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破解世界數學難題,21歲成最年輕教授,學渣劉路如何辦到的?

2020-12-24 桃染默痕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在我國古代,不過是幾歲稚童,卻早早開蒙,每日上學堂讀書識字學道理,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金榜題名,有功名在身。

現在社會也一樣,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便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十二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考一個好大學,將來能夠找一份好工作。也因此,成績成為了衡量一個孩子的重要標準,成績好,便是學霸,將來定會有好的前途,成績差,那麼未來也註定不會太光明。

但誰又能想到,解決了無數著名的數學家都未曾解決的難題、讓中科院多名院士推薦、年僅二十三便擔任教授的劉路,曾經也是差生的代名詞呢?

「差生」劉路

1991年,劉路出生在遼寧一個普通的家庭裡,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個普通的孩子,將來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初中時期的劉路,是個名副其實的差生,不僅成績慘不忍睹,班主任也對其不抱希望,曾說出:「劉路確實努力,但就是智商是在差了一點兒」這樣的話。

劉路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人,同中國千千萬萬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一般,面對劉路成績單上慘澹的分數,劉路父母也曾悲痛沮喪,也曾找班主任老師希望能多加管教,最後看到兒子深夜仍在學習卻依舊提不起來的分數,心疼兒子的母親認下了兒子平庸的事實,接受了這個難以接受的結果。

兩大主科亮著紅燈的劉路,因著中考的超常發揮來到了當地的一所重點高中,但在高手如雲的學校裡,劉路仍舊是毫不起眼的存在,成績平平的劉路湮沒在學霸的浩瀚煙波中,高考時分數超出了遼寧省重點線56分,但與自己的學霸同學相比,劉路仍然是平庸的存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學考上清華北大這些名校,而自己卻「不爭氣地」來到了中南大學。

堅持自己熱愛的

劉路打小便非常喜歡數學,喜歡到什麼程度呢?一有時間,劉路就會鑽進自己的小房間去鑽研數論,相較於中學時期那些枯燥簡易的函數、幾何,劉路對數論愛得深沉。

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劉路都留給了數學,走在路上、坐在教室、甚至躺在床上,劉路的腦子裡都塞滿了數論的各種算法和公式。沉迷於數學難以自拔的劉路,在一次次模擬考試中亮起了紅燈,然而,成績的慘不忍睹並不能阻止劉路對數學的痴迷,他像活潑的魚兒離不開生存的水源一般,離不開數學。

高考過後,劉路雖然成績不如其他同學一般突出卻也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中南大學,理所當然地,劉路選擇了他最喜歡、最熱愛的數學。

大學的劉路仍舊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成績也處在中等,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視,但劉路對數學的熱愛,始終如一。

是金子一定會發光

數學界有一個流傳多年的世界級難題,名為「西塔潘猜想」,它的提出者是20世紀以來,已經困擾了世界各地著名的數學家們數年之久,許多在數學領域享有盛譽的數學家們苦思多年,卻仍舊無法破解。

「西塔潘猜想」的內容是:找這樣一個最小的數 n,使得 n 個人中必定有 k 個人相識或 l 個人互不相識,這個數 n 記為 R (k,l)。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的通俗版本被稱為「友誼定理」,即在一個不少於6 人的人群中,或者有 3 人他們互相都認識,或者有 3 人他們互相都不認識。

這是一段普通人基本上無法讀懂的文字,即便在數學家眼裡也是一道棘手的難題。2010年,劉路偶然情況下接觸到了「西塔潘猜想」,興奮的同時他也開始了緊張的運算。

於劉路而言,沒有所謂的世界難題之說,有的只是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和解題成功之後喜悅與滿足。兩個月後,劉路忽然從某樣東西中得到了啟發,想起了之前曾經運用過的一個方法思想所到之處便是行動,想到思路的立馬投入到了緊張的運算之中。

一整夜的時間,劉路寫出了「西塔潘猜想」的證明流程,為了驗證自己的方法無誤,劉路將其寄給了數理邏輯國際權威雜誌《符號邏輯雜誌》。是金子總會發光,劉路不過二十幾歲的年齡,正是最青春最活躍的時光。

劉路的證明引起了多位著名數學家的重視,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鄧尼斯·漢斯傑弗德看到劉路的證明之後震驚不已,並親自寫信給劉路對他大加讚賞,並表示 「請接受我對你令人讚嘆的驚奇的成果的祝賀!」

最年輕教授——光芒萬丈

原本是眾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差生,一時間突然成為了人群中的焦點,劉路並未因為這樣便膨脹,勝不驕敗不餒的他仍然潛心研究數學,在他的心裡,只有數學,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過是浮雲罷了。

「西塔潘猜想」的證明讓劉路在國內外都贏得了很高的名氣,中南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侯振挺教授認識到了劉路的優秀,將其收為自己的學生,並傾儘自己的力量為劉路的發展創造條件。

中國科學院的三位院士——林群、李邦河、丁夏畦三人得知劉路的光彩事跡之後,聯名上書中央及教育部,希望國家能夠重視這位年輕的數學天才!

三位院士有如此愛才之心並不奇怪,想當年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同樣年紀輕輕便破解了世界難題——哥德巴赫猜想的「1+2」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卻由於身患重病英年早逝,讓無數數學家為之嘆惋,如今眼見這樣一位前途無限的後起之秀,有這般愛才、提拔之心自然可以理解。

在國家、眾多前輩的提攜以及劉路自身的努力之下,2011年,年僅20歲的劉路作為亞洲高校代表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數理邏輯學術會議,會議中劉路憑藉自己深厚的數學功底,在一眾數學大家面前作了長達四十分鐘的報告,用自己的實力贏得了滿堂喝彩。

2012年,21歲的劉路被中南大學錄用為教授,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從眾人眼中的「差生」,到全世界都為之喝彩的天才,再到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劉路憑藉的,只是他對數學的熱忱與發自內心的喜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一個人的境遇如何,都要相信自己能夠創造奇蹟,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差生劉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22歲成中國最年輕教授 講述劉路的底色與愛情
    原標題:22歲成中國最年輕教授 講述劉路的底色與愛情 劉路  劉路又快要發表論文了。發論文在大學並不是稀奇事,但加上了劉路的名字,立馬變成中南大學的大新聞。  2010年,本科生劉路因破解國際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而震驚國際數理邏輯界;2012年3月,他被中南大學破格聘為教授級研究員,時年22歲,媒體稱其為「中國最年輕的教授」,「別人當教授要20年,而他從本科生直接晉級,只花了一年。」  即將要發表的論文或許又是一枚「重磅炸彈」。「這次的論文將產生比破解『西塔潘猜想』更大的影響力。」中南大學一位老師對湘聲報記者說。
  • 中學學渣,大三卻僅用2月破解西塔潘猜想,丘成桐說運氣好而已?
    近年來,經常被90後畢業就被聘為大學博導的新聞刷屏,23歲就在Nature發文的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明偵,28歲大學教授博導女博士李琳、浙大90後博導楊樹、90後中南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劉惠穎博士……但是如果要說起來,最轟動的還要屬多年前的劉路了,直接被學校允許提前畢業,直接碩博連讀,22
  • 15歲女生破解世界難題,成中國第一年輕科學家!網友:別被我媽看到
    15歲女生破解世界難題,成中國第一年輕科學家!網友:別被我媽看到說起十五歲,想一想大家的十五歲都是在幹什麼呢?十五歲對很多人來講還處在高一正在緊張學習的狀態,但是十五歲的時候卻對一些天才或是天賦異稟的孩子來講已經做出了一定的成就。有句話說得好:有志不在高。
  • 浙江大學27歲教授博導陸盈盈簡歷及檔案照片 本科畢業才5年
    【浙江大學27歲教授博導陸盈盈簡歷及檔案照片】近日,陸盈盈學妹的檔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瘋轉。本科畢業才五年的她,已入選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並將於今年8月份到浙大全職任教。88年的教授、博導,恐怕在中國也是最年輕的之一了。  相關:陸盈盈突變特聘研究員 浙大道歉
  • 劉嘉憶:19歲上大學,22歲當教授,1年攻克西方數學難題
    下課後,他正準備去操場活動,班主任高老師在班門口叫住了他,「劉路(當時還叫劉路,後來改成劉嘉憶),你過來一下」,說完就朝班級後面走去,劉嘉憶身體一哆嗦,心想,「這下完了。」初中開學前,同學們都在打聽自己班級的老師和班主任。他們嚴不嚴厲,脾氣怎樣,是這些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一班班主任高老師,是全校公認最嚴厲的班主任,劉嘉憶心知肚明。
  • 21歲MIT本科生破解數十年來未解數學難題,師從華裔導師
    21 歲的本科生,推動了幾十年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他就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系的 Ashwin Sah,其用手中的筆和草紙,助力拉姆齊數(Ramsey number)問題的解決,而該問題這是組合數學(Combinatorics)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Ashwin 解決的難題是數學組合學的核心問題。
  • 殺人犯在獄中破解歷史性數學難題
    海文斯的案例顯示了:鑽研數學,不一定非要在大學課堂一名被判刑的殺人犯在美國一所監獄裡自學高等數學,解開一道複雜數學難題,並還鼓舞了其他獄犯愛上數學。要是好萊塢想出了這個故事,人們便會說,"嗨,不可信。俗套。全屬誇張。"然而,眾所周知,最好的故事來自生活。
  • 北大留學生張益唐,58歲終成數學大師,卻長達20年不願回國
    在正式成名之前,他沉寂了數十年,終於在58歲時破解了世界數學難題——「孿生素數猜想」。因此,他獲得多項數學大獎,也從一個普通的高校講師躍遷成為數學界泰鬥式的人物。但在功成名就後,他卻直言,如果在中國,自己就可能拿不到這樣的成就了。這是為什麼呢?
  • 19歲破解200年數學難題,21歲為妓女決鬥身亡,他說:永遠別去說服傻逼
    然而類似的事件再次上演在口試中他拒絕回答關於對數這樣過於簡單的問題而執著於陳述自己的理論主考的教授由於水平差距完全不理解伽羅瓦的闡述居然不斷地打斷、嘲笑他。。但是在當年他自信滿滿的把這個理論的手稿遞交給法蘭斯科學院負責審核的是當時最著名的大數學家奧古斯丁·路易斯·柯西萬萬沒想到這位當時法國最傑出的數學家竟然非常不湊巧地「忘記」
  • 17歲青島學霸,滿臉絡腮鬍,高考數學滿分,「口無遮攔」激怒學渣
    當問及高考分數的時候,王聖陽淡然回答:「我去年就考了滿分啊」,此話一出,這個滿臉絡腮鬍的17歲青島學霸,因「口無遮攔」激怒學渣,讓這些學渣們立感不適,甚至還有點莫名的想打人。可是王聖陽說完後並沒有感覺到有多驕傲,反而吐出了自己的一些經歷。
  • 18歲男生迎娶14歲「新娘」,早婚難題如何破解?
    網曝潮陽區一18歲高中生迎娶一名14歲的初中生。視頻中兩個孩子在一起吃飯,桌上有紅燭和「雙喜」。根據規定,男子法定結婚年齡為22周歲,女子為不得早於20周歲,這對新人均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28日當地一名村幹部表示,18歲男孩是他們村的。潮陽區民政局表示,如屬實會調查此事。
  • 河南快遞小哥餘建春,用新算法破解世界難題,創舉流傳海外引熱議
    引言不可否認,這個世界的確有極少數的人,可以稱之為「天才」。這種人往往看似不起眼,卻在某些方面天賦異稟,擁有傲人才能。今天,救生圈就來介紹一位快遞小哥破解世界難題的故事。生活無疑是辛苦的,而對餘建春來說,每日回到出租屋裡,解決那些數學難題的過程才是最放鬆的時刻。正是在下班後的這些時間裡,餘建春用自己獨特的算法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好景不長,工作上的不起色,令餘建春喪失了在大城市生活的希望。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為何會去美國大學?
    2009年4月30號,42歲的顏寧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而當時她正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擔任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幾何時,顏寧是中國清華大學的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但之後顏寧卻不知為何遠走美國?1977年,顏寧出生於山東省萊蕪。6歲時,她和父母一起搬到北京定居,顏寧從小就愛學習,喜歡琢磨,喜歡一切好玩有趣的東西。
  • 上海15歲女神童,解世界性數學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知道
    15歲,有人在課堂裡苦讀詩書,抓耳撓腮,有些人卻早已猛扎到知識的海洋深處,與世界級人物共舞。談方琳的身份是一名中學生,上下課鈴聲每天有規律地在她耳邊響起,這時候她會收拾東西,拿出下一門課的課本。但她的身份又不單單是一名中學生,她已經攀登到人類難以仰望的高度,現如今她的職業是科學家,憑藉著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獲得了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與主席獎。
  • 河南快遞員破解百年難題,浙江教授請他去講課,央視為他拍紀錄片
    而在普遍大眾人的心裡在面對無法解開的數學難題只能無奈的搖搖頭,寄希望於對數學有過更多研究的數學家與資深學者,然而在數學史中,很多解開難題的人確實平平無奇的市井中人,就好比如河南的這位,一位普普通通的快遞員卻破解了百年世界數學難題,浙大教授請他授課,央視為他拍記錄片。
  • 因一舉破解世界難題,被稱為「頂級少女」的國內高一生,如今怎樣
    本期就來說這麼一位,15歲就被稱為「頂級天才」的15歲女孩。看過《天才少女》這部電影的,應該都很記得劇情,15歲的談方琳就有點中國真人版的感覺。她出生於書香世家,父母都是老師,家裡面的氛圍一直很好,但也沒有刻意去引導她的興趣愛好和人生方向,不過是數學老師的父親,還是發現了自家女兒異於常人的數學天賦,同時除了天賦之外,談方琳自己也對這門學科有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於是他的父親也會不時地幫助一下她。
  • 山東一位美女教授,破解世界兩種頂級密碼,獲國家7位數巨額獎金
    有一位山東美女教授,她曾破譯世界兩大頂級密碼,讓中國人從此揚眉吐氣,為了表彰她在密碼學上做出的貢獻,國家為她頒發了7位數的巨額獎金。第一、風雲變幻的「密碼學」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密碼只是由數字、英文字母,以及各種特殊符號組成的一串字符而已。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密碼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東西。
  • 他13歲拿奧數金牌20歲博士畢業,卻花了20年擺脫神童標籤成為頂級數學家
    他7歲學微積分,13歲獲得國際奧數的金牌,20歲博士畢業,24歲成為大學的終身教授,之後獲獎無數。有人說他像莫扎特,數學是從他身體流淌而來的。但其實除了天賦,使他成為真正頂尖數學家的還有快樂的教育,對數學純粹的愛,以及孜孜不倦地付出...
  • 18歲學渣繼承遺產,買飛機泡女星,20年從「西虹市首富」逆襲成世界...
    18歲學渣繼承遺產,買飛機泡女星,20年從「西虹市首富」逆襲成世界首富 2018年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票房、熱度雙豐收,叫好又叫座,劇中主人公王多魚為了繼承巨額遺產拿著10億元人民幣各種敗家各種作,卻以令人捧腹大笑的方式越作越賺錢,而在現實中,也有這麼一個人。
  • 他是北大史上最有名的天才,20歲上哈佛,34歲成UCLA最年輕正教授,兩個月後卻離奇去世
    筆者覺得,可能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超越平常人,因此曲高和寡,倍顯孤獨。中國歷來有很多天才,但其中不少天才的人生多是悲劇收尾,比如馮奚喬,這位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突然離世,死後美國頂尖高校加州大學為其降半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連美國人都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咱們一起來聊一聊。馮奚喬於1960年10月1日出生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