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片區齊發力 荔灣煥發新活力

2020-12-27 網易

  

  建設中的白鵝潭商務區。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許舒智 攝

  從沙面西堤遠眺,現代地標建築立白中心展現著白鵝潭的商業魅力;在高處俯瞰三江交匯處,白天鵝賓館如鵝潭明珠,見證著荔灣的開放風氣;經高架橋望沙面島,唯美的歐陸建築群散發著千年商都的城市底蘊……

  這裡是被人稱為「最廣州」的荔灣區,承載著舊日西關的無限榮光,擔負著建設廣州西翼CBD的嶄新願景,荔灣正是老城市新活力的主陣地。兩年來,荔灣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以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推動形成「一帶兩區」發展新格局。未來,白鵝潭商務區將騰拓出106塊產業用地。在老城市新活力的主旋律下,荔灣南北片區齊發力,續寫「最廣州」的新故事。

  ●南方日報記者 郎慧

  「老資源」滿足「新需求」

  全面打造綜合城市功能示範區

  整潔的老房子裡陳設著新家具,充電寶、醫藥箱、熱水器等用品一應俱全。近日,到訪粵劇藝術博物館的人會發現,入口處多了一間向市民遊客開放的小房子。這是新近揭牌啟動的永慶坊黨群服務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今後,這裡還將是居民、企業、政府部門齊聚一堂溝通的場所。

  走在荔灣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以手繪塗鴉形式創作的彩色電箱,當代表西關元素的「蝦餃」「醒獅」出現在笨重呆板的電箱上,為城市公共設施灌注了一層溫暖的內涵。這是荔灣開展市容整治「百日攻堅」的實踐,兩年來,荔灣不斷探索老城區精細化管理,撬動資源補足老城區民生短板,為城市風貌改善提質增效。

  如今,全區63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已完成49個,849宗舊樓宇啟動加裝電梯工作,其中578宗已投入使用,271宗正在加緊建設;不斷促進舊城改造與民生福祉結合,今年以來,「三線」整治工作成為荔灣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92個鄰裡花園現身大街小巷,推門見綠的人居環境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全區推進的「暖光行動」,122臺變壓器投產運營,有效緩解老城區、城中村的用電壓力。

  圍繞打造「文化記憶、產業煥新、城市客廳、科創提速、黨建引領」5大工程,荔灣加快了綜合城市功能示範區建設,不斷提高老城區公共服務水平。「荔灣區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項目」納入區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西村等14個街道圖書分館先後完成改造。兩年來,全區共建設102條健身路徑、4個籃球場等文體場所,社區體育設施服務覆蓋率達100%。隨著西關永慶坊4A級景區創建,將帶動周邊旅遊交通、廁所等配套設施建設,下一步,景區周邊將增加48個路邊臨時停車咪錶泊位,劃設7個旅遊大巴臨時停車泊位,顯著提升區域易達宜遊品質。

  以繡花功夫勾勒老城區新面貌,荔灣自上而下推動編制了《廣州市荔灣區建設綜合城市功能示範區行動方案》《荔灣區關于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實施方案(試行)》等文件,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現代化治理水平。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推動城市發展與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環的過程中,荔灣不斷挖掘老城市新活力的深度內涵。

  舊廠房崛起新工業

  重點產業平臺勾勒廣州西翼CBD

  名創優品上市了!近日,這家成長於荔灣的零售業領頭羊在紐交所敲鐘,荔灣的商業史上又增添了閃亮的一筆。這裡曾誕生唯品會、廣藥、立白、大參林等一批優質企業,延續著十三行以來這座千年商都的根脈。在名創優品全球總部康王路的辦公室裡,一張全球市場的門店布局格外顯眼,展示著新時代荔灣開拓進取的商業精神。

  今年以來,立足一江兩岸,連結廣佛的區位優勢,荔灣區發力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舉全區之力推動三大產業平臺建設。新型都市工業紛紛入駐南部老工業區,為老城市新活力注入產業活水。根據白鵝潭商務區規劃,未來3年內,該區域將騰拓出106塊產業地塊,商辦面積將達2200萬平方米,面向廣州西翼CBD和最具產業活力的增長極發力。

  2020年10月26日,嶺南V谷第一批產業用地正式交付企業,負責園區運營的廣州工控科技產業集團副總經理張海彬感嘆:「十年了,這個位於廣佛極點的園區終於走到前臺,是時候發揮它巨大的產業輻射作用了。」以優中選優的標準不斷提升園區準入門檻,嶺南V谷以網際網路技術及應用、智能裝置、新材料三大產業為引領,為入駐企業提供全周期產品,提高荔灣服務高端產業的能力。

  通過高品質招商,荔灣重點打造海龍科創園、廣州國際醫藥港、大坦沙國際健康生態島等產業平臺,為產業迭代升級構建空間承載。過去,芳村片區見證了廣船、廣鋼等重工業的發展,也支撐了西朗貨運場等物流倉庫、碼頭的運營。如今,荔灣再次調轉發展航向,將新型都市工業引入昔日的農田、舊廠區,為都市經濟尋找新的活力因子。

  「為發展海龍科創園,荔灣區決定將商住用地調為工業用地,這在全市都屬罕見。」荔灣區協作辦副主任甘偉俊表示。如今,海龍科創園已引入第一批11家高新科創企業入駐,包括名創優品、唯品會等一批龍頭企業。

  兩年來,荔灣加速打造產業高地,讓南部片區緊跟城市發展節奏。未來的白鵝潭商務區將成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的重要支撐區和服務區。隨著廣州呼吸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廣州國際醫藥港一批優質企業年內開放,荔灣發展中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的兩個引擎,將帶動轄區內傳統優勢產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兩年來,荔灣不斷以產業升級帶動高質量發展,老城區需要新內核迸發新活力,首批入駐海龍科創園的廣州市創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鎵明認為,這個內核就是科技。

  ■現場

  永慶坊變身「流動劇場」

  穿過鑾輿堂,走過鍾書閣,漫步荔枝湧……從永慶坊一期到二期,隨處可見前來打卡的人潮。五步一橋,十步一閣,在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圓心的恩寧路老街上,一幕幕獨具嶺南特色的非遺演出,仿若串聯起來的老膠片,在馬不停蹄的觀賞中,勾勒出一幕嶺南老街的文化大戲。

  有如絢爛多彩的萬花筒一般,10月24日,當下最流行的藝術形式「快閃」情景劇登陸永慶坊。這場跨「粵」西關情景劇以「粵傳承 躍時空 越精彩」為主題,體現了嶺南元素與潮流時尚的交融碰撞。

  當歷史文化街區化身「流動劇場」,街頭巷尾都能成為演員們的舞臺,遊客們沉浸在充滿嶺南文化氣息的西關風情中,充分感受荔灣嶄新的文化活力……美麗賢淑、知書識禮的西關小姐「跨粵時空」現身恩寧路,為大家講解這裡一磚一瓦的老故事。當生猛喜慶的醒獅、虎虎生威的武術與溫婉恬靜的西關小姐在西關老街上靈動相遇,一幕幕精彩的劇情吸引著過往市民遊客,當日,永慶坊接待量突破1.8萬人次。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當一身粵劇角色裝扮「小紅豆」們從鑾輿堂朝永慶大街緩緩走來,向來往觀眾展示其駕馭刀馬旦、青衣、小旦及花旦等粵劇行當時,年輕一代粵劇人承前啟後、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讓老城市煥發勃勃生機。為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廣粵劇粵曲藝術,培育「小小粵劇苗」,近年來,荔灣區大力推廣粵劇粵曲進校園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粵劇的小小代言人和傳承人。

  隨處可見的嶺南元素散發著濃濃的西關味道,五眼橋小學學生從李小龍祖居裡跑進大眾視野,孩子們為大家表演起嶺南傳統武術,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該校作為以武術為體育特色的學校,將武學素養與民族精神融入到教學中;醒獅作為嶺南民俗文化的瑰寶,不僅僅代表著一種文化,更象徵著不屈的民族品格。來自廣州一中舞蹈隊的三位「小獅」閃現恩寧路,通過武術和醒獅舞蹈相結合,將南派醒獅陽剛之美淋漓盡致展現。

  自非遺街區在永慶坊開街以來,廣彩、廣繡、牙雕、醒獅等嶺南文化氣息濃鬱的九個項目十家廣州非遺大師工作室入駐,集聚效應顯著,成為永慶坊新的打卡點。近日,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吳永祺介紹,為適應現代標準需求,2019年,荔灣整合荔枝灣、永慶坊等片區為西關永慶坊旅遊區,開展了深挖內涵、完善設施、提升服務、優化管理等系列創建工程,並於2020年8月成功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兩年來,老城區不斷煥發著新活力。當前,荔灣區奮力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力爭建設國家級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作出荔灣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是「蚌埠片區」
    在蚌埠片區內的矽基新材料產業基地現場參加視頻連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凱盛科技集團董事長、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激動地說。見證了蚌埠矽基新材料產業的一步步發展,彭壽表示,自貿試驗區是創新的高地,中國建材凱盛集團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玻璃行業的重要指示,緊抓這一大好機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為打造世界級矽基製造業中心做出更大貢獻。
  • 太原:政企合力 中海喚醒河西發展新活力
    地鐵1號線24站點示意圖政府搭臺 河西投資價值凸顯彼時,「十一五規劃」太原就提出「南移西進、北展東擴」的戰略發展方針,投入人力、財力,城中村改造、修建地鐵,經過幾年的發展,各個區域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各地產品牌開發商一若雨後春筍,雲集於各個片區,在南北如火如荼的開發境地下
  • 南京紫東片區馬高路北延項目新進展!滬寧保通路段投入使用
    馬高路北延工程起於寧杭公路(S122),終點接金馬路,路線呈南北走向,工程採取地上加地下相結合的方式,以隧道形式下穿滬寧高速。該線路等級為城市主幹路,雙向六車道。
  • 新片區,新彩頭!這100平方公裡熱土建設如此開局!
    今年10月獲批的湘江新區湘陰新片區建設正式起步開局。12月18日上午,湘陰縣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在該縣高新區長康二期項目現場舉行。集中簽約項目16個,開工項目6個,新籤約項目總投資115.9億元。這也是該縣列入湘江新區新片區後的首批集中簽約開工項目。
  • 聊城鳳凰片區、嘉明經濟開發區未來要這樣發展
    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小鎮、建成聊城新興產業示範區  聊城南北兩個區域這樣發展  全媒體記者 劉亞傑  近日,我市完成了《聊城市鳳凰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聊城市嘉明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並對外公布。
  • 躋身昆明房價「2萬+俱樂部」,雙塔片區憑什麼?
    雙塔片區——匯聚南市精華之地打開昆明地圖,我們可以看到,雙塔片區北接繁華老城區,東南臨近巫家壩CBD未來新中心,既佔據中心城區成熟配套,又能享受巫家壩未來發展的城市中樞地段。雙塔片區定位中央商務區+中央生活區的城市綜合活力發展區,21萬居住人口,16萬就業人群,幾乎都是金融、網際網路、房地產等行業,無論人口數量還是綜合素質,都在昆明各區域中名列前茅。
  • 買房應該去看看,這3個片區可能是武漢的價值窪地,你認同嗎?
    漢陽區重點關注片區:四新二環線已通車多年,南北走向的龍陽大道、國博大道、江城大道、晴川大道建成通車便利了漢口和漢陽之間的往來;借軍運會東風翻新的琴臺大道、漢陽大道以及建成通車的楊泗港長江大橋,則徹底拉近了武昌與漢陽的實際交通距離。漢陽便捷通達漢口、武昌的區位交通優勢,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充分地釋放。
  • 【小康故事】臨港新片區:再造一個「新浦東」
    新片區將組建專門的服務團隊,全程輔導企業,我們也很希望再刷出一個臨港新速度。」格科微電子董事長趙立新口中的「再刷出一個臨港新速度」,對標的是從進入中國就備受矚目、被稱為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金字招牌」的「特斯拉速度」。在浦東30年的發展歷程中,成立不到一年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無疑是一顆新星 。
  • 巫家壩PK雙塔片區:後浪&前浪暗中角力
    按照當時的規劃,還很可能是作為連接「金產區(雙塔片區)」而打造的昆明商業金融次中心。片區定位被正式拔高,是在2017年,昆明市《昆明巫家壩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的出臺。按照規劃,巫家壩片區要建一個佔地5070畝的中央水景公園,規模國內第一、世界第四。這個中央公園的出現,猶如「畫龍點睛」,激活了巫家壩的地產開發。而後,全國各大房企爭相進駐。
  • 新片區的滿月喜餅,厚積而薄發
    一來,臨港地區本就有一系列優惠政策打底,起點高;二來,以新片區「國家戰略」級的定位來看,要體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還需時日。 但也有人對記者說,S2高速、臨港路面的車變多了;有人說,咖啡店的顧客多了,營業額一個月上升三分之一;有人說,不想回老家了,只想留在新片區。這些豈非變化? 更多的變化在人們的期待中。
  • 關注:青島北站片區打造知名商圈!控規問世,強勢崛起,讓人期待
    投用六年的青島北站已成為島城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但卻並未帶動周邊片區的強勢發展。始終給人一種尚未建好的錯覺,本該是站前廣場的地方在圍擋裡長滿荒草,給人荒涼感。青島北站周邊的規劃發展和布局一直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
  • 知識城片區這個新霸主太猛了!
    片區內多個「地頭蛇」大盤,已「霸屏」多年。  但是,也不乏有實力強大的破局者,以一鳴驚人的態勢,洗牌板塊樓市布局。  這與項目所在的位置不無關係:時代印象正處於今年連續獲得政策支持的中新知識城片區,是廣州發展的「黃金土地」。  今年8月26日,知識城發展規劃正式獲國家批覆。知識城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著力點,進入新一輪開發建設。
  • 2018年,大瀝將重點開發這三個片區!
    往東走,進入奇槎、水頭片區,這是大瀝鎮的第二重點發展區域。這是大瀝鎮正在打造的全球創客小鎮平臺的重要落點所在,「其土地整理還將繼續,相信將在2018年會有一個重點突破。」黃偉明說。第三個重點區域則沿千燈湖中軸而呈南北走向,由南往北,大瀝鎮將把河西、奇槎、水頭、聯安、雅瑤、平地等社區關聯起來。
  • 三龍灣南海片區:打造「文翰湖青年」智慧名片!
    12月4日下午,三龍灣南海片區青年定向越野活動在這裡舉行,百餘名青年的匯集為寧靜的公園平添了歡樂與朝氣。近年來,隨著三龍灣南海片區產業城市環境的提升,一座為年輕人才打造的一個宜居、宜商、宜業的活力新城日漸興起。 未來5年,超過2萬名科創人才將朝著文瀚湖畔集聚,「文翰湖青年」將成為三龍灣南海片區的最有活力的智慧名片。
  • 「片區聯盟在行動」川南片區統戰宣傳文化工作協同發展機制
    編者按前期,全省統戰宣傳文化工作成都、川南、川東北片區會分別在成都市、瀘州市、巴中市陸續召開,審議通過《片區統戰宣傳文化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成立覆蓋全省21個市(州)的全省統戰宣傳文化工作3個片區聯盟。那麼,聯盟具體有些啥使命任務呢?小編收集整理了各片區聯盟機制,一起來看看吧。
  • 濟南北部、西部兩大重要片區將建城市綜合體,具體位置在這!
    據了解,濟南濟濼路片區將計劃投資50億元建設濟南北部最大的城市綜合體,同時復星城市綜合體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在濟濼路南端打造科創總部基地。與此同時,在西客站片區,世茂商業綜合體項目意向投資約30億元,未來將打造文化藝術潮範兒購物文化娛樂中心,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西客站片區商業配套。
  • 紫馬嶺公園片區將這樣控規調整
    11月18日,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實施《中山市中心城區紫馬嶺公園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成果的公告。紫馬嶺公園片區位於東區中部,東起東區轄區界限、西至起灣道,北接中山五路,南到博愛六路和技術師範學院南側,規劃總面積約394.48公頃,規劃片區可容納人口規模為3.51萬人,
  • 置業濟南之雪山片區:不尷不尬,不上不下
    在鮑山大街東西長約1公裡,新村中路南北長約1.4公裡,累計約1.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數萬濟鋼職工與其家人生活在此,相關資料顯示濟鋼產能調整共涉及40463人,其中列入分流安置範圍的人員19834人,通過該數據可大致想像出這1.4平方公裡的人口密度、居住氛圍。
  • 鄭少華: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立法保障論
    首先,利用授權暫時調整方法,將新片區總體方案規定的所有改革措施涉及法律調整的規定,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等進行調整,並適時爭取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獲得授權。其次,請求全國人大根據新片區主體方案賦予新片區經濟特區授權立法。
  • 說說咱的新家故事——昌樂北關片區棚改居民李志民的幸福生活
    「要不是借著政府的『東風』,趕上了棚戶區改造的好時候,住上這樣的新樓房,真是想都不敢想。」在南北通透、基礎設施完善的新房裡來迴轉悠著,回想起曾經住過的舊屋,今年58歲的李志民滿臉笑意藏不住。令他沒想到的是,為改善棚戶區居民生活質量,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北關片區進行棚戶區改造,自家就在被徵收範圍內。「籤約工作一啟動,我們就積極配合,成了頭一批籤約戶。」李志民樂呵呵地說。 自那以後,只要沒什麼事,李志民都和老伴來到北關棚改安置區瞧上兩眼。看著未來居住的小區從清地基、澆地梁、砌主體到填土夯實、封頂鋪電路,拔地而起的除了現代化住宅樓,還有他和老伴內心深處對美好新居的日漸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