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年以來,民間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的俗語;裡面或是對經驗的總結,或是對人生的感悟。當然也有一些是封建迷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話也是傳統文化瑰寶的一部分。古人有「一人不進廟」的說法,而如今也有一些老人家會這麼教導後輩;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廟裡是有什麼嗎?
從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看出來,這句話就是在說,一個人出門在外不要輕易的就去寺廟借宿。那是因為在古代,有很多人會假冒和尚,將荒山古廟據為己有作為基地。這裡表面上看起來是神聖的佛教廟宇,而實際上,裡面卻幹的是謀財害命的勾當!
在古代的許多小說裡面都有類似情節的描寫,而明朝的時候,也經常發生尼姑和尚等出家人作惡的事情。可見,不止是在如今,在古代佛門淨地也經常會被邪惡之人,作為藏汙納垢之所,掩蓋自己的罪行和所為。
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兩小節「二人不臨崖,三人不抱樹」。「二人不臨崖」這與古代的學子科考路上發生的事情有關。在以前,有兩人一同結伴進京趕考,但是其中一人才華更甚於另一人,由此引發了對方的加害之心。
恰巧一日路過井邊,才華較優者心無防備,開心的跑到井邊探頭打量,結果被對方一下推到井中。而那無量之人,作惡之後,就拿著他的東西轉身而去。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想必大家也知道,歷史上一淘井就經常會發現屍骨。
「三人不抱樹」說的是,三個人共抬一樹幹,這樣不容易分配,單獨一人扛一頭的,只要其他另外兩人稍微做點小動作,就會受到傷害。也可以說是三個人做事,總會有人偷懶。
其實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特別是在面對陌生之人的時候,不要輕易被對方熱情的假象所欺騙!所以,老祖宗們的告誡,還是應該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