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看了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現在也是他主演的《拆彈專家2》也出來了,還沒來得及看。
就說說《拆彈專家》吧。《拆彈專家》2017年4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由劉德華、姜武、宋佳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香港警隊爆炸品處理科的高級警察章在山,七年前作為臥底潛伏到頭號通緝犯洪繼鵬的犯罪團夥中。
在一次搶劫金庫的行動中,章在山與警方裡應外合將犯罪團夥一網打盡,但在千鈞一髮之際,洪繼鵬尋機逃脫,並揚言誓要復仇。
七年後,變態狂魔洪繼鵬捲土重來,劫持幾百名人質,要求把他坐牢的弟弟交還給他,否則炸毀紅磡海底隧道。
洪繼鵬最狠的就是章在山,他故意多使用炸彈來炸死警察,似在和章在山鬥法,單看章在山能否拆除掉他布設的所有炸彈。
章在山最後因剪錯線而犧牲,就像他自己說的「用生命保護了大多數人的生命」。
這部劇有兩處比較讓人震撼,也是這部電影的看點所在:
一處就是那位陪爸爸旅,遊被洪繼鵬劫持的人質中的青年警察,由蔡瀚億扮演。
洪繼鵬發現他是警察後,把他身上綁上了很多線路複雜的炸彈。
章在山在有限的短時間內,實在難以找到八條要剪的線路,而青年警察心中充滿恐懼和絕望,章在山就堅定他的鬥志。
他臨死前,流著淚大喊著口號,又像是在給自己壯膽:「我是警察,我有責任,遠離人群,遠離車群,這樣的傷亡才會最小…」,砰!
一生巨響,綁在青年警察身上的炸彈爆炸,瞬間青年警察隨著爆開的濃煙,被炸的不見蹤影。這時的觀眾都是淚眼模糊!
這讓我不由聯想到有關報導中,說到那些身處一線的執法人員,經常面對的都是窮兇極惡的歹徒,關鍵時刻他們也是顧不了自身安危,只為大義犧牲自己。
比如,那些緝毒人員,他們因為從事太危險的工作,和家人都保持距離不敢相認。有報導說,一位緝毒人員就因為在街上,孩子叫了他一聲爸,後來孩子就被歹徒殺害。
另一個看點就是洪繼鵬在隧道內安裝了一千公斤的炸彈,必須及時拆除,否則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他和他和另一位警察分別找到了炸彈安裝的地點。
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他告訴另一個警察,炸彈上有兩根線,一黃一紅,但不知剪哪個才正確,炸彈才不會爆炸。
那麼就由他嘗試,他若剪黃的那根線,炸彈不爆炸,那麼另一個警察也剪黃的,這是最好的結局。
他說如果他剪黃色線,炸彈爆炸了,那麼另一個警察就剪紅色的那根線。於是他就剪了黃色的線,結果:爆炸了!章在山犧牲了!
章在山(劉德華扮演)曾經說:我很感謝上天,昂我用生命去保護生命。他最後真的是用生命保護了其他人的生命!
章在山這種直面生死的人生態度和勇氣,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如那些為救民眾犧牲的消防英雄,見義勇為的百姓,他們有幾歲的孩子,有八十歲左右的老人,在涉及到他人、國家生命財產的關鍵時刻,他們何曾顧忌自身的安危和生死?
香港警匪片一直都是場面雷眼,規模宏大,這當然也是它的一個吸引人的看點。你看那隧道被炸時,烈焰滾滾,熱火翻騰洶湧的畫面,太震懾人了,把變態魔王洪繼鵬的惡毒狠辣給渲染出來了。
這種特效能很好地激起觀眾對洪繼鵬等犯罪分子的仇恨,特效的效果很好!
當然這部片子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看看豆瓣評分就知道。豆瓣評分只有6.3分,剛及格的分數。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我認為它的劇情設計不太合理。
比如那個洪繼鵬的弟弟,當年他被抓獲坐了。之後片子也沒有展示他在監獄中的生活。
他在監獄中表現如何,一開始肯定也是很橫的,在七年的監獄生活中,他是怎麼被轉化的?都沒有。結果七年後,他哥哥洪繼鵬回來復仇,他竟然變好了,不願見他哥哥。
他怕見他哥哥,怕見了後不得不又跟著做壞事。他信了教,變好了。那麼應該是牧師改變了他,可影片也缺少說服力,牧師怎麼把一個暴徒變成了一個有良知的人的?影片沒有展示。
所以,他的轉變給人太突兀之感。
其次,就是章在山的女朋友,是大陸過去的,這個人設不成立,太假!
一個香港本地的女教師,你說她心情不好到夜店發洩,觀眾信。但你說一個從大陸過去的女教師,心情不好,到夜店發洩,觀眾不會相信的。
因為在大陸長大的女孩,又是教師,她曾經的生長環境,她所受的教育,她的人品(片中後來看出那位女老師是個好人),是不容許她這樣做的,她也沒有這個勇氣去這樣做。
之所以片中確立了這樣一個人設,我認為是香港導演或是編劇,根本就不了解大陸人,大陸教師的價值觀。
夜店在香港的存在是一種常態,在大陸的一些發達城市也有,但應該和香港、或是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還是有所不同的。
再有就是那個窮兇極惡的惡魔一樣的犯罪頭子洪繼鵬,已經超出了現實太多了。
片子把一個罪犯的能力誇大到如此的高度,失真,讓觀眾沒有可信感。
文藝作品應該是有它的責任的,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要承擔它的教化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宣揚惡勢力多麼強大,多麼無法無天,無所顧忌,橫行無忌。
這樣的片子,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不適合看,成年人拿來消遣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