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今天,1941年5月10日,一架德機落地墜毀,機上有希特勒的助手魯道夫·赫斯。據說,他此行是要為和平協議去談判。這次午夜飛行堪稱二戰史上最神秘的事件之一。
1941年5月10日,一架德機落地墜毀,機上有希特勒的助手魯道夫·赫斯。據說,他此行是要為和平協議去談判。這次午夜飛行堪稱二戰史上最神秘的事件之一。
1941年5月10日下午,一架「梅塞施密特-110」高速戰鬥機孤單地離開德國,向英吉利海峽的彼岸飛去。次日凌晨3時,駕駛飛機的納粹德國第二把手、副元首赫斯跳傘,降落在蘇格蘭境內,無人駕駛的戰機則墜毀。這次午夜飛行堪稱二戰史上最神秘的事件之一。
據施密特博士追述,5 月10日晚上魯道夫·赫斯乘一架麥塞施米特一110 戰鬥機獨自飛往蘇格蘭的消息最初傳來時,對希特勒的打擊「好像一顆炸彈落在伯格霍夫一樣」。凱特爾將軍發現元首在他的寬敞的書房裡走來走去,一個手指放在額角上,口中咕噥著說,赫斯一定是發瘋了。希特勒喊道,「我必須立即同戈林談話」。
翌日早晨,同戈林和納粹黨的所有首腦開了一次緊張的會議,他們要設法「想出」——用凱特爾的話來說——一個向德國公眾和全世界公布這件令人難堪的事情的辦法。
元首最初得到的情報來自赫斯的一封內容有點前言不符後語的信件,這封信是由一位信使在赫斯於5 月10日下午5 點45分從奧格斯堡起飛之後幾小時提交的。希特勒對凱特爾說:「我在這封信裡認不出赫斯了。那是另外一個人。他一定出了什麼毛病——神經有點鍺亂。」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副手魯道夫·赫斯(Rudolf Hess)
如果說赫斯的突然離去使希特勒莫名其妙,那麼他的出人意料的到來也使邱吉爾莫名其妙。史達林則十分猜疑。在戰爭進行的整個期間,這件奇怪的事情一直是一個謎,只是在紐倫堡的審訊中才得到澄清,赫斯在那裡是被告之一。事實可以簡短地談一談。
赫斯一直是一個糊裡糊塗的人,雖然他不像羅森堡那樣愚蠢。他自作主張飛往英國,幻想他能夠安排一項和平協議。雖然他抱有幻想,但卻是真誠的——看來沒有理由懷疑這一點。
他於1936年在柏林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同哈密爾頓公爵見過面。他從他的麥塞施米特飛機跳出以後,用降落傘安全地著陸,離公爵在蘇格蘭的住宅不到12英裡,可見他導航是準確的。他要求一個農民帶他去見這位蘇格蘭公爵。英國當局安排在翌日上午進行這次會晤。
赫斯向公爵解釋說,他是在執行一項「人道使命,元首並不想打敗英國,而希望停止戰鬥」。赫斯說,這是他第四次試圖飛到英國來,他在另外三次曾由於氣候關係而不得不折回。他說他畢竟是德國的一個內閣閣員。這些事實表明了「他的誠意以及德國希望和平的意願」。
赫斯的動機是清楚的。他真誠希望同英國靖和。他毫不懷疑,德國會在戰爭中獲勝,並會毀滅聯合王國,除非立即靖和。毫無疑問,他還有別的動機。戰爭使他個人黯然失色。在戰爭期間,作為希特勒的副手管理納粹黨是一種很無聊的而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職務了。赫斯感到既失望,又嫉妒。為了恢復他以前在他所愛戴的領袖身邊的地位和他在國內的地位,單槍匹馬地安排德英兩國之間的和平,這樣一種大膽而顯赫的政治成就,豈不是最好的辦法嗎?
赫斯突然離開之後的一些日子,是希特勒一生中最狼狽的日子。他認識到他的政權的威信由於他的最親密的合作者的出走而受到了嚴重損害。如何向德國人民和外界解釋此事呢?對被捕的赫斯下屬進行了訊問後,元首相信,沒有人對他不忠誠,也肯定沒有什麼陰謀,他所信任的這個助手只是神經錯亂了。在英國證實赫斯到達之後,伯格霍夫方面決定向公眾以這個原因來作解釋。
不久,德國報紙忠實地刊載了簡短的報導說,這個前國家社會黨要人已成了「一個神志不清的、神經錯亂的、頭腦糊塗的理想主義者,充滿了由於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而造成的幻覺」。
希特勒暗中下令,如果赫斯回來,立即槍斃。 他公開剝奪了他的這位老同志的一切職務。元首希望這個奇怪的插曲將儘快被人遺忘;他自己的思想再次很快轉向對俄國的進攻,這次進攻不久就要進行了。
赫斯的飛機殘骸陳列在蘇格蘭
就事件本身來說,溫斯頓-邱吉爾和多數英國人很難解釋蘇格蘭今天所發生的事件。
溫斯頓-邱吉爾說,「許多事都是事實勝於想像,這就是其中一件。」
很明顯,赫斯是在執行一項使命,即說服英國把世界分為兩大勢力範圍。有人分析該想法體現了德國人傲慢性格的頂峰。德國說赫斯精神不正常,多數英國人也許贊成這個觀點。
魯道夫·赫斯在英國被捕,最終在紐倫堡的軍事法庭受審,並被監禁在柏林的Spandau監獄。
1987年8月17日,赫斯死於柏林斯潘道監獄內,他是這所監獄剩下的唯一囚犯,法醫鑑定為自殺。
【相關文章導讀】
♦ 一戰結束後德國人為什麼會選擇了希特勒?
♦ 德國軍隊對希特勒的態度到底怎樣,真的無限崇拜嗎
♦ 二戰期間,希特勒對中國和日本的真實態度是怎樣的?
《非常歷史》
verydaily
搜索名字或識別右圖二維碼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