹將焦點轉向了遼闊無垠的海上,欲再打通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 唐太宗晚年為何寵溺徐惠?為何說愛上皇帝是個悲劇?
    唐太宗舉辦宮廷宴會,徐惠出口成章,其文採風流即便是一些翰林學士也自愧不如。唐太宗非常滿意。入宮不久徐惠就被破格提拔為正二品充容,位為九嬪之一。  在史書上,徐惠最為人稱道的一件事情,是效仿魏徵,勸諫唐太宗。  唐太宗晚年連續發兵討伐高麗,窮兵黷武;又修建翠微宮、玉華宮,大興土木;穿著用度也日漸奢華。
  • 劉秀文功武治完全不輸劉邦和漢武帝,為何存在感卻不高?
    說起我國古代的著名帝王,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會有統一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痛擊匈奴的進取之君漢武帝,或是締造貞觀之治的唐太宗等等。上文我們說到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可是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為人詬病的地方。
  • 不其縣:漢武帝東巡締造「東方秘境」
    2000多年前,以今天的城陽區為中心,涵蓋膠州灣以東青島各區及即墨區東南部不其縣:漢武帝東巡締造「東方秘境」遙想公元前93年春夏之交的某日,漢武帝東巡到琅琊郡治所在的琅琊縣,從那裡乘樓船北上,穿越海上瀰漫的仙雲霧靄,抵達膠州灣東北部不其(fú jī)城附近的某處海岸:華蓋林立,帝王登岸,祭祀的盛典在一處叫作交門宮的宮殿開啟,人、神,於此間交遇、禮拜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當亞歷山大繼續東徵來到中國,結局竟是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徵,竟然用3萬步兵、5000騎兵的遠徵軍在十年時間裡建立了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亞歷山大帝國,於公元前324年,抵回巴比倫。如果亞歷山大當時繼續東徵至中國會怎樣呢?
  • 漢武帝開創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彘,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景帝劉啟的第三子,公元前156年出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十六歲登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上,漢武帝為鞏固中央集權,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頒布了推恩令,要求各諸王將所管轄的區域分給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削弱了各諸侯國的勢力。為了進一步的加強君主的權力,漢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三部,每一部都派出一名刺史,對地方的豪強以及官吏進行監督。
  • 從河西走廊到絲綢之路,繁華至今,未曾靡費
    公元前126年,漢武帝將這塊土地命名為涼州,因為它地處內陸,熱量不足,接近西北荒漠,晝夜溫差大,所以氣候以溼冷寒涼為主,得名涼州。5年之後,漢武帝派遣霍去病在甘肅右側攻擊匈奴,獲勝歸來之後,漢王朝便成功將整個河西走廊全部佔領,這也是中國古代史上,中原王朝第一次全部佔領河西走廊。此後,漢武帝又在這裡設置了河西四郡,對這塊土地進行管轄。
  • 絲綢之路開通時間,定在公元前114年,這年有怎樣特殊的含義呢?
    德國人李希霍芬把絲綢之路開通的時間定在公元前114年,這個年份有著怎樣特殊的含義呢?這個時間與中國的一位偉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張騫有關聯,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在說到張騫的功勞的時候,用了兩個字,「鑿空」,說張騫這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鑿空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