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文景之治肩膀上的歷史巨人:千古名帝漢武帝,開疆拓土揚威名

2020-12-24 一八四零到一九四九

秦皇漢武,這是一個成語,這是在概括我國的賢明君王時,可以說最重量級的兩位重要人物、皇帝。秦皇自然就是統一了全國、並且將諸侯紛爭軍閥混戰變成了大一統局面的秦始皇,而漢武,則是漢代的偉大君主、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君王漢武帝。

漢武帝本名劉徹,又有一說是,不過史料所記載的內容中,並沒劉彘的說法。當然,說到歷史史料記載,其實要說一下漢武帝與我國歷史傳記第一人司馬遷的關係。

司馬遷生活的年代,其實更多的就是漢武帝在位時期,在漢朝看來,其實《史記》並非是一本歷史的史料記載,反而是一本誹謗的雜書。這也是為何,司馬遷會遭受到宮刑的原因。

再返回劉徹本人,有關劉徹的出生年月,有一種說法是在公元前156年,另外一種說法其實相差不是太多。在劉徹三歲時,被封為膠東郡王,在劉徹六歲時也就是公元前150年被冊立為太子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駕崩,漢武帝即位。

剛剛繼位時,漢武帝才15、6歲,權利被經歷了四朝的太皇太后竇太后攫取,因而出現了竇太后的外戚竇氏在朝中專權的情況。

不過漢武帝當時還年幼,因而一邊成長一邊暗自蓄積力量,並且在竇太后死後,逐漸地親政。

漢武帝在歷史上的評價十分的高,其威名非但是被現如今的五十六個民族所熟知,甚至於國外的人都對漢武帝有所了解。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擁有與秦始皇同等重要的高評價地位,因為漢朝的勢力在他統治的五十多年裡,勢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在這裡,就來說一下歷史上頗受爭議、並且連帶著同樣具有爭議的《輪臺詔》了。漢武帝的一生中下達過無數的出徵、討伐的戰令,這些戰令,讓漢朝擊敗了威脅中原皇朝數百年之久的匈奴,在東南擊敗了閩越國將東南地區納入到了我國的版圖,西南以及西北也在漢武帝的連年用兵之下,被漢朝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版圖之中。

漢武帝時期,憑藉著祖父以及父親文景二帝的休養生息,讓他可以施展雄偉的戰略;不過,在漢武帝晚年,他也曾經說自己當時的個人不明智,導致戰火狼煙四起,讓普通的老百姓遭受到了繁重的賦稅和壓力。這也是《輪臺罪己詔》的由來,實際上,《輪臺詔》在歷史上的地位頗受爭議,史學家更多地認為,這是漢武帝對個人施政策略的轉變。

其實無論如何,漢武帝時期的確是我國軍事實力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這個年代裡湧現出無數的歷史人物,李廣、衛青、霍去病這些徵戰沙場的名將,都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軍事人物。

漢武帝時期,內政方面,他對未來的封建王朝,造成了兩大重要的影響,具體說來分別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推恩令」的實施。另外一點,我們現在的主流政策絲綢之路,實際上就是源於漢武帝時期,當時漢朝的使者最遠出使到了裏海海岸、(現在的印度)等國家。

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王朝統治全國的思想工具,也就是從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術期間正式開始;而推恩令則是很巧妙地化解了封建王朝內的諸侯王起兵謀反的危險局面。

漢武帝的晚年,的確是做了一些令個人形象受汙的事情,比如說巫蠱之禍,前前後後導致了包括太子劉據、皇后王夫人在內的幾十萬人受到無辜牽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漢王朝的整體實力。

另外,漢武帝好大喜功比如在泰山封禪時耗費了大量的國帑積蓄,此外因為連年的徵戰耗費了包括漢初的社會財富,還推行了告這樣打擊工商業者的政策,實際上對於後世的那些封建統治者們,也是有了一定的影響,這也是為何封建時期我國的工商業難以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當然,說到開疆拓土以及傳揚漢王朝的威武,漢武帝無疑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人。有人說不是有成吉思汗以及元朝嗎?誠然,元朝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時期,不過輪真正的全力控制,漢武帝首開先河並且威名遠揚,這些都是一場場扭轉歷史局面的苦戰積累起來的。

最後,大家對於漢武帝本人以及漢武帝時期的各路英才哪個記憶比較深刻,歡迎關注留言,小編接下來將著重和大家一起分享漢武帝時期的各大歷史人物,既包括司馬遷、原為奴僕的衛青霍去病、被史學家稱為民間口藝人的東方朔、蘇武牧羊中的忠貞臣子蘇武以及名相司馬相如和霍光等等等等。

相關焦點

  • 《漢武大帝》文景之治成就漢武帝不世功業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是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不是出現在秦朝,而在西漢。秦朝歷經兩代君主、14年,過把癮就死。經過楚漢之爭,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劉邦建立的朝代為啥叫「漢」呢?這個梗,是源於當年項羽把劉邦分封到漢中而來。所以,西漢之初,實行的是恢復和發展生產的休養生息政策。尤其到了文帝、景帝時期,更是大力鼓勵發展小農經濟,輕徭役、減賦稅、省刑罰。這些舉措,讓備受戰亂之害的社會,得到充分的發展,生產力穩步上升。文帝是個很節儉的好皇帝,節儉到什麼程度?衣服破了,不捨得換;房子舊了,不捨得裝修。要知道這可是堂堂一國之君啊。有這樣勤儉持家的賢主,國家沒理由不富強。
  • 文景之治和昭宣中興:漢朝歷史上,有著這些名不副實
    前言:說起西漢的歷史,很多人會想起文景之治和昭宣中興這兩個階段。但其實,這種說法,其實都存在著一半的名不副實。1、 文景之治首先不可否認:漢文帝在位期間,確實做到了與民休息。這也算是延續了高祖、惠帝、呂后攝政時候的政策。並且在漢文帝時代小有所成。漢景帝也基本上執行了之前的路線。不過,漢景帝和其父親漢文帝存在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漢景帝十分喜歡折騰。並且,在漢景帝的折騰之下,漢朝發生了很多悲劇。
  • 漢朝「無為而治」成就文景之治,為何漢武帝「逆反」先祖,獨尊儒術?
    那有小夥伴就疑惑了,為什麼後來就儒家文化在漢武帝的時候還能保持活躍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漢朝歷史長廊了解一下吧。一,漢武帝時期各方面的狀況1.漢武帝期的經濟方面狀況由於「文景之治」下,百姓能夠安穩的生活,人口大量的增長,漢武帝時期人口數量就更多了。
  • 百家講壇:文景之治
    播出時間:2016年7月26日 19:21播出頻道:CCTV央視文化精品《百家講壇》 文景之治
  • 「美人心計」之漢朝第一個治世的出現——「文景之治」
    導語西漢,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享國共二百一十年,而「文景之治」是漢朝出現的第一個治世,從漢初至漢文帝劉恆即位七十年間,海內富庶,國力強盛,為漢武帝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景之治網絡圖片「文景之治」的開端而「文景之治」的出現是在國內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情況下順勢而出;西漢初年,由於秦末農民戰爭和四年楚漢之爭
  • 歷史上有名的皇帝,開創了「文景之治」,母親地位卻不高
    這樣的一個皇帝,西漢時為宮女所生,母親地位不高,自己並不為漢高祖劉邦所喜歡,最終卻成為皇帝,更開創了「文景之治」,他是誰,他就是漢文帝劉恆?漢文帝劉恆是個什麼樣的人?歷史上有記載,呂后「遂斷戚夫人手足、眼目、耳目、飲藥、居廁」,將原來美貌的戚夫人變成了「人彘」,並將她和劉邦所生的兒子如意毒殺。雖然劉恆的運氣不錯,但個人能力更出眾,並非平庸之輩。代國封地的時候,就養成了做事穩重的作風,代國也很窮,就採取了與民休戚與共、發展生產等措施,把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條,積累了豐富的治理經驗。
  • 漢武帝窮兵黷武,將「文景之治」的成果葬送,卻為什麼沒有亡國?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歷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皇帝。在其即位之初,西漢王朝開始加強中央集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得到了極為明顯的發展,在他勵精圖治之下更是為大漢朝建立了一支強悍的軍隊,多次深入漠北橫掃匈奴王庭,使得漢朝北方來自匈奴的軍事壓力得到了大大的緩解。
  • 文景之治—漢景帝
    漢景帝和其父漢文帝共同開創了大漢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盛世又稱文景之治!劉啟出生的時候,父親劉恆還在代國做代王呢。在當時劉啟在劉恆幾個兒子中排行居中,上面還有好幾個哥哥呢。劉恆為代王時,與代王后生有四子,劉恆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公元前180年,劉啟登基成為漢文帝。
  • 文景之治:帝國失去的好時代
    然而,雖然漢文帝在古人中間稱得上是「美聲塞於宇宙,仁風暢於四海」,在現代人中卻並不怎麼吃得開,現代的影視和文藝,還是更偏愛秦皇漢武之流。所以我們雖然多少比較熟悉「文景之治」這個名詞,但對「文景之治」的來龍去脈仍然不甚了解:為什麼古人如此熱愛「文景之治」?漢文帝和漢景帝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 四大盛世的文景之治,是如何開創的?
    我是狼君,一個愛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作為四大盛世之一的文景之治,揭了整個西漢盛世的序幕,一改從秦末以來,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局面,形成了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安康的局面,被以後的歷朝歷代以及現在所稱道。西漢經過劉邦的初期治理,已經為文景二帝繼位後繼續治國安邦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文景二帝在之前的基礎上,以黃老學說為指導,實行無為而治,努力發展農業、調和社會矛盾等多重政策和手段,打造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太平盛世。
  • 著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漢文帝,能做上皇帝,真是不容易
    漢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十分久遠的一個朝代,並且一直延續了好幾百年,在歷史上可以說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朝代之一了,並且漢朝在前期,是出現了許多有真才實學和有能力的帝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出現在漢朝 但其實在劉邦手底下統治的漢朝,是很多叛亂的,經常有許多地頭蛇出來搞事情,可是當時劉邦根基不穩
  • 文景之治真的有那麼富有嗎?繁榮背後則是嚴重的貨幣超發
    文景之治在歷史上還是非常有名的,人們對文景之治影響最深的是它的富有,史書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這句話是寫進教科書裡面的,人們對文景之治第一印象就是太富了,京城的錢上億,而且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了,錢幣多的數不完。
  • 文景之治—漢文帝
    漢文帝,原名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是中國古代封建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之一,現在也有人說,漢文帝也是登基最幸運皇帝!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親自徵伐叛亂得勝歸來後,測立當時年僅八歲的劉恆為代王。
  • 漢「文景之治」和宋「仁宗盛治」,百姓生活在哪個時代更幸福?
    西漢有「文景之治」,東漢有「明章之治」,西晉有「太康之治」,隋朝有「開皇之治」,唐朝有「貞觀之治」,宋朝有「仁宗盛治」……總之,幾乎每個封建王朝都會有一段盛世。由於人們對宋朝的爭議較大,「仁宗盛治」的知名度並不如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不過,很多人說「仁宗盛治」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那麼,這是真的嗎?
  • 文景之治:精英領導者的綻放史
    文、景二帝一直被史家稱讚為有作為、平和治國的重要代表,因此二帝即位之初便在社會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些改革都是十分有利於民生、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所以在封建時代的初期少有地出現了王朝盛世。文、景二帝對於同姓王的削弱也為之後的漢武帝統治時期的強盛奠定了堅實基礎。
  • 釋讀中國歷史139: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倆開創了「文景之治」
    漢文帝劉恆,只比兒子劉啟大15歲,父子倆開創了「文景之治」04:51來自繽紛歷史清清講朋友們其實,漢朝除了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其他時期的皇帝基本都對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後來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是去和親。第四,說到漢文帝的節儉,那可真是讓人感慨。他儘量減少皇室的用度,反對奢侈浪費,他自己有時候甚至穿著草鞋上殿,連他最寵幸的慎夫人穿的裙子,為了節約衣料都不用當時流行的長長的拖到地面的樣式。
  • 龐升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關於現在發展迅猛的房產中介的業務領域,這個經濟學學士還撰寫過長達幾十頁的《安家集團》商業策劃書,現在同學們的畢業冊上還可以找到當年他以安家集團董事長的落款籤名。恰恰相反,龐偉從小就喜歡槍,用他姑姑的話說「這孩子生來與槍有緣分」。射擊時的威風,射中目標帶來的喜悅,在龐偉面對學業和射擊的選擇時,家人儘管對前途有所擔心還是相信了他的第一位伯樂射擊教練張廣偉的話,站在了龐偉興趣的一邊。
  • 文景之治的實施有什麼作用呢?文帝和景帝告訴你,與三個因素有關
    為此,這一時期為以後漢帝國跨入漢武帝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那麼,文景之治實施的政策有什麼作用呢?當文帝即位後,便派遣使者昭告四方的百姓,以表示自己對四方採取懷柔政策。如此一看,文景之治,還是有模有樣的,皇帝還做出了實際的行動,正如:「心動不如行動,空想不如現實」。
  • 文景之治,帝國時代第一個盛世
    制定非劉姓稱王,天下共誅之的「白馬之盟」後,駕崩於長安。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再往後就是著名的文景之治了,今天分別從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為大家逐一介紹。呂后劉邦駕崩。17歲的太子劉盈繼位,呂雉為太后。劉盈年幼仁弱,大權被呂太后掌握。 呂后兇狠毒辣,為剪除異己,毒殺趙王如意、將戚夫人做成人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