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的前奏曲:先理一下EW版本飛翼高達系列的系譜

2021-02-08 HobbyZ 空玩研

在給GFFMC飛翼高達白雪公主前奏曲拍照時,所長想了一下測評的時候應該怎麼介紹這臺機體。

儘管可以說它是來自小說《冰結的淚滴》,但實際上它跟冰淚中實際登場的白雪公主又不是同一臺機體,而且包含回憶和漫畫《敗者的榮光》在內整個MS發展系譜變得相當複雜。

所以作為前奏的前奏,就先理一下EW世界中飛翼高達系列的開發系譜。


作為參照,我們先列出TV版世界的開發系譜,這個非常簡單一目了然。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五博士加上哈瓦德在AC175年製造了史上第一臺MS多魯基斯。然後從OZ的控制下逃脫,5年後的180年為了打倒多魯基斯而設計了飛翼高達零式和零式系統,但只有設計圖而沒有實際製造。

之後五博士各自為戰,J博士根據飛翼零式的設計圖製造了飛翼高達,為了避免高達變成大量殺戮的恐怖兵器,飛翼高達各種性能都有所限制也沒有安裝零式系統。

而AC195年卡多魯從地球回到殖民衛星之後通過H教授留下的設計圖,將飛翼零式實際製造出來。

也就是說在TV的世界中,飛翼高達和飛翼高達零式都只有一臺,飛翼高達也只是飛翼零式的NERF版。


好了,到自2010年起因為大量衍生作品的出現而混亂不堪的EW世界了。以下機體全是EW版,就不再逐個標註了。


首先175年製造出多魯基斯和180年五博士完成了飛翼零式設計圖這兩點與TV版沒有分別。分別在於當時五博士設計出來的,是飛翼高達原型零式(後面簡稱WPZ),此外設計零式系統的其實另有其人,而且零式系統開發的時間還早於WPZ。
而WPZ最終只停留在紙面上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高達尼姆合金還沒有被發明。WPZ設計中作為核心的零式骨架(也是日後流星作戰高達系列的核心骨架)無法被實際製造出來。

這個時期只停留在設計圖上的WPZ,被稱作「原型0號機」。之後五博士各自攜帶著原型0號機的設計圖各奔東西。開始設計自己的高達。

WPZ前系譜

AC186年,J博士為了讓亞丁·羅執行某個任務,以原型0號機的設計圖製造了WPZ,這也是EW世界中第一臺實際被製造出來的飛翼高達零式。但完工的時點WPZ的雙重破壞步槍沒有完成,也沒有適用於雙重破壞步槍的狙擊程序,此外零式系統因為沒有到達實用階段,在這臺WPZ中也是常時處於關閉狀態。這臺WPZ在劇中一般稱作「試作1號機」。這次任務獲得的數據,J博士則用於開發雙重破壞步槍以及飛翼高達的破壞步槍,還有「矮星」上。

飛翼高達

在大約AC188年左右,J博士以WPZ為基礎開始設計開發用於對抗OZ的MS,也就是飛翼高達。

與TV版不同,飛翼高達並非只是單純的能力下修版,儘管機體出力、推力之類的數據有所限制,但飛翼高達有在各個細節上對WPZ的設計進行改良。

如果用汽車來比喻,WPZ就是設計原始,但紙面數據爆炸的超級跑車;而飛翼則是雖然引擎縮水各種數據也有所下修,但是操控性、氣動性能之類都有所改良的轎跑車吧。


《冰結的淚滴》12卷封面上的白色WPZ

而之前製造的WPZ試作1號機,則作為飛翼高達的假想敵機體,通過兩機反覆進行實戰演習,推進與完善飛翼高達的設計。此時為了區分兩機,試作1號機塗裝為白色,並與開發中的武裝一同賦予代號「白雪公主與七矮星」。
AC190年第二次月面戰爭爆發前,亞丁·羅·Jr(代號BETA,5年後獲得行動代號希羅·唯)的複製人ALPHA駕駛試作1號機逃離,中途路過戰爭中的月球背面,使用雙重破壞步槍六矮星形態一擊摧毀了戰爭導火索的GND礦床,這一擊甚至改變了月球的形狀。

而通過戰爭WPZ的設計圖與零式系統分別落入了特列斯手中,使他開始著手高達艾比安的開發。

此後試作1號機到達了L4宙域溫拿家殖民衛星,卡多魯的父親接收本機隨後以不需要武器為理由將本機解體封存。


裝備羽翼推進器的多魯基斯F

5年後的AC195年,完工的飛翼高達參與「流星行動」,中途自爆後由積古斯修復,修復途中獲得的資料跟隨積古斯的多魯基斯落到哈瓦德手上,結合哈瓦德的推進器設計技術,開發出「羽翼推進器」將多魯基斯改造為多魯基斯F。


《敗者的榮光》中登場的飛翼高達原型零式

破曉行動後,被OZ步步緊迫的卡多魯回到L4殖民衛星,因為父親的死而失控暴走的卡多魯找到了H教授留下的WPZ設計圖,並沒有動用解體封存的試作1號機,而是製造了一臺新的WPZ,並駕駛它破壞了與OZ聯手的殖民衛星。

這臺WPZ則被稱為「試作2號機」配色為和TV飛翼零式一樣的紅白藍三色。試作2號機之後落入了OZ手中與迪奧的地獄死神高達戰鬥,最後全身裝甲和武器、盾牌幾乎都被破壞,內部的零式骨架和零式系統卻幾乎絲毫無損。


迪奧看在哈瓦德的面子上將嚴重損毀的試作2號機交給了積古斯和萬年和平號。在艦上獲得了飛翼高達與多魯基斯F資料的零式系統開始自行設計修複方案,採用了飛翼高達的外裝設計並對多魯基斯的羽翼推進器進行改良,變為性能更加強大的羽翼推進莢艙,結合了飛翼高達的資料重新製造了破壞步槍。哈瓦德根據這個方案進行修復,試作2號機從此變為我們熟悉的飛翼高達零式(EW版)。但此時的飛翼零式失去了盾牌,也失去了變形機能。

回到地球的希羅以飛翼高達進行戰鬥,通過之前從WPZ試作2號機零式系統上取得的資料,他自行製造了矮星以強化飛翼高達的火力,雖然因為沒有使用高達尼姆合金而使得矮星只能承受一次破壞步槍的發射,但這也已經是飛翼高達最強的形態,曾經以超遠距離狙擊一擊徹底消滅了OZ的艦隊。


飛翼高達零式

之後希羅乘坐特列斯贈予的高達艾比安與駕駛飛翼零式的積古斯戰鬥後雙方交換了機體。在EVE WAR前夕,在萬年和平號上零式系統重建了飛翼零式的盾牌和變形系統,受卡多魯委託瑪格阿那克隊完成了矮星,這個飛翼零式的最強形態粉絲一般以「飛翼高達零式(EW版最終決戰式樣)」來稱呼。最後以雙重破壞步槍六矮星形態破壞了墜落的天枰座碎片結束了戰爭。


下面是這個時期的飛翼高達開發系譜,黑線是直系後繼機,紅線則是同一機體的修復、強化以及追加裝備,藍線則是技術引入和參考。

《敗者的榮光》-EW時期的飛翼高達系譜

MC0022年(冰淚本篇故事的時點),作為解除冷凍睡眠的希羅座機,卡多魯將以前解體封存的WPZ試作1號機重建為白雪公主。

本機擁有被高出力光束武器直擊而毫無損傷的高防禦力,但主力武器為三發彈夾式的破壞步槍,這點比起其原型WPZ其實是有所倒退,反而比較接近飛翼高達。

推斷是由於技術失傳,在機體出力、能量傳導和武器技術上無法完全重建WPZ的規格。但是這個時候的白雪公主卻像跑錯劇組,簡直就像魔法武器一般的新型破壞步槍「七矮星」,使用不同的彈夾打出不同特性的攻擊,大約已經能用怪力亂神來形容了。

由於完全沒有設定圖,小說插圖也是前後矛盾,完全無法判斷其外形到底是更接近WPZ還是掉毛。

《冰結的淚滴》本篇時點的飛翼高達系譜

最後就是這次實體化的飛翼高達白雪公主前奏曲。

設定上它是處於WPZ試作1號機與白雪公主之間的機體,不過之前大家都認為,由於遭遇與2號機(即敗者的榮光和OVA中的掉毛)完全不同,白雪公主造型上應該更接近WPZ才對,但這次KATOKI卻是以小說第12卷封面上白色飛翼零式為基礎來設計。特徵是白色而且變得更像羽翼的新型矮星和用於懸掛新型矮星並增加了機體機動力和防禦力的熾天使之翼,加上因為以掉毛為基礎,使用機體直接供能的雙重破壞步槍等特徵使其規格明顯高於小說中描述的白雪公主。
由於這些矛盾,配合小說、漫畫中對於飛翼系列機體系譜的重新設定,所長個人認為前奏曲很可能是試作1號機零式系統獲得了2號機的資料(小說中的描述,各個機體的零式系統之間似乎能夠以非聯網的形式共享資料)後自行設計的修復案,除了修復機能以外還進行全面的強化。

但是由於MS技術失傳,W教授無法徹底重現這個設計。加上開發資源被大量運用在七矮星上,最終白雪公主的機體規格只能達到與飛翼高達一樣的等級。而白雪公主前奏曲加上七矮星,才是真正的白雪公主完成型吧?當然還是希望KATOKI快點把坑給填了。


最後就排除掉技術引入和參考,也排除掉僅進行部份裝備追加的形態差異,簡單的列出從WPZ試作0號機到白雪公主的系譜圖。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那麼,接下來就請期待真正的前奏曲了。


相關焦點

  • G.F.F.METAL COMPOSITE《新機動戰記高達W 冰結的淚滴》飛翼高達 白雪公主前奏曲
    由日本BANDAI SPIRITS 公司收藏玩具事業部 TAMASHII NATIONS 推出,人氣機械設計師 Katoki Hajime 監修的合金、ABS 完成品系列
  • GFFMC飛翼高達白雪公主前奏曲
    這種浮誇的感覺就非常適合飛翼零式原本的風格。這個無論如何都要吹爆(裝備了雙重破壞步槍和盾牌之後的基本造型,由於盾牌造型的關係,比起原型零式其實更像飛翼高達(EW)。比起漫畫、HIRM和MGKA直接沿用WPZ的盾牌,所長認為這塊以飛翼盾牌造型為基礎卻完整再現飛翼零式機能的盾牌,才是獨立於WPZ和飛翼以外專屬於掉毛的設計,也更符合機械設定風格。事實上如果日後GFFMC要出飛翼EW,這塊盾牌也幾乎無法兼用,大約只有盾牌後部和內側覆蓋頭部的整流板可以兼用到。
  • 《敢達爭鋒對決》7月限定預告 華麗天使白雪姬前奏曲
    從設定上,該機體為飛翼敢達零式(EW版)的增強版,去年該機的實體模型企劃正式公布,推出了GFFMC系列模型:飛翼敢達白雪姬前奏曲,產品純白華麗的外觀讓不少敢達迷驚嘆不已。這款模型近日剛剛公布實物資料,《敢達爭鋒對決》7月限定機正是以該版本為設定基礎,可以說是相當及時了~而GFFMC系列合金模型一向價值不菲,如果現實中不捨得入手這款超華麗模型的話,不如在《敢達爭鋒對決》裡將它收進格納庫吧!
  • 模玩圖鑑(新機動戰記高達W*飛翼高達/零式/EW)
    萬代  HGUC 其他限定版 飛翼高達 電鍍Ver. MG系列萬代 MG 1/100 新機動戦記高達W XXXG-01W 飛翼高達 TV Version RG系列萬代 RG 1/144 新機動戰記高達W 無盡的華爾茲 XXXG-01W 飛翼高達 EW Ver. Ka
  • 飛翼高達白雪姬實物公開 超華麗翅膀才是本體 等拼裝才是王道
    有關GFFMC FIX的飛翼高達《白雪姬前奏曲》其相關的實物在近日正式公開,這次的飛翼高達非同一般,屬於比較土豪向的玩意,而且超華麗翅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本體,來看看本次的飛翼高達實物的表現如何。本次推出的是gundam fix figuration metal composite XXXG-00YSW飛翼高達(白雪姬前奏曲),小說講述的是結束了W之後的故事,該機體是第12卷封面中登場的原型機,不過周邊實物化後添加了原創的設定。
  • 音樂體裁——前奏曲
  • 【萬代20年5月 魂限 G.F.F.METAL COMPOSITE 飛翼高達 白雪公主前奏曲 官圖與PV介紹】
    萬代BANDAI SPIRITS 公司收藏玩具事業部 TAMASHII NATIONS 人氣合金、ABS 完成品系列『G.F.F.M.C.
  • 心靈的律動《雨滴前奏曲》
    》作曲技法研究《雨滴前奏曲》(Prelude Op. 28, No. 15)是蕭邦前奏曲第15首,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廣為人知、意義深遠的。論文從前奏曲的概念入手,引出創作背景,分析《雨滴前奏曲》的譜例及主題動機,結合復三部曲式的基本特點劃分出曲式結構,最終從作曲技法去分析其作品,即從樂匯、動機、樂段、和聲、創作手法等去論證其特點,從而與主題遙相呼應、主旨統一。
  • 雨夜裡的無言歌 | 蕭邦《雨滴前奏曲》
    首先來了解一下前奏曲。蕭邦起身寫作,一口氣完成了這首著名的前奏曲。李雲迪演奏的《雨滴前奏曲》 - Prelude Op. 28, No. 15《雨滴前奏曲》音樂結構介紹▼《雨滴前奏曲》為4/4拍,是再現復三部曲式,主要建立在降D大調和升C小調的調高上,樂曲開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隨著悠悠自如的
  • 蕭邦《雨滴前奏曲》與喬治.桑
    》與喬治.桑導讀:蕭邦獻給情人喬治・桑的《雨滴》是首不折不扣的情詩,那滿懷思念的柔情確如雨點般敲打著琴鍵,而《降D大調前奏曲》也是一首帶有「雨滴」特徵的前奏曲。,其中一首就是《降D大調前奏曲》。喬治・桑的回憶沒有指明蕭邦當時創作的是兩首具有「雨滴」特徵前奏曲的哪一首,而現在被稱為「雨滴」的是蕭邦的《降D大調前奏曲》,實際上降A持續音在這裡只是暗示一種心靈的律動而已。
  • 魂限 |『多兩塊雞翅的「豪華」套餐』:GFFMC飛翼高達(白雪公主·前奏曲)11月21日預訂開始!
    Gundam FIX Figuration Metal Composite XXXG-00YSW 飛翼高達日元(+稅)系 列:新機動戰記高達W 凝結的淚滴全 高:約170mm同樣持有白色羽翼的高達,「另外一位繼承者」誕生!
  • 【音樂欣賞】蕭邦《雨滴前奏曲》
    今天給大家彈奏的是蕭邦《雨滴前奏曲》Op.28 No.15。
  • 蕭邦 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
    降D大調前奏,Op. 28, No. 15 「雨滴」是浪漫主義鋼琴前奏曲的創始人蕭邦所創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之一。蕭邦的前奏曲雖然篇幅短小,但形象鮮明、含意深刻。每一首前奏曲都被後人添上標題。據喬治·桑在《我的一生》中記載,有一天她在暴風雨後回家,聽到蕭邦正應和著屋簷滴落的雨聲彈奏一首前奏曲——這恐怕就是「雨滴」的出處。《雨滴》是蕭邦的前奏曲裡流傳甚廣的一首。它始終反覆著一個單音,並伴隨著單調的節奏,的確有雨水滴答之感,仿佛是雨夜裡飄蕩的無言歌,充滿浪漫氣息。
  • 感受官方魔改的魅力,萬代Hi-Resolution Model系列飛翼高達EW
    作為業界公認的玩具大廠,萬代幾乎每年都會推出幾十甚至上百款的鋼普拉模型,這其中也不乏對原本的機體設定進行大幅魔改的產品,萬代甚至還為此單獨創建了一個名為Hi-Resolution Model的新系列,自2016年誕生以來至今已經推出了5款產品,但在2017年推出了飛翼零式高達EW之後,此系列也沉寂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 蕭邦《雨滴前奏曲》作曲技法研究
    》作曲技法研究導讀:《雨滴前奏曲》是蕭邦前奏曲第15首,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廣為人知、意義深遠的。論文從前奏曲的概念入手,引出創作背景,分析《雨滴前奏曲》的譜例及主題動機,結合復三部曲式的基本特點劃分出曲式結構,最終從作曲技法去分析其作品,即從樂匯、動機、樂段、和聲、創作手法等去論證其特點,從而與主題遙相呼應、主旨統一。
  • 【音樂百科】前奏曲和間奏曲簡述
    旋律是隱藏在和聲進行中的,所以屬於主調音樂的範疇。這首前奏曲用明淨的和聲、均衡地流動的節奏,把我們帶進了一種和諧、純潔的精神境界。後來法國作曲家古諾給這個曲子加上了一個歌唱性的旋律,叫做《以巴赫的前奏曲為基礎的默想曲》。
  • 【你不可不知的名曲】—— 德彪西24首前奏曲
    首鋼琴前奏曲的音樂形態、和聲語言、風格特徵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提示和評註。那些放在每首前奏曲的結束處而不是開始處的標題很好地說明了,這些前奏曲「不是音樂的圖畫,而是對一種氣氛、一種心理狀態的複雜而細膩的再現,是象徵主義音樂的代表作」作品簡介充分展示德彪西創作熱情且具象的《前奏曲》第一卷(Preludes BookⅠ) 的特色是引用各種流行的音樂風格:第四曲《暮色中的聲音和芬芳》那玄妙的和音,米氏的音色表現力是驚人的
  • [名曲欣賞]蕭邦《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中的傳奇
    在蕭邦的音樂裡,每個音符都是一種顏色或一種光、每句旋律都是一句話語或一種神情、每首曲子都是一幅畫、一個故事或一首詩。 昨晚和好友康小藝及親友們一起春節小聚,小藝對我說:「你的聊音樂平臺怎麼不介紹一下蕭邦?我好喜歡他的音樂,特別是他的前奏曲『雨滴』」。那我就滿足一下這位朋友小小的心願,並以此曲及其背後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 蕭邦《雨滴前奏曲》丨連綿不斷的雨滴聲,好像他多愁善感的心靈跳動……
    論文從前奏曲的概念入手,引出創作背景,分析《雨滴前奏曲》的譜例及主題動機,結合復三部曲式的基本特點劃分出曲式結構,最終從作曲技法去分析其作品,即從樂匯、動機、樂段、和聲、創作手法等去論證其特點,從而與主題遙相呼應、主旨統一。
  • 西洛蒂:4首巴赫練習曲-3 G大調前奏曲
    前奏曲,G大調第1號組曲(BWV.1007)4. 庫朗特舞曲,G大調第1號組曲(BWV.1007)本文是4首巴赫練習曲的第3首,在巴赫原作裡是G大調第1號組曲(BWV.1007)的第1樂章,前奏曲。只是,這類型的練習曲,在音樂性上,能跟巴赫的這首前奏曲相比嗎?而且這個曲子還很好聽很優美呢!這首G大調前奏曲雖然只有兩分多鐘,卻是大提琴獨奏文獻裡最最出名,最最優秀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