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喜得絕處逢生,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1943年4月6日,中國海南的小夥子潘濂的救生木筏飄到了巴西海岸,有1男2女在捕魚的漁船上發現了骨瘦如柴的潘濂。
這是巴西的一家三口,他們經常在這個海岸捕魚,但不曾見過潘濂,並且瞧著潘濂的模樣,就知道潘濂是遇上了什麼問題,男子以為潘濂是個英國人,因此揮手用英語喊話。
聽到聲音的潘濂的心中立即被希望所填滿,他用盡全力翻過身體,面對著男子,回復道:「chinese,I am chinese!」
此時潘濂在海上已經飄了133天,時間回到1939年,21歲的潘濂與英國船隻「貝洛蒙」號籤約,當了船上的二等侍應生,那一刻潘濂是興奮的,就如同現在的我們如願找到了心儀工作時的心情。
然而在1942年11月23日14點10分,「貝洛蒙」號在大西洋上執行戰時運輸任務途中,被德軍潛艇的兩枚魚雷擊中,災難發生得太突然了,不過在船上待了多年的,很快就穿上了救生衣,並且在船體爆炸之前跳入海中。
之後經過2個小時的水上飄蕩,潘濂幸運地發現了一隻「井」字形的木筏,木筏中央凹井約1.8米長,0.9米寬,兩旁還各有一個小隔間,兩頭分別置有金屬箱,箱內有140升的淡水,還有罐頭、巧克力等食物和工具。
潘濂上了木筏後用帆布將木筏圍成了近0.8米寬的防護壁,於是木筏成為了潘濂在海上的安身之所,但潘濂並不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會結束海上漂泊,將會遇上什麼樣的危險,所以潘濂還是得做長遠的打算。
潘濂每天早晨都會結繩吉日,要知道忘記時間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很容易讓人崩潰,接下來就是收集淡水,積累食物,然而一個月過去了,潘濂並沒有得到救援,他每日都要想著怎麼得到食物和飲水。
人在絕處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考慮太多的事情,因此有時潘濂餓到會飲鳥血求生,期間潘濂還遇上了鯊魚,他看到鯊魚時也並沒有想著逃跑,心中想的是這能讓他飽餐幾頓,沒有想過鯊魚會吃掉他,不過在這場博弈中,潘濂勝利了,於是他喝鯊魚血止渴,將鯊魚鰭切成片再曬乾、風乾。
2個月過去,潘濂遇上了一艘外國商船,那是潘濂的希望,但商船上見他是中國人並扭頭就走了,潘濂後來回憶此事都還難消怒氣,此外美國海軍飛機也看到過他,並且空投了一個浮標,但是潘濂遇上了大風暴,以致於再次失去了救援機會。
這之後潘濂便不再結繩記日,因為精神壓抑太大了,忘記時間對他來說更好些,經過長時期的海上漂泊,潘濂的大腿、手臂和肘部長出了膿瘡,腳、關節等身體部位浮腫起來……但潘濂的心中依然有著十分強烈的求生欲,他不願意放棄自己。
最終潘濂也被獲救了,在巴西漁民家待了3天後,潘濂清醒了過來,後又被帶到了巴西的貝倫市,在醫院中又經過了4個星期的治療,之後輾轉回到了國內,潘濂還因此打破了救生筏海上漂流世界紀錄。
他在海上漂133天,餓到飲鳥血求生,外國商船見是中國人扭頭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