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為何被人惡意冠以「窮兵黷武」的罵名?

2020-12-23 小馬嘮家常

你只要知道,記載歷史、解讀歷史的是哪些人,就能理解了。很多人以為,罵漢武帝窮兵黷武的是普通讀者,不懂歷史的人,恰恰相反,罵他的大多都是歷史學家們、文人、大師,唐太宗也這樣罵。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裡遍烽煙。何如一曲好琵琶,鳴鏑無聲五十年。這是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寫的,為了讚揚昭君出塞,就貶低漢武帝窮兵黷武。問題是,漢武帝之前打匈奴也和親,卻換不來和平,漢武帝之後和親就可以換和親,難不成漢武帝之後的和親女更美?

顯然不是,原因很簡單,漢武帝用衛青霍去病把匈奴打服了。但是史學家看不見,他們只看到漢武帝三十多年不停的打仗,把國庫打空了,多少家庭被毀,多少財富被打沒了,把盛世帝國打到衰退了。

這就是典型的儒家讀書人的視角。不僅是史學家、儒家大溼,帝王們也喜歡貶損漢武帝,比如千古一帝唐太宗。唐太宗曾經為了抬高自己,拿漢武帝跟自己做對比。《貞觀政要》裡面記載唐太宗說過的一段話:「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敝中國,所就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乎。」

漢武帝三十多年窮兵黷武,把國家打窮了,還沒有什麼收穫,還不如今天我以德服人,把那些北方遊牧民族都歸為大唐領土,他們的老百姓成了我大唐子民。

問題是,李世民是以德服人?打服的吧?

當然,唐太宗是拿漢武帝來抬高自己的。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儒家大師,還是士大夫,大多都是軟骨頭,他們都跟李雲龍嶽父一樣,國家有難他們躲起來,等別人拼了命維護了國家,該分蛋糕了,他們就出來摘桃子,以自己的身份學歷換取高位。

所以,可以看到,歷朝歷代統一天下後,都會把這群儒家大溼殺一批,秦始皇、劉邦、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朱棣,

為什麼殺?這批人太可惡了,現在的文人一樣可惡,比如圓圓還有他的朋友們,包括很火的戴賤業。這群讀書人,訴我孤陋寡聞,沒見過幾個愛國的,都是那種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跟圓圓沒區別。漢武帝的功勳自然不必說,懂的人自然懂。儒家大溼(史學家也算儒家)可不管,匈奴、外族、侵略者打進來,對他們沒什麼影響,他們不恨匈奴,他們恨漢武帝,而且,歷朝歷代的文人,都不恨侵略者,他們恨自己的統治者,恨他們不重用自己。

為什麼恨漢武帝?因為漢武帝討厭儒家大師,喜歡用外戚,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記載歷史的都是儒家大溼,儒家大溼們眼裡好的帝王就沒幾個,像雍正、漢武帝、劉邦、朱元璋、朱棣這樣的強勢帝王,都是他們痛恨的人。

而我們看歷史,看到儒家大溼、名士、清流,就認為他們是好人,他們記載的歷史,就認為是真實的,認為他們是公正的,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利益點,都有局限性。

最典型的,無論是漢書還是史記,都有貶損衛青霍去病,抬高李廣的嫌疑,因為衛霍是外戚出身,儒家瞧不起這種靠女人上位的人,但是李廣好像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功績。

別說漢武帝這樣的,就是我們偉大的老人家耄,也就這十幾年名聲好點,十幾年前,也是罵聲一片,誰罵了?還不是那些儒家的公知、文人、士大夫?比如袁某飛、圓圓、戴賤業們。

所以,他們罵漢武帝,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相關焦點

  • 漢武帝窮兵黷武,將「文景之治」的成果葬送,卻為什麼沒有亡國?
    不過總的來說,漢武帝依舊功大於過,那麼我們就要來深入的分析一下,為什麼漢武帝如此折騰,最終卻沒有導致漢朝滅亡?一、雖遠必誅為大漢王朝贏得了良好的內外部空間耗盡大漢國力的是戰爭,針對匈奴的對外戰爭。漢人以打敗匈奴人為榮,所以是這場戰爭給予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姓名。這樣的戰爭具有高度的正義性,而不是單純的窮兵黷武,所以其必然擁有高度的內在認可度。
  • 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晚年卻將功績全盤否定,結果為西漢延續百年
    很多大臣都不理解漢武帝為何如此狂執,紛紛上書請求漢武帝休養生息,不要再打下去了,就連太子劉據也都出面反對。面對世人的不理解,甚至兒子的反對,漢武帝沉默良久。或許此刻他體會到了秦始皇修建長城以及「焚書坑儒」時,公子扶蘇出面反對的心情了吧。
  • 漢武帝為了讓8歲的劉弗陵當皇帝 設了一個千古奇局 可保大漢不亡
    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後定,這也側面說明了漢武帝是一個開疆拓土的皇帝。秦漢時期,中國最大的威脅就是北方的匈奴。秦始皇沒有辦法,只好築長城防禦。漢高祖劉邦也沒辦法,只好納貢求和。 但是漢武帝不畏懼匈奴人,他先是讓張騫出使西域,拿到了河西走廊的地圖。
  • 開疆拓土——非常人劉徹的非常事
    漢武帝劉徹在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等領域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到了晚年還有令人痛心的屠戮骨肉、振動國本的「巫蠱之禍」;私生活上也造就了不少頗具看點的話題。帝王的是是非非在千秋功罪裡沉浮……綜合考量他的一生,「千古一帝」的名號卻實實在在當的起,今天我們只提他開疆拓土這一個方面。
  • 《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毛澤東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在青年時期曾說:吾人攬史時,恆讚嘆戰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漢武與匈奴競爭之時,三國競爭之時,世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
  • 漢武帝劉徹:唯一可與秦始皇比肩的我國古代帝王
    同秦始皇相比,電視劇中的漢武帝給人的感覺要親切得多,很多人最喜歡的其實並不是漢武帝的豐功偉績,而是他的率性而為。他敢娶一位歌姬為皇后統率六宮;他敢任一馬奴作帝國大將軍橫掃匈奴,他敢將別人的私生子視為已出地培養並重用,敢將託孤大事拜於一生的死敵之子。
  • 皇后衛子夫死後擁有獨立諡號為思,為何卻不能與漢武帝合葬?
    公元前91年,江充在劉據的太子宮挖出巫蠱專用人偶,當時漢武帝在甘泉宮度假,音訊不同。而衛青、霍去病已死,就在公元前92年,衛子夫的姐夫、侄子、外甥、女兒又幾乎全部被殺。太子劉據害怕,便聯合衛子夫用兵殺了江充和圍繞在漢武帝身邊的胡人術士。
  • 漢武帝:16登基,屢遭挫折,為何最終成就大漢輝煌?背後有怎樣歷程
    其次對於敢和他說逆耳之詞的臣下非常寬容,比如汲黯曾當面批評漢武帝「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效唐虞之治乎!」當時在場的公卿都以為汲黯會被處死,可是漢武帝當場並未大發眾怒,只是在退朝之後罵道:「汲黯這白痴實在太過分了!」,事後也沒懲辦汲黯。【4】在培養人才上,他不拘一格錄用人才,提拔才能出色人物,「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 漢武帝傳位給只有八歲的劉弗陵,是他糊塗了?還是年老被蒙蔽?
    諸子相較,弗陵為優 漢武帝一生有六個兒子。長子劉據為皇后衛子夫所生,武帝最初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大兒子,所以立他為太子。並且我們都知道武帝是一個很喜歡美麗事物的人,晚年非常寵愛鉤弋夫人,這劉弗陵就是鉤弋夫人所生,又算得上老來得子,漢武帝就更加開心了。 武帝是個什麼人?
  • 漢武帝打了幾十年仗,軍費開支原來是這樣解決的
    漢朝有個著名的牧羊人卜式,有千餘頭羊,主動將自己的羊獻給國家,又要把家產的一半捐出資助對匈戰爭。漢武帝未允許,要封他官做,他也不做。漢武帝留他在京城住了幾年才放他回去。後來,卜式所在地方上有災,卜式還是捐獻了自己的家產。當然,像卜式這樣高境界的人實在太少。大部分人則是通過出錢買官買爵。
  • 《都鐸王朝 第四季》亨利八世——中國的漢武帝!
    而他的一系列所作所為與中國的一個皇帝很類似——漢武帝。漢武帝的開疆拓土,這不用細說,課本裡有詳細的介紹。漢武帝一生有兩皇后,陳阿嬌、衛子夫,再加上後面寵幸的李夫人,這算是漢武帝的一生摯愛了,這些女人無一善終。而亨利八世一生取了6個老婆,也都結局不好。在這點上,兩人又看齊了。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此後,漢武帝對匈奴採取了決絕的態度,不服就打。在漢武帝一朝,湧現出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到了漢武帝時期,開始北伐匈奴,軍費耗費巨大。比如公元前124年,車騎將軍衛青出徵匈奴右賢王部,斬首匈奴一萬五千多人。第二年,衛青再接再厲,再次出徵匈奴,又斬獲了一萬九千多人。漢軍取得的戰績輝煌,但是損失也不小,在記載中,漢軍傷亡了十萬兵馬。漢武帝也霸氣,拿出二十萬金,撫恤陣亡將士的家屬。
  • 漢武帝走了秦始皇的老路,為何漢朝沒有土崩瓦解?
    漢武帝的行徑有點像強盜,無奈大宛遇見個強買的硬茬兒,賠了國王又折馬,無奈以悲劇終。 但是,漢武帝的功過是非,單從武力這個蓋棺論不了定,其實漢武帝也走了秦始皇許多老路,緣何漢朝沒有像秦朝那樣土崩瓦解?下面從他的幾個重大事項著重分析評價。
  • 漢武帝一生窮兵黷武,是靠啥支撐龐大軍費開支的?看完專家都得服
    導語:提起漢武帝,我們都不陌生,他是一個有名的皇帝,16歲就已經即位,他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戰略家。但是他熱衷打仗,頻繁發動戰爭,我們也都知道打仗是非常厚。用人力財力的,照漢武帝那個打法,估計國庫都被掏空了,那他是從哪兒得來的錢,去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的呢?
  • 漢武帝劉徹:一生的功過,為什麼爭議這麼多?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駕崩。關於漢武帝的一生功過,爭議很多,漢武帝一手打造了一個漢帝國,將匈奴趕到了漠北,將周遍分裂的附屬國都收歸中央政權,對後世的朝代版圖奠定了基礎,而漢武帝的一生又喜歡舞刀弄槍,使百姓的負擔非常重,對此也飽受詬病。那麼該如何評價漢武帝的一生呢?
  • 劉據自殺之後,僅餘一個後代劉病已,為何漢武帝還要殺死他
    此時,守衛漢高祖祭廟的郎官田千秋又上緊急奏章,為劉據鳴冤,讓漢武帝「幡然醒悟」,下令將江充滿門抄斬,將蘇文燒死在橫橋之上,對劉據兵刃相加之人,也被滿門抄斬。根據史書描述總結一下,太子劉據自殺之後,不難看到一個「追悔莫及」的漢武帝形象:1,報復參與謀害劉據之人,包括丞相劉屈氂等相關人物被以各種理由被殺或自殺,牽連甚廣;2,獎賞幫助劉據之人,比如李壽、張富昌等;3,建思子宮
  • 金屋藏嬌:漢武帝與陳阿嬌為何善始而不能善終?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在歷史上被稱作「大漢孝武皇后」。陳阿嬌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陳阿嬌自幼深得其外祖母——竇太后的寵愛。金屋藏嬌:漢武帝與陳阿嬌為何善始而不能善終?最開始的時候,館陶長公主是打算將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的。
  • 鶴壁紂王墓前一小廟,對聯霸氣,一代帝王開疆拓土有貢獻
    經歷史考證,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開疆拓土,攻打東夷,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小廟除了供奉商紂王,還有蘇妲己和姜王后。紂王墓被稱中國最寒酸帝王慕,當地人稱大土堆。紂王墓為何如此寒酸呢?有資料上說,周朝建立後,周武王為顯示他不絕人祀的仁君風範,允許紂的後代葬其遺骨。紂王給其兒子留有遺囑,稱自己駕崩後要葬於河中。
  • 站在文景之治肩膀上的歷史巨人:千古名帝漢武帝,開疆拓土揚威名
    秦皇自然就是統一了全國、並且將諸侯紛爭軍閥混戰變成了大一統局面的秦始皇,而漢武,則是漢代的偉大君主、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君王漢武帝。漢武帝本名劉徹,又有一說是,不過史料所記載的內容中,並沒劉彘的說法。當然,說到歷史史料記載,其實要說一下漢武帝與我國歷史傳記第一人司馬遷的關係。
  • 巫蠱之禍中,江充已經被太子殺死了,漢武帝為何將江充全族誅殺?
    談秦說漢(276)巫蠱之禍中,江充已經被太子殺死了,漢武帝為何將江充全族誅殺?到了晚年,曾經狂熱的漢武帝冷靜下來開始反思,為什麼平時老實巴交的太子會舉兵造反;為什麼跟他過了49年、一直痴愛著他的皇后衛子夫,不願意跟他做任何解釋就自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