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家長在我發表的一篇文章下面留言,說孩子在編寫句子的時候,不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我們盤點一下一年級(上)的課文和和練習冊以及測試卷。一年級最常用的標點符號一般有:句號、逗號、冒號、雙引號、省略號、問號、感嘆號這七個。這七個中,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又屬句號最難把握。
句號用來表示陳述句的結束的標點符號。提示讀者該句的表達意思已結束。用於陳述句末尾的標點。用來敘述生活實際情況和說明自然現象的。該用句號的地方不用句號,會使語段層次不清,影響表達效果。
比如:
1.我買了一個布娃娃,(讓人感覺還有話沒說完)
改後:我買了一個布娃娃。
2.下雨了,媽媽讓我穿上雨衣再去上學,在學校門口,我碰到我的同學小明,他是他爸爸騎著自行車送他來的,我跟叔叔打了個招呼後,和小明一起進了教室。(全程用逗號,最後才用是不是感覺怪怪的。)
改正:下雨了,媽媽讓我穿上雨衣再去上學。在學校門口,我碰到我的同學小明。他是他爸爸騎著自行車送他來的。我跟叔叔打了個招呼後,和小明一起進了教室。
技巧:什麼時候用句號呢?一個語言格式不論長短,只要是能獨立地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句子,後面就用句號。
逗號用來表示在一個陳述句未結束時,中間一般停頓間隔的標點符號。用法最靈活,但也不能亂用。
例如:下雨了,媽媽讓我穿上雨衣再去上學。
技巧:還不能用句號時的陳述句末就用逗號。
冒號用於稱呼語後邊,用於提示語後的停頓,也表示提起下文。如果是對話的那種,需要和雙引號連用,冒號提示的內容的句末要用句號。表示特別提示的也可以用冒號。
例如:大量的事實證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注意:句子內部不能用冒號。比如:我和媽媽說了句:「再見「就走了。這個」句「的後面的」:「就得刪除不能有。改正後是:我和媽媽說了句「再見「就走了。
技巧:對話或是需要特別提示時使用。
雙引號一般是用來特定稱謂、表示著重表述的對角象、用於人或物說語之中等作用。一年級課文中的雙引號一般是在對話中出現。如:
媽媽說:「這個周末帶我去公園認花草。」
技巧:對話時,說的話,用雙引號。
省略號一般表示後面還可以連繼不斷的有的標點符號。如:
公園裡的花真好看,有紅色、粉色、紫色……
技巧:後面還可以有的時候用省略號。
問號一般表示疑問句或反問句或選擇性句子的句末。如:
他現在還在寫作業嗎?
今天的早餐,你是吃粥,還是麵條?
技巧:有點類似發問意思的句子句末用問號。
感嘆號一般用於表示強調語氣或是抒發感情時的句子句末。
如:
禁止吸菸!
這束鮮花好美啊!
平時閱讀時不但要注意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也要多注意文中中標點符號的運用。標點符號用得好,也可以給文章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