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生窮兵黷武,是靠啥支撐龐大軍費開支的?看完專家都得服

2020-12-23 白菜說史

導語:提起漢武帝,我們都不陌生,他是一個有名的皇帝,16歲就已經即位,他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戰略家。但是他熱衷打仗,頻繁發動戰爭,我們也都知道打仗是非常厚。用人力財力的,照漢武帝那個打法,估計國庫都被掏空了,那他是從哪兒得來的錢,去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的呢?

商人首當其衝

我們在歷史書中都學到過,士農工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為當時的農耕經濟以及政治制度決定了商人非常卑微。大概的意思就是商人除了能掙幾個臭錢,沒有什麼地位。而漢武帝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覺得商人們雖然有錢,但是為富不仁,從來不把錢拿來為國家做貢獻。

並且如果照古代的小農經濟,農民和土地的穩定性可以使統治也非常穩定,但是商人的出現造成了比較大的人員流動和貨幣流動,這樣一來可是很影響統治的。所以漢武帝肯定也不喜歡商人,而且商人又很有錢,於是就收割商人的財富。

賣爵位,有地位

其實這個政策還是針對於商人的,因為古代商人地位低下,雖然有錢,但是地位低,活的不痛快。那你可以買爵位呀,你有了一個爵位之後,不僅能夠免除一些徭役兵役,甚至還可以當官,這讓商人們怎麼能夠不心動呢?

漢武帝頒布這個政策之後,可以說是大受商人們的歡迎,一時之間,國家收攏了大量的錢財,掙得盆滿缽滿。要說這個政策也算是一舉兩得,國家有了錢,商人有了地位。不過弊端還是有的。這錢來的太容易,於是便不受珍惜。漢武帝花錢大手大腳,這點錢還是扛不了多長時日。

國庫空了?加稅!

眼看著錢也要花完了,國庫也空了,漢武帝就又開始動腦筋了。他開始讓商人們自覺地上報家產數值,然後將稅率從1.3提升到了百分之六,可以說是翻了四五倍。漢武帝還專門強調說官府不會去查訪,大家只管自覺的上報就可以啦。

那商人們多機靈呀,誰也不想多交稅,所以有很多商人就謊報家產,沒想到這正中漢武帝的下懷。

那有人就要猜了,難道漢武帝後來又讓官府去查了嗎?其實漢武帝的做法比我們想像的都要機智,官府肯定是不會去查的,這相當於食言了。但是漢武帝發布詔令說,有哪些商人隱瞞財產或者謊報家產的,知情的人可以告發。如果情況屬實,官府抄家,並且把商人的財產分給告發人一半。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是真的妙,先是引賊入甕,後來頒布的政策,既不食言又達到了目的,告發商人的人們更是非常的積極主動。很多商人們都吃了這個虧,誰讓他們想要鑽法律的空子呢。

所以說想要當一個好皇帝,機智謀略可真的不能少,要說漢武帝的經濟頭腦可真是不比商人差。不過這些收斂財富的方法有點急功近利,近似於殺雞取卵,做的有點太絕了。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打了幾十年仗,軍費開支原來是這樣解決的
    不過,漢武帝也制定了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就是犯罪之人可以出相當數量的錢贖罪,把自己贖為平頭百姓,一切從頭再來。但這樣一來,漢武帝就多了一個解決軍費問題的辦法。如博望侯張騫,因打仗時候迷了路,沒有按期趕到會合地點,失期當斬。他就出錢贖為庶人,又從平頭百姓幹起。李廣曾經被敵人俘虜,也算是罪過,贖為庶人。
  • 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為何被人惡意冠以「窮兵黷武」的罵名?
    很多人以為,罵漢武帝窮兵黷武的是普通讀者,不懂歷史的人,恰恰相反,罵他的大多都是歷史學家們、文人、大師,唐太宗也這樣罵。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裡遍烽煙。何如一曲好琵琶,鳴鏑無聲五十年。這是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寫的,為了讚揚昭君出塞,就貶低漢武帝窮兵黷武。問題是,漢武帝之前打匈奴也和親,卻換不來和平,漢武帝之後和親就可以換和親,難不成漢武帝之後的和親女更美?
  • 印度軍費開支躍居全球第三,亞洲強國夢要實現了?
    而軍費開支得多少,又是決定該國軍事實力和發展的重要指標,是軍隊基礎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一個國家總體實力的強弱與否。因此,但凡經濟有一定基礎的國家,都會在自己承受的範圍之內,增加軍費開支,從而擴大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近期,全球2019年度軍費排名已公布,其中前三名分別是美國、中國和印度。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軍臣單于中計,三十萬漢軍殺出,殺得匈奴兵丟盔卸甲,取得了漢朝第一次對匈戰爭的勝利。此後,漢武帝對匈奴採取了決絕的態度,不服就打。在漢武帝一朝,湧現出衛青、霍去病等名將。但是這是真實存在的,漢武帝設置了武功爵的爵位制度,從高到低分別為造士、閒輿衛、良士、元戎士、官首、秉鐸、千夫、樂卿、執戎、政戾庶長、軍衛等十一級。每個爵位的晉升,可以花費17萬錢購買,僅僅一年時間,西漢朝廷就獲得了三十多萬金。這些金錢支撐著西漢的對外戰爭,補充著西漢的國庫,讓軍費得以源源不斷。
  • 漢武帝窮兵黷武,將「文景之治」的成果葬送,卻為什麼沒有亡國?
    不過總的來說,漢武帝依舊功大於過,那麼我們就要來深入的分析一下,為什麼漢武帝如此折騰,最終卻沒有導致漢朝滅亡?一、雖遠必誅為大漢王朝贏得了良好的內外部空間耗盡大漢國力的是戰爭,針對匈奴的對外戰爭。這樣的戰爭具有高度的正義性,而不是單純的窮兵黷武,所以其必然擁有高度的內在認可度。而從現實效果來講,針對匈奴的戰爭解除了西漢立國以來長期存在外部軍事威脅,這就使得即使漢朝在一系列對外戰爭後處於一種虛弱狀態,也沒有強悍的外部力量敢於在此時挑戰大漢帝國的虎威。一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談談在「三藩之亂」期間康熙帝是如何解決巨額軍費開支問題的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嚴格意義上講指的僅僅是一個方面,其前提條件則是該國家擁有足以支撐起一場戰爭的經濟體量。更何況爆發於清朝初期的「三藩之亂」持續的時間長達八年之久。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也曾分析過,清朝初期的經濟實力確實不容樂觀,舉個最明顯的例子:直至順治末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依然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況,而歷史進入康熙一朝以後,經過各種制度的調配,國家財政收入雖有所好轉,但想要為長達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提供巨額的軍費開支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他確確實實做到了,並且將這一歷史使命完成得近乎完美。
  • 軍費沒有波蘭多連山炮都不會造
    此外,中國的財政雖然看上去不少,但很大一部分都是借的,和日本的差距遠不止紙面上的3倍。17億雖然看上去也不少,但中國那麼大的國家,購買軍備、行政運轉等各種開支加上償還債務,每年的錢根本不夠用。抗戰爆發後,日本能輕鬆拿出幾十億去打仗,但中國不僅家底薄沒有餘錢,而且籌錢困難,所以打的非常艱難。抗戰爆發後,中國的財政收入急劇下降。如果沒有美蘇援助和海外華僑捐款,中國財政早就崩潰了。
  • 生於盛世,毀於亂世—漢武帝茂陵
    上期簡單介紹了「千古第一陵」秦始皇陵的防盜措施,今天來聊聊另一個反面例子,它就是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漢武帝的一生何其輝煌而壯烈! 但劉徹又有著古代封建帝王通有的毛病,就是好大喜功又不可一世。據《晉書》記載,漢武帝在他即位後的次年就開始在陝西省槐裡縣茂鄉(今陝西省鹹陽市興平市)修建陵墓,因此而被稱為「茂陵」。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茂陵才修建結束,花費了當時西漢天下每年稅賦的三分之一。
  • 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晚年卻將功績全盤否定,結果為西漢延續百年
    很多大臣都不理解漢武帝為何如此狂執,紛紛上書請求漢武帝休養生息,不要再打下去了,就連太子劉據也都出面反對。面對世人的不理解,甚至兒子的反對,漢武帝沉默良久。或許此刻他體會到了秦始皇修建長城以及「焚書坑儒」時,公子扶蘇出面反對的心情了吧。
  • 韓國軍費支出即將超日本,不僅針對東邊鄰國
    一直以來,東亞地區都有號稱「怪物房」的綽號,原因無非是這一帶的國家幾乎個個都是武裝到牙齒。而作為這一地區頭號的美國小弟國家,日本的軍事開支一直都在世界前列,這也是日本一直引以為傲的,他們的精兵之路。但是近年來這一地位遭到了嚴重動搖,除了日本的西部鄰國的軍費在穩步上升外,韓國也一直有條不紊的增加自己的軍事力量。雖然韓國的人口只有日本一半,但韓國的軍隊數量卻是日本的一倍多。而且現在的趨勢上看,韓國有望在2026年實現軍費趕超日本,成為東亞地區美國的頭號軍事跟班。
  • 漢武帝劉徹:唯一可與秦始皇比肩的我國古代帝王
    同秦始皇相比,電視劇中的漢武帝給人的感覺要親切得多,很多人最喜歡的其實並不是漢武帝的豐功偉績,而是他的率性而為。他敢娶一位歌姬為皇后統率六宮;他敢任一馬奴作帝國大將軍橫掃匈奴,他敢將別人的私生子視為已出地培養並重用,敢將託孤大事拜於一生的死敵之子。
  • 日本軍費創新高成美國無密碼提款機,印度軍費世界排第三卻不夠花
    據路透社東京消息,日本政府12月21日批准連續第九次增加軍費開支,為研發先進隱形戰機和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提供經費。從目前看,在美國面前的日本就是一個「提款機」,而且是免除了密碼的提款機。日本雖然軍費又創新高,但他人沒幾個,總體上「盤子」小,比起其他國家總量不算多。
  • 漢武帝多次徵戰,國家財政告急,他是如何創造國企來賺錢的?
    一來二去,本來承擔著國家主要賦稅收入的農民,因為天災人禍而不得已飲鴆止渴,靠賣出土地先得以求生,對後續朝廷的徵稅自然無法供應得上,而商人們佔有大量土地,可是所交的稅基本和農民差不多,再加上官僚不用交稅。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的貧富矛盾嚴重激化,稅收效率又低下,社會矛盾尖銳,多次爆發了小股農民起義。
  • 看《衛子夫》前 先苦讀漢武帝和他女人們的故事|神劇秀
    既然儂拉對歷史這麼感興趣,「Show一點」就陪你挖點深的(比挖掘機還挖得深)。看完這一長段晚上再去看《衛子夫》,保證你可以幫它續寫到一百集。詩人滿腔豪情,說什麼秦皇漢武啥啥的,其實人家始皇帝開天闢地,漢武帝開疆闢土,中華民族諾大的家業都是他們掙下的,你拿什麼和人家比?好了,話說回來,我們談點八卦的吧:漢武帝和他的女人——漢武帝劉徹,原名彘(劉邦的大兒子叫劉肥。
  • 日本軍費開支創新高,計劃打造2000公裡新型巡航飛彈
    根據媒體透露的消息,日本2021年軍費開始創下新高,達到516億美元之多,其中就包括研發新型巡航飛彈。 再加上日本公布新的軍費開支,極有可能會將升級版12式反艦飛彈部署在宙斯盾驅逐艦之上。
  • 敲詐完韓國勒索日本!川普敲竹槓讓日本欲哭無淚:真掏不起了
    最近的亞太局勢不是非常太平,美國再一次出手開始了一次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行動。據日本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司助理司長庫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稱美國將在2020年就駐日美軍防務費用問題與日本展開交涉,簡而言之就是要求日本繼續增加駐日美軍經費開支。
  • 美國負債突破270000億美元,為何能養得起11艘航母?看完恍然大悟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懷疑,美國債務這麼多,怎麼能養得起11艘核航母呢?看完恍然大悟。航母的造價和日常維護成本究竟需要多少錢?我們知道,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有「海上霸主」之稱。
  • 漢武帝:16登基,屢遭挫折,為何最終成就大漢輝煌?背後有怎樣歷程
    其次對於敢和他說逆耳之詞的臣下非常寬容,比如汲黯曾當面批評漢武帝「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效唐虞之治乎!」當時在場的公卿都以為汲黯會被處死,可是漢武帝當場並未大發眾怒,只是在退朝之後罵道:「汲黯這白痴實在太過分了!」,事後也沒懲辦汲黯。【4】在培養人才上,他不拘一格錄用人才,提拔才能出色人物,「漢之得人,於茲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