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SNH48成員陳怡馨在微博上發了一條狀態:「非常痛苦」,並圈出「重度抑鬱症」的診斷結果。
96年出生,2014年10月以劇場公演《青春派對》正式出道的她,今年在馬東、候佩岑主持的騰訊綜藝節目《飯局的誘惑》中作為常駐嘉賓,從最開始的「蠢萌」到「攻略少女」,到最後連狼人殺高級玩家馬東、顏如晶都被她贏過。說實話,在看《飯局的誘惑》之前,雖然SNH48已經很火,但我作為一個比她們大好幾歲的姑娘,自然不會喜歡她們組合,所以並不是她的粉,可是必須承認,陳怡馨絕對是一個認真努力的女孩,從第一期到最後一期她的進步和成長所有人都可以看見。
在12月2日之前,她還是個樂觀開朗的少女。她的微博也以生活照為主,多數照片以彎月牙眼睛為標誌性表情。
昨日,她患重度抑鬱症退團的消息傳出,並清空微博,與之前的生活做暫時的告別,粉絲們發表「我才關注到你,你卻忽然退團了」來表達不舍。
甜美外表下的「陳怡馨」面對了怎樣的社會輿論壓力,才使得青春陽光的20歲少女曝出患抑鬱症。當搜索她的消息,除了對她甜美外表及性格的喜愛,還有更多整容、墮胎等負面消息。
我們是否進入了「抑鬱症」的時代?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這樣描述抑鬱症於他的感受:「有些時候我覺得任何與他人的接觸都讓我作嘔,就像一些浪漫主義者所描述的那樣,我受到的壓力讓我厭世,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牆之外。」
「抑鬱症」並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而是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疲倦、焦慮、厭食、失眠或自殺等等。有數據顯示中國一運政的患病率為6.1%,按照這個數據,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這個數據或許有些誇張,但農村婦女中隱匿的抑鬱症團體仍未被測量的。
公眾人物當中許多人也都經歷過「抑鬱症」,臺灣歌星周華健曾患上抑鬱症時,一度不敢出門,演員陳坤則需要吃藥來抵制抑鬱症。「陽光男孩」周渝民也自爆在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可以隨時去死。白巖松也曾坦承在患上抑鬱症時,天天想的就是自殺。
當然涉及「抑鬱症」這個詞,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喬任梁,當眾人沉浸在中秋節假期的氛圍中,他自殺的消息被爆出,無數歌迷不願相信這個事實。在懷念喬任梁的同時,誰又是下一個他呢?在喬任梁自殺後,部分消息稱他因遭到導演的封殺、與王思聰的不合,而更多的消息曝光網友曾對其的輿論壓力,我們無法向他取證,唯一能做到的是不要再通過輿論壓力製造下個他。
言論自由是否應以事實為準則
我們越是缺少什麼就越會炫耀,越是想彌補空缺就更想從公開發表的意見中獲得滿足,我們攻擊著、謾罵著,不懂「人言可畏」對輿論指向者的心理影響。
「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在虛擬化的網絡媒體中,因為匿名化使得社會、傳統的共同體對我們道德約束力下降,不用帶著負罪感,不用遵守傳統道德約束地攻擊辱罵。有些鍵盤俠評論時常常針對觀點卻不針對事實,對發生的熱點時事、明星八卦肆意謾罵明星或語言攻擊其家人。
在美劇《黑鏡:全民公敵》中,網友通過標標籤「去死」加「指定人照片」的方式,來宣洩自己對他人行為的指控,最終得票最高者將會被殺。帖子發起者利用人工蜜蜂去殺害當天得票數最高的人,最終殺害了所有發帖的「鍵盤俠」,每片雪花都因為自己的堆積而付出代價。
其中,最震撼的不是每個發帖者因此付出了代價,而是在第一位女作家因「標籤」帖去世時,眾人都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責任,當警察找到其中一名發帖人時,她回復「大家都這樣做了」。「大家都這樣做了」、「大家都這樣認為」,我們的生活、觀念追隨著「大家」,我們複製者他人的思想、模仿者他人的生活,失去了本身的自我。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寫道:「群體漫遊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於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於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可能。」
信息冗餘的時代,是新聞資源最豐富,也是假新聞覆蓋的時代,我們接觸到的並不是事實真實的樣貌,只是我們選擇看到及願意看到的「真相」。網絡時代的輕信被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我們只偏信糟糕的事情。
網友爆料陳怡馨曾在某酒店被人迷奸,並以照片為證。在消息未被證實時,部分網友則信以為真在陳怡馨微博下留言,多為攻擊性的語言,包括她退團的消息,部分網友也說她在炒作。
除此之外網友多次給她貼標籤:做作、只會撒嬌、玩不起遊戲等。網上也有很多關於她的負面消息,如被迷奸、懷孕墮胎等傳言。
她本人也曾在微博上發聲:「有些網友,你可以罵我,但是儘量不要罵我爸媽。」雖然作為公眾人物,她本應該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壓力,但事實是發表言論前最基本的準則。
13日,陳怡馨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長微博,「11號出院了,這些日子想通了很多事情。老實說住院的時候我每天都在想要不要退出這裡這件事,其實我是一個比較好強的人,想通了,拋下不甘,也要做出選擇。」我們也希望姑娘能早日調整好心態,在這個薄涼的世界深情的活著,期待她平常的生活不再被輿論所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