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年老成都人的經典傳統川菜35款蒜泥白肉注釋以及製作技術圖文

2021-02-17 中國成都川菜雜誌社

傳遞 正能量 分享人生智慧 盡在 中國川菜雜誌微信訂閱平臺

微信號:CDCCZZ-028 歡迎訂閱

中國川菜雜誌社微信號:CDCCZZ-028
中國川菜微雜誌最值得關注的微信媒體。定期推送大西南文化,四川特色烹飪菜餚技術轉讓,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新聞資訊,商家優惠等優質內容歡迎訂閱

細數那些年老成都人的經典傳統川菜35款

文圖 / 汪世容

我國的烹調技藝歷史悠久,從遠古時代先人們知道用火烤食及用鹽調味開始,逐漸脫離蒙昧的原始狀態而進入烹調萌芽時期,其內大約經歷了四千餘年的漫長歷史。這以後又經形成、發展到繁盛幾個階段,在烹飪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特的高超技藝,在國際上素有「烹飪王國」之美稱,這是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長期以來各地受氣候、物產、民族習慣、生活方式和飲食口味的影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菜。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到臺灣,大致有「東甜」、「西辣」、「北鹹」、「南鮮」等不同風味特色,構成了我國飲食文化寶庫中燦爛的瑰寶。川菜烹飪的崛起,除了川菜廚師的聰明與智慧的發揚密不可分之外,也與歷史上的大移民和吸收融合入全國各地菜品精華,從而總結推出了適合自己地方特點的獨特風格。
傳統的往往就是經典的,而經典的往往也是永恆的,只有經典的東西才能世代相傳,不斷地發揚光大,正因為如此,了解和學習傳統川菜,就是要繼承與發揚它的精髓部分。當然,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我們在注重經典和傳統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傳統口味的年輕化、家庭化和現代生活的時尚化,目的就是讓傳統的東西更好地為現代人服務。


蒜泥白肉注釋蒜泥味為川菜常用的涼菜味型之一,蒜泥白肉,亦為四川經典名菜。它選用肥瘦相連的豬後腿肉,經過燙煮、平片、涼拌而成。其風格特點是香辣鮮美,蒜香濃鬱,此菜肥而不膩,是佐酒就餐的絕佳上品。而製作川菜正宗的蒜泥白肉,系用平刀片制熟肉,故有白片肉之稱,又因選用肥瘦均勻之肉,又有勻白或雲白肉之美譽之說。在四川的大小城鎮裡經營白肉的餐廳、飯館很多,相傳當年成都竹林小餐的大師傅蔣海山,片制白肉的刀法嫻熟,刀隨手轉,刀進肉離,片完一刀,指頭順勢推彈,肉片就飛捲入盤內,猶如木工刨刀推出的刨木花一般薄透。運刀之妙,堪稱一絕,因調味主味為蒜泥,故名。

菜名:蒜泥白肉

味型:蒜泥味

主料:豬臀肉500克

輔料:馬耳朵蔥30克

調料:大蒜茸泥50克 複製醬油50克 紅油30克 鹽2克冷雞湯50克 紅糖汁15克 香料粉2克 味精8克

製作:

1、豬肉洗淨,入湯鍋煮熟,再用原湯浸泡至溫熱,撈出搌幹水分,片成長約10釐米、寬約5釐米的薄片裝盤。

2、大蒜捶茸,加鹽、冷湯調成稀糊狀,成蒜泥。

3、醬油加紅糖、香料在小火上熬製成濃稠狀,加味精即成複製醬油。

4、將蒜泥、複製醬油、紅油兌成味汁淋在肉片上即可。

提示:煮製白肉須注意火候,肉質不爛不軟,斷生即可。

特點:蒜香濃鬱,佐酒佳餚。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訂閱中國川菜微雜誌

■ 拉回標題正下方, 點擊藍字中國川菜雜誌關注

■ 長按微信號CDCCZZ-028可複製手動加關注

食控、下廚控,分享控,一切都源自於對家人的愛,對生活的愛。

周定期精選美食資訊及各種特別的廚房創意設計分享出來。

喜歡就點擊文章標題下面「中國川菜雜誌」

進入後點擊「關注」即完成訂閱,免費的哦!

我們定期都會推送公眾號後臺互動收到的讀者來信要求的相關文章與你分享。

中國川菜雜誌廣告位費用介紹:

紙質版

封面3萬

封底2萬

內頁1P3000元

電子版

封面6000元

封底4000元

內頁1P500元

全國代理諮詢電話:17780709990

四川迦南酒業「小瑪哥」瑪咖酒敬獻給上帝的品質全國代理推薦:

出廠價直銷

規格:240元/件/24瓶

5件起發運費買家自理款到發貨

全國地區總代理政策

規格:192元/件/24瓶

100件起發運費買家自理款到發貨


四川全A級最牛火鍋、冒菜、麻辣燙、串串香底料配送18元/斤,物流費用買家自負,款到發貨。

倡導「安全、營養、綠色」美食健康生活

傳統川菜、美食美酒、烹飪技法、廚務分享、食材推薦、大師教做家常菜、吃貨俱樂部、國內飲食圈、中國川菜雜誌(臺北社)美國川菜聯盟、臺灣餐飲職業工會·····

歡樂、誠懇、溫馨做吃貨圈最逼格的最佳拍檔。

原創作者作品發送郵箱:

616386177@qq.com

聯繫電話:17780709990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中國川菜》雜誌社原創文稿轉載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你的一次轉發會幫助到無數人,點擊箭頭閃爍下方連結閱讀更多美文。

100%與你有關 點「閱讀原文」領取Ta!

相關焦點

  • 當蒜泥與白肉邂逅……聽烹飪大師劉衝《也說蒜泥白肉》
    此書在「成都之食品類」及「成都之家常便菜類」等篇共收錄了1328種其時成都常見的川味美食,其中收錄了「白肉」與「春芽白肉」,唯不見「蒜泥白肉」。從古至今,成都一直是巴蜀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地餐飲業人才濟濟,餐飲業界一切動向也是川菜發展的風向標。然而,如雷貫耳的川菜傳統名餚「蒜泥白肉」卻在此書中不見蹤影。
  • 【廣州】2020生日大餐,米其林一星川菜嘗鮮——宋·川菜
    生日吃川菜,紅紅火火嘛。好不容易等到生日,一下班就拔足狂奔趕赴餐廳。提前了幾天訂位,還想著米其林就餐的人不會特別多,於是跟負責訂位的小姐姐要求「要一個景觀位」,結果我已經是訂到最後一張桌子的人,也暗自感嘆一句幸運。
  • 國寶級烹飪大師劉昌正率川菜大師級弟子傳統與創新川菜20款菜品解析
    成都串串香小火鍋配方和製作技術流程(一、底料製作配方:+二、底料炒制技術流程:+三、串串香小火鍋老油的製作:+四、老油製作:+五、切配技術流程:+六、特色牛肉等原料醃碼配方和流程:+七、串串製作注意事項:+八、餈粑辣椒的製作:八項全套/6000元 本配方適合熱吃、涼吃兩種製作配方技術流程)(內附本刊和騰訊廣告與內容無關)
  • 四川傳統川菜典型菜式系列十八款2018年中國川菜雜誌欄目第三期(上)
    《中國川菜》雜誌社事業部推薦特色配方系列: (一) 乾鍋牛蛙醬料配方 乾鍋牛蛙紅油配方 乾鍋牛蛙底料香料配方 乾鍋牛蛙 烹製技術流程 四合一全套配方 售價188元 (二) 正宗四川成都白家肥腸粉,重慶五種爆款酸辣粉標準配方、製作工藝、特色小 料、紅油煉製、特色加工等配方以及烹製技術方法出售,誠意交款發送核心技術配方、製作工藝流程,其他社會辦學該單品收費近萬元
  • 人物專訪:成都玉麒麟傳承與經典並重的十八道高端川菜
    在傳承中創新,在繼承中發展,傳統川菜的魅力,來源於對食材的敬畏,中國餐飲知名品牌「榮樂園」榮派傳人,川菜元老級人物王開發大師親授烹飪技術專屬川菜標杆的,成都玉麒麟品牌創始人許川團隊的成功秘訣.這是成都玉麒麟餐飲品牌創辦人許川先生半生的追求。他99年開創的玉麒麟,現在是成都無人不曉的經典傳統川菜中的不二品牌。
  • 【每日菜品】最受顧客歡迎的傳統川菜26款菜品 (珍藏版)
    每天早上10點見)---職業餐飲網旗下:面向業內大廚的微媒體《職業廚師》即將上線,歡迎關注訂閱。6、用奶油、豬油、雞蛋、麵粉做油、酥麵皮,將切片後的叉燒肉包入酥皮內,放入烤箱內烤熟即成。特點:酥香甜嫩,香濃可口。提示:放入烤箱烤置時,要掌握好上下烤制面火與底火的溫度。
  • 毛血旺、口水雞、蒜泥白肉……誰說廣州人不能吃辣?
    毛血旺、口水雞、蒜泥白肉……誰說廣州人不能吃辣? 好多人都說 廣東人只吃甜不吃辣!
  • 走進四川,成都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成都小吃成都的小吃實在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比較有代表的小吃有賴湯圓、治德號小籠蒸牛肉、耗子洞張鴨子、洞子口張老五涼粉、銅井巷素麵、藤椒抄手、宋嫂面、紅油水餃、白蜂糕、葉兒粑、玻璃燒賣、蛋烘糕、牛肉焦餅、珍珠圓子、黑芝麻雞油酥、「古月胡」三合泥、馬蹄糕、糖油果子、「三大炮」餈粑、肥腸粉、怪味雞塊、怪味兔丁、王胖鴨、五香滷排骨
  • 【美女私房菜】我為川菜狂2016美女私房菜欄目第二季
    所以,口味鮮活刺激的菜餚,猶如悶熱當中的清風一般,驚醒的不止是胃口,還有一顆顆愛美食愛生活的心靈。蒜泥白肉看似簡單,其實步步精細,招招考人。經過了這些程序,一盤蒜香撲鼻、撼人食慾的「蒜泥白肉」才算是擺在了食客面前。但是一直覺得僅僅只有肉片的蒜泥白肉口感上缺少層次和補充,就如同紅花也需綠葉襯,不食清淡不知肉之美一樣,口味濃重繾綣的白肉配上清新爽脆的黃瓜絲,一定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 頂級川菜「松雲宴」有32菜品,川菜大師怎麼評?
    80年初受國家派遣擔任榮樂園美國分店廚師8年的王開發先生;有國賓館金牛賓館副總經理,多次參與國宴製作並隨領導人出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德國杜塞道夫中餐廳擔任廚師長的藍其金先生;有榮樂園第二代傳人,國家特一級烹調師,成都飄香老牌川菜館總廚、總監的肖見明先生。
  • 瀕臨失傳的傳統川菜這裡皆能品嘗到
    這家餐廳的裝修初看並不起眼,一樓是火鍋店;二層有幾間中式包房和一些散座,但在這裡,食客卻能吃到真正經典的傳統藍光鑑被稱為現代川菜的開山鼻祖,榮樂園繼承川菜傳統,汲取南北菜優點,及成都諸家之長,奠定了現代川菜基礎,成為主流派系,「川味正宗即在榮樂園」傳遍成都。
  • 四川傳統川菜典型菜式系列(二)
    >微信號:CDCCZZ-028中國成都川菜雜誌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微信平臺。定期推送大西南文化,四川特色烹飪菜餚技術轉讓,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新聞資訊,商家優惠,愛心捐助等優質內容歡迎訂閱!導讀:要說到傳統川菜的特點。那麼,必須說到傳統川菜的精髓部分,川菜,最傳統的技術方法是注重小煎、小炒。特別是擅長幹燒、幹煸等。川菜的烹飪方法很多,有人做過統計大約二十多種,對於這一點本人並不完全贊同。
  • 與廚爺約會川菜經典的傳統小吃小食詳解(2016年5月刊欄目續五)
    與廚爺約會川菜經典的傳統小吃小食詳解2016年5月刊欄目續五完結篇文/川菜雜誌社水晶言 圖/由於父病母亡,賴元鑫跟著堂兄來到成都一家飲食店當學徒,後來得罪了老闆,被辭退。由於生活無著,賴元鑫才找堂兄借了幾塊大洋,擔起擔子賣起湯圓來。偌大個成都,賣湯圓的如此眾多,要想站住腳根,非有過人之處不行。因此,他暗訂了三條規矩:一是利看薄點;二是服務好點;三是質量高點。他起早貪黑,粉子麻得細,心子糖油重,賣完早堂,趕夜宵,苦心經營。直至30年代才在總府街口買了間鋪面,坐店經營,取名賴湯圓。
  • 四川傳統川菜典型菜式系列十八款2018年中國川菜雜誌欄目第三期(下)
    《中國川菜》雜誌社微信號
  • #12.12菜品回顧#清清爽爽的果香菜—鳳梨爆蝦球;川味經典菜—蒜泥白肉;多寶魚的花樣吃法—龍騰乾坤多寶魚
    蒜泥白肉算是川菜中的經典菜,如果你還不清楚它是怎麼做的,就拿小本本記好了。製作這道蒜泥白肉需要的材料有:五花肉 胡蘿蔔絲 黃瓜絲 蔥 姜 蒜泥 油潑辣子 豆瓣醬 花椒油 料酒 醋 鹽 糖 味精 第一步:冷水中放入五花肉、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後再煮
  • 大嘴蛙火鍋製作技術以及配料秘方詳解
    定期推送大西南文化,四川特色烹飪菜餚技術轉讓,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新聞資訊,商家優惠,愛心捐助等優質內容歡迎訂閱!2017年《川菜》雜誌封面、封底、內頁廣告優惠活動。承接餐飲企業推廣,餐飲人物封面、特色優秀產品等信息發布。雜誌紙質版國內發行20000冊/月刊,電子版國際網絡下載越80萬次,歡迎餐飲企業、烹飪學校、大廚個人等聯繫發布信息圖文資訊。
  • 專訪: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四川成都川菜博物館首席汪傑
    成都串串香小火鍋配方和製作技術流程(一、底料製作配方:+二、底料炒制技術流程:+三、串串香小火鍋老油的製作:+四、老油製作:+五、切配技術流程:+六、特色牛肉等原料醃碼配方和流程:+七、串串製作注意事項:+八、餈粑辣椒的製作:八項全套/6000元 本配方適合熱吃、涼吃兩種製作配方技術流程)(內附本刊和騰訊廣告與內容無關)
  • 懶人菜蒜泥白肉,這樣調的蘸汁才最好吃
    蒜泥白肉第一次用五花肉做蒜泥白肉,煮一煮,調一下汁,好簡單,哈哈,可以加入懶人菜品了。相對於紅燒肉或者回鍋肉,這個蒜泥白肉算是五花肉菜系裡的「小清新」了。原料:五花肉、大白菜、蒜、青蔥、姜塊、料酒、醬油、麻油、海鮮醬、老乾媽。
  • 四川傳統川菜典型菜式系列(二)2018年《中國川菜》雜誌2月刊欄目上部分
    川菜之所以發展迅速,除了川菜廚師更善於因地制宜的發揮聰明智慧的因素外,還擅長使用獨特的烹製方法。製作出獨特的川菜菜品。如正宗的川菜的傳統菜品「白油肝片」(炒豬肝),就與其他菜系的烹製方法有很大的區別,一是不過油,二是要兌汁(傳統叫法為打碗芡),三是配料要加泡辣椒。且烹製時間極短,講究火候與速度並重一鍋成菜急火短炒。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豬肝十八炒,烹滋汁後即可起鍋成菜,這是其他菜系沒有的一種烹製方法。