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留住百萬大學生」、「人口實現1000萬向2000萬跨越」,這些具體目標的提出,雖一定程度上推動著近兩年的武漢房價穩中有進,但2015-2017年那一波暴漲的行情已很難再現。那麼,當下的武漢還有哪些地方更具發展潛力呢?筆者認為,這三個片區,雖為武漢中心城區,但仍是價值窪地。
東湖高新區
重點關注片區:光谷東
俗稱「光谷」的東湖高新區在行政區劃上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區,所以在地圖上,你看不到它的邊界線。但也正是因為沒有邊界線,它才擁有了更多可能。
高新大道,武漢計劃打造的三條「千億大道」之一,自西向東貫穿光谷,代表著這個片區發展的方向。實際管轄面積30年翻了四翻,經濟和人口總量、增量在武漢市各區均位居前列。光谷步行街人頭攢動的年輕人預示著這個區域的潛力、前景;未來科技城、光谷生物城眾多科技成長型企業則是這座城市的產業名片。作為湖北自貿區最具代表的區域,東湖高新區在制度體系、管理體系上的創新進一步激發了光谷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
武漢是一座大學之城,光谷是「武漢的大學之城」,光谷東則是光谷的發展方向。
漢陽區
重點關注片區:四新
隨便百度一下武漢三鎮,跳出來的內容就有「為什麼漢口人、武昌人都瞧不起漢陽」。這個問題或多或少地代表了傳統武漢人對漢陽的心理認知——在很多本地購房者眼裡,漢陽仍然是那個被遺忘的角落。但投資常說「人棄我取」,漢陽,可說是個很好的案例。
二環線已通車多年,南北走向的龍陽大道、國博大道、江城大道、晴川大道建成通車便利了漢口和漢陽之間的往來;借軍運會東風翻新的琴臺大道、漢陽大道以及建成通車的楊泗港長江大橋,則徹底拉近了武昌與漢陽的實際交通距離。漢陽便捷通達漢口、武昌的區位交通優勢,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充分地釋放。
介於武漢二環和三環之間的四新片區,將從「睡城」起步,在交通「豪配」的助力下,發揮出人口集聚的巨大潛力。
青山區
重點關注片區:紅鋼城
說起青山,我們本能會想到「武鋼」、「華中工業重鎮」的名片,但隨著近幾年長江主軸的重點打造、青山江灘的建成開放,青山區沿江一帶逐步卸下老工業基地的包袱,釋放出靈動綠色的活力。臨江大道的全線貫通、地鐵5號線即將建成通車,給原本有著優良區域配套的青山區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長江主軸的全力打造、品牌開發企業的扎堆入駐,都在明示著這裡將是武漢新的房產投資機遇之地。
作為青山名片之一的紅鋼城,享有區域內最佳教育資源的同時,被和平公園、青山公園和青山江灘公園眾星捧月般拱在中心,再有即將開通的地鐵加持,片區潛力有待深挖。
以上就是石榴美家關於武漢樓市價值窪地的一些看法,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