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少時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悔餘生《題三十小象》
有些年輕人宛若初升的太陽,必要時會煥發光彩。有些年輕人早已是日中時的太陽,光芒強烈,舉世聞名。15歲,有人在課堂裡苦讀詩書,抓耳撓腮,有些人卻早已猛扎到知識的海洋深處,與世界級人物共舞。
談方琳的身份是一名中學生,上下課鈴聲每天有規律地在她耳邊響起,這時候她會收拾東西,拿出下一門課的課本。但她的身份又不單單是一名中學生,她已經攀登到人類難以仰望的高度,現如今她的職業是科學家,憑藉著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獲得了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與主席獎。
斐波拉契數列是一個線性遞推數列,公式中夾雜著根號、冪,與等比數列、母函數法、黃金分割有著莫大的聯繫。高中生、大學生來看這些複雜的名詞與公式,同樣也會抓耳撓腮,其中難度可想一般,實在是世界性難題,但談方琳卻在小小年紀破解了。
其實,成功的人只有少許是運氣加成,大部分人都有真材實料。談方琳的過往與家庭自然會影響到她的成長。2019年,談方琳被邀請參加第二屆世界頂級科學家大會,蟬聯了「最年輕科學家」的稱號,一時之間,鎂光燈與話筒對準了這個有神童之稱的小女孩,央視甚至想邀請她參加節目,但談方琳拒絕了,她說:「不想讓我媽知道!」
父母與談方琳如今的成就有著莫大的關係。她的父親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數學教授,在國內有名的大學教書,渾身的本領自然不用多提,在父親的薰陶下,談方琳從小便建立了對數學的興趣。從初一起,她便跟著教授做研究,自己還會主動翻閱美國的相關數學報刊。
除了自小建立的興趣外,父母更多的看重於談方琳為人之道,這也是她為何不願意接受採訪的原因。自小出色的她面臨的是數不清的燈光與掌聲,母親害怕孩子驕傲,曾經一本正經地告訴她不要被眼前的名利迷住了,不管在何時,都應該保持謙遜和低調的心。當然,父母不可能一味打壓孩子,她們不希望孩子驕傲,並不等於否認孩子的成績。鼓勵、理解和讚美是這個家庭的常態,這也是為何談方琳仍然堅守在數學上的原因。
在參加科學家大會時,有人興致衝衝地問這個小女孩,她是否追星,談方琳給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和同齡人不一樣,她不願意沉迷於花花世界,她更喜歡的是科學巨星。毫無疑問,這些人會給她帶來力量,也會讓她往更高的地方攀爬。
儘管很多孩子沒有優越的家庭環境,沒有引路人帶他們進入科學的國度,但是方若琳父母的教育方式無疑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她們從不逼迫孩子,只是讓孩子自己建立興趣,她們也從不否認孩子的優秀,只是告訴她謙虛前行,不忘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