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弟子下山,真的是為「義氣」嗎,這其實是一個謊言

2021-02-13 歪歪侃封神

1

封神演義中的截教弟子,在明知道通天教主警告說下山就會死翹翹的前提下,還是為了道友之情,道統之爭而上了封神榜,截教弟子這種大無畏的獻身精神,很是令人嘆服,所以很多人都贊他們義薄雲天、擁有磊落真性情的良好品質。不過歪歪卻認為,這種對截教弟子的說法其實是個誤會,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了什麼所謂的【義氣】而去找姜子牙麻煩的,他們下山,其實另有打算,什麼打算?

在封神演義中,第一波下山入世,應封神大劫的截教弟子,是應聞仲聞太師相邀下山的九龍島四聖。當時,騎著墨麒麟而來的聞太師,一入九龍洞,就被島上的主人,也就是九龍到四聖熱情迎接。

四位道人齊出洞來,大笑曰:「聞兄,那一陳風兒吹你到此?」聞太師一見四人出來,滿面笑容相迎,竟邀至裡面,行禮畢,在蒲團坐下。

賓主寒暄後,聞太師就向四聖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他說有崑崙玉虛門人姜子牙,仰仗自己學過幾年道術,竟然幫西岐姬發作亂反商;又說自己要去東南平亂,分身無術不能去西岐。所以,才來求四聖幫忙,能幫他弄死姜子牙。

頭一位道人答曰:「聞兄既來,我貧道一往,救援桂芳,大事自然可定。」只見第二位道人曰:「要去四人齊去,難道說王兄為得聞兄,吾等便就不去?」

2

從封神2演義原文中四聖對聞太師之請的應對來看,大家都答應的非常痛快,尤其是著頭一個叫王魔的,大包大攬,有點兒怕別人搶走這個機會似的;還有第二個叫楊森的,更是唯恐把他落下,幽幽說,難道你王魔能為聞太師出力,我們就不行!

行,當然行!

於是,王魔、楊森、還有高友乾、李興霸等四聖,送走了聞太師後,立馬就令童兒先送了坐騎到岐山,他們略作準備,借水遁旋即到了朝歌,受紂王親自接見、賜宴後,轉眼到了岐山。然後,就統統死在了黃天化之手。

那麼這裡的問題是,九龍島四聖答應幫聞仲時,是否知道他們這一去的結局當然知道,那麼,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呢?

3

關於封神中人間的這場商周之戰,在天數的運轉之下,早早就已經顯露出來。而感悟天數越深、距離天數越近的鍊氣士,則體會越深刻。當然,站在鍊氣士塔尖兒的聖人,與天數更是密不可分。

封神榜是天數的產物,而玄都大老爺、闡教主元始天尊、截教主通天等三聖,則是參與其中的制定者,所以對其中的事兒當然門兒清。他們自己清楚不說,連帶著當時伺候在碧遊宮的核心弟子也都知曉。

通天教主是個博愛的聖人,封神榜這場大劫,他自然要全部通知到位,所以就在碧遊宮外貼了副對聯,對聯的意思非常簡單明了:緊閉洞府,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關於這幅對聯,歪歪認為其中有兩番意思:

一是告誡。就是告誡那些已經斬去了三屍,拋盡了六氣,登入大羅彼岸,有成仙了道之機的弟子,讓他們兩耳不聞府外事,一心只讀黃庭經,靜靜等候大劫落幕;

4

二是提點。就是提點那些心有嗔念,根行淺薄的弟子,你們的道德,估計身死道消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捨得拋去肉身,那麼則可以得另一個意義的長生、

九龍島四聖是得通天教主親傳的弟子,且修行了千年,中間也經歷過百十之劫。四聖在不停歷劫的過程中,也在感悟天數,可是他們畢竟德行不夠,能感悟到多少,全在個人造化。可是他們的師父通天是聖人,能看到更遠,更遠是多遠?

封神中,玄都大老爺在誅仙陣中捉多寶道人,卻沒有殺他,是因為他要借多寶數百年後化胡為佛;通天和老君同出鴻鈞道人門下,能差多少,他自然知道,經封神大劫之後,天下鍊氣士將再難成仙道,絕跡人間,為什麼這麼說?

在封神大劫落幕之後,姜子牙冊封諸神,其中被封三山正神炳靈公之職的黃天化,就是負責天下靈氣的神。而黃天化所負責的三山,即為蓬萊、方壺、瀛洲,其上所居住的生靈,都是飛升的鍊氣士,但卻沒有得到天庭冊封的天庭正神的備胎。

5

即是說,自此後,人間徹底歸於人族統治,不存靈氣,自然也不會誕生修道者。所以你看現在,哪還有修道者的存在,別說咱們所居住的鋼鐵叢林了,就是深山老林,怕也尋摸不到半分靈氣。

這一切,通天教主自然推算得出來,所以才有那副對聯。而九龍島四聖是聰明人,看到聞仲上山來請,自然是爭著搶著下山去,唯恐自己被落下,所以才有王魔和楊森那樣的一番對話。

而封神中如四聖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不然你以為僅憑申公豹的幾句挑唆之言,就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下山?

當然不能夠!申公豹是闡教門人玉虛弟子,就算他和姜子牙翻臉,說出【讓西岐血流成河白骨如山】的話,但也不能就此認定,申公豹沒有身負其他任務。話說這些個鍊氣士,都是活了千年,萬年的老怪物,心竅曲裡拐彎都深著呢。

所以不管是聞太師,還是申公豹,他們都只是一個眾截教弟子入世應劫的楔子,是一個上封神榜的機會,而已。

所以,截教弟子下山,並非是為「義氣」,這其實是一個謊言,因為他們另有打算。

截教弟子下山的行為,明晃晃就算主動送人頭給姜子牙砍。可這麼上趕著送人頭,總歸有些憋屈不是,倒不如給自己加點兒戲。所以截教弟子下山,打出的統一口號,即是姜子牙依仗道術欺蔑截教,如此,即為自己掙面子,又能得一個講義氣的人設,兩全其美不是!

相關焦點

  • 申公豹是闡教弟子,為何截教門徒和他交好,卻和闡教同門關係不好
    面對如此無禮地對待,申公豹十分惱怒,但也沒忘記自己和姜子牙同為師兄弟,特別是如今自己也下了山,在殷商做國師,所以也詢問姜子牙下山之後是助周伐紂,還是助紂伐周。姜子牙保周,申公豹助紂,申公豹因姜子牙不搭理生氣在前,又因兩人理念不合在後,兩人徹徹底底的分裂了。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封神演義》中殷商和西歧兩方的軍隊對抗只是次要的,由於太上老君的人教人員數量極其稀少,就只有玄都大法師一個徒弟,由此主要由雙方背後的支持者截教和闡教兩教的對抗。截教精英弟子趙公明,受金靈聖母的弟子聞仲的邀請下山助戰,曾一鞭打死姜子牙(後被救活),連傷闡教十二金仙中的赤精子、廣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靈寶大法師等五人。和元始天尊的大弟子燃燈道人一番激戰,也打得燃燈落荒而逃。只是不幸遇到克制他的落寶金錢,導致法寶定海珠被奪走。後來被散仙陸壓道人用釘頭七箭書暗算而亡。
  • 《封神演義》中被封神不是好事嗎,為什麼截教弟子不樂意?
    拿截教弟子來說,他們拜在通天門下、悟得修行門道後,可自找海島、自找洞府修行,如十天君在金鰲島,四聖在九龍島,三霄娘娘在三仙島,趙公明在羅浮洞,都是無拘無束,好不快樂。可他們一旦被封神,便要聽從昊天上帝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不得懈怠。如若瀆職,便會被天庭懲罰,輕則貶下凡間,重則魂飛魄散,不得六道輪迴。
  • 截教很菜嗎?
    OMG,也就是說,現在截教的孩子們,只能流離失所,四處散混了。原因是三個有著羅天上仙修為的小痞子,要統一五大仙域!還有就是有讀者問到:「玄霄,充其量也就是個天仙,卻能位居截教三大高手,是不是截教也太菜了吧,難道就等於3個流沙門的水平」?其實不是的。截教與闡教,最鼎盛的時期,是滅世之戰以前。按照本書的進程,現在是極度凋零.
  • 鴻鈞老祖和通天教主三令五申:緊閉洞門,為何擋不住弟子下山封神
    鴻鈞老祖的三大弟子,也都很重視,又分別召集到闡、截、人三教弟子們,開了一個內部的關門會議。 會議的大致內容和精神有多項:一是紂王無德,商朝氣數將盡;二是鳳鳴西岐,周朝當興明君已出,不日將伐紂;三是三界神仙將遭大劫,天庭開啟了招聘八部365位正神的大門;四是弟子們將來的造化,要看其根性和氣運,或成仙道,或成神道,或成人道。
  •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為何被指為「截教叛徒」?
    其中,多寶道人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深得通天青睞,是截教數萬門人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截教中地位如此之高的多寶道人,按常理來說,絕對是最忠誠於通天教主的。但卻有好多人不喜歡多寶道人,說他是截教叛徒,可問題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為何被指為「截教叛徒」?他又是怎麼當上截教叛徒的?
  • 為何截教實力如此強?看看截教的教義就知道了,闡教真的不能比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仙界最強大的兩大勢力分別為通天教主所創建的截教和元始天尊所創建的闡教;其中截教無論是門下弟子的數量,還是實力,都遠超闡教,甚至截教四代弟子的實力都已經堪比闡教的三代弟子了;比如「七首將軍」餘化,連敗哪吒和雷震子等,後來要不是楊戩弄清楚餘化的來歷,針對餘化的弱點去對付,這一關恐怕就不好過了
  • 為何截教要不遺餘力幫殷商?還真不是因為申公豹,他沒這麼大面子
    當然,在大劫發起的時候,通天教主曾發下通知,讓門下眾人切勿招惹是非,以免牽連進去;但終究人算不如天算,因為一個人的緣故,最終截教還是陷入了這場封神大劫之中;而這個人,並不是申公豹。申公豹原本是闡教弟子,因為元始天尊偏袒姜子牙,申公豹嫉妒姜子牙手掌封神大權,故此挑動大批高人對付姜子牙,給西岐方面造成巨大困難。
  • 截教弟子妖族雲集,女媧娘娘身為妖族聖人,為何卻不幫助通天教主
    封神演義中有四大門派,分別是道德天尊的人教、元始天尊的闡教、通天教主的截教以及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創立的西方教。在這些教派中,人教門徒稀少,只有玄都大法師一人,西方教貧瘠,門中弟子甚是缺乏,唯獨闡教和截教門徒較多,這其中又以截教最為盛大,截教弟子無數,一度被天下人稱為「萬仙來朝」。
  • 三霄娘娘明知下山會應劫,為何還要下山?你看瓊霄仙子怎麼說!
    所以,當封神之戰爆發後,見截教弟子紛紛幹涉封神之戰,通天教主曾苦口婆心勸說,希望弟子們留在山中修煉,不要去做應劫之人。只可惜,截教其他弟子不知封神內幕,把通天教主的話當耳邊風,甚至還慫恿通天教主也幹涉封神之戰。
  • 讓人避之不及的封神榜,通天教主都退避三舍,他卻讓徒弟下山上榜
    當然了,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通天教主的門徒並沒有聽從他的吩咐,反而一個一個都下山上了封神榜,最後偌大的截教變得只有大貓小貓三兩隻。除了通天教主這樣囑咐門下弟子的,當然也就有直接問弟子們出謀劃策甚至親自出山的。那就是元始天尊。
  • 封神演義:通天教主僅存弟子之一,金光仙馬遂是截教唯一的人類?
    闡教弟子雖說順應大勢,但死亡封神者也不在少數。而截教弟子們受創更嚴重,投降的投降,死掉的死掉,活下來的也大部分當了西方教的俘虜。比如隨侍七仙中的烏雲仙,被養在八德池裡當吉祥物。虯首仙、靈牙仙和金光仙被抓去當坐騎。通天教主的四大弟子也是如此,多寶道人皈依佛門,金靈聖母死後封神。
  • 截教十天君實力有多強?為何會被十二金仙滅殺?
    截教四大弟子以下,有不少能人,擺下十絕陣的十天君實力都在金仙中期以上。趙公明,雲霄、瓊霄、碧霄兄妹,個個神通廣大,早在天皇時期就已經得道,達到大羅金仙之境,論壽元已經活了數千年。可是,在見到聞太師時,大家無一例外,都口稱「聞兄」!  聞太師為何如此受尊敬?  一來,聞太師身份尊貴。他的師父乃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門下有八大弟子,其中兩男六女
    但隨著其門徒在太師聞仲的力邀、闡教叛徒申公豹的蠱惑下與姜子牙對抗,因而不斷被殺,再加之門人弟子的挑撥,最後通天教主終於無法隱忍,也參與了這場爭鬥,最終截教大敗。通天教主在紫芝崖碧遊宮開設法脈道場。教系是三教中勢力最大的派別,故而門下仙人數量最多,享有「萬仙來朝」之譽。
  • 截教與闡教打架,為何截教總是一個個送人頭,闡教總是一擁而上?
    這裡所提及的截教與闡教,應該指的是《封神演義》中的教派。因此,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將兩者的關係分清。《封神演義》的思想,是道教、儒教、西方教(即佛教前身),其中以道教為至尊。這是有根據的,如小說第五回《雲中子進劍除妖》寫雲中子見紂王:雲中子欠背而言曰:「原來如此。天子只知天子貴,三教元來道為尊。」
  • 封神榜中的截教和闡教是虛構的嗎?
    在封神榜中曾出現了兩個教派:截教和闡教,這兩個教派如今已不復存在。看似與如今的道教沒什麼聯繫,但這仿佛是當今教派的前身。十天君:截教真仙,擺下十絕大陣討伐西歧,雖然最終這些大陣均為崑崙門下與陸壓所破,整體實力略在崑崙十二仙之下,但也屬於同級別人物。截教二代弟子門人:烏雲仙:通天教主門下,金鰲化身,輕鬆擊敗廣成子、赤精子,實力不在趙公明之下,最後被準提道人制服。
  • 自稱「截教門下第一人」的瘟神呂嶽,是自吹自擂,還是名副其實?
    呂嶽,在《封神演義》中是截教門人,為九龍島聲名山的鍊氣士。他和聞仲、楊戩一樣都有三隻眼。和殷郊、羅宣一樣都有三頭六臂之能。呂嶽神通廣大,精通瘟疫類法術,他的法寶兵器當然也是和瘟疫有關,有指瘟雙劍、列瘟印、瘟疫鍾、定形瘟幡、瘟傘、瘟丹等。
  • 截教這七位妖仙,有的封神之戰成了坐騎,還有一個居然魂飛魄散!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在截教之中的幾大妖族成仙的存在。第七名:羽翼仙羽翼仙是在伏羲時期得道成仙的存在,身為截教蓬萊上洞八仙之一,在天則為金翅大鵬鳥,在海則是鯤鯨,在陸地則是金羽迦樓羅,地位則是和道教成仙之後的八仙差不多,在封神之戰中被申公豹挑唆,和姜子牙大軍作戰之後被燃燈道人收服,去往靈鷲山修行。
  • 截教失敗的伏筆早已埋下
    截教門徒過萬,軍隊朝廷都有截教弟子,人教、闡教、西方教如果不是聯盟,而是單獨對上截教,必定討不了什麼好處。截教這樣強大,為什麼最後以慘敗而收場?小編認為導致截教慘敗的原因在於通天教主自身的缺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且看小編為你一一分析:
  • 《封神演義》中道教思想的體現——「闡教」「截教」
    在《封神演義》中,闡教與符篆派、南宗以及天師道之間為道教的一脈相承。這一教派的特點在《封神演義》中通過人物的言行便可以分辨出來。如姜子牙作為元始天尊的門徒,是個「火居道士」也就是屬於符篆派的道士。自從姜子牙從崑崙山學成下山到達朝歌之後,與「六十八歲黃花女」馬氏聯姻。當時姜子牙借住在好友宋異人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